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爱吃腌料的卓公子

首页 >>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日不落 神话版三国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赤色黎明 神武太医俏女帝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一品驸马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爱吃腌料的卓公子 -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全文阅读 -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txt下载 -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40章 北风烈,战旗红:少女元帅林慧莲北伐记一~捷报与抉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夏帝国,乾龙三年,冬。

来自北境黑风口的捷报,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点燃了沉寂已久的帝都。街头巷尾,无论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脸上都洋溢着压抑不住的狂喜。茶馆酒肆里,说书人唾沫横飞地讲述着黑风口战役的惨烈与辉煌,将那位年仅十三岁的少女元帅林慧莲的名字,捧上了云霄。

“……那北蛮第一猛将,‘撕天裂熊’巴特尔,手持两柄狼牙棒,凶悍无比,连斩我军数员大将!就在这危急关头,林元帅亲率银甲亲卫,如一道银色闪电,直插敌阵!她手中亮银枪使得出神入化,枪出如龙,不过三合,便将那巴特尔挑落马下!”

“还有那北蛮主力统帅韦挺,老奸巨猾,设下重重陷阱,妄图围歼我军主力。林元帅沉着冷静,洞察其奸,先是诈败诱敌,随后伏兵四起,分割包围!黑风口下,杀声震天,血流成河,北蛮十万精锐,竟是片甲不留!韦挺本人,也被林元帅一箭封喉,当场毙命!”

“大捷!真正的大捷啊!北蛮经此一役,元气大伤,数十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欢呼声中,“帝国之盾”、“北境守护者”的赞誉,如同最华美的冠冕,戴在了林慧莲的头上。皇宫大殿内,年轻的天子龙颜大悦,百官山呼万岁,纷纷上奏,请求对林慧莲及北境将士进行重赏。

然而,在这片喧嚣的庆功声浪之下,一个沉甸甸的议题,正悄然在帝国权力的核心层发酵。

紫宸殿偏殿,一场关乎帝国未来走向的秘密会议正在进行。与会者寥寥无几,却都是帝国真正的掌舵人:垂帘听政的皇太后,须发皆白、德高望重的太师,掌管帝国财政的户部尚书,手握京畿兵权的禁军统领,以及……刚刚从前线风尘仆仆赶回,一身戎装尚未完全卸下的北境统帅,少女元帅林慧莲。

殿内炭火熊熊,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

皇太后端坐在凤椅上,雍容华贵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和审慎。她轻轻抚摸着手中的佛珠,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林慧莲身上。这位少女元帅,尽管只有十三岁,却因常年在北境风霜洗礼,眉宇间自有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锐利。她身形尚显单薄,却穿着一套量身定做的亮银色铠甲,更衬得她英姿飒爽,眼神清澈而坚定。

“慧莲,”皇太后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黑风口大捷,你居功至伟,哀家和皇上都记在心里。如今北境暂安,是时候考虑下一步的方略了。朝堂之上,对此已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哀家想听听你的看法。”

太师清了清嗓子,首先开口,他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老成持重的大臣的意见:“太后,老臣以为,北蛮虽败,但其根基在广袤草原,民风彪悍,不易彻底降服。我军虽胜,亦是惨胜,将士疲惫,粮草消耗巨大。当务之急,应是见好就收,加固长城防线,安抚边民,休养生息。同时,帝国西境与南境亦有摩擦,内部藩王势力渐长,流民问题也需妥善处理。若此时贸然北伐,深入草原腹地,恐有鞭长莫及、后院起火之虞啊。”

户部尚书立刻附和:“太师所言极是!太后,国库虽有积储,但黑风口一战消耗甚巨。若要乘胜追击,所需粮草、军械、马匹,数目庞大,筹措不易,恐将加重百姓负担,引发民怨。还请太后三思。”

禁军统领则更关注军事风险:“林元帅,末将并非质疑您的军事才能。只是北蛮草原,广袤无垠,气候恶劣,我军不熟悉地形,后勤补给线过长,易遭伏击。韦挺虽死,但北蛮各部落仍有数万残余兵力,若其联合起来,依托地利进行游击,我军将陷入苦战。一旦战事迁延日久,对我军极为不利。”

三位重臣的意见,代表了“稳健派”的核心观点:巩固防线,转向内政,徐图后计。这听起来似乎是最安全、最稳妥的选择。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林慧莲身上。她一直沉默地听着,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悬挂的佩剑剑柄。那是一柄通体乌黑的宝剑,名曰“墨影”,是她已故父亲——前北境统帅林啸将军的遗物。

感受到众人的注视,林慧莲抬起头,清澈的眼眸中没有丝毫犹豫和怯懦,反而燃烧着一种近乎灼热的光芒。她站起身,对着皇太后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清脆,却掷地有声:

“太后,各位大人,慧莲不敢苟同!”

她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炭火的噼啪声,让殿内的气氛为之一凝。

“黑风口大捷,固然重创了北蛮主力,但正如太师所言,其根基未除!韦挺虽死,北蛮王庭犹在,其大可汗拓跋烈尚在漠北深处,若给他喘息之机,收拢残部,休养生息,用不了十年,甚至更短,北境的狼烟必将再次燃起!我大夏将士的鲜血,难道要白流吗?”

林慧莲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激昂:“各位大人担心粮草不济,担心西境南境,担心内部藩王。但慧莲以为,这些问题,恰恰需要一场彻底的北伐来解决!”

她顿了顿,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一,北蛮之患,由来已久,如同附骨之疽,不彻底剜除,永无宁日!今日我军大胜,士气如虹,北蛮则军心涣散,胆战心惊,此乃天赐良机!所谓‘趁你病,要你命’,此时不击,更待何时?若错失此机,他日北蛮复起,我军将面临更大的牺牲,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第二,关于粮草后勤。黑风口之战,我军缴获北蛮粮草牲畜无数,可解燃眉之急。北境各军镇经过多年经营,亦有储备。同时,可效仿前朝‘以战养战’之策,深入草原后,夺取北蛮部落的牲畜粮草,补充给养。至于国内,可暂缓非紧急工程,削减部分冗余开支,集中资源于北伐大业。只要战事速决,粮草并非不可克服!”

“第三,关于地形与风险。不错,草原广阔,环境恶劣。但我军并非孤军深入!北蛮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各部落之间素有摩擦。我军可派遣使者,联络那些与拓跋烈素有嫌隙的部落,许以高官厚禄,分化瓦解其联盟。同时,我军中有不少来自草原的降兵和向导,熟悉路径。至于所谓的游击战术,我军可组建精锐轻骑兵,以快打快,追亡逐北,不给其喘息之机!”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林慧莲的声音陡然拔高,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的光芒,“彻底荡平北蛮王庭,将广袤的草原纳入我大夏版图,设立都护府,屯垦戍边,这不仅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北境威胁,更能获得无穷无尽的牧场、牲畜和兵源!届时,我大夏将拥有一支真正的草原铁骑,无论是西境的羌人,还是南境的蛮族,都将不足为惧!内部藩王,在帝国如此赫赫武功面前,也将不敢轻易妄动!这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策!”

她的话语,如同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这已经不仅仅是“乘胜追击”,而是一场野心勃勃、规模宏大的“北伐拓土”计划!

“可是……”户部尚书还想争辩,却被林慧莲打断。

“大人担心军费?慧莲敢问,是每年耗费巨资维持庞大边防军划算,还是一次性投入,彻底解决边患,将草原变为我大夏的牧场和粮仓划算?是让将士们在苦寒北境年复一年地枕戈待旦划算,还是一鼓作气,扬我国威,让北蛮永世不敢南下牧马划算?”

林慧莲转向皇太后,目光恳切而坚定:“太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慧莲愿立下军令状,亲率北境铁骑,北伐草原,直捣北蛮王庭!若不能擒获拓跋烈,荡平其巢穴,慧莲愿以项上人头谢罪!请太后恩准!”

她的眼神,充满了少年人的锐气、军事家的远见和一种令人心悸的决绝。那是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一种敢于承担天下兴亡的魄力。

皇太后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女,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了慧莲的父亲林啸将军,那个同样敢于深入草原,让北蛮闻风丧胆的铁血硬汉。虎父无犬女啊!

她沉吟良久,殿内鸦雀无声。最终,皇太后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好!哀家相信你,林元帅!哀家准你所请,北伐!”

她转向太师和户部尚书:“太师,户部尚书,粮草军械之事,务必全力筹措,不得有误!哀家会亲自坐镇中枢,稳定后方,为慧莲元帅解除后顾之忧!”

“太后英明!”林慧莲心中巨石落地,激动地再次行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臣,林慧莲,定不负太后厚望,不负大夏江山,不破北蛮,誓不还朝!”

北风,似乎更烈了。但这一次,它将承载着大夏帝国的战旗,一路向北,直捣蛮荒!

二:厉兵秣马,剑指漠北

紫宸殿的决定犹如一道惊雷,在帝都的上空炸响,瞬间引起轩然大波。这个决定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不仅在帝都,甚至在整个帝国都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一时间,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一群蜜蜂在耳边嗡嗡作响。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能够彰显帝国的威严,拓展疆土;而另一些人则担心战争会带来无尽的灾难和损失,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然而,皇太后的决心已定,她坚信北伐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她的威望如日中天,无人能够撼动她的决定。而林慧莲元帅,作为帝国的军事统帅,更是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战功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信任。

在皇太后和林慧莲元帅的推动下,北伐的大方向已不可逆转。军队开始厉兵秣马,积极备战。士兵们日夜操练,磨砺武艺,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帝国的后勤保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粮草、兵器、马匹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边境,确保军队在战场上能够得到充足的供应。

整个帝国都被一种紧张而又激昂的气氛所笼罩,人们期待着这场北伐能够取得辉煌的胜利,为帝国带来荣耀和繁荣。。

一道道诏令从帝都发出,传向四方:

——加封林慧莲为“北伐大元帅”,总领北境及调遣而来的各路兵马,便宜行事。

——以太师为留守,辅佐皇太后处理朝政,稳定后方。

——户部、兵部、工部全力配合北伐事宜,粮草军械优先供应。

——征调西境部分驻军及京畿卫戍部队一部,增援北境。

——派遣使者前往草原各部落,晓以利害,分化拉拢,孤立北蛮王庭。

一时间,整个大夏帝国仿佛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而作为这台机器的核心,林慧莲在短暂的休整和接受封赏之后,立刻返回了她的北境指挥中枢——镇北关。

镇北关,这座雄踞于燕山山脉末端的巨大关隘,是大夏帝国抵御北蛮入侵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此次北伐的前进基地。林慧莲一回到镇北关,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中。

她首先召开了军事会议,召集了北境各军镇的主要将领:沉稳持重的副将秦山,勇猛善战的先锋营统领赵虎,精通骑兵战术的轻骑营统领韩风,以及熟悉北蛮情况的斥候营统领燕青。

帅帐之内,气氛热烈而凝重。当林慧莲宣布北伐决定时,将领们的反应各异。秦山有些担忧后勤和深入草原的风险,赵虎和韩风则摩拳擦掌,兴奋不已,燕青则低头沉思,显然在考虑情报搜集的难度。

林慧莲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将自己的战略构想和盘托出:“诸位将军,此次北伐,不同于以往的边境防御战或有限反击。我们的目标,是直捣北蛮王庭所在地——位于斡难河畔的‘狼居胥城’,彻底摧毁其统治核心,擒获或消灭其大可汗拓跋烈!”

她指着悬挂在帐内的巨大地图,地图上用红色的墨迹勾勒出草原的地形和预估的进军路线。

“我军的作战方针是:兵贵神速,以快打慢!分三路进军,东路军由秦山将军率领,沿克鲁伦河推进,吸引北蛮东部部落的注意力;西路军由韩风将军率领,奔袭贝加尔湖一带,切断北蛮与西方部落的联系,并防止其向西逃窜;本帅亲率中路主力,包括重甲步兵、主力骑兵及攻城部队,沿图拉河直插狼居胥城!三路大军,互为犄角,协同作战!”

秦山忧心忡忡地问道:“元帅,三路分兵,兵力是否过于分散?若北蛮集中兵力攻击一路,恐难支撑。”

林慧莲摇头:“秦将军放心。北蛮主力已在黑风口被我军重创,短期内难以组织大规模的集中抵抗。分兵三路,一是为了扩大打击范围,震慑各部落;二是为了切断其联系,防止其互相支援;三是可以多路搜集粮草,减轻后勤压力。我们约定好会合时间和地点,保持密切联络,一旦发现敌军主力,立刻合围聚歼!”

赵虎兴奋地站起来:“元帅英明!末将愿率先锋营,为大军开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取拓跋烈老巢!”

“赵将军稍安勿躁。”林慧莲微笑道,“先锋之职,非你莫属。但此次北伐,非只凭勇力即可。”她转向燕青,“燕统领,你的斥候营,是我军的眼睛和耳朵。务必派出最精锐的斥候,渗透到草原深处,查明北蛮王庭的确切位置、兵力部署、粮草囤积地,以及各部落的动向。特别是要留意拓跋烈的反应,他是否在集结兵力,是否有逃跑的迹象。”

“末将领命!”燕青抱拳应道,“属下已挑选了三百名熟悉草原地形和北蛮语言的精锐斥候,分成数十个小队,已经出发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

“好!”林慧莲满意地点点头,“赵虎,你的先锋营,即刻开始进行适应性训练,熟悉草原作战环境。同时,加紧检修攻城器械,特别是投石机和攻城锤,狼居胥城虽非坚城,但也需要强力的攻坚手段。”

“韩风,你的轻骑营,要发挥速度优势,负责侦察、袭扰、追击等任务。草原作战,骑兵为王,你的轻骑营,将是我军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快刀!”

“秦将军,你经验丰富,留守镇北关,协调各路粮草物资的转运,并负责防备可能的小规模袭扰,确保我军后路畅通。”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下达,将领们领命而去,整个镇北关,立刻弥漫起浓烈的战前气氛。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慧莲几乎没有片刻休息。她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巡查军营,检阅部队,与将领们讨论战术细节,听取斥候传回的情报,审阅粮草军械的供应清单。

她深知,这场北伐,不仅是对北蛮的战争,也是对她个人能力的极限考验。她虽然天赋异禀,自幼熟读兵书,跟随父亲在军营中长大,又经历了黑风口战役的实战洗礼,但指挥如此大规模、远距离的远征,对她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她常常独自一人站在镇北关的箭楼上,向北眺望。关外,是茫茫草原,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一种苍凉而肃杀的金色。她会拿出父亲留下的那幅残缺的草原地图,一遍遍地摩挲,试图将斥候传回的零碎情报拼凑起来,在脑海中构建出整个草原的立体图景。

秦山看着这位日渐消瘦却眼神愈发锐利的少女元帅,心中既敬佩又心疼。他几次劝她注意休息,都被林慧莲婉言谢绝了。

“秦伯伯,”一次,林慧莲放下手中的卷宗,对秦山说道,“我肩上扛着的,是数万将士的生命,是大夏北境的安宁,是父皇和太后的信任。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秦山叹了口气:“元帅,您还只是个孩子……”

“在战场上,没有孩子,只有元帅!”林慧莲打断他,眼神坚定,“秦伯伯,您跟随我父亲多年,经验比我丰富得多,有任何不妥之处,请您务必直言不讳。”

秦山看着她,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林啸将军的女儿,已经真正长大了,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勇武,更具备了一位顶级统帅所应有的冷静、智慧和担当。

在紧张的准备过程中,各种好消息和坏消息不断传来。

好消息是:粮草物资的筹集比预想中要顺利。皇太后亲自督办,户部尚书不敢怠慢,各地的粮草、军械、药品、冬衣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镇北关。同时,派往草原各部落的使者也传回了一些积极的消息,一些与北蛮王庭素有矛盾或在黑风口之战中损失惨重的部落,表示愿意保持中立,甚至有几个小部落,愿意归附大夏,作为向导。

坏消息是:北蛮王庭那边,也并非毫无动作。斥候传回的情报显示,拓跋烈在得知韦挺主力覆灭的消息后,大为震惊和恐慌,一度想要弃守狼居胥城,向北逃窜。但在其主战派大臣和部分忠诚部落首领的力谏下,拓跋烈最终决定坚守,并开始紧急收拢残兵败将,同时向草原深处的几个大部落求援。虽然由于黑风口之战的惨败和对林慧莲的恐惧,许多部落态度暧昧,响应者寥寥,但拓跋烈仍拼凑起了一支约五万人的军队,依托狼居胥城及周边地形,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负隅顽抗。

此外,草原的天气也开始变得更加恶劣。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粒,吹在人脸上如同刀割。这对即将出征的大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出征的日子,定在了乾元三年,腊月初八。

这一天,镇北关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丹武双绝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顶级兽夫太缠人,绝美娇雌想出逃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大明官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百战 荣耀大秦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岂独无故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明朝的名义 穿越之原始之路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高门庶子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爱吃腌料的卓公子 -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txt下载 -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最新章节 -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