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携花归

竹林溪

首页 >> 红楼之携花归 >> 红楼之携花归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仙人只想躺着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宋泼皮 长生界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红楼之携花归 竹林溪 - 红楼之携花归全文阅读 - 红楼之携花归txt下载 - 红楼之携花归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章 扬州事 2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说来倒是有几分意趣,淮扬菜系的形成、发展与扬州盐商密不可分。

几乎每个盐商家中都有自己的庖厨,每一顿饭要备数十种菜。并且每道菜不光要求色香味俱全,而且选料、烹制一定要精……这一切都让淮扬菜更加精细、尊贵,也为扬州赢得了“天下珍馐属扬州”的美誉。

而这美誉的背后也能看出这些盐商生活的奢靡,当然了,人家赚钱了还不让人享受享受了?

而这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他们赚银子没错,享受也无碍,但他们错就错在贪得无厌并且看不清自己的位置。

扬州有着高、杨、郑、黄四大盐商,其中前三家皆是世代从商,尤其是高家和杨家,他们不但深耕于商界,并且这两家的年轻子弟几乎都在准备科举入仕,朝堂的势力也比另外两家强上许多。

其中黄家的势力相对最弱,也只有这一家是突然崛起的,据说本来是打算在扬州做酒楼生意,谁知道家族一不小心找到个盐矿,这才慢慢的发展到了现在的地步。

这扬州四大盐商家族几乎供给着半个大秦朝的用盐,可谓是豪富至极,但实际上盐商们的捐项很多,每逢遇到征战、庆典、工程、赈灾、巡幸等大事,银钱周转不开时,皇帝除了国库和私库首先想到的便是盐政衙门的府库和盐商的银窖。

而林如海在扬州当了几十年的巡盐御史,可谓是启盛帝的活钱袋子,但现在这些盐商已然是耐不住寂寞了。

倒不是因为别的,上皇年轻时曾多次南巡,他除了江南外最爱去的地界儿便是扬州了,为了迎接圣驾,扬州的官商们纷纷蓄养戏班寻摸一些新鲜玩意儿以博得皇上的欢心,而这四大盐商则是更甚,直接一起出银子修了一座方便皇上出游的行宫,除了孝敬给皇上和各大官员的银两,几乎都不剩什么了,但当时的上皇见这些人这么懂事还是给了他们一些赏赐,虽无实质性的东西,但也足够让他们狐假虎威接着慢慢的喘过这口气了。

自从启盛帝继位成为新皇后,这些盐商算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不像太上皇一样是马上皇帝,威严和威慑力没有那么重,并且当时的大秦朝实在是内忧外患,嬴政也无心费大力去整治盐商问题,这才让扬州四大家族又看到了回血的机会,几乎是不择手段的疯狂敛财。

但自林如海在扬州主持盐政后,他们才没有这么猖狂,盐商需要通过向边关输送粮草,才有资格获得一定数量的盐引、贩盐谋利,而后又加了一条则是向盐政衙门交纳盐税,即可换取盐引来贩卖。这盐引又称盐钞,也可以直接理解为采取和贩卖食盐的许可证,盐商必须向朝廷支付费用以取得盐引,始可以合法贩售食盐。

这盐引的规定自前朝北宋时期便开始沿用,在 《宋史·通货志》中提到过,“盐引每张,领盐116.5斤,价6贯。”

大秦朝对此并没有进行改动,而现在问题就是盐商所贩卖的盐远远超过他们购买盐引的份额,私盐比官盐多还便宜,这也直接导致朝廷收不上税也售卖不出多少盐。

.....

林府的位置在扬州城中的繁华地段,其占地广阔,建筑规模也算是宏大。府门高耸,门头悬挂着烫金的匾额,上面题着“林府”二字,笔力苍劲古朴。

进入府邸,可见庭院错落有致,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极为经典的南方庭院的格局便可以映入眼帘。

其主堂宏伟壮观,气势非凡,是林如海办公和接待宾客之所。其内陈设典雅,桌椅皆选用上等木材制成,雕刻精美,但看起来丝毫不觉得浮夸,没有乍富之感。

其主堂的一侧便是书房,其中藏书丰富,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俱是古色古香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府邸的守卫森严,就连家丁们都是训练有素之人,在院落的周围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整个府邸充满着严谨的氛围,也不乏儒雅的风范。

书房内,有一头发稍显斑白的老者正在和一位身着官服看起来极为公正严明的中年人汇报着事情。

那老者躬身说道:“老爷,今日杨家少主去高家赴宴了,不过只在宴席上逗留了一刻的时间后,便随着高家之人进了内堂,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中年人眉头轻皱,但还是对着老者轻笑一声说道:“知道了林伯,辛苦你再让人盯一下他们,这扬州城风雨欲来啊!”

“是老爷!您放心,不过您看这个...” 林伯指着书桌上的几张纸条说道,他在林府一辈子了,谁见了也说不出一个不字,但今日他不但没有探查出高家和杨家有用的消息,就连这纸条的出处都没有查清楚,他现在只觉得羞愧难当。

“无碍!只不过是一些小把戏罢了!” 林如海倒是不放在心上,只是看着这纸条上的内容略微思索着。

只见这几张纸条上分别写着

《七律·林如海》:滩头含泪独徘徊,葬妇辞雏御史哀。大雾迷茫埋冢隐,长河寂寞接船来。妃啼斑竹时无绪,祖种灵芝命有灾。不忍回眸成永别,笑声也许在泉台。

《七言律诗 林如海》:清泪横流时运哀,夭儿丧妻独徘徊。亲推幼女投亲去,引荐赃官复任来。老树将残先病殁,新枝未秀后临灾。合家墓葬姑苏地,重聚欢声起月台。

前两个写的内容就是林如海早年丧失妻儿的一些事情,甚至还写出了他会病陨,唯一的“新枝”也会临灾的恶毒预言,林如海虽表面上装作不在意,只是说大抵也是那些盐商所作来扰乱其心智的,但实际上他的内心还真有几分忧虑。

因为他自己的身体他自己清楚的很,这几年来明显感觉大不如以前了,病殁或许也是难免的事情,所以他也不甚在意,但说黛玉临灾就让林如海极为恼火了,最为诡异的是他命人查了许久也没有个头绪,只得接着让手下人接着查,不过目前就算到了盐商的头上。

但让林如海最为奇怪的地方还是在第三张纸条上写的字“钟鼎之家四世侯,巡盐御史住扬州。高才隆德仁心士,聪慧孩儿黛玉优。”

这完全和前两个是反过来的意思,也不知道撰写出这些内容的人到底是何居心。

这让本就危机四伏的扬州城更加的看不清了,驻扎在江南的王家族长王子腾此时也在朝着扬州城赶来,他受命要来扬州城布防,为的是迎接一位大人物,因为好像放眼南边儿就他一个还没有事情做,启盛帝这才想起来这位。

所谓聊胜于无,反正他只是负责接应一下主力军,也无伤大雅。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我的谍战岁月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回到过去当富翁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 志怪世界的旁门道士 斗破之无上之境 天唐锦绣 灯花笑 拯救诸天单身汉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小阁老 元后传 猎妖高校 诸天从北帝开始 不死战神 小师叔沉迷网络中 四合院:开局从办事员开始 傲世丹神 农家傻妻超旺夫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南宋第一卧底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大明官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锦衣谍影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我在亮剑搞援助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 大谋谋天下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陛下就是躺赢狗 苏定方演义 哈哈哈,大明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爱情江山朕都要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 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红楼之携花归 竹林溪 - 红楼之携花归txt下载 - 红楼之携花归最新章节 - 红楼之携花归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