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天下秦二世

抱璞老人

首页 >> 阴谋天下秦二世 >> 阴谋天下秦二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绍宋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仙人只想躺着 满唐华彩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藏国 民国之谍影风云 一品驸马 百炼飞升录 
阴谋天下秦二世 抱璞老人 - 阴谋天下秦二世全文阅读 - 阴谋天下秦二世txt下载 - 阴谋天下秦二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十八章 刘邦称臣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刘邦满脸亲和温煦的笑容,先向陈平见礼,然后极为热情的和曹参见礼后,突然袭击一般的给曹参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参,你我兄弟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他松开曹参后仍然拍了拍他的胳膊,然后手一伸引指张良:“听子房言,当初他来辅佐为兄也是你的建言,虽然这数年你都在关中辅佐皇帝陛下,但人在高位却不忘兄与沛县老兄弟们,为兄甚感盛情。”

“皇帝陛下”这几个字一出,陈平就斜眼瞟向曹参,曹参也正好用眼角余光扫了过来。

“季兄过赞了。”曹参连忙又向刘邦行礼:“参总是自沛县出,乡友兄弟,总在心中。”

萧何也一脸笑意:“似参这般将兄弟们放在心里,沛县老弟兄们都心怀感佩。”

张良自然也上前来与曹参很热情的寒暄了一通,无外乎是得先生的良言相劝,才有“季兄”这样的明主对自己的重视和重用,先生乃良之伯乐云云。

刘邦多会做人啊,萧何和张良去跟曹参寒暄,他当然不能让陈平觉得被忽视,直接跟陈平一通忽悠,说上次和陈平达成协议后,在其伐彭城中秦能信守承诺未对河南和南阳有任何不利举动,都有赖于陈先生的大力维护,并对陈先生对“皇帝陛下”的影响力深感敬佩。

空前热络的气氛下,每个人都在说着真诚的和虚伪的话语,刘邦的态度中还体现出了老友不多时就再次相见的一股熟不拘礼的随意,这让陈平对刘邦的认知程度又提高了一个层级。

难怪这么个市井痞赖儿能够将那么多强横的文武都团结在自己身边。

刘邦虽然满脸笑意妙语连珠像个交际花一样在几人当中游刃有余的表演着亲和,可内心中还是极为盼望这种前戏的阶段尽快过去,立即转入正题……放到彭城一带的斥侯已经回报,项羽领十五万大军正在沿获水向西而来,目标直指荥阳。

就按照标准行军日行一程,项羽大军抵达荥阳城下最多也就三十日,而刘邦从荥阳到函谷关走一趟,正常往返都需要二十日。这回刘邦几人全都双马兼程,直到陕县才改为马车,就这往返时间也至少需要十三到十四日。

也就是说,不管这次谈判有多大效果,等他们回到荥阳后不出十日,项羽的大军就到了。

_

“季兄此来,还专门要求司农参出席。”双方终于落座后,以这句话做开场白,陈平的笑意中怎么看怎么都有讥讽的味道:“不知季兄对在下的主上,又有什么样的期待?”

“上卿,”刘邦连“皇帝陛下”都叫出口了,此刻干脆不再称陈平为先生,他满脸苦意的说道:“虽然上卿说陛下已不关注山东局面,但上卿作为陛下最荣宠的军谋大臣,应该还是会对山东之局有所了解吧?”

“那是自然,不然陛下若突发奇想问起,为臣者总不能说一无所知。”陈平又是一笑:“外臣知道汉王伐彭城不利而退回,也知道项王此刻恐怕正在整军意欲伐汉。”

既然刘邦“陛下”、“上卿”之类的称呼都拿出来了,陈平自然也随之转换了角色称呼。

“呵呵,项王不是意欲伐汉,而是此刻将至半途了。”萧何替代刘邦把这危局说了出来,“今日一会,我等再回返荥阳之时,很可能项王兵马已至城下。”

“哦?”陈平一挑眼眉表示惊讶:“那贵君臣在此危急时刻,远涉七百里来见外臣,外臣可有什么能予相助之处?”

张良是几人中对秦仇恨最大的,可现在他可效忠的韩王已经薨了,韩国就等于没了,就眼下形势下再找一个韩王室拥立,夹在楚汉之间得战乱中也根本稳定不下来,所以他复韩的宏愿早就随着山东诸侯的变局消失殆尽,只能一心一意辅佐刘邦成功,所以出于政治家的变脸绝技,他也开言为刘邦帮腔。

“当下吾王麾下尚有七万卒可以凭恃,短时间内守住荥阳这一河南郡的东大门尚可支撑。”张良没有用什么苦情来试图打动陈平和曹参,反而用谋略的角度做着分析:“可上卿必然知道,单纯的防御守城是被动之局,总有被人打破的时候。”

他见对面陈曹两人都没有插话的意思,很专心的听着,就继续说了下去:“同样也是由司农所建言而投大王的韩信,司农应还记得吧?”

看曹参颌首,张良微带自嘲的又笑了笑:“韩信已为吾王拜为大将军,大将军献一策,在荥阳全力抵抗项王军的同时,另出一军行河水以北,向东绕击项王侧背,以减轻西楚军对汉的压力。可问题是,现在我等已无可用之兵了,新在征募的壮卒未经战阵编练,守城或可,却无力征伐。”

陈平和曹参对视了一眼,然后正色向刘邦行礼:“汉王可是希望向秦借兵?”

刘邦将略带尴尬的表情表演得非常到位:“这个……为兄虽知这数年来的作为,对皇帝陛下而言实属反叛,可上卿应该知道,项王战力甚强,又好杀,所以如果山东能有为兄为皇帝陛下镇守东方,至少可挡住项王的兵锋指向大秦。”

别人可以称他为王,但现在他与秦的关系未定,所以还不好自称“本王”。

比较意外的是,接下来说话的人不是陈平,反而是曹参:“大王想要向秦借兵,施行大将军信之策,这个外臣能够理解。可圣……咳咳,陛下对山东完全是毫不关注的态度,全心都在如何让关中巴蜀百姓过上最好的日子。东面各关隘之兵也是防范山东诸侯伐秦来破坏关中现有的百姓安定生活局面,除北疆防范匈奴之兵和蓝田以备万一之用的中尉军外,只有河西维护西域商贾路还有一支军在。”

他用同样表演很到位的疑惑表情看了一眼陈平,又转回来看着对面的君臣三人:“贵君臣不知关中如此情势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确实也无可借之兵。”

陈平配合良好:“就算关中有兵可借,汉王认为外臣又如何说服陛下愿意借呢?”

必要的一阵冷场。

“且容仆说句实话。”这时候刘邦和萧何都不适合说话,所以仍然是张良开口:“若说借秦啸、秦锐之军来助吾王,仆还会担心秦军借机对吾王不利,所以我等也没有想要老秦强军相助的想法。仆听闻当初弑赵王武臣的李将军良,率三万赵卒在秦效力,是否可将此军借与大将军信?若能顺利夺赵地,吾王可荐将军良为新赵王。赵王良得秦庇佑,即使为赵王也必以皇帝陛下为主,对秦自是有利之举。”

这吃果果的大实话一说出来,陈平和曹参反而觉得这个张良确实是个善谋之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讲实话什么时候该虚与委蛇。

陈平再次摆出沉思的模样。

少顷,他抬起头看着刘邦、张良等人:“军师要借将军良之军,当下看也算为妥善的选择。但还是那句话,汉王认为外臣又如何说服陛下愿意借呢?”

“为兄愿意向二世皇帝陛下称臣,并请皇帝陛下封。”刘邦终于拿出了最后、也是最绝望的一招:“为兄愿送长子(刘)肥入咸阳为质子。”

陈平与曹参都是一副完全没想到而大吃一惊的表情。

刘邦却不给两人丝毫反驳的余地,继续承诺着:“若为兄最终能够胜项王而得山东,将恳请陛下赐予薛、泗水和东海三郡为兄封国,其余之地皆交还于陛下,任由陛下处置。”

“震惊”之下,陈平犹犹豫豫的开口说道:“这个……这个事情太过重大,外臣完全无法答复汉王,只能请皇帝诏。”

“上卿,”萧何不想陈平找借口拖延时间,现在刘邦已经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了:“这等大事自然要由皇帝陛下决断,不过上卿与司农既然代陛下来见汉王,相信也授予了一定的权力。比如,是否可将汉王承诺和秦借兵予汉这二事,先立一协约?这样上卿和司农回咸阳后也有一个凭据,不使二位在陛下面前难为。即使相关约定尚有商榷之处,也可基于此约而修订。”

陈平看了曹参一眼,见曹参微微颌首,于是“很勉强”的也点点头。

雷厉风行。张良向后一招手,周苛就带着几人过来奉上笔墨帛卷与竹简,双方你一言我一语的先在竹简上打起了草稿。

既然刘邦都愿意称臣了,自然不能只得到要秦借兵这不大不小的收获,萧何和张良还提出必要情况下秦是否可借粮给汉、危急情况下是否可允刘邦躲进函谷关避难之类的要求,另外就是双方开放各自的商贾入境交易而不限于函谷关一地之类的“互惠”条款,当然陈平也再次提出宜阳铁矿入关中交易这类的要求。

这一扯皮就扯到了太阳西斜,总算让陈平再次“很勉强”的接受了最终条约,于是将草稿誊录到帛卷上,一式两份,刘邦拿出汉王玺扣上大印,陈平和曹参也各自印上自己的官印。

“此事最终仍还需要陛下与公卿朝议议决,所以若有修改之处,仍需双方再议。”陈平再次重申了皇帝陛下的权威,告诫对方三位大佬,这并不就是最终协议了。

“仆闻关中有一快速传讯之法,”张良说道:“在雒阳、新安、渑池等地也曾见到大秦原有驿站中,部分驿站残留有传讯木架。”

他微微一笑:“既然汉臣于秦,可称一体,上卿是否可安排恢复这种传讯之法,这样就算有待议之事,若非极为重大,则可由此而快速交互。”

曹参也很干脆:“这事应该可行,外臣回去奏明陛下,就可将传讯木架制法交到陕县再送到雒阳。汉王尽快安排相应人手,可在函谷关由秦遣人教以其法。”

大事谈完,两边折腾了将近一天,各自都拿来了各自的饮食边吃边聊起来。

“项王悍勇,然脾气火爆易怒易冲动,大势判断上西楚则以范增为首。”陈平一副闲聊的姿态:“所以军师还应该重视一下这位上将军增才是,不然军师或有上谋,却为范增窥破,其既然为项王尊亚父,项王必然重视其言,则军师谋或将难成。”

“上卿所言,良谨记。”张良觉得陈平说的很有道理:“上卿言此实助汉也,良代大王谢。”

说着张良向陈平施了一礼,刘邦不聋当然听到,也微微颌首致意。

“上卿既然谈到亚父增,想必早有良策。”萧何笑眯眯的奉承了一句:“是否可详细教之?”

“哈哈,哪谈得上什么良策。”陈平谦逊的一摆手:“项王年轻勇武,应易于冲动,若以重金贿其身边人,时时皆称亚父自傲而轻视项王,日久之下,项王必疑。”

他笑容可掬的向刘邦一礼:“汉王与项王曾约兄弟,当知项王脾性。”

刘邦哈哈大笑:“上卿应未见过项王,不过对项王似乎颇为了解啊,皇帝陛下有上卿代劳关注山东局势,自是可以松心了。”

眼看着天色变暗,双方很友好的互礼起身,准备各自归去。曹参既是刘邦的老兄弟,多送几步也是常情。

送到刘邦的戎车前,萧何像是猛然想起来似的问曹参:“参,刚才似乎听你称皇帝为圣人?”

曹参本来就是故意的,当然立即做出一副尴尬的表情:“呃……口误,呵呵,口误。”

萧何自然不会如此轻易就让曹参过关:“既称为圣人,显然陛下深得汝心。为兄却知,能得参心,必也得百姓之心。”

“陛下重农耕与匠作,确是百姓之幸。”这本来就是曹参想要引导的话题:“这些弟早就和兄说过。至于称陛下为圣人,不瞒兄说,在咸阳也是由弟始。《易经》云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弟觉得陛下虽年少,然虚心纳谏,至少对关中巴蜀老秦百姓心存关怀。陛下言山东百姓不心向秦于是立止秦师征战山东,这又何尝不是对山东百姓的一种关怀?”

曹参一转身面向刘邦:“所以,参还是望兄能认真对待刚才所立之约,让山东百姓所遭兵患的时日越少越好。”

刘邦苦着脸嘬着牙花子:“参啊,大司农,现在不是为兄能够说了算的时候,项王若不息兵霸战,为兄也只能被迫奉陪。不然,为兄为何连请求皇帝陛下在必要时允可为兄躲进函谷关这种话都写进协约中呢?”

曹参想了想也苦笑了一下:“若陛下同意借李良赵军给汉王,韩大将军信绕击西楚侧背,汉王并非没有取最终胜利的机会。真到那时,参希望季兄能信守约定向陛下交还山东诸郡,莫要再挑起汉与秦的战争。”

他停顿了一下:“若真发生那样的事情,兄莫怪弟再不念当年丰沛乡情。”

“一定一定。”不管此时刘邦心里是什么想法,在这节骨眼上,什么都先答应了再说。

翠宫主殿。

公子婴刚刚念完秦汉两方的协议内容。

胡亥抖搂着手中的竹简,晃晃悠悠的在踱着步:“诸卿,先不要管刘邦是不是把朕、把诸卿都当了傻子,各位觉得上卿和司农答允刘邦的这些要求是否可行?”

冯劫觉得有些憋屈,居然还好意思让大秦借兵?不过他对这个二世皇帝已是越来越敬畏,早先跟皇帝耍心眼的那种事情现在可是送他十个胆子也不敢了。

“圣上,若汉王想借将军良之军,倒是可以。既不出老秦之卒,两关与河东的防御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山东诸侯要真想从两关与河东三线同时伐秦,只要调中尉军过去,关中军力也能支撑。”

冯劫想了想又说:“允其避难函谷关内也无大问题,但需限制其入函谷兵力。潼关守军现为三万,圣上可只允可其带三万以下的败卒避于函谷关内,并要限定其只能到潼关东六十里为止。”

冯去疾也发表自己的意见:“借粮亦可,但只借给避入函谷关败军,且汉王须在军中。”

胡亥笑了:“丞相小气了,若刘邦说自己粮尽,而我等不借粮给他,他就不能和项籍打下去了,马上就会给灭掉,又当如何?”

“那总不能其最后用我大秦的粮秣翻回头来伐我大秦吧。”冯去疾难得的梗起了脖子:“况且关中耕作法已经传授与汉了,这就等于已经让他们该有足够的粮食。且圣上也说过,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打得兵疲民怨,这其中供粮不足也是导致民怨的重要因素。”

这回是胡亥咯咯地大笑起来:“善,大善,此条就依丞相之意。”

他转头对姚贾吩咐:“三川郡、南阳郡和南郡,要增加一些听风阁细作,只用于打探壮夫、粮产方面的讯息,让我们可以大致算出刘邦的战争潜力。韩信那一线上的魏、梁、赵、燕、齐,也要增加这方面的人手。”

“臣遵诏。”姚贾微笑着领诏:“只要战乱一起,增加这些细作的难度就不高。”

“允许双方商贾深入……”姚贾接着看向比较难得出现的御史大夫顿弱:“这也是汉国斥侯混进关中的好机会啊,捕影阁又该忙碌一些了。”

顿弱苦笑:“老臣一直忙于梳理关中各处的防范,这一来确实又要针对山东商贾入秦而加强这方面的部署。不过秦律严密,只要针对他们的入秦人数进行控制,安插斥侯细作也非易事。何况入关中的山僻小路众多,倒也不在乎这些商贾。”

“嗯,顿卿要着重发挥百姓的作用,让各乡亭、里坊普告民众,山东斥侯若潜入,会让战火烧到关中,当下的安稳生活就会被破坏。如此一来,百姓的千百只眼睛就是捕影阁最大的凭恃。”胡亥把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理论充分借鉴到了这个时代。

“圣上圣明。”顿弱眼睛一亮:“老臣过去重在在咸阳、蓝田等地施行此法,现在还可将其扩展到关中各郡县,对了,还有巴蜀。”

“那么这一条也可以答应刘邦,李由。”

“臣在。”

“你就使人制定一下这方面的律法。”胡亥又看向姚贾:“相信刘邦那边也会对关中出去的商贾多有防范,正好用商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暗中布设大秦真正的斥侯细作。”

“嗨。”

公卿们又议了一下其他条款,不过对于刘邦请封之事,胡亥一锤定音:“刘邦已然称汉王,让朕再封也没什么必要,就说朕允可他继续当他的汉王就好。他那个长子刘肥是个庶子,在其娶夫人吕雉之前就有了,不是刘邦重视的儿子。但听说其嫡子刘盈年幼,现在应该不过四、五岁,弄来做质子也挺麻烦,就还是刘肥吧,给他找个府第做质子府,也不用太限制什么。”

公子婴应了下来。

“至于刘邦提出在汉国建立快传之事,也可答应他,当然加密传讯之法肯定不能给他,就把传讯方式和字与数的对照给他们就行了。”

“若刘邦觉得好用,随着韩信向东攻伐,他们要是建立一条从河水以北东西贯通的快传线路到雒阳,听风阁可以安排专人守在雒阳附近偷偷读取其内容。”胡亥又想起了美事儿。

“虽然不传授加密传讯之法,但汉国君臣会不会也想到守密之事而自行加密?”姚贾并不看好胡亥心里的小算筹。

“那就到时看看张苍那些数算者是否可破解其密。”胡亥一耸肩:“反正我们也没什么损失,不是吗?”

“要不要将汉王降秦之事公开?”公子婴心里在转坏主意。

胡亥又大笑起来:“算了吧,真那样刘邦在山东多少都会让一些人跟他离心,我还希望他能最后击败项籍呢。”

_

刘邦、萧何、张良等人在来函谷关时一路狂奔,谈判完了也不敢稍有喘息,又准备一路狂奔冲回荥阳……因为项羽的行军速度很快,不赶紧回去让项羽围了城就进不去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被山里糙汉领回家日子红火顶呱呱 KPL最强粉丝 斗龙:战到世间无敌手 军婚:我在八零当医生 这个明星,她一身反骨 莲花楼:少年江湖 医路高升:从急诊科医生开始 封神:开局衰神附体 我从末世归来 武猴 穿书七零?不怕!咱到哪都能潇洒 在现代和大明之间穿越 清穿:德妃靠生子成为人生赢家 至高仙族,从老祖宗游戏启动开始 穿越逍遥嫡女 疯批女仙:请诸君入瓮 四合院开局替代傻柱 宋疆 医道纵横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军工科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锦衣谍影 亮剑之最强兵工系统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大明之南洋再起 寒门宰相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最近更新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正德皇帝朱厚照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我打罗马?真的假的? 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 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 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 极品假太监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 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 
阴谋天下秦二世 抱璞老人 - 阴谋天下秦二世txt下载 - 阴谋天下秦二世最新章节 - 阴谋天下秦二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