大企业可能依然会有所顾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节省成本,就能让公司多一份存活的机会。
能够多出更多资金用于公司成长。
张启明真正的目标就是这些中小公司。
大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租赁服务器并不多,都会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
今天这场开发者大会, 真正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
王磊语气自信的说道: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
在他说话的同时,大屏幕上出现三个字:“区块链”。
还沉浸在云计算这个新名词中的台下众人,看到又出现三个陌生名词,脑袋更加懵。
区块链对于后世的人来说,不是一个陌生名词。
但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压根没听过。
只有计算机行业资深人士,才可能稍微了解一些。
因为这个概念刚刚出现才一两年。
连“区块链”这个完整的概念都没有。
“天啊,区块链我听说过,那是1991年,斯托内塔教授,首次描述如何用加密哈希函数,为数字文档打上时间戳。
以确保文档不会被篡改或回溯日期。
可那只是一个想法,连概念都算不上,启明科技居然已经可以实际运用,这太恐怖了吧!”
“不要忘了,这位教授现在可是在启明科技大学教书,现在实现商用,也不奇怪。”
“我也听说过,而且在去年,启明科技大学发布的一篇论文中,将默克尔树结构引入到上述设计中。
理论上,可以更高效地在一个时间戳中容纳多个文档。
这个改进非常关键,理论上可以解决区块链中组织交易的核心数据结构问题。”
发布会现场,一时间陷入了一片低声的讨论中。
只是大多数人都是倾听者,感觉他们说的云里雾里,压根不明白区块链的作用是什么。
但又感觉好高大上的样子。
“王总监,区块链究竟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一名记者忍不住好奇,开口问道。
王磊没有立马回答,而是操控电脑,大屏幕上弹出“工作证明”的四个大字。
看到这4个大字,记者们还是一头雾水。
王磊开口道:
“启明科技研发的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完整的、革命性的新体系。
区块链技术的架构,将时间戳、工作量证明、点对点网络和加密技术结合在一起。
创造了一个无需信任第三方的去中心化数字账本。
我们研发这项技术的目的,只在意解决两个字。”
随着王磊的话音落下,大屏幕上弹出了巨大的两个字——“信任”
王磊脸上露出一丝不屑:“有人指责我们,启明科技服务中心有后门,那是他对技术一无所知。
有些企业是习惯了抄袭别人的技术,因为所有的企业都跟他们一样。
靠后门这种小偷小摸挣钱方式,我们启明科技不屑为之。
我们启明科技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
启明科技要做的是引领科技时代。”
“啪啪啪……”
听到这么直率的话,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记者们都将这些话一一记下。
对王磊的直率,毫不掩饰的鄙视对手,充满了友好。
他们就喜欢采访这种直率性格的人。
容易挖到大新闻。
王磊的这番话是鄙视的谁?
这些记者们一清二楚。
微软从成立以来,抄袭就是一直戴在头上。
尤其是这几年抄袭启明科技,抄袭张启明投资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毫不遮掩。
心理已经在构思,接下来的头版报道标题:
“启明科技首席技术官,鄙视比尔不懂技术。”
王磊可不知道记者们,已经打算挑起启明科技和微软矛盾,制造话题热度。
他一边演示区块链技术,一边解释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区块链技术最核心、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信任问题。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 “制造信任的机器” 。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
传统的信任解决方案依赖中心化机构。
我们依赖于一个公认的、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来建立信任。
如金融交易,依赖银行等机构来记录和确认交易。
又比如在正火热的电商,刚开始就面临着用户和商户之间的信任问题。
所以有了环球支付,解决了用户和商户之间的信任。
让电商行业得以快速发展。
如财产证明,依赖政府的不动产登记中心。
如合同履行,依赖法院、公证处等司法机构。
这种传统模式成本高、效率较低,并且存在单点故障风险。
如果这个中心机构被黑客攻击、内部腐败或停止运营,整个信任体系就会崩溃。
我们启明科技区块链技术,将重塑信任。”
随着王磊的介绍,台下众人不仅没有解决心中的疑惑,反而愈发的懵逼。
使人耳朵竖起,眼睛紧紧的盯着台上侃侃而谈的王雷。
生怕错过一个字。
王磊一边操控电脑,演示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一边详细解说:
“我们研发的区块链技术,通过一系列技术组合,构建了一个 “无需信任” 的环境。
这里的“无需信任”并非指我们不信任任何人。
而是指我们不需要信任任何特定的第三方。
我们启明科技,用技术解决信任。
因为技术的特性本身,保证了系统的可靠与透明。
启明科技研发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做到去中心化。
没有单一的控制中心,账本数据由网络中的所有参与者共同维护和存储。
消除对单一中心化机构的依赖,避免单点失败和权力滥用。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可篡改。
一旦数据经过验证并被添加到区块链上,它就很难被更改或删除。
因为每个区块都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加密,形成了一条链。
篡改任何一个区块的数据,都会导致其后所有加密失效。
需要掌控超过51%的网络算力才能实现,这在大型网络中几乎不可能。
解决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问题。
你不需要信任“某人说数据是真的”,因为技术保证了它无法被轻易修改。
还有最核心的一点,那就是公开透明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