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和去年年底一样,抓着什么贪腐大案了? 可广东与四川之间却又没多大联系,不大像的样子。 ”
“用的都是直性子的犟驴。”
“总觉得咱大孙要做点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啊……”
朱元璋眯着眼睛盯着自己手里的情报,幽幽叹道。
虽然他始终从其中找不到什么蛛丝马迹,猜不到朱允熥的具体用意,可朱元璋却总隐隐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他蹙着眉头叹道:“只是不知又要闹出什么动静了。”
陆威见朱元璋似有些担忧之意。
顿时有些不解地道:“袁大人、卓大人都是正直之人,办起事儿来必然不会差意思,不论陛下是要他们去做什么,想来都会是利国利民利社稷的好事儿才是,陛下何以反而担忧起来?”
朱元璋却是摇了摇头。
有些无奈地道:“这孩子做起事情来,可从来不缺一份轴劲儿,更不缺一份狠心,只要是他打定了主意的事情,就是闹得天翻地覆也眼皮子都不会眨一下。”
“可有些时候,过刚易折啊……”
“咱之前做起事情来可以不管不顾,可那是因为这大明江山都是咱亲手打出来的,咱说一,没人能也没人敢说二。可他现在的处境跟咱之前可不一样,他的头上还悬着刀子。”
“咱是担心他性子太急。眼下许多事儿都还没稳呢,便风风火火地去做些事儿,回头一个不小心给自己惹上了一身骚了。”
说完,朱元璋蹙着眉头叹了口气。
袁泰、卓敬。从朱允熥启用的人来看,朱元璋便有些预感——他担心的就是,不管自家大孙办的是什么事情,一旦大刀阔斧起来,很容易牵着这个连着那个的,反给自己造成麻烦。
“这孩子也是!”
“明明有更稳妥的路子,他完全可以等红薯藤真正惠之于民,惠之于军,渐渐天下黎民、百万雄兵都归心于他之后,再随心所欲地想干嘛干嘛,非得这时候就开始折腾。”
“唉……年轻人就是耐不住性子啊……”
这一次,朱元璋倒是完全一改自己往日的杀伐决断,觉得朱允熥该耐着性子等等了。
他虽是脾气暴躁、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可一个从微末之中崛起的皇帝,能判断不清形势么?他太明白自己当皇帝的时候,与如今朱允熥当皇帝的时候有什么区别了:手里真正握有的力量不同!
虽说现在他也只是隐隐有些猜测和想法,麻烦并没有发生。
可做爷爷的,总是习惯性地替自家儿孙多想一些、多操心一些的——他实在不想看到自家的孩子最终把场面弄得不好收拾。
陆威面上露出恍然之色:这的确是他没有考虑的层面,他也就想着,当今陛下愿意任用正直之人必是好事一桩……
不过这也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了。
眼下也只能安慰朱元璋道:“陛下也莫要太过担心,应天府陛下一向计谋百出,总能有出其不意的招法和效果,或许事情也并不至于如您所想的那般糟糕,毕竟袁、卓二位大人到底是去做什么的,尚且还没有定数呢!”
朱元璋怅然深呼吸了一口气。
点了点头道:“咱也只能希望如你所说这般了……” 话虽是这么说的,可朱元璋眉间的担忧,总还是完全散不去。
这是一种直觉。
很难被三言两语打消。
诚然,朱元璋的直觉的确是很准的,甚至乎……朱允熥马上要折腾出来的「幺蛾子」,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疯狂得多。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陆威见朱元璋脸上的愁云不散,也只能分散他的注意力道:“这都还是没影的事儿,咱再这边不知全貌,再怎么想也只能是空想,要不陛下您再看看别的得了。”
朱元璋也明白这个道理。
只能暂且收回思绪翻动手里的情报继续往下看下去,而事实证明,陆威这一波分散注意力还是很有效果的。
只见朱元璋似乎暂且把方才的愁绪收了起来,眼底眉间展露出一丝笑意:“徐家的三丫头,咱记得她,曾经跟着家里人来过宫里赴宴,当时还小小年纪就格外聪明伶俐,很是讨人喜欢。看这画像……现在出落得更是漂亮水灵了!”
朱元璋笑呵呵地看着夹在情报里的画像,赞不绝口道。
朱允熥单独从宫外带回来一个十几岁姑娘,而且还是带到了乾清宫一直待到了傍晚,又一起用了膳才送回家……这事儿当然是不可能压的下去的。
当然,朱允熥也没想着压。
徐妙锦往后要时常出入宫闱,顺带把那一批算学博士教一教,迟早是要露面的。
人老了就盼着儿孙满堂,更别提身为皇家之人了。
看到自家孙儿开了花。
朱元璋自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顿了顿,朱元璋沉吟思索片刻,脸上的表情是愈发满意起来,双眼微眯,似有深意地道:“虽说咱觉得娶勋贵子女的确有莫大隐患,也曾在皇明祖训里说过此事,不过当下这个非常时期,反而越是需要勋贵家的女儿才更合适些,至少往后……徐辉祖这个在军中有一定影响力的魏国公,必会拼死效忠。”
朱元璋一方面为自家大孙终于有属意的嫔妃人选而开心。
另一方面则是在考虑其中的政治意义——刚才他为何一看到朱允熥要搞大事情了,心里就忍不住担心?还不是怕自家大孙对许多事情还把握不住?
现在看到朱允熥拉拢了徐达一脉的人,自然安心不少。
他长舒了一口气,欣慰地道:“也得亏了这孩子素来喜欢离经叛道,要是他事事按照咱的《皇明祖训》来,只怕是不敢娶勋贵家女儿以此拉拢其背后的势力和影响力。”
“很多时候,做事情的确不能一味迂腐遵从。”
此刻,朱元璋反倒是满意得连连点头起来。
说罢,朱元璋把徐妙锦的画像放在了一边,继续往下看了下去,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意,显然心情不错。
然而,下一刻,他就笑不出来了。
甚至看得嘴角抽了抽,满精炼都是无奈地神情:“就这?把人带到乾清宫去纯聊天儿啊??吃完饭天刚擦黑就给徐达家这三丫头送回魏国公府去了?”
对于朱允熥这个操作。
朱元璋表示非常十分以及极其不理解:你就是斯文一点不立刻收了房,也该着手对徐达家这三丫头安排安排了啊,是封了皇后还是封嫔封妃的……流程上也差不多该走起来了啊!
朱元璋越往下看下去。
一双眉头便蹙得越紧了起来:“呵!这臭小子!接着他就没有任何下文儿了!嘶……还让那丫头……去教什么算学博士……这他娘的都是什么跟什么?”
“这小丫头才多大?那些算学博士多大的年纪阅历?小丫头跟他们学还差不多,这臭小子正事儿不办一点,却是倒反天罡让徐家三丫头教他们?他教得明白么?”
“这两个人是在玩儿什么咱不知道的花活儿?”
“……”
看情报看到这里,朱元璋不由看得满脑袋都是问号,都不知道该怎么吐槽自家大孙这行为了——就完全让人不知道他想做什么。
朱元璋甚至怀疑过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又仔细看了一遍。
还是看不大明白。
只能无奈叹气:“咱还当这小子开了窍了,知道小姑娘的好了,谁知道他……啧啧啧。”他满是嫌弃地对着这张情报咋舌,脸上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朱元璋看得无语,陆威听得也无语。
他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跟自家主子搭话了,京城那位开乾陛下的脑回路……的确不大是常人能理解的来的。
憋了好半天,陆威才憋出了一句话:“微臣觉得吧……只要应天府陛下不搞什么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那就能算好消息。”
他这话说的也是真心实意,因为他也真是这么觉得的——毕竟当今这位开乾陛下的前科属实有点多。
也是因此。
朱元璋还真接受了这个说法,点了点头道:“嗯……这么说也……也的确有理。”
虽然朱允熥搞出了红薯这个事儿来。
可抠门儿惯了的朱元璋不可能不惦记着花钱如流水的几个大项目——炼丹司、修河道、沿海增兵练兵等等等——光是这几个项目,粗粗算一下,每天花出去的钱粮就已经够朱元璋肉疼的了。
自家孙儿没有再继续搞这些东西……还真能算得是好事情——嗯,也算是全靠前科衬托了。
当换了一个角度看事情。
朱元璋心情都好了些许,同时因为实在看不明白朱允熥这番操作,只能暂且将这事儿搁置在一旁,接着继续往下看了……
而这段时间的应天府,其实可谓是挺风平浪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