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派出去的樊仲、孟铁、项峰、马忠都完成了我交给他们的任务,可以说是完美完成了,在孟铁和项峰的支援下,刘巴彻底控制住了牂牁(读zangke)郡,雅丽忒丝也轻松上位为牂牁都尉,有僰(读bo)人的支持,牂牁郡稳如磐石。同时朱提郡和兴古郡都一片向好,最忙也是成绩最高的还是平骠郡,作为一个新成立的郡,毛拓协同彭羕和孟文不仅快速把郡里的官员体系给建立起来(毛拓为郡守兼任都尉,彭羕为郡丞,孟文为功曹史,左前为长史,陈旻为五官掾。左前和陈旻是从一众孟家输送过去的书生中挑选的),还扩建了平骠城北的外城,那里由驿站和集市扩展为一个大城,是一个居民点,也是一个贸易点,玉石矿井和其他矿井(一处铁矿和一处铜矿,都是小矿)得到了深入的开发,南方有更多的田地被开发出来,沿海的煮盐产能也被扩大了很多,就连郡兵也被快速建立起来,新府衙很有效率。只是我的制式铜钱和金币还不能大规模推展到平骠郡和朱提郡,工坊还不能产出那么多,运输也是个问题。
狼路在毛拓的支持下早就扫平了永昌郡,许多本地老士族和外来大姓之家都被血洗,只是成都朝廷对狼路的郡守任命一直没下来,应该还在博弈之中。
我舅父雍闿在云南郡大破龙胆的残军,杀龙胆,直接攻破了羌王的老巢,从中获得了很多的资源(平复其他家族和部落得到的更多),舅未也被杀死,就这样我起家时第一个帮助我的人——舅未,死了,舅未是贪财一些,但对我还是不错的,他的儿子的贪婪不仅吞噬了他自己,还把他爹也给葬送掉了!龙胆和狼岑、刘胄三人的叛乱其实是我想不明白的,我把他们当兄弟,联合他们一起去发财,去建功立业,他们居然想要我的命,想要夺了我的基业,贪欲绝对是人类最大的原罪之一!雍闿也刚刚派了人来护送自己的家眷回云南郡,送了些金银给我。牙虎已经上任了,他的都尉职位倒是得到了成都政府的任命。
西北和荆州、交州没有什么动静,我对刘胄的举荐也没得到回应,不过我再次送信给张飞,建议他派人盯着刘胄,防备他突然跑路。
黄忠去世产生的职位空缺终于有了结果,从两万新军中挑选一万最好的兵丁加入到成都城守卫部队(原来只有五千人)里面,指挥权交到了诸葛亮手里,对外说是加强成都防备能力,也是交给诸葛亮训练八卦阵(原来真有八卦阵,我一直以为是后人杜撰的)的。剩余的一万人成立一支单独的部队,首领是老将严颜,作为一支机动部队。这好像也在情理之中,荆州派实力还在增强,诸葛亮作为荆州派最大的代表获得拱卫成都部队的指挥权也合理,剩余的交给蜀地本土派的严颜也是安慰本土派的体现,再说诸葛亮的副将是程畿,程畿刚被刘循给从阴平郡郡守位置上替换下来,他是巴西人,刘璋的老部下,典型的本土派。而且部队的各下级军官都没变动,既维持了部队的稳定,也是平复本土势力的不满,毕竟这两万人的部队都是来源于川蜀本地。
我的各部队都回来后,我给他们休息了几天,然后就是补充兵力,折损很少,但总归是有损失的,战死的和不能再上阵杀敌的伤者总共有五十多个,让他们自己从各处的守卫中找人补缺。然后就是训练,我们郡兵队伍里新加入的比例其实很高,老兵没那么多了,加大训练力度在所难免,我们采取的轮休轮练的办法,有的部队执勤,看守外城的修建,有的部队训练,有的休息。
部队一边训练,我们一边总结训练和实战中的经验和教训,差不多每天都会在晚上聚在一起总结一下,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一个是弓骑兵和弩骑兵的问题,两屯骑兵在小战役中问题不大,但如果战斗持续时间拉长,或者在敌境连续作战,随着箭矢的不断消耗,攻击能力就会越来越弱,甚至于有时候没有了箭矢就落入尴尬的境地,只能在外圈观战,帮不上忙,他们随身带的短刀和匕首用于自保都困难,战斗更是别想了!
二是远程步兵也有弓骑兵和弩骑兵遇到的同样的问题,甚至更严重,步兵携带的箭矢量还不如骑兵,战马可以多背一些箭矢。
三是近战部队的远程火力不足的问题,像狂象士部队只有一个大弩屯,是远程火力最弱的一个曲,猛虎曲只有一个投矛屯、一个投石屯,攻击距离上很是吃亏,飞龙曲只有一个弓兵屯、一个弩兵屯,猎豹曲只有一个大弩屯、一个小弩屯。这也是撤销辅兵百人队带来的问题,原来的辅兵百人队可是一支弩兵百人队,可以额外提供一定的远程火力。
四是重步兵的武器的问题,重步兵在前面顶住敌人的进攻,但反击能力太弱,刀剑和其他单手武器在列成盾阵后难以进攻敌人,既施展不开,又够不到敌人。
在之前对抗龙胆和狼岑的战斗中,我也发现了这些问题,只是没想到如此严重,我只是觉得可能是准备不足而已,现在想来这些都是要命的问题,因为我记得确实历史上有许多的战役连续战斗了好几天,从白天打到晚上的情况也很多见,如果我们火力不足,武器不合手,箭矢不足则一定代表着我们的持久力不足,也就是战斗的后半段会我们会越打越弱!我居然视而不见......
我找来了蒲元,跟他商量了好几次,最终我们才有了一套合适的方案,来改正武备的情况,整体优化了武器的装备系列。
首先是远程兵的问题,弓骑兵、弩骑兵和投矛骑兵的载弹量已经无法增加,再增加负累太重,机动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步兵的情况还能改善一下,给他们换装更大容量的箭囊等装具,也能加大辎重车里箭矢、投石、投矛的装载量,这也只能通过加多辎重车来完成,因为我们不可能减少粮草的载重量。除此之外,借鉴在战场上适应能力最强的投矛骑兵,我们会给弓骑兵、弩骑兵、弓箭手、弩手、投石手多配一把武器,保证在弹药耗尽后还能有一些近战能力。其中弓骑兵和弩骑兵配的是单手刀,蒲元准备试制一种马刀,采用新式的灌钢法,我建议可以有一点弧度,弯刀能卸力,不至于骑手手臂酸麻,我不懂太多原理,只是记得草原骑兵好像都用弯刀,蒲元决定试试,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毕竟汉人骑兵大多用直刀(汉环手刀)。弓箭手、弩手则配备上一杆长枪,枪杆比重步兵使用的那种长矛要短一点,枪头是不开刃的(不开刃的是枪,开刃的叫做矛),也是采用灌钢法打造,重步兵的长矛主要是对付敌人骑兵的,而他们的长枪主要对付敌人的重步兵和突入进我方战线的敌人散兵(包括骑兵),也就是他们作为轻步兵使用。长枪是斜插在背后的,等箭矢用完了或者敌人已经突破我方前方的重步兵就拔出来作战。投石手不能配备长枪,他们需要抡圆了皮索发射石头,背后放长枪会妨碍他们投射石头,所以他们的新武器是单手连枷,尺寸比一般的要小一点,平时就放在腰间,投石消耗完后,就用连枷攻击,还给投石手多配一面小藤盾(两面涂漆,防水、防虫、防火),平时背在后背,用连枷时才拿出来,投石手近战的目的更加单一,他们需要保护手持长枪作战的弓箭手和弩手、近战的投矛手。
之后解决的近战步兵的问题,重步兵武器不好用的问题,我们借鉴了投石手的方案,给重步兵换上连枷(品质不好的铁或者废铁打造),不过这个连枷和投石手的尺寸相差很大,重步兵的更长更重,这样才能在抵御敌人冲阵时,适时发动反击,可以打击对面的重步兵或者骑兵,而不会有之前刀剑遇到的问题——无法施展和够不到敌人!同时把重步兵使用的盾牌都替换为大盾,新盾牌使用藤条编织,用我们工坊特制的漆双面刷涂,高有一人那么高,宽也有四十厘米,底部是平的,顶端是三角的(这个三角是最难编的),这样盾牌并联起来后形成完成的盾墙,上方的三角空隙是攻击敌人的位置。而且重步兵还多配备了三把飞斧,两个扎马钉(就是之前关羽在荆州之战中用来对付曹魏骑兵的那种有四根朝向不同方向的金属钉,落在地上总有一根是朝上的,是诸葛亮发明的玩意,在荆州的应用应该是首次投入战场),飞斧用来攻击敌人的骑兵或者重步兵,也是重步兵的远程攻击方式,扎马钉就完全是用来对付敌人骑兵的,在敌骑冲近时突然丢出去,敌人就算发现了也无法刹车,只能眼睁睁看着战马被扎!然后是步兵火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决定给长兵器的轻步兵屯和重步兵屯配上弩,也有一定差别,轻步兵配的是撅张弩,用脚踩的那种,而重步兵因为盔甲的问题只能用普通的弩,用手上弦的那种,尺寸比普通弩大一点。这样每曲都是三屯士卒拥有远程攻击能力,当然了,长武器步兵的远程投射一般是发生在短兵相接之前,或者是敌人溃逃之际,等我方重步兵已经接战后,他们必须投入到近战中,否则重步兵的阵线难以维持!
整体方案是这样的,但武器补充需要时间(特别是弩和马刀的制作最为费时费力),所以,先补充骑兵,再补充我的亲卫,后面再慢慢补齐其他各曲部队,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补充到建宁各处守卫部队中去,这些二线守卫部队淘汰下来的都丢给商队护卫,没有什么好浪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