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灵九儿裹着薄外套,蹲在整理台前,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窑址三维模型皱着眉。
窑床细节的比例总调不对,鼠标在屏幕上点了又点,还是觉得别扭。
“又在跟建模较劲?”顾繁星端着两杯热豆浆走过来,把一杯递给她。
“别急,慢慢来。”
灵九儿接过豆浆,指尖传来温热,心里也暖了些。
“我就是想早点弄好,然后再完成初稿。”她指着屏幕,“你看这个窑床的弧度,按测绘数据调了好几次,还是觉得不对,宋代龙窑的窑床弧度要贴合山势,可我总找不到那个感觉。”
顾繁星凑过去看屏幕,笑着点头。
“确实差了点意思,不过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第一次做三维模型,能把窑址的大致结构还原出来就很厉害。”
正说着,陈工匠扛着一捆松枝走来,脸上满是笑意。
“繁星、九儿,快来看看我准备的烧瓷材料!我昨天去鹰嘴崖采了新的长石,磨成了粉,还晒了今年的新松针,咱们就用新龙窑烧一窑青瓷,试试古法烧瓷的手艺!”
顾繁星和灵九儿立刻起身,跟着陈工匠去看材料。
墙角堆着一袋袋淡白色的长石粉,旁边晒着的松针泛着浅绿,阳光洒在上面,像镀了层金边。“陈师傅,您准备得真周全。”灵九儿感叹。
“那是!”陈工匠拍着胸脯,“我已经把窑膛清理干净了,还按宋代的法子在窑底铺了松针灰。”
村长这时也走进来,手里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饱满的玉米:“小顾之、小灵,这是今年刚收的新玉米,我挑了最好的。对了,我还让老婆子把之前晒的酸枣干装了罐,这个泡水泡茶都甜。”
“谢谢村长!”顾繁星接过玉米,心里暖暖的。
下午,灵九儿跟着顾繁星去窑址东边勘探。
顾繁星拿着测绘仪,边走边说:“杜飞上次标记的这片区域,我们还没仔细勘探,今天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窑具残片。王教授之前说,这里可能有宋代窑工居住的痕迹,要是能找到,就能更清楚‘清宁窑’当年的生产生活情况了。”
灵九儿点点头,手里拿着小铲子,仔细查看每一寸土地。
突然,她在一片草丛下发现了一块带花纹的陶片——陶片上刻着简单的波浪纹,虽然只有巴掌大,却能看出是手工刻画的痕迹。
“星星,你看这个!”灵九儿兴奋地喊,“陶片上有花纹,好像是手工刻的!”
顾繁星走过去,蹲下身仔细看:“这应该是宋代窑工用的生活陶器碎片,你看这个波浪纹,刻得很随意,不像瓷器上的花纹那么精致,应该是日常用的碗或者罐子上的。没想到真让我们找到了。王教授预测得真准!”
灵九儿小心地把陶片放进密封袋,在袋子上写了“窑东生活区·波浪纹陶片”,然后拿出手机,给杜飞发了照片:“我们在你上次标记的区域找到带花纹的生活陶片,是宋代的!窑工居住痕迹,说不定真的在这里!”
没过多久,杜飞就发来了视频请求。
灵九儿赶紧接起,屏幕里立刻出现杜飞的脸——他穿着衬衫,头发梳得整齐,身后是公司的办公室,可眼里的笑意却和在青龙坡时一样。
“九儿,你们太厉害了!王教授说那片区域有东西,没想到你们真找到了!
那个波浪纹我记得,宋代民窑附近常能找到这种生活陶片,说明离窑工住的地方不远,你们再往北边找找,说不定能找到地基的痕迹!”
“好!我们一会儿就去北边勘探!”
灵九儿点头,眼里满是光亮。
“对了,陈师傅给你准备了烧瓷的材料,村长还留了新玉米和酸枣干,大家都盼着你回来呢。”
杜飞看着屏幕里的灵九儿,眼底满是温柔。
“我也盼着回去呢,项目赶完没有其它重要的事,我就可以返回了。三维模型的事别着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告诉我,我帮你查资料,找答案。对了,到时候回去,我给你带礼物,告劳一下认真辛苦工作的你。”
“真的?”灵九儿眼睛一亮,“那我等你回来,带你去看新发现的陶片,还有陈师傅准备的烧瓷材料。”
挂了视频,灵九儿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
顾繁星看着她的样子,笑着说:“看你高兴的,不就是杜飞要回来吗?你一副小媳妇盼夫归的样子不要太明显了。”
灵九儿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手里却紧紧攥着手机:“我就是觉得……大家都在等他,他回来之后,青龙坡又能像以前一样热闹了。”
傍晚,灵九儿跟着顾繁星往窑址北边勘探,果然在一片土层下发现了几块方形的石头。
石头排列整齐,像是地基的一部分。
“星星,你看!这些石头好像是地基!”
顾繁星蹲下身,用手拂去石头上的泥土:“应该是宋代的地基,你看石头之间的缝隙,还用泥土填过,这是当时常见的建房方式。没想到真让我们找到了,咱们一起清理,说不定能还原出窑工的住房结构。”
灵九儿点点头,拿出手机拍下地基的照片,准备晚上发给杜飞。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青龙坡上的风带着稻穗的清香,远处传来村民回家的谈笑声,一切都那么温馨。
回到休息棚时,陈工匠正和几个村民在搭木架。
他们要在龙窑旁边搭个凉棚,这样大家就能坐在凉棚下看龙窑。
“小顾,你看这个凉棚,咱们在这儿摆上桌椅,烧瓷的时候煮点茶,多热闹!”陈工匠笑着说。
欧繁星看着忙碌的村民,心里满是感动。
她知道,她现在看到的,不仅是整理好的残片和凉棚,还有大家满满的期待和心意。
晚上,灵九儿和杜飞视频。
杜飞在屏幕那头,一步步教她调三维模型的比例。
“你把窑床的弧度参数调到1:1.2,再把窑尾的通风口放大一点,宋代龙窑的通风口要贴合山势,这样火温才能均匀……”
灵九儿跟着他的指导,一点点调整,屏幕上的窑址模型渐渐变得协调起来。
“好了!终于对了!”
灵九儿兴奋地说。
灵九儿看着屏幕里的模型,笑着点头。
“真棒!比我第一次做的还好。等我回来,咱们再加点细节,把窑工住房的地基也加进去,让模型更完整。”
“好!”杜飞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挂了视频,灵九儿走到帐篷外,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
月亮很圆,洒在青龙坡上,像一层薄薄的银纱。
她想起杜飞说过,回来的时候要带她看公司楼下的梧桐落叶,可她觉得,青龙坡的夏天也很好——有翠绿的稻田,有悦耳的虫鸣,有温暖的村民,还有她和杜飞未完成的约定。
她握紧手里的陶片钥匙扣,心里暗暗想:等杜飞忙完工作有机会再回遗址时,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等着他,到时候,她一定要让他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