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

京海第一深情

首页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我在大唐有块田 神武太医俏女帝 魔妃太难追 第一权臣 我的红楼生涯 武炼巅峰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 京海第一深情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全文阅读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txt下载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1章 嘉靖的决定,大同总兵林鹿,海瑞求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些天,周楚的奏疏一封封送往京城,向嘉靖汇报大同发生的事。

直到最后总结的奏疏被送到御书房之后,嘉靖看完之后很是高兴。

“不愧是衡器,朕没想到大同的局势居然复杂至此,这要是贸然让稚心前往大同,恐怕会被这些人算计。”

嘉靖感慨道。

“陛下,这些钱财往外报多少?”

黄锦此时在帮嘉靖整理着这些财报,为嘉靖起草对外的文书。

“三千万两吧。”

嘉靖想了想,三千万两入国库还是有必要的,毕竟国库每年的支出都有四五千万两。

去年周楚抄的钱财很多,多到足以让大明未来二三十年不必为钱财发愁,但这些钱大多数都进了嘉靖的内帑了。

其中甚至有很多是见不得光的。

真正入国库的,其实也就够大明财政支出五六年的。

嘉靖现在有钱,很有钱,甚至多到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具体有多少钱,所以此时他不介意往国库里多放一些钱。

就在前两日,来自东瀛的第一批运银船已经抵达了天津码头,嘉靖直接让人在天津就地组建了一个专门熔炼白银的衙署。

嘉靖很清楚,未来的大明不会缺白银,真正缺的是基础的东西,比如稻米。

安南那边的稻米可以偷偷运往大明,以备不时之需,却不能轻易流入市场,倘若安南的稻米大批量流入市场的话,势必会造成粮价的崩盘,粮价一旦崩盘,最苦的不是别人,而是底层百姓。

治大国若烹小鲜,其中的火候分寸一定要掌握好,多一点少一点,落实到地方之后就会被无限放大,很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等黄锦整理的差不多之后,再让人给周楚快马加鞭的送回去,周楚再像模像样的写了一份明面上的奏疏,直达内阁。

杨一清和杨慎看到这封奏疏的时候,心情是完全不同的,杨一清震惊于周楚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的能力,大同的问题存在了多少年了,朝廷能不知道吗?肯定是知道的。

这其中甚至有很多文官参与其中,有利益瓜葛。

不过之前和大同那些商人士绅有瓜葛的京官,早在一年前周楚以自己锦衣卫指挥使职务换了一千个官员的时候,就清算了大半。

剩下的一小半,又被陈万言折腾没了许多,现在还剩下的,寥寥无几,在朝中自保都很难,根本不敢替大同那边的人说话。

即便如此,对于周楚能够如此快的犁清大同的那些烂遭事,杨一清还是大感意外。

甚至周楚还顺手灭了一千多蒙古骑兵,这份功绩,这种能力,杨一清只是看着就觉着心惊。

大同的那种局势,谁去了都不好使,偏偏周楚这才去了多久,就快刀斩乱麻般的解决了?

不过想想周楚之前在京城和江南做的那些事,杨一清不禁一脸苦笑。

幸亏这位现在在大同折腾,他在京城的日子才能好过一些,否则周楚一直在京城的话,杨一清甚至能想象到自己的话语权会被压缩到极致。

这是杨一清接受不了的。

杨慎看到这封奏疏之后,更多的是高兴,,为周楚高兴,为皇帝高兴,为大明高兴。

大同从古至今都是历朝历代的军事重镇,但大同存在的问题,杨慎是知道一些的,因为大同的位置太重要了,朝廷不想出丝毫差错,才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往关于大同,乃至延伸到整个河套地区的问题,皇帝和文武百官的意见素来不同,很多皇帝都想彻底解决那边的问题,却被文官们一拖再拖。

如今大同的问题被周楚彻底犁清,将来整个河套地区被彻底清算也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有了大同这个先例,而且杨慎相信,大同的这些商人会不可能只攀咬出大同的那些人,其他地区的那些就一个都不涉及?

实际上周楚拿到了很多其他地区晋商的证据,不过并没有急着动。

此时大同如同一块刚治好的肿瘤,需要恢复,倘若此时贸然对山西或者河套地区的其他府动手的话,一旦被另外的那些地区的商人士绅,乃至参与其中的官员知道的话,恐怕会狗急跳墙。

这些人肯定也都在观望,观望朝廷到底是只动大同的那些人,还是要一起动。

周楚不会急着动他们,在动这些人之前,要先解决蒙古人,如此一来才能断了这些人的后路。

没了蒙古人,这些人即便想狗急跳墙,也没有那个能力了。

大同的那些商人,周楚选择了其中六家留了下来,当然,家产该抄没还是要抄没的,只是留了他们一家老小的性命。

然后周楚让这些商人带着虎贲军前往草原上的那些蒙古部落,开始不断地对蒙古人进行歼灭战。

如此一来,不只是对俺答的釜底抽薪,还是对山西乃至河套地区其他商人士绅的釜底抽薪。

京城,朝会上,嘉靖看着手中的奏疏,满脸的愤怒。

“岂有此理,大同的那些商人居然胆大到如此地步,通敌卖国,罪不可恕,还有那大同总兵杭熊和路瑛,侵吞军饷,罪不可恕。”

“议罪吧。”

嘉靖看着下方的朝臣道。

“陛下,这杭熊在大同当了多年总兵,侵吞军饷无数,幸亏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臣以为应当将杭熊抄家流放。”

一个户部的三品官出列道。

“流放太便宜他了,倘若把杭熊流放,那路瑛该如何处置?”

韩玠反驳道。

路瑛上任大同总兵满打满算也才大半年的时间,而且还守住了蒙古人的突袭,论罪过要比杭熊小不少。

倘若杭熊抄家流放的话,路瑛总不能和杭熊一般处置吧?

“臣以为,杭熊应当秋后问斩,以正人心,路瑛抄家流放。”

韩玠补充道。

“臣觉赞同韩大人的话。”

杨慎出列道。

这种几乎已经算得上是尘埃落定的事情,其实没什么好争论的,那些希望杭熊的罪轻一些的官员,无非是在为自己留后路罢了。

“既如此,那就按此法办吧。”

嘉靖敲定道。

“关于大同知府,以及大同总兵的新人选,诸位可有提议?”

嘉靖看着文武百官道。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大同是军事重镇,大同总兵和知府的任命自然是至关重要,倘若能让他们的人上去,他们的话语权也就更大了一些。

“陛下,臣觉得德清公主的大公子,林稚心当这个总兵再合适不过。”

杨慎出列道。

“哦?为何这么说?”

嘉靖问道。

“林稚心之前就在边境领兵多年,去年跟着周衡器在江南平叛剿倭,立下赫赫战功,镇守大同不成问题。”

杨慎回答道。

“石淙以为如何?”

嘉靖看向了杨一清,问道。

杨一清听到这话,有些无奈,心想你恐怕早就决定好了,何必多此一问。

不过杨一清这种老狐狸,很清楚在自己的位置上该说什么话,此时自然该站出来反对。

“臣以为林将军太过年轻,还需再历练几年,才能当此重任。”

杨一清说道。

“首辅大人此言差矣,正所谓英雄出少年,更何况林稚心出了名的老成持重,可以当此重任。”

杨慎反驳道。

......

最终,林鹿还是被任命为了大同的总兵,至于大同新任的知府,则是一个周楚从未听过的名字,据说是个孤臣,并没有投靠任何一方,如此一来,倒也皆大欢喜。

朝廷的旨意虽然是让林鹿镇守大同,却也没让周楚离开大同,很显然,嘉靖的意思是让周楚在大同纵览全局,在这里坐镇一段时间。

如此一来,周楚倒也相对自由了起来,毕竟没有具体的任务,锦衣卫指挥使想去哪便去哪。

周楚打算等过两个月陆炜大婚之后,便前往浙江,寻找王阳明,此时的书院已经建的差不多了,开始对外招生了。

大明很多学子,都奔着王阳明的名号去了浙江求学,其中就包括来自海南,只有八岁的海瑞。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神明犯我华夏,请老祖复苏 军婚:我在八零当医生 医妃刚穿越就扒了王爷,强宠偏爱 困在时间循环里的草根侦探 儿女恋爱脑?侯门继母送你挖野菜 先婚后爱,顾少娇妻天天宠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魔幻手机:开局收服黄梅大王 妻不如妾?这个王妃我不做了 女尊:绝色夫君宠宠宠 师弟,你别冲动,师姐顶不住了 六零极品娇娇被宠的无法无天 艳海风波 穿回古代养家忙,男人暂不考虑 玉仙缘 重生末世前之逆袭做女神 仙帝归来学魔法 嫁给病娇权臣后,娇娇每天哭唧唧 修仙女主在惊悚游戏里摆摊算命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军工科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修仙归来在校园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亮剑之最强兵工系统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大明之南洋再起 金牌帝婿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最近更新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梦回西晋娶女帝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御赐监察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如何拯救德意志 沉默的战神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 京海第一深情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txt下载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最新章节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