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线型的舰体修长而充满力量感,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星际巨鲨。
银白色的涂装并非单调的平板,而是在不同角度下泛着细微的、如同星辰般的冷冽光泽。
显然应用了某种先进的光学迷彩或纳米涂层技术。
舰首并非简单的锥形,而是带着一种锐利的、如同古代骑士长枪般的突进感。
两侧还有微微隆起的装甲脊线,一直向后延伸。
舰体两侧是微微外扩、线条流畅的装甲带。
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他之前只在“博览会”上见过概念的武器接口!
相位裂解炮的幽蓝水晶簇基座、“蜂群”导弹的垂直发射井盖、以及一些他还没来得及问名字的、看起来就不好惹的能量武器聚焦阵列。
所有的武器平台都被巧妙地整合在装甲之下或流线型的凸起中,丝毫没有破坏整体的美感。
舰桥部分并非臃肿的堆砌,而是如同皇冠般精巧地坐落在舰体上方偏前的位置。
视野极其开阔,巨大的观测窗由某种深色的高强度复合晶体构成。
尾部是四个呈x形布局的、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主推进器喷口,其复杂的内部结构若隐若现。
光是看着就能感受到其蕴藏的澎湃动力,仿佛随时能将这艘钢铁巨兽推向超光速的深渊。
整体造型,硬朗、帅气、充满了人类或者说至少是洛德能理解的审美中的“星际战舰”该有的美感。
甚至带着一丝艺术品的气质,与他印象中帝国那种“实用主义糙汉”的风格大相径庭。
“我说塔洛斯…”洛德摸着下巴,语气带着十足的意外和探究,“你们帝国佬…什么时候审美水平提高到这种程度了?
按照你们那‘实用至上’、‘空间拉满’的尿性,我以为你们会直接搓个长方体的铁盒子出来,上面插满炮管就完事了?
内部估计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大家直接拉在太空服里循环利用。
这玩意儿…看着也太‘不帝国’了吧?这曲线,这光泽,这布局…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哪个讲究排场的精灵族或者人类联邦里开出来的旗舰呢!”
塔洛斯的身影出现在一旁的全息投影中,依旧是那副一丝不苟的军人姿态,连发丝都梳理得如同用尺子量过。
她金色的瞳孔扫过战舰的影像,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实:“陛下,您的刻板印象或许源于对帝国早期‘蛮荒扩张’时代遗留设计的观察。
或是某些专注于极端环境作业的特种工程单位给您留下的错误认知。
‘荣光级’多功能战略舰,设计定型于帝国历大远征后。
其设计理念在追求极致功能性与生存力的同时,亦开始注重长期深空部署下乘员的心理适应性。
舰体结构的应力最优分布、以及与不同谱系智慧文明进行非武力接触时的…‘形象展示’与‘威慑效能’需求。
优秀的非对称流体力学外形在特定大气环境或高密度星际介质中能有效减少阻力和能量损耗。
而符合多数碳基智慧生命潜在审美观的协调造型,在某些外交或威慑场景下,往往能起到单纯武力所无法达成的心理效果。”
她微微停顿,似乎是在调取更详细的数据,然后继续道:“当然,其本质依旧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作战、生存与拓展平台。
标准型号长度25公里,最外层是等效厚度超过两米的、持续运行的强化等离子护盾。
其能量密度足以在短时间内抵御绝大多数已知常规能量武器的饱和攻击。
护盾全开时逸散的高温等离子流就足以在近距离将小型陨石或低级生物单位瞬间汽化。
内部整合了模块化指挥中心、生态循环居住区、可生产维护中小型舰船及装备的生产线、标准科研模块以及足以支撑长期独立作战的战略仓储空间。
理论上,若情况紧急,它可以直接撞击一颗类地行星。
利用其极其坚固的舰体结构、内部储备的快速展开军备以及乘员(如果未提前撤离的话)的牺牲。
在撞击坑基础上,于数小时内建立一座具备基本防御、生产和通讯功能的前哨城市。
当然,这是极端情况下的最终手段,成功率取决于行星地质结构及撞击角度,并非标准操作流程。”
洛德听得嘴角直抽抽。
撞星球当基地?
还他妈成功率取决于角度?
这他妈是什么狂野的、写在说明书最后几页的“最终手段”?
这帮帝国使徒脑子里除了打打杀杀和极限工程,就没有点正常浪漫细胞吗?
不过…不知为何,他心底居然隐隐觉得这方案…挺酷的?有种暴力到极致的美学?
他还没来得及发表更多既吐槽又带点小兴奋的感想,注意力就被另一项更加震撼、堪称鬼斧神工的工程吸引了。
这半个月里,帝国展现出的效率已经不能用“高效”来形容。
那简直是如同神话创世,每天都在挑战他对“可能”与“不可能”的认知边界。
以“磐石级”堡垒和新建成的、规模更加庞大的星港为核心!
原本松散、杂乱、如同宇宙垃圾场般的小行星带,其总体积经过精确测算,约等同于一颗气态巨行星,已经被彻底改造!
这并非简单的占领和布防,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针对整个星域结构的重塑。
无数的大小小行星,无论其原本成分是岩石、冰块还是金属,都成为了纳米集群的“食物”。
这些银色的微型机器人如同拥有集体意识的蝗虫,又像是宇宙中最勤奋的清道夫兼建筑师。
它们席卷而过,所到之处,小行星被迅速分解成最基本的粒子流。
然后,在这些“原材料”的基础上,奇迹发生了。
原本空无一物的虚空中,凭空生长出了连接主要小行星的、直径数公里的巨型金属桥梁。
这些桥梁不仅是通道,其内部更是布满了能量管线、运输轨道和防御炮塔。
层层叠叠的防御平台如同钢铁丛林,从各个角度将核心区域保护得密不透风。
规模庞大的船坞和工厂集群如同附着在岩体上的金属苔藓,日夜不停地吞吐着物资,建造着新的舰船和装备。
整个星域,已然从一个自然的、充满随机性的宇宙景观!
变成了一座无比庞大、冰冷、秩序井然、每一个结构都散发着金属寒光和幽蓝能量流光的、活着的、呼吸着的钢铁要塞群!
其改造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协调性之完美。
让洛德不止一次怀疑塔洛斯是不是偷偷掌握了时间膨胀技术或者平行宇宙劳工引进渠道。
而最让他瞠目结舌、甚至感到一丝敬畏或者说对物理法则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同情的,是帝国关于资源获取方式的又一次“升华”和“狂想曲般的实践”。
几天前,他通过高精度监视屏,看到几十艘体型仅有数百米、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帝国工程舰。
簇拥着几个巨大的、看起来像是某种超级引擎基座或能量聚焦器的预构组件。
静悄悄地飞向了数个天文单位之外的一颗无人岩石行星——一颗体积约等于火星、地质结构相对稳定的星球。
他当时还在纳闷,这点小船,带着几个“大帽子”去干嘛?给星球做美容还是安装行星级路灯?
然后,他就被迫旁观或者说欣赏了一场足以载入宇宙工程学史册(前提是如果还有其他文明能观测并理解的话)的、暴力与精密完美结合的奇观。
那些工程舰并未直接降落,而是在精确计算的轨道上,将携带的预构组件如同播种般投向行星的特定位置!
主要集中在赤道区域以及南北两极。
这些组件在接触行星表面的瞬间,便如同被激活的种子,开始了疯狂的自我复制和构建!
无数纳米机器人从组件中汹涌而出,如同银色的潮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行星表面蔓延!
它们不是胡乱覆盖,而是严格按照某种极其复杂的蓝图进行作业。
在赤道区域,它们构建起的并非简单的结构,而是一个个巨大无比的、如同山脉般隆起的“行星支柱”!
这些支柱深深地扎根于地壳,甚至向下延伸至地幔,其基座直径超过数十公里,高度更是直插云霄!
而在这些支柱的顶端,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构正在形成!
一个完整的、环绕整个行星赤道的、由无数六边形能量矩阵和超导管道构成的“行星环”开始合拢!
这个环并非装饰品,它闪烁着危险的幽蓝色电弧,发出低沉的、仿佛能震动空间的嗡鸣。
显然是一个功能未知但绝对强大的巨型装置。
与此同时,在行星的南北两极,纳米集群同样没有闲着。
它们以两极点为圆心,构建起了两个更加庞大、结构更加复杂的锥形结构。
这两个结构如同巨大的金属犄角,从行星表面刺出。
其内部充满了难以理解的能量聚焦器和传输通道,尖端指向虚空,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整个过程快得令人窒息。
仅仅用了不到标准时间两天,这颗原本荒芜的岩石行星,就已经被一层厚厚的、不断蠕动增殖的银色“铠甲”覆盖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表面!
赤道行星环完全闭合,幽蓝色的光芒如同给星球戴上了一个散发着不祥气息的项圈;
两极的“犄角”也已然成型,高度甚至超过了行星的大气层,虽然它本来也没什么像样的大),直指深邃的宇宙。
“他们…他们这是在给星球穿盔甲?还是…搞行星级纹身?”洛德看得目瞪口呆,喃喃自语。
下一刻,他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只见赤道行星环和两极的“犄角”同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刺眼到让观测屏幕自动调暗的幽蓝色光芒!
整个行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庞大的力量从内部点燃!
行星环开始缓缓旋转,速度越来越快,带动着整颗星球偏离了它亿万年来运行的轨道!
它,被启动了。
不是被巨大的引擎从后面推着走!
而是被它自身表面那些帝国建造的、如同寄生虫般附着其上的巨型结构,硬生生地用人造引力奇点“拖拽”着,朝着帝国堡垒的方向,开始移动!
“我…我操!你们他妈…你们他妈是把星球当成遥控玩具车了吗?!
直接给它装上马达和方向盘了?!”
洛德当时就在指挥频道里鬼哭狼嚎,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又一次被按在地上狠狠摩擦,“这他妈是什么神仙工程学?!
力大飞砖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这他妈是给大力都干飞啊!”
塔洛斯的回应透过背景里隐约传来的能量过载的嗡鸣声,依旧保持着令人恼火的淡定:“陛下,请稍安勿躁。
该行星地质结构稳定,且初步深部扫描显示其内部蕴含大量帝国急需的、常规开采难度极高的稀有重元素矿物及高密度能量结晶。
将其整体进行可控迁移至星港附近高效处理区,利用堡垒主控的集中式‘物质解离场’进行一次性彻底分解与资源回收。
其综合效率远超派遣分散式采矿船队进行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持续性作业,并能最大程度减少在敌对星域长期暴露的风险。
这是经过超大规模并行计算后得出的、在当前技术及资源约束下的最优方案。”
最优方案…洛德看着那颗在视野中越来越大的、如同被银色神经束和能量环包裹的“活着的”行星。
感觉自己对“最优”这个词的理解被彻底刷新并扔进了黑洞。
这已经不是“最优”了,这简直是“最炫”!
更让他头皮发麻的操作还在后面。
这颗被强行“绑架”的行星,并未被直接拖到堡垒旁边再处理。
就在它被拖着跨越最后一段宇宙空间,距离帝国星港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但在能量传输的可接受范围内时,分解过程…就已经开始了!
只见那赤道行星环的光芒骤然变成了刺目的亮白色!
环体内部仿佛变成了一个超巨型的、持续运转的粒子对撞机,恐怖的能量被注入行星内部。
与此同时,行星两极那巨大的“犄角”也发挥了作用!
它们不再是拖拽点,而是变成了两个巨大的能量“吸管”!
行星的表面,在洛德呆滞的目光注视下,开始如同被投入火中的蜡像般…融化!
不是爆炸,不是崩解,而是一种更加有序、更加高效的…“蒸发”与“抽取”!
构成行星的岩石、矿物、甚至更深层的金属核心,都在那行星环引发的内部能量狂潮中被暴力地分解、剥离!
转化为汹涌澎湃的、混合着物质粒子和纯能量的洪流!
这股毁灭性的洪流,如同百川归海,被行星两极那巨大的“犄角”精准地捕获、引导,然后…喷射而出!
两道粗壮无比、色彩混沌、散发着毁灭性能量波动的巨大光柱。
如同两条咆哮的能量巨龙,从行星两极迸发,横跨短暂的宇宙空间!
精准地轰击在星港旁边一个早已准备就绪的、规模堪比小型城市的巨型接收结构上!
那是由无数超导线圈、能量缓冲矩阵和物质分离装置构成的“能量与物质变压中心”!
由于距离足够近,帝国工程师们选择了最“朴实无华”也最高效的方式——实体能量传输!
搭建横跨虚空的、由超导材料构成的巨型能量桥梁,直接进行输送!
“居…居然直接用‘电线’…传星球…”洛德感觉自己的语言功能已经濒临崩溃。
那颗不幸的行星,就在这跨越宇宙空间的、狂暴的能量输送过程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干瘪!
它的物质和能量,被疯狂地抽离,通过那两条致命的能量光柱,源源不断地注入帝国的工业血脉之中。
而接收端,“能量与物质变压中心”则如同一个高效的消化器官,将这狂暴的输入进行梳理、变压、分离!
纯能量被导入日益庞大的幽能网络,为整个基地供能;
物质粒子则被按照预设的配方,重新组合、塑形,变成一块块标准规格的金属锭、晶莹剔透的晶体基质。
或者是…专门为欧若拉虫群调配的、高纯度的、散发着诱虫信息素的生物质原料块,由自动运输系统送往虫巢方向。
一颗星球的“牺牲”,换来了帝国工业产能又一次爆炸式的增长,以及欧若拉虫群规模肉眼可见的、几乎每小时都在膨胀的迅猛发展。
甚至有一些使徒,在塔洛斯的授意和洛德的默许下,开始尝试与欧若拉的虫群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协作”。
指导它们如何更高效地配合帝国的工程活动——比如,利用虫群的数量优势和对生物质的独特操控能力。
协助固定和运输一些大型的非金属构件,或者在特定区域快速铺设生物质传导网络,效率居然出奇的高。
而这一切疯狂发展、近乎掠夺式增长的根基,都指向了那个位于星港最核心、已经完成主体结构搭建!
如同神话中巴别塔般直指虚空的宏伟建筑——“幽能井”。
那是一个由无数复杂几何体堆叠、嵌套而成的倒置山峰般的巨大构造体!
其高度甚至超过了刚刚服役的“荣光级”战舰的长度。
银灰色的井身布满了流动的幽蓝色纹路,那是奔涌的预备能量和冷却系统在运作。
井体最尖端,并非实体,而是一个不断扭曲、闪烁着危险光芒的能量聚焦点!
它精准地指向虚空中某个特定的、在传感器读数上显示空间常数极其不稳定的坐标。
那是被帝国科学家们定位的本宇宙“物质层”与“虚空背景层”之间最为脆弱的“膜”节点。
大量的工程单位如同忙碌的工蜂,围绕着井体进行最后的参数校准、结构加固和能量回路测试。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将至前的、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凝重感。
“陛下,‘幽能井’已进入最终启动预备阶段,所有子系统自检通过率达到99.998%。”塔洛斯汇报时,语气中难得地带着一丝近乎宗教仪式般的凝重与期待。
“我们已成功锁定并稳定了目标‘膜’节点。
井尖的‘超维相位穿刺器’将在接收到启动指令后,于皮秒级时间内,人工制造一个极其微小但物理性质稳定的时空裂缝。
同时,井体周围部署的三十六层‘时空稳定锚’和‘信息过滤净化矩阵’将全力运转。
如同最精密的筛网和缓冲器,约束、缓冲并初步驯化从裂缝中涌出的、极度狂暴且充满未知性质的‘原始幽能’。
将其混乱的能量特性逐步梳理、‘稀释’,转化为稳定、纯净、可控的‘幽能’。”
全息影像上展示着极其复杂的能量流动态模拟图。
只见一道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裂缝在井尖能量焦点处形成,如同坚固堤坝上被钻开的一个完美小孔。
瞬间,便有汹涌的、色彩混沌扭曲、仿佛蕴含着宇宙诞生之初所有混乱与可能的原始能量,试图从这个缺口喷涌而出,将现实结构都搅成一锅乱粥!
但这股毁灭性的洪流刚一露头,立刻就撞上了周围那层层叠叠、闪烁着理性光芒的力场和矩阵。
这些帝国科技的结晶如同最耐心的驯兽师,引导着狂暴的能量野马在复杂的环形管道网络中奔腾、循环,每一次循环!
其混乱特性就被剥离一分,色彩从混沌逐渐趋于统一的、深邃而稳定的幽蓝色!
最终,如同被彻底驯服的江河,温顺地汇入庞大的幽能主干网络!
为整个帝国基地的每一次心跳、每一次运算、每一次武器充能,注入近乎无穷的动力。
“只差最后一步,注入初始启动能量,完成穿刺器与稳定程序的最终毫秒级同步!
‘幽能井’便可正式运行,为我们带来真正的、近乎无限的能源自由。”
塔洛斯总结道,金色瞳孔中闪烁着如同看到神迹降临般的期待光芒,“届时,能源将不再是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
帝国的辉煌将在这片星域真正点亮,所有宏伟的蓝图都将拥有实现的基石。”
一切都在向最好的方向发展。
资源近乎无限至少短期内靠拆星球能顶很久,能源瓶颈即将突破,军备日益精良。
虫群也在学习和适应…洛德甚至开始悠闲地琢磨,等幽能井稳定运行后,是先爆他几百艘“荣光级”组成无敌舰队出去打野?
还是优先集中资源把那个一直停留在蓝图阶段的、长度超过1000公里的“信仰级”主力舰给搓出来爽爽?
体验一下用战舰主炮给恒星“修眉毛”的快感。
然而,宇宙的恶意,或者说,那名为“虫灾”的、仿佛永无止境的噩梦,从未真正远离。
它就像潜伏在黑暗深海的巨兽,在你刚刚因为一点成就而松懈时,便会露出更加狰狞的獠牙。
就在“幽能井”即将进行最后启动程序的前夕,就在洛德翘着二郎腿,一边嘬着新口味的营养液。
一边用虚拟鱼竿逗弄着全息投影鱼缸里的电子鱼,悠闲地规划着帝国美好未来的时刻——
刺耳的、最高等级的、如同亿万灵魂同时尖啸的警报声,毫无预兆地、如同丧钟般,瞬间响彻了整个指挥中心!
回荡在每一艘帝国舰船、每一个使徒的脑海核心,甚至连欧若拉的虫巢意识都传来了一阵剧烈的恐惧波动!
所有的光屏,无论之前显示着什么内容,都在万分之一秒内被刺目的、流淌着血红色数据的警告界面覆盖!
巨大的、不断闪烁的骷髅标志与帝国最高危险等级的三角警示符,如同死亡的烙印,占据了所有视野的中央!
“警告!警告!侦测到超大规模复数空间扭曲!坐标:a-7,
β-3,γ-12…扭曲源持续增加!无法锁定单一源头!”
“警告!异常引力波纹检测!强度超越阈值!数量…无法精确计数!模型预测为…超巨型质量集群!”
“警告!高浓度生物信号反应!能级读数…持续攀升中!突破安全线!仍在飙升!
特征匹配…确认为敌对虫族信号!纯度99.99%!”
“综合判定:超巨型虫潮集群!规模等级…行星级!
预计抵达时间:6标准时!重复,预计抵达时间:6标准时!”
洛德猛地从座椅上弹了起来,之前的慵懒和惬意瞬间被冰冷的、如同实质的危机感碾得粉碎。
手中的营养液罐子脱手掉落,在柔软的地板上弹跳着,发出空洞的声响。
他冲到主观测屏前,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几乎要撞碎他的肋骨。
屏幕上,原本显示着星港建设蓝图和“幽能井”启动倒计时的画面,已经被一片令人窒息的、动态更新的星图取代。
在遥远的星空背景下,一片巨大到无法形容的“阴影”,正以一种稳定的、无可阻挡的速度,缓缓蔓延、逼近。
那不是之前先遣军那种虽然数量庞大,但尚且能看出个体间隙的虫云。
眼前这片“阴影”,是更加致密、更加庞大、仿佛由无数虫族单位硬生生挤压、融合、凝聚而成的…一颗“活着的行星”!
它的轮廓在传感器上模糊不清,不断蠕动、变化,仿佛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由纯粹恶意和毁灭欲望构成的庞然巨物。
它所过之处,连遥远的星光都仿佛被其吞噬,空间读数显示出剧烈的畸变。
探测数据在旁边疯狂跳动、刷新,最终锁定在一个让洛德瞳孔骤缩、血液几乎冻结的数字上!
根据质量、体积、能量反应及空间扰动等多重参数综合估算,这支新出现的虫潮主力,其总体积和总质量…堪比一颗标准的、密度极高的固态行星!
一颗由无数狰狞、扭曲、咆哮着的虫族构成的、活着的、移动的、并且正朝着他们帝国心脏猛扑过来的…死亡之星!
“妈的…”洛德感觉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扼住,声音干涩沙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