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大焱之功顾道不要,直接推给干儿子顾磊,说他是主动归降。
因为他在南下之前,就已经摸清太后的心结,担心自己功高震主,尾大不掉。
原本他也可以不管。
但是远征江南,他不想朝廷之中还有猜忌,还要时时小心掣肘。
所以他故意没提顾磊,就是想打个默契。
他相信,就算太后一时想不明白,温尔雅和师祖袁琮一定明白。
一定会提醒太后的。
这样就给太后留下余地,不会让她觉得自己封无可封,灭南越可以酬以王爵。
顾道无论是在朝的关系,还是手握的重兵,都有跟太后掰手腕的实力。
不过是没有必要。
做大事不能置气,在关键的时候退一小步,能让自己在外征战顺畅很多。
当夜,大乾六部闹腾了一宿。
普通的官员和吏员,光顾着纵酒高歌了,但太后,袁琮、郑国公和六部尚书,可是没闲着。
接手大焱并不容易。
原有的官员怎么办,应该派什么人过去,当地的百姓怎么管理。
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一解决。
户部也差不多,他们也要去接手大焱的东西,尤其是大战已经开始了,如何保障粮草?
而且顾道还派一支部队,出海绕行去百越了,这支军队人数不多,但是粮草供应更加艰难。
李渠现在不但镇抚绍康城,还兼顾大焱,根本忙不过来,必须立即派人去。
“顾云璋、温尔雅,你们两人明日出发,户部和吏部官员各自带走一半。”
“其他各部每一个抽调二十人,跟着一起前行,今天晚上就要名单。”
太后做了决定,紧接着叮嘱道。
“你们去了,第一要务是保证三路战场的粮草供应,决不能让大军断顿。”
“第二就是捋顺整个大焱的内政,争取一年之内,让大焱彻底并入大乾。”
顾云璋和温尔雅赶紧起身领命,各部开始筹措南下的官员名单。
“东吕国,和蜀中要下旨警告一下,我们大乾并立南下,要防止斯隆国趁此偷袭。”
郑国公沉声说道。
“国公谋国之言,本宫记下了,明日就下旨。”太后赶紧说道。
“只是,国公,修之为何如此着急,一定要在今年冬天就灭南越?”
太后疑惑的问道。
其实再等等,大乾可以筹措更多的兵力,一战而灭更加有把握。
更主要的是,太后想要窦庆山南下,至少让他率领其中一路。
最好就是窦庆山主持南征。
灭国的大功就不至于落在顾道一人头上,至少可以分走一半,培养出来另一个人制衡。
女婿终究不如弟弟更放心。
“因为天气!”
高岸回答了太后这个问题。
“辽东军天下横行,但是有一个弊端,那就是火药不能受潮。”
“江南到了春季,就会多阴雨天气,尤其是到了梅雨季节,辽东军的战力就会大打折扣。”
“冬季,江南少雨,所以顾公想要在冬天完成这场灭国之战。”
太后恍然大悟,原来辽东军也有限制。
不由得在信中祈祷,战争最好能拖到明年春夏,让辽东军无法战斗。
而南越也被压得最后一口气,到时候就可以换将,让窦庆山过去,彻底击灭南越。
如此灭国之功,至少一半给顾道。江南军队被窦庆山总领,一切就最安全了。
到了那时,把顾道留在京城,尊其位厚其禄,把辽东和辽东军,从他身边调走。
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安定。
太后这些谋划,自然放在心里,江南的事情,还要走一步看一步。
第二天,顾云璋和温尔雅就带人上路,太后还派出一千人保护这些人。
与此同时。
魏宗保带领的军队出南郡,进攻鄢陵。
魏无极手下的翻山军,凭借鄢陵城,和城外的壶公山互为支援,抵抗蜀军。
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四万蛮獠军进攻壶公山,而魏宗保率领武卒进攻鄢陵城。
双方厮杀开始。
郑克宁率领八万江阴军,一路畅通无阻,进军到南定城下,但是并没有攻城,他在等顾道来。
南定是坚城,而且在两山之间,当初宁秀选在退到这里,就是易守难攻。
八万军队想要攻城有点费劲,所以郑克宁停兵城下,等顾道过来会师之后,一起进攻。
顾道从东路进攻,被阻挡在武功山。
“这里就是魏无极活捉李重的地方么?”顾道看着武功山前,紫袍军严整的营垒问道。
“回顾公,这里还真不是,这是窦将军诱敌的第一道营垒,李重被擒实在后面。”
白莲菩提说道。
三师此时也跟在顾道身边,毕竟他们熟悉这里的地形,方便顾道随时咨询。
“那就别客气了,让紫袍军见识一下辽东军的战力,对面可是魏无极,不要客气。”
顾道开始下令。
三万镇山卒在李叙的率领下,在左翼展开,铁浮图在右翼展开,三万火枪兵为中军压上。
一万火枪兵护住中军,后面是炮兵。
一万人的炮兵营,有大炮一千门,随着顾道的下令,开始安装炮兵阵地。
对面的魏无极在山上,居高看着顾道的军队徐徐展开,准备进攻。
“顾道不愧是名将,军阵严整,不急不缓,丝毫不给我们可乘之机。”
魏无极说道。
“王爷,要不要趁他们立足未稳冲一阵,我就不信他辽东军能飞天遁地不成?”
副将孙云升有些不服气。
“你们不要去,让骑兵正面冲一下,如果有松动就趁势出击,如果没有就回来。”
魏无极说道。
这一次他除了带着四万紫袍军,还有南越为数不多的八千骑兵。
孙云升立即命令骑兵出击,没有给具体的军令,让骑兵校尉自己掌握进攻节奏。
只要能调动对方军阵就行。
轰隆隆……
顾道的三军刚刚展开,眼前的地平线上,就出现了一道黑线,有骑兵冲过来。
南越骑兵的校尉,领会了孙云升的要求,他的计划,是对着中军虚晃一枪。
如果中军动他就冲,如果中军不动他就马上拐弯,给左翼的镇山卒来个出其不意。
到时候不怕右翼的骑兵不动。
在他的认知里面,要对付骑兵只有用骑兵,无论中军还是左翼松动,右翼骑兵必然动。
轰隆隆……
起兵距离大乾中军越来越近,双方已经隐约看见对方清晰的人头了。
“提速,跟着本将大旗冲锋。”
起兵首领立即下令,同时双脚轻轻一磕战马的肚子,战马四蹄张开,全力冲锋。
“扎住阵脚,矛阵!”
李叙是老军伍,看到骑兵就加了小心,不管是不是冲自己来的,先防护没错。
“吼……”
镇山卒发出一声怒吼,原地快速结阵,盾牌在外,长矛架在盾牌上,瞬间变成了大刺猬。
“安抚战马,准备出击。”
右翼的铁浮图校尉郭墩下令,因为嗅到了征战的气息,坐下的战马有些不安。
郭墩命令所有人做好准备,等待顾道的命令。
滴滴滴……
突然中军传来一阵尖锐的哨音。
“这就开火了?”
郭墩一愣。
作为辽东军的老兵,他自然知道这是火枪兵射击的哨音,可是这个距离太远了。
刚刚看到对方的人头而已,目测四百步以上啊,火枪射程只有两百五十步,这……
\"不对啊,中军前营是李川,也是老兵头了,怎么犯这种错误?\"
“今天这是喝多了,还是没睡醒,这不找死么?”
砰砰……
一阵烟雾飞起。
第一排火枪兵开始射击,紧接着第二排,第三排,开始源源不断的三段式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