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一,傍晚时分。
荆州府,江陵城,长江河畔。
城南,六里外的码头上,帆影如林,蔽空而下。
三万大明军队,搭乘着数百艘大小战船,渡船,组成了一支延绵十余里的庞大船队。
江风猎猎,旌旗招展,巨大的明字战旗,在凌冽的江风中,傲然挺立。
一队队明军,哗哗哗的,甲胄鲜明,长枪如林,刀盾在荆楚的烈日下,反射出片片寒光。
岸边,高处的小山坡上。
为首的一个中年战将,看上去,三十多岁。
身穿银甲,骑在高头大白马上,手提一支白杆长枪,矗立着像一座小铁塔。
他就是马万年,大明王朝的美德侯。
俊朗,刚毅的面容,承袭了夔东马氏的血脉,鼻梁高挺如峰,下颌线条如削。
黝黑的铁脸下,遥望荆州巍峨的城墙,陷入了喃喃自语:
“格老子的”
“荆州城,石柱马万年,老子来了”
“战功首级,清狗子,野猪皮,老子来取了”
“老子是忠贞侯的嫡系长孙,小马超的嫡长子,川东石柱的掌门人”
“大明王朝,世代忠臣,忠心不二,忠贞不渝,死心塌地,报效皇命国恩”
“今天,今时今日”
“老子,马万年,大明美德侯”
“就要用这杆家传的白杆长枪,把石柱几代人的血仇,一寸一寸的讨回来”
“杀鞑子,杀清狗子,报效朝廷,效死陛下”
、、、
天下纷乱,混战,血战,死战几十年。
石柱土司,几代男丁顶梁柱,都快死绝了。
包括他的老子,小马超马祥麟,外公舅舅,叔父辈,一大堆男丁。
前年,去年,满清鞑子,杀穿了大西南。
川南,川东,是第一个陷落的,被吴三桂一路冲杀下来。
那时候,大明的忠臣,石柱土司,惶恐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以至于,族里的那些老杆子,想反水了。
一致强烈要求马万年,带着整个石柱土司,投降满清,换取族人的平安。
好在,后来,朱皇帝杀回来了,一路反杀回来了,甚至把战线都反推回去了。
够胆够勇猛的朱皇帝,不计前嫌,重新册封了一个侯爷,还给了石柱马氏。
甚至是,又增加了一个侯爷爵位,用于恩赏忠县,秦氏的忠贞,也就是马万年的外公一族。
凡此种种,所有的恩典,都死死刻在马万年的脑海里,日夜惦记着,誓死报效皇恩。
当然了,遗憾,还是不少的。
石柱土司没了,石柱宣慰司也没了,整个大西南的土司,上千年的传承,全没了。
忠贞侯,他的亲奶奶秦良玉,是历史上第一个,正统的朝廷女侯爷。
新朝成立以后,也许是朱皇帝的猜疑。
他们石柱万家,到了最后,也没有保住这个忠贞侯牌坊。
所以说,他马万年,有愧于马氏的列祖列宗,愧对他的奶奶秦良玉,他的老子小马超。
之前,他带着新成立军营,三千将士,参与了川滇黔的土司围剿战。
可惜,没意思,战功了了,聊胜于无,一点干劲都没有。
好在,这一次的东征,朱皇帝想到了他,把他的兵马,调入荆州战线。
荆州,湖广的清军,以前也参与了川东之战,也欠了石柱的血仇,血债累累啊。
这时候,刚刚好了,新仇旧账,几十年的血仇,一起算了。
“嘿哟,嘿呦,嘿呦嘿”
“用力,再用力,前面用力拉,后面的使劲推”
“注意方向,别搞歪了,沿着小土坡,一路往北去,就是城南方向”
、、、
另一个方向,不远处的一个小码头上,却是另一个热闹场景。
一队队明军,丁壮,民夫,正喊着号子,推拉着几十辆战车,冲上码头岸边。
主将秦尚武,就在土坡上,骑着高头战马,带着一众亲兵,来回奔跑,奋力嘶吼呐喊:
“快快快”
“下船,登岸,上岸去,速度快一点”
“格老子的,后面还有二炮司,等着下船啊,快快快,用力推拉”
“排好队列,不要走乱了,全部跟着向导走,往城南走”
“快快快,都他妈的,快一点往上走推,腾出更多的地方来”
“格老子的,后面的友军兄弟,都等着上岸啊,等不了啊,天要黑了啊”
、、、
秦尚武,也就是秦良玉的侄孙子,马万年的老表兄弟,来自忠县秦氏。
他麾下的兵马,是正统的明军营,三千重偏厢车营,妥妥的精锐悍勇之师。
马万年的兵马,编制也是三千。
却是一般的明军土司营,比正规的明军,装备差距不少。
所以说,马万年的内心底,有一点不服气啊。
凭什么啊,他可是石柱马氏的掌门人啊,忠贞侯的嫡系传人啊。
当然了,有一点,无可否认的。
忠县秦氏的勇武,忠贞程度,一点都不比马氏差,男丁伤亡更重,都快死绝了。
编制这一点,他是不理解朱皇帝的。
老辣的朱皇帝,清楚的很啊。
当年,崇祯大帝,给秦良玉封侯,重用马氏,那是为了拉拢川滇黔土司,立一个忠贞牌坊。
朱雍槺,他自己登基为帝,他的根基就在大西南,政治生态,形势完全变了。
野心勃勃的他,要的是整个天下。
大西南是根基,土司必须废掉,彻底铲除大西南,上千年的毒瘤恶疾,跟后世的满清一样。
所以说,他对马氏的需求,远远没有崇祯那么大。
他真正需要的,反而是正统的汉人,汉臣,汉将,明臣明将。
忠县秦氏,就是汉将典型,才是他需要的。
出了大忠臣秦良玉,秦邦屏,秦邦翰,秦民屏,秦拱明,一门五忠烈。
因此,朱皇帝十分重用秦氏。
秦翼明册封洞鸽侯,秦佐明在新兵营,秦尚武在外领兵,武曲室还有不少秦氏子弟。
。。。。
荆州,江陵城,西城城门楼上。
“啪啪啪”
“哈哈哈”
临国公李来亨,沙包大的铁拳头,狠狠捶打城墙垛口,惊喜万分,哈哈豪横大笑。
他的身后,就是一大批荆州城的战将,文臣。
一个个的表情,也是差不多,喜笑颜开,咧着大嘴巴子,大吼大叫。
铺战船,渡船,满江面,迎风飞扬的大明战旗,矗立在空中,威武不凡啊。
久违的大批援兵,终于到了,大明王朝的东征北伐,终于开启了。
他李来亨,等了一个多月,头发都要熬白了,终于等到了朱皇帝的大批援兵。
他李来亨,李闯王的正统嫡系之后,不争馒头,争口气,这一次也要死战了。
格老子的,凭什么啊。
八大王的大西军,能出了那么多王爷,国公,侯爷总兵,遍地走。
有失公平啊,不公平啊。
他们忠贞营,才是最能打的,最能杀的,必须打出个大彩头,让朱皇帝刮目相看。
“兴平侯”
沉思了一会儿,暗爽的差不多了,小老虎暴吼一声。
“末将在”
旁边的党守素,正看的过瘾呢,被冷不丁的吼叫,吓了一大跳。
下意识的站出来,抱着铁拳头,吼声回应。
哪有这样干的啊,援兵到了,他也很爽啊,正想着怎么反击,北城外的清狗子呢。
现在,大明军队里,中上层将领,都暗地里流传着,一个泼天惊人的消息。
大明朱皇帝,可能要开启分封制了,有地盘的那种,世袭的国公爷。
他党守素,是大明的侯爷,刚好差了一个等级呢。
说不定啊,再努力一点点,多砍一些满清的头颅,打下更大的地盘来,就有希望啊。
这个时候,就在他意淫的关口,中间的小老虎,已经开始吼叫:
“兴平侯”
“你部,立刻从北门出城,增援北门外的线成仁将军”
“你们两部,一起负责看住北门外的清狗子,防止他们冲过来捣乱”
“记住了,守在就行了,稳住战线就行了”
、、、
小老虎,废话不多时,再转过头,看向两个年轻战将,继续下令:
“海垣将军”
“带上你的兵马,跟本国公,邹尚书,一起出城,去接应援兵”
“袁保将军”
“还有其他战将,将校,全部一起留在城内,看着咱们的大本营”
、、、
东征北伐的援兵到了,整个湖广的战略平衡,都会瞬间被打破,甚至是长江以南。
荆州城,也是如此,也不能例外。
北城外的清军,打了大半年,伤亡不小,援兵也在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再加上,之前的三个明军叛将,带兵投诚过去了。
因此,城外的清军,至少有1.5万人,甚至是两万人,军队,绿营兵,民夫,丁壮。
当然了,荆州城内的明军,人数也不少。
李来亨3千,袁保(袁宗第儿子)3千,兴平侯党守素3千,线成仁3千,海垣3千。
整整1.5万精兵,加上民夫丁壮,已经超过了两万大军。
于是乎,得到三个明军叛将投诚的清军,在兵力上,反而处在弱势,劣势。
因此,李来亨回了荆州以后,就打出去了,从北城外杀出去。
套路,也是一样的,在城门外立营寨,壕沟挡土墙,怼死城外的清狗子。
“临国公”
“大帅,国公爷”
“小老虎,不可,不能啊”
“临国公,末将要跟你一起去”
、、、
前面的军令,刚刚下完了,后面就传来了一大堆吼声。
兴平侯党守素,李来亨的心腹大将,王之炳、李之翠、刘应昌、胡君贵等等,都猛的站出了。
一个个脸色难看,神色焦急,眼眸里全是担忧,看着他们的小老虎。
但是,又不敢说的太明白,只能干看着,干吼着。
开玩笑,小老虎是忠贞营的核心啊,闯王系的嫡系传人啊。
城外的援兵,3个营8千人,1.5万新兵,丁壮,全是清一色的明军啊。
他李来亨,就带着海垣,邹简臣,全是明军啊,就这么出去迎接了,让人不放心啊。
尤其是,来了两个川东的战将,秦尚武,马万年。
一个是忠县的,一个石柱土司,关系不咋地,以前在川东,也是有过不少冲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