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艘工程舰将那片最为庞大的、如同小型山脉般的虫族主巢残骸。
缓缓拖入如同巨兽之口的物质分解场时,标志着这场持续十二个标准时、将整个恒星系边缘都化作血肉磨坊的战役,终于正式落下了帷幕。
帝国基地内部,久违的非战斗指令的广播声。
虽然实际上只过了半天,以一种刻意舒缓的节奏响起,取代了之前刺耳的最高警报。
一些使徒甚至按照某种内置的、用于调节战争机械心理状态的胜利协议。
在主要的通道和宽阔的广场上,投射出象征帝国荣耀与胜利的全息旗帜与裁决军团的旗帜。
冰冷的金属墙壁上也有规律地流淌过一道道表示庆贺与缓和的幽蓝色光带,试图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无形的杀戮余韵。
洛德站在指挥中心的巨大观测窗前,双手插在兜里,静静地望着窗外那片正在被高效清理的战场。
他的表情平静,并没有预想中的狂喜或得意忘形。
工程舰如同忙碌的工蜂,精准而迅速地穿梭在密集的残骸之间。
机械臂灵活地抓取、分类、运输着一切尚有价值的物资。
虫族那富含特殊几丁质和有机聚合物的甲壳、那些尚未完全消散、仍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生物核心。
甚至是某些相对完整、可能蕴含特定基因序列或生物信息的器官,都被分门别类地送往不同的处理单元。
不远处,欧若拉的虫群也在协同作业。
它们更倾向于吞噬那些对帝国精密工业而言“杂质”过多、难以处理的生物质碎屑,将其高效地转化为自身增殖和修复所需的养料。
一切似乎都在井然有序地朝着恢复与发展的方向运转。
战争的巨兽正贪婪地消化着胜利带来的养分。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洛德心中弥漫。
击退了一支行星级别的虫潮主力,这无疑是一场值得称道的胜利。
他确实感到庆幸,庆幸自己活了下来,庆幸这支意外获得的势力顶住了压力。
但前世作为普通人的经历,以及穿越后这段时间的颠沛流离,早已磨掉了他身上可能存在的、不切实际的狂傲。
他深知宇宙的浩瀚与危险。
一次胜利,不过是漫长黑暗中的一点星火,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陛下。”
塔洛斯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一如既往的清晰而冷静。
她依旧保持着那无可挑剔的、仿佛用标尺量过的军姿。
但洛德敏锐地捕捉到她眼底深处那一丝尚未完全驱散的疲惫。
那是精神高度集中十二小时后留下的烙印,并非肉体,而是意志层面的消耗。
“塔洛斯,”
洛德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谈不上多么兴奋的笑意。
“辛苦了。”
“这一仗,打得确实漂亮,超乎我的想象。”
他顿了顿,用更务实的话调补充道。
“至少,咱们这个临时据点,算是暂时站稳脚跟了。”
他用了“临时据点”这个词,而非“帝国前哨”或“基地”。
表明他对自己目前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知。
塔洛斯微微颔首,算是接受了这务实的赞誉。
但她的表情没有丝毫放松,如同最精密的仪器,不会因情绪而影响判断。
“陛下,胜利确认了我们的短期生存能力,但我们必须立刻进行精确的战损评估。
并分析此战对基地长远存续与发展潜力的影响。”
“战损?”
洛德收敛了笑意,眉头微蹙。
“我看到了外面的清理工作,损失肯定有,具体到什么程度?”
他没有盲目乐观,直接切入核心问题。
“表象的完整性与实际战斗力的维持是两回事,陛下。”
塔洛斯抬手,召唤出数面巨大的全息屏幕。
上面开始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滚动着详尽的、附带三维模型和曲线图的数据列表。
“让我们从最直接、可量化的损失开始审视。”
战损清单(详细汇总):
·‘浮游炮’单位: 参战初始数量2,847,100单位。
确认完全损失\/无法回收:1,945,200单位,损失率68.3%。
剩余单位平均能量储备低于30%,结构性损伤普遍。
其中41%单位核心构装体出现永久性应力裂纹,需回炉重铸而非简单修复。
防御平台网络: 外围轻型平台永久性损毁率17%,主要承受了虫群第一波自杀式冲击;
中重型平台41%遭受中度至重度损伤,装甲剥离、武器基座变形、能量回路烧毁。
修复需要消耗相当于建造新平台35%-60%的资源与时间。整体防御矩阵效能预估下降22%。
护卫舰群: 参战舰艇312艘。
确认战损47艘,其中22艘为拦截虫群突击集群时被自爆单位近距离摧毁。
剩余舰艇100%带伤,护盾发生器因持续过载,损坏率高达35%,需要更换核心晶格;
武器系统平均损耗度45%,炮管寿命大幅缩减。
‘蜂群’相位跃迁导弹: 战前储备1,200,000枚。已消耗1,076,000枚,消耗率89.7%。
重新填装需要特定稀有元素催化剂(编号K-7b)进行弹头信息锚定器合成。
该催化剂当前库存仅剩3.2标准单位,不足以完成一个基数的补充。
‘相位裂解炮’阵列: 12%的能量聚焦水晶因超负荷运转而永久性烧毁、失活;
约30%的发射基座出现不同程度的机械疲劳和微观形变,需要进行精密校准和部分部件更换。
预计整体阵列饱和攻击效能下降18%,持续作战能力削弱更甚。
战略能源储备: 为维持‘磐石级’堡垒全域护盾、各武器平台峰值输出及舰队高强度机动,预先储备的高纯度幽能已消耗72%。
计算当前能耗及回收能量,若无新的能源注入或‘幽能井’未能及时启动。
基地非核心功能区包括部分生活保障、冗余计算节点、非紧急维修单元将在54标准时后被迫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
纳米机器人集群: 在战前建设、战中紧急修复装甲\/武器平台、以及战后初步清理中消耗巨大。
总量由峰值减少约40%,且活跃度下降。
急需补充大量基础金属元素与生物兼容催化剂以恢复其增殖与工作效能。
洛德逐行扫过那些冰冷的数据和百分比。
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他之前只是感觉消耗很大。
但没想到具体到每一项,数字竟然如此触目惊心。
帝国的战争机器,就像一台将性能压榨到极致的超级跑车。
赢得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拉力赛。
但代价是引擎濒临报废,油箱彻底见底,轮胎磨损到了极限。
“这消耗…”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分析。
“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尤其是能源和导弹储备,几乎打空了。
这意味着我们短时间内承受不起另一场同等强度的战斗了,对吗?”
“您的判断是正确的,陛下。”
塔洛斯平静地确认。
“裁决军团的设计哲学,便是在帝国全盛时期那近乎无限的后勤支持下,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极限作战。
以绝对优势碾压或迅速瓦解敌人,我们擅长毁灭,擅长在特定时间窗口内爆发出最强的战斗力。
但相应的,我们的维持、修复与补充,也极度依赖一个庞大、高效且多元化的帝国工业体系作为后盾。”
“持续作战能力,并非我们的首要优先项。”
她关闭了令人压抑的战损清单。
调出了另一份文件——那是一份关于裁决军团自身数据库与知识体系结构的深度评估报告。
这份报告的内容,让洛德的心头仿佛压上了一块更沉的巨石,那叫一个肝疼!
“而如今,我们面临的更深层次困境,并非仅仅是眼前的资源损耗,”
塔洛斯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话语中的内容却如同来自深渊的寒风。
“更在于我们自身的…‘结构性无知’。”
知识库缺失清单(核心部分详解):
基础科学与理论体系: 严重缺失或仅有结论性公式。
包括但不限于:本宇宙特异性物理常数的深度解析与建模、虚空背景稳定性的数学描述与预测模型、
跨宇宙信息传递的底层协议与安全性证明、超光速航行,非跃迁类。
如理论上的曲率驱动的可行性研究与替代理论框架等。
我们知其然,但大多不知其所以然。
高端科技与尖端工程学: 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例如:‘幽能井’从‘原始虚空能’到稳定‘幽能’的完整理论推导与原始设计蓝图现有技术依赖封装的‘快速展开’模板。
帝国正式军几乎所有军舰的完整设计与建造技术、跨维度空间稳定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虚空-信息大一统理论在工程学上的具体实现等。
·帝国历史、星图与文明背景: 残缺不全,带有明显的军事筛选痕迹。
仅有以裁决军团历史上活动区域为中心的极小部分星图数据,以及关于帝国与主要敌对势力如虫灾的基础识别信息和战术对策。
极度缺乏宏大的历史脉络、政治结构演变、科技发展史、社会学研究等构成文明厚度的关键背景资料。
·非军事工业与民生技术: 极度匮乏。
涵盖可持续农业、大规模生态维持、高级医疗与基因工程技术、文化艺术传承、基础教育体系构建等所有非直接用于毁灭与防御的领域。
我们懂得如何维护一个士兵,但未必懂得如何培育一片森林。
“陛下,”
塔洛斯总结道,金色的瞳孔中没有任何自我贬低或抱怨,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如同报告一台机器的参数。
“我们裁决军团,是帝国打造的、高度特化的战争兵器。
我们的数据库,是为了最效率化地识别敌人、操作武器、执行复杂战术而优化的。”
“我们懂得如何按照标准流程启动并最大化‘相位裂解炮’的威力。
但未必完全理解其相位调制背后涉及的、更深层次的量子场论数学原理;
我们知道如何依照内置模板建造‘幽能井’,但一旦模板耗尽或遇到模板库中未记录的异常情况,我们将缺乏从根本上进行诊断、修复或创新的能力;”
“我们甚至不清楚帝国最基础的能源单位‘幽能’,其最初的发现、理论构建以及从狂暴的‘原始虚空能’中安全、稳定提取转化的完整科技树是如何发展的。”
她指向窗外那庞大、精密、此刻却显得有些外强中干的基地。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绝大部分都依赖于从基地核心携带的,以及上次跃迁后紧急打印的、预先封装好的‘快速展开军备’模板。
这些模板就像…就像一套只能按照说明书步骤拼装、无法理解其设计原理、更无法自行创造新零件的昂贵积木。
我们能凭借它们快速搭建起强大的防御和攻击力量,在短期内形成可观的战斗力。”
“但一旦模板耗尽,或者遇到模板库无法覆盖的全新挑战…我们的发展就将陷入停滞,甚至因为无法有效维护而出现倒退。”
“我们是在消耗帝国的‘遗产’。”
“而遗产,终有耗尽的一天。”
洛德静静地听着。
感觉自己的心在不断下沉。
但思维却异常清晰。
他之前的预感被证实了。
他拥有的并非一个完整的、可以自我延续的文明种子。
而是一个功能强大却存在致命短板的“战争堡垒体验版”。
他们就像一群装备了最先进外骨骼和武器的士兵。
却不知道如何冶炼金属、制造弹药,甚至不明白手中枪械的基本原理。
一旦后勤断绝,或者武器损坏,战斗力将急剧衰减。
“所以…”
洛德的声音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沉重。
“我们本质上是在坐吃山空?胜利,反而加速了我们暴露这个弱点?”
“可以这么理解,陛下。”
塔洛斯坦然承认,没有丝毫回避。
“基地自带的初始资源、我们近期掠夺转化的行星物质、以及欧若拉虫群提供的生物质补充,尚能支撑我们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和有限度的扩张。
但长远来看,缺乏自主科研能力、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缺乏对宇宙底层规律的深刻理解,我们无法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无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加复杂和诡异的威胁。
每一次高烈度战斗,都是在加速消耗帝国留下的宝贵‘遗产’。”
她顿了顿,语气依旧平稳。
但说出的内容却足以让任何怀有归乡之梦的人感到绝望。
“此外,关于陛下您一直关心的‘归乡’问题。
根据对现有数据库的极限检索,以及对上次将我们抛至此地的那次非常规跃迁的能量回溯分析,我们得出结论:
那次成功的跨宇宙定位与跃迁,是极小概率事件。”
“它极度依赖‘灵魂信息定位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超越设计规格的超负荷运转。
消耗的能量足以在瞬间抽干数十颗恒星的输出。”
“并且…其中包含了相当大的、无法复现的运气成分,或者说,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宇宙层面的‘巧合’。”
她调出了“裁决号”引擎核心的损伤报告。
上面布满了代表不可逆损伤的红色标记。
“更重要的是,那次跃迁对‘裁决号’的跨宇宙跃迁核心造成了结构性损伤。”
“以我们目前的能源储备、技术理解力和受损的硬件,即使能量充足,我们也无法精确复制那次跃迁的参数。”
“更无法实现安全的、目标明确的跨宇宙返航。
我们…被困在这个宇宙了,至少在当前条件下是如此。”
希望的烛光,在这一刻仿佛被彻底吹灭。
只剩下冰冷的现实。
然而,就在洛德的心沉到谷底时。
塔洛斯的话锋突然一转,如同在黑暗中划亮了一根火柴。
“但是,陛下,并非全无转机。”
她调出了一份被加密标记的数据流。
那是之前接收到微弱帝国信号时,经过长达数日的深度破译、信号溯源和多重三角定位后得到的最终报告。
“我们之前锁定的那个微弱信号源,其身份已经得到高阶加密协议的确认。”
塔洛斯的声音中,似乎注入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于“可能性”带来的振奋。
“那是一艘‘永恒级’大型多功能舰船。”
“永恒级?”
洛德抬起头。
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与“裁决”、“荣光”这类充满攻击性的命名风格有所不同。
“‘永恒级’在帝国舰队序列中,其定位并非前线主力战舰。”
“而是大型运兵\/支援舰,或者更准确地说,在火种计划的要求下是‘文明火种舰’或‘方舟’。”
塔洛斯详细解释道。
“其设计初衷,便是在帝国面临灭绝性危机、或进行超远距离殖民时。
承载相当数量的帝国公民休眠单元、完整的物种基因库、文明数据库备份,以及最重要的——‘标准建造模板’核心库。”
“进行长距离、跨星域乃至跨宇宙的迁徙,以确保帝国文明的火种和重建能力得以延续。”
她的手指在全息影像上重点标注了“标准建造模板核心库”几个字。
并展开了其内容概要。
“与我们裁决军团携带的、高度特化且偏向军事化的‘快速展开军备’模板不同。
永恒级’携带的‘标准建造模板’库,是帝国民用与基础工业、军工科技的精华储备!”
“它包含了从一个近乎原始的状态开始,逐步重建一个自持的、可持续的工业文明所需的大部分基础技术和知识体系:
从基础的冶金、化工、材料科学,到可持续的能源获取与分配包括非幽能的其他途径。
再到农业育种、生态循环、医疗保健、基础教育…”
“甚至可能包含了一些被简化或封存的、更高级别的理论科学索引和入门指南!”
“它是一个文明的‘入门到精通’教程,而非单纯的武器说明书。”
“找到它,获得它的‘标准建造模板’核心库,我们就能弥补我们最大的短板——知识的断层和工业体系的不完整!”
塔洛斯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基于逻辑推导的坚定。
“我们将不再仅仅是一个依赖消耗遗产的战争基地。”
“我们将拥有重建帝国工业体系、实现科技自主迭代、乃至…最终可能破解归乡难题的基石!”
“它有一定的可能直接送我们回家。”
“但它能给我们制造‘交通工具’和‘地图’的知识!”
洛德怔怔地听着。
心中的沉重感并未完全消失。
理智告诉他前路依然布满荆棘。
但那熄灭的希望之火,似乎又被重新点燃。
虽然微弱,却指向了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
那不再是渺茫的幻想。
而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去争取的具体对象。
他看着窗外忙碌的景象。
看着那些冰冷的、此刻却代表着生存保障的钢铁造物。
看着远方欧若拉虫巢中那些为了生存而挣扎进化的生命之光。
他想起了自己莫名其妙穿越至此的茫然与无措。
想起了海拉眼中对稳定生活的深切渴望。
想起了欧若拉虫群那基于本能、却异常坚定的追随与奉献。
他,洛德,一个本质上只想找到归家之路的普通人。
裁决军团,一群被设计用于战争、却因环境所迫必须寻求完整性与延续性的特殊存在。
欧若拉虫群,一个在残酷宇宙中挣扎求存、渴望找到立足之地的懵懂种族。
他们各自的愿望,在这一刻,仿佛被无形地汇聚、缠绕在了一起。
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回家,需要不仅仅是坐标和能量。
更需要穿越无尽虚空的技术、应对未知风险的能力、以及维持漫长旅行的完整文明支持。
这远非一次侥幸的跃迁所能实现。
生存,需要不仅仅是武力。
更需要坚实的根基、可持续的发展、摆脱坐吃山空困境的科技树。
这远非单纯的掠夺和消耗所能维持。
完整,需要不仅仅是毁灭的力量。
更需要理解、创造、传承的能力。
需要超越单纯兵器的界限,触摸文明的本质。
而远方那艘“永恒级”支援舰,它所承载的“标准建造模板”核心库。
似乎恰好成为了连接这三个愿望、解决核心困境的共同钥匙。
它不保证成功。
但它提供了可能性,一条可以脚踏实地去努力的道路。
胜利的短暂喜悦早已冷却。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前路更加清醒、务实的认知。
他们打赢了一场艰难的守备战。
但远未赢得在这片陌生宇宙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
甚至才刚刚意识到通往归乡之路的真正起点在哪里。
洛德深吸一口气。
将脑海中纷杂的思绪压下。
目光重新变得冷静而专注。
他看向塔洛斯。
声音沉稳而坚定,不再有任何犹豫:
“告诉我,塔洛斯,那艘‘永恒级’的具体坐标和现状。”
“我们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