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游击队开始

歪打不留一

首页 >> 亮剑,从游击队开始 >> 亮剑,从游击队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长生界 民国之谍影风云 第一权臣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亮剑,从游击队开始 歪打不留一 - 亮剑,从游击队开始全文阅读 - 亮剑,从游击队开始txt下载 - 亮剑,从游击队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80章 收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在松软的麦穗上拉动几百斤的碌碡,那不是个轻省的活计,哪怕碌碡是转动碾压的,也不会太省力气。关键是,拉动碌碡碾压麦穗,是转圈的拉动的,蒙着头拉碌碡,拉着拉着就能晕乎了……

等把所有的麦穗都压扁了,把麦粒都压出来了,就轮到各种叉子上场了!叉子差动,抖动,把粘连在麦穗上的麦粒抖落,然后麦穗挑动到一边的打笸箩里面,地面上只留下带着麦盂的麦粒子。

而要对付这些麦粒,那就需要木锨上场了!木锨颤动,扬起,让风把轻飘飘的麦盂吹远,地面上落下的就是麦粒了。这个工作,一般叫做扬场。

嗯,还记得有篇文章里面的老杨同志,人们就说他真是一把好木锨,说的就是扬场的的技术了得!

总之,没有大机械做业的时候,麦收绝对是个极度消耗人们的体力、耐力、精力的工作!为啥消耗精力?因为要跟老天爷抢饭啊!麦粒打出来了,要晾晒,这时候最怕的就是突然变天啊!六月的天小孩的脸,那是说变就变!一旦突然下雨,那今年的收成就真的泡汤了!

粮食泡汤,在这个时代,那是真正要人命的事情,是要死人的!所以“颗粒归仓”这个成语,仅仅四个字,就承担了太多太多的期盼!

不得不说,中国的农民是最勤奋的一群人!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落地摔八瓣,就为了从土里面种出粮食,满足一家老小的生活所需!

当然,还要交税,交租子,这才是真正的大山,一直压了老农民几千年。

北山根据地也是要收税的,嗯,会从百姓的收成当中收取三成作为今年上半年的税收,剩下的都是百姓自己的。地主?地主也要交税的,而且地主在交税的同时,还不能给地下的佃户增加租子。要知道,抗战前期,一些地方的田租能达到七成多的死租,那是足够压死人的份额。

啥是死租?就是规定一个产量,不管年景如何,就交上来这么多,一点都不能少,否则黄世仁就会安排穆仁智去收租子了……

现在根据地也有地主,只不过咱们的政策有所缓和,不会无缘无故的打地主分田地,不过确是提倡减租减息的政策,让百姓过得下去。

比如北山根据地梁家村这边,北山支队的军垦田,最初的100亩水浇地就是从孙婆婆那边租种的,回头要给孙婆婆四成的收成。不过后来随着产量的增加,孙婆婆主动的又把收取的租子降低到了两成,就是留下自己吃的那一部份,剩下的都是八路的。

北山支队的军垦田,除了这样的租种形势而来的,还有好大一部分是战士们自己开垦出来的!比如堤坝的修建,就会有新的地方适合开垦种田,也能把旱田变成水浇地。而随着时间见长,支队自己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让支队的粮食收入也是越来越多……

天公作美,前后了8天的时间,整个根据地的紧张情绪才得到缓和,因为放眼望去,除了那些地瓜田、土豆田等春地,旷野中再也没有了没收的麦田。而打场的场地,也变的空空荡荡,只有麻雀们在场地里不停的蹦跶,寻找散落的麦粒果腹。

到了这个时候,一直保持高度警戒的各部队,才稍微放松了警戒的强度,让战士们松口气。没错,根据地内,民兵们维持秩序,百姓们收割庄稼,这需要一个外部的安稳环境!而北山支队,就是维持这个安稳环境的中流砥柱。只要支队的同志们在,百姓们就能安心的种地……

麦收结束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夏种了!于是,刚刚把晒干的麦粒收归仓库的百姓们,再次出现在了田野中。种玉米,比起麦收就简单的多了,挖个坑,放上玉米粒,然后埋上土……嗯,这就完了,只要注意株间距跟行间距就好!

这之后,有条件的地块,赶紧开闸放水,让水渠里的水给大地来一次透透的滋润。而没有条件的地块,那就抬眼望天,指望着下雨了!

于是,前些天还盼着千万别下雨的百姓们,这些天又期盼着赶紧下雨,下大雨了……

或许是百姓的期盼得到了响应,在6月15日的时候,天降大雨,给大地来了个透心凉,也滋润了土里面的种子。于是,新的玉米苗破土而出,给百姓们带来了下半年的希望。

实际上,只要不是特别的年景,在北方地区,玉米往往正好赶在雨季期间生长,所以种玉米还是比较省事的。就是这两年天气特殊,干旱不断,蝗灾紧跟,让根据地的生产遭到了极大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北山支队的收入来源,已经不再限制在征收农业税以及用兵工厂生产的物资从其他根据地换东西了。

没错,平安县被解放了,第一大队驻扎在了平安县,这就让交通便利了起来,让商业也繁荣了起来,那么征收这些商户的税收也就有了条件了。

好吧,这些是经济问题,一群当兵打仗的还真不好掌控这样的事情。不过也不必担心,有地方政府的同志们负责,不会出什么乱子。

李月轩是不用去关心这些事情的,甚至他曾经实验的玉米杂交育种的事情,也被朱星宇安排人接管了。

因为就在庄稼地有了收成的时候,他的实验生产也有了收成,或者说是成果。

在经过一个来月的忙碌,经过足足7次的尝试后,兵工厂的最新产品——60mm迫击炮面世了!这个迫击炮,李月轩的这里就有资料,随便在脑海中查查就能查到。嗯,他仿造的是63式60mm迫击炮,而不是什么民国31年式。

好吧,63式也是参考了31年式才设计出来的,李月轩也可以对外说是仿造的31年式。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找地方进行最终的试射,然后测定参数等等,最后交给炮兵们去训练使用。(本章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在松软的麦穗上拉动几百斤的碌碡,那不是个轻省的活计,哪怕碌碡是转动碾压的,也不会太省力气。关键是,拉动碌碡碾压麦穗,是转圈的拉动的,蒙着头拉碌碡,拉着拉着就能晕乎了……

等把所有的麦穗都压扁了,把麦粒都压出来了,就轮到各种叉子上场了!叉子差动,抖动,把粘连在麦穗上的麦粒抖落,然后麦穗挑动到一边的打笸箩里面,地面上只留下带着麦盂的麦粒子。

而要对付这些麦粒,那就需要木锨上场了!木锨颤动,扬起,让风把轻飘飘的麦盂吹远,地面上落下的就是麦粒了。这个工作,一般叫做扬场。

嗯,还记得有篇文章里面的老杨同志,人们就说他真是一把好木锨,说的就是扬场的的技术了得!

总之,没有大机械做业的时候,麦收绝对是个极度消耗人们的体力、耐力、精力的工作!为啥消耗精力?因为要跟老天爷抢饭啊!麦粒打出来了,要晾晒,这时候最怕的就是突然变天啊!六月的天小孩的脸,那是说变就变!一旦突然下雨,那今年的收成就真的泡汤了!

粮食泡汤,在这个时代,那是真正要人命的事情,是要死人的!所以“颗粒归仓”这个成语,仅仅四个字,就承担了太多太多的期盼!

不得不说,中国的农民是最勤奋的一群人!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落地摔八瓣,就为了从土里面种出粮食,满足一家老小的生活所需!

当然,还要交税,交租子,这才是真正的大山,一直压了老农民几千年。

北山根据地也是要收税的,嗯,会从百姓的收成当中收取三成作为今年上半年的税收,剩下的都是百姓自己的。地主?地主也要交税的,而且地主在交税的同时,还不能给地下的佃户增加租子。要知道,抗战前期,一些地方的田租能达到七成多的死租,那是足够压死人的份额。

啥是死租?就是规定一个产量,不管年景如何,就交上来这么多,一点都不能少,否则黄世仁就会安排穆仁智去收租子了……

现在根据地也有地主,只不过咱们的政策有所缓和,不会无缘无故的打地主分田地,不过确是提倡减租减息的政策,让百姓过得下去。

比如北山根据地梁家村这边,北山支队的军垦田,最初的100亩水浇地就是从孙婆婆那边租种的,回头要给孙婆婆四成的收成。不过后来随着产量的增加,孙婆婆主动的又把收取的租子降低到了两成,就是留下自己吃的那一部份,剩下的都是八路的。

北山支队的军垦田,除了这样的租种形势而来的,还有好大一部分是战士们自己开垦出来的!比如堤坝的修建,就会有新的地方适合开垦种田,也能把旱田变成水浇地。而随着时间见长,支队自己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让支队的粮食收入也是越来越多……

天公作美,前后了8天的时间,整个根据地的紧张情绪才得到缓和,因为放眼望去,除了那些地瓜田、土豆田等春地,旷野中再也没有了没收的麦田。而打场的场地,也变的空空荡荡,只有麻雀们在场地里不停的蹦跶,寻找散落的麦粒果腹。

到了这个时候,一直保持高度警戒的各部队,才稍微放松了警戒的强度,让战士们松口气。没错,根据地内,民兵们维持秩序,百姓们收割庄稼,这需要一个外部的安稳环境!而北山支队,就是维持这个安稳环境的中流砥柱。只要支队的同志们在,百姓们就能安心的种地……

麦收结束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夏种了!于是,刚刚把晒干的麦粒收归仓库的百姓们,再次出现在了田野中。种玉米,比起麦收就简单的多了,挖个坑,放上玉米粒,然后埋上土……嗯,这就完了,只要注意株间距跟行间距就好!

这之后,有条件的地块,赶紧开闸放水,让水渠里的水给大地来一次透透的滋润。而没有条件的地块,那就抬眼望天,指望着下雨了!

于是,前些天还盼着千万别下雨的百姓们,这些天又期盼着赶紧下雨,下大雨了……

或许是百姓的期盼得到了响应,在6月15日的时候,天降大雨,给大地来了个透心凉,也滋润了土里面的种子。于是,新的玉米苗破土而出,给百姓们带来了下半年的希望。

实际上,只要不是特别的年景,在北方地区,玉米往往正好赶在雨季期间生长,所以种玉米还是比较省事的。就是这两年天气特殊,干旱不断,蝗灾紧跟,让根据地的生产遭到了极大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北山支队的收入来源,已经不再限制在征收农业税以及用兵工厂生产的物资从其他根据地换东西了。

没错,平安县被解放了,第一大队驻扎在了平安县,这就让交通便利了起来,让商业也繁荣了起来,那么征收这些商户的税收也就有了条件了。

好吧,这些是经济问题,一群当兵打仗的还真不好掌控这样的事情。不过也不必担心,有地方政府的同志们负责,不会出什么乱子。

李月轩是不用去关心这些事情的,甚至他曾经实验的玉米杂交育种的事情,也被朱星宇安排人接管了。

因为就在庄稼地有了收成的时候,他的实验生产也有了收成,或者说是成果。

在经过一个来月的忙碌,经过足足7次的尝试后,兵工厂的最新产品——60mm迫击炮面世了!这个迫击炮,李月轩的这里就有资料,随便在脑海中查查就能查到。嗯,他仿造的是63式60mm迫击炮,而不是什么民国31年式。

好吧,63式也是参考了31年式才设计出来的,李月轩也可以对外说是仿造的31年式。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找地方进行最终的试射,然后测定参数等等,最后交给炮兵们去训练使用。(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大奉打更人 我在末日躺平了 被山里糙汉领回家日子红火顶呱呱 特摄入侵:铠甲奥特假面我全都要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神明犯我华夏,请老祖复苏 医妃刚穿越就扒了王爷,强宠偏爱 我成封号斗罗后,封印才被解除 军婚:我在八零当医生 赤心巡天 快穿:绝色尤物绑定了生子系统 玄鉴仙族 KPL最强粉丝 快穿:恋爱脑别挡路 重回1975,开局娶了俏寡妇 魔幻手机:开局收服黄梅大王 女尊:绝色夫君宠宠宠 仙帝归来学魔法 蛊真人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谍云重重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我的谍战岁月 绍宋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最近更新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大唐小医师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 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废柴趣妻 
亮剑,从游击队开始 歪打不留一 - 亮剑,从游击队开始txt下载 - 亮剑,从游击队开始最新章节 - 亮剑,从游击队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