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口天一凡

首页 >>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虚空塔 王爷每日一问,小妾今天宅斗了吗 直播算命太准,被全网警察关注了 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 六零真千金遭全家厌弃后被国家宠 渣男嫌我不能生?嫁少帅好孕不断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让你随军,没让你成为家属院核心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口天一凡 -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全文阅读 -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txt下载 -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74章 南陵盛世起农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秋收后的第一场朝会,京城里的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

往日里议事时,官员们或拘谨不言,或只捡着陛下爱听的话说,可今日,不等萧承煦开口,殿下的官员们就已按捺不住,手里捧着的奏疏,大多沾着些田埂上的泥土气息——那是他们这些日子去各地巡查农事时,亲手记录的百姓诉求。

陆锦棠站在殿中,手里捧着一卷政策草案,声音清亮:“陛下,臣与杨大人、周尚书商议后,拟了三项新政:其一,改‘定额税制’为‘分成年税制’,百姓按秋收实际收成的十分之一缴税,遇灾年可再减免,避免丰年多缴、灾年无着。

其二,在全国十三州修引水渠,以籍田春灌的水渠为范本,连通江河湖泊,保障春耕灌溉;其三,修通各州府的官道,在州府所在地建常平仓,丰年储粮、灾年放粮,再设‘义仓’,鼓励富户捐粮,以备不时之需。”

他话音刚落,李修远就率先出列,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册子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陛下,臣附议!臣上月去京郊村落巡查,见一户百姓,去年因定额税重,秋收后连种子都留不下,今年籍田丰收,百姓却还怕税重不敢多种。若改行分成年税制,百姓能看得见实惠,定能安心种田。臣这册子里,记了京郊五十户百姓的收成与缴税意愿,皆愿按十分之一缴税,还说‘若能这样,明年定多种两亩’!”

他说着,将册子递上去,萧承煦翻开一看,只见每页都记着百姓的姓名、田亩数、收成,甚至还有百姓画的歪歪扭扭的押印,字里行间满是实在的民生。

萧承煦抬眼看向李修远,见他往日里总端着的礼部尚书架子没了,眼里满是为百姓着想的急切,不由得点头:“李大人用心了,这册子,朕要仔细看。”

紧接着,赵烈也出列,铠甲上还带着几分风尘——他昨日刚从西北边境巡查回来:“陛下,臣也附议!修水渠、通官道,于军于民都有利!西北边境的村落,去年因缺水,半数田地荒着,若修了水渠,既能种粮,又能养兵;官道通了,边境的粮草三日就能运到,比往日快了五日,遇着战事也能及时支援。臣已跟边军将士说好了,修渠、修路时,将士们可轮班帮忙,既不耽误练兵,又能加快进度!”

他说得铿锵有力,殿中不少武将都纷纷点头。

往日里武将们只关心军备,今日却也懂了“粮草足则军心稳”的道理——那是他们在籍田帮百姓割稻时,听老农说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如今竟成了支持新政的理由。

王砚也捧着账本出列,算盘珠子在他手里打得噼啪响:“陛下,臣查了近五年的粮赋记录,若改行分成年税制,丰年国库能多收两成粮,灾年虽少收,却能避免百姓逃荒。

常平仓按籍田的储粮标准,每州需建三座,可储粮十万石,臣已算好各州的建仓成本,从国库拨银即可,无需额外征缴;官道修缮的银两,可从各州府的结余中抽调,再让商户捐些,足够支撑。”

他说着,将账本递上去,上面的数字清晰明了,连建仓用多少砖瓦、修路用多少木料都算得清清楚楚——那是他蹲在籍田晒谷场边,跟着老农学算收成时,练出的“实在账”,再也不是往日里只算朝堂开销的“虚账”。

萧承煦看着殿下官员们踊跃发言的样子,又看了看杨明汐和陆锦棠,两人眼中满是欣慰。

他忽然想起春日里籍田的景象:官员们手忙脚乱地翻田,李修远磨破的手心,赵烈插错的秧苗,王砚记录时沾了泥的指尖……

正是那段沾着泥土的日子,让这些往日里只知朝堂规矩的官员,真正懂了百姓的苦与盼,也懂了“治国先治农”的道理。

“准奏!”萧承煦的声音在殿中回荡,“就按陆大人拟的新政办:李大人牵头改税制,务必让百姓都知新政好处;赵大人协调边军与地方,负责修渠修路;王大人监管建仓与粮储;杨大人与陆大人总领全局,有任何问题,随时奏报!”

新政推行得比预想中顺利。

改税制时,李修远带着小吏们走村串户,手里拿着算筹,蹲在田埂上跟百姓算账:“你家今年收了十石粮,按十分之一缴税,只缴一石,剩下的九石,够吃、够留种,还能卖两石换些布帛,比往年是不是好太多?”

百姓们算明白账,纷纷点头,缴税时再也没了往日的抵触,有的还主动多缴些,说“给国库多存些,灾年也安心”。

修水渠时,赵烈带着边军将士和百姓一起挖渠。将士们力气大,负责挖深渠;百姓们懂水性,负责测水流。

杨明汐和陆锦棠则带着农吏,沿着渠线巡查,教百姓用竹管测水位,用石头砌渠壁,避免漏水。

有个村落的老人,见将士们日夜赶工,特意煮了粥送到渠边,说“这渠是咱们的救命渠,得好好修”。

修官道、建粮仓时,王砚天天泡在工地上,手里拿着尺子,量官道的宽度,查粮仓的木料。有个粮商想捐劣质木料,被王砚当场识破,他拿着账本说:“粮仓是存百姓口粮的,用劣质木料,若塌了,你赔得起百姓的粮吗?”

粮商红了脸,连忙换了好木料。

不过半年,南陵国就变了模样。

各州的水渠通了,春日灌溉时,再也没了百姓抢水的争执;官道修通了,商队往来更勤,百姓的粮食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常平仓和义仓满了,秋收后百姓再也不怕灾年,纷纷扩种田地。

这年冬天,萧承煦带着官员们去籍田巡查。

往日里冬日荒芜的籍田,如今盖了几间暖棚,里面育着明年的秧苗;田埂边的水渠结了薄冰,却能看到渠水在冰下流动;不远处的官道上,商队的马车络绎不绝,车上装着粮食和布帛;村口的常平仓前,百姓们正排队领过冬的救济粮,脸上满是笑意。

李修远看着暖棚里的秧苗,笑着说:“陛下,明年这籍田,定能再增产!百姓们说,要跟咱们比一比,看谁种的稻子好。”

赵烈拍着官道的石板,大声道:“陛下,这官道修通了,从京城到西北,只需十日,比往日快了半月!下次再遇战事,粮草准能及时到!”

王砚翻开粮仓的账本,笑着说:“陛下,各州的常平仓都满了,义仓也收了不少捐粮,今年冬天,再没百姓逃荒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经典收藏虚空塔 重生七零:知青在北大荒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恐怖仙缘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综漫:人在原神,加入聊天群 穿越综影:从下乡开始隐居幕后 柯南:我是道士,不是侦探 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 带百亿物资,在70年代风生水起 星铁:杨先生,我想其中有些误会 重生七零,末世女的摆烂军婚 穿越星际,我娶了帝国最强o 四合院之走不通的路就来打开 瑾色香江:四合院里的少年梦 每首歌都爆火!你们说他是糊咖? 我在亮剑卖军火,打造超级独立团 快穿祖孙杀疯了,专注创死渣极品 
最近更新快穿:病娇大佬的小奶包娇化啦 蝉鸣里的向阳处 阴间食堂:喂饱厉鬼后我无敌了 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 吃没?没吃?那吃我度星者一拳! 老祖宗重返人间 甜吻定制 逼上东莞我发誓成为有钱人 凤鸣岐黄 考古学家在秦朝 柴周神医:开局被退婚 这婚一拜,金手指到帐了! 影视剧:妘姮的旅途 欲吻升温 关东诡事异闻录,我是出马仙儿 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 神君他穿盗墓世界 洞霄 什么?她们都重生了 买仙,我一路买到了道祖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口天一凡 -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txt下载 -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最新章节 -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