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雷霆一击
其他人都觉得不错的时候,御史却阴阳怪气的说道:“你们就料定了德鲁比一定要从西城门进来?”
他的这一句话却是让多数人傻眼。这德鲁比虽在西南角上,但是其征战的军队却是从比尔歌勒过来。这不从西边来,难道还要绕路跑到其他方向再来?
御史接着说道:“自古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尤其德鲁比以六万人大破比尔歌勒数十万大军,他们均是以奸计、阴谋而得逞。所以,你们把全部兵力放在城西的时候,就一定能断定德鲁比将会从你们布好口袋中过来?”
御史的话却是让兵部尚书及侍郎脸上一红,但是却说不出话来。这京城之地极为庞大,而且地势平坦,到了京城周边,基本是无险可守。除了依仗城高墙厚来进行防御外,没有其他方法。所以这御史的这一番话,却如一把剑一般刺在兵部尚书的心上。因为他当时只想到敌人从西边方向过来,自然是防御西边。却没有想到敌人会绕道从其他方向过来。若是敌人真的从城南方向过来,那不是等于没有一兵一卒的空城?
这一点,作为军事主官的兵部尚书,那可就是失职了。而且是大大的失职。所谓料敌机先,你却连敌人的进攻方向都没有料到,那你还有没有脸面再呆在这个位置上?而且,这脸面倒还是虚的,关键是城门空虚,敌人长驱直入,真的进了京城,那雪国可就完了。弄不好就如同比尔歌勒的国王一样,成了丧家之犬了。到时候,他这个兵部尚书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本来,这德鲁比只有六万人。虽然差不多灭了比尔歌勒,但是其真正挥师东进的军队还是只有六万人。
区区六万人,当然不足为惧。就算没有呼必胜这一百三十万大军,仅凭京城的七八十万大军,也是足以将其碾压成灰了。大家唯一有些畏惧的其实就是传说中的雷神之怒。
那完全就是天神对人类的惩罚,即所谓的天罚。这是人所不能抗拒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有任何可用的办法,能与之抗衡。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百万大军、两百万大军还在惧怕这区区的六万人的原因。
一切只能慢慢的琢磨,用这二百万人来进行试探。只要能找到适用的方法,就算消耗完了这二百万人,也是值得的。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与德鲁比的军队对峙,那才有用。若是不对峙,却拿什么去试探?没有试探,又怎么来琢磨?都没见过,还琢磨什么?所以,现在兵部尚书的想法就是要拿这二百万人来镇住德鲁比,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而且,全国各地的大军都正赶往京城,若是等上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时间,那全国各地的勤王大军,可以说一人一口口水都能淹死德鲁比六万人。
所以兵部尚书想的就是拖住德鲁比。却没有想到德鲁比是有可能从其他方向杀过来的。
因为德鲁比的军事目的是灭了雪国,而不是与雪国大军对战。六万人对战二百万人,傻瓜也不会那么去做。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兵部尚书对御史投去感激的一瞥。
但是,接下却又麻烦了。德鲁比不一定是从西边过来,那他会从那边过来呢?
好在皇帝这里啥都有,太监从御书房捧出了一幅巨大的地图,挂在大殿上。
兵部尚书来到地图前,仔细的看着地图,想要找到德鲁比的行进轨迹。或者找到京城的薄弱点。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你的敌人可能比你还要清楚你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那时的雷霆一击,将是你永无翻身之日。
京城四面平坦,没有大山,没有大河。土地肥沃,植被丰盛。这是一座典型的易攻难守的城镇。唯一可作屏障的,就是城高墙厚。城高可达二十丈之高,还有许多防止金丹冲击的各种设施。城基可达二十丈之厚。城墙分为上、中、下三层。密密麻麻的箭窗,让人不寒而栗。而城墙却又能很好的保护墙内的弓箭手。
总之,这座城自建成以来,还没有被攻破过。它成就了不破之城的纪录。
但是,现在的兵部尚书却是眉头紧锁,他死死的盯着地图,这些城墙的先天优势,在他此时看来,可是没有一点把握。据传来的情报说明,敌人的雷神之怒每一次都是把城墙轰得坍塌下来,而他们的骑兵基本都不需要下马,便能踏破城池,跃马城楼之上。从这一点看来,京城的城墙虽然要比其他的更高,更厚,更结实一些,但似乎也经不住那天雷之怒啊。
兵部尚书一瞬不瞬的盯着地图看,甚至别人说什么他都没有任何的感觉。如果没有解决之道,那就是兵部的失职,是对国家的失职,是对皇帝陛下的失职。
他就这样久久的盯着。良久,只感觉眼前一黑,兵部尚书一个跟头栽倒在地。
当太监扶着他的时候,兵部尚书已经不省人事了。而且,他的头发也在瞬间便变得雪白。
当太医松开他的手腕时,摇摇头道:“陛下,尚书大人心力消耗过大,已经精尽力竭,回天乏力了。”
皇上这时也没有办法了,只好差太监将其送回家里去,并请太医随行,进行必要的医治和调理。毕竟这个人是在正常上朝的时候倒下去的,怎么说至少也是为国殚精竭虑而造成的。虽然知道已经不能回天了,但若是不派人去治疗调理,作个样子,那岂不是让天下人寒心?
这边已经让人头痛得要死,那边兵部尚书却又出事。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天寒再逢西北风。
朝廷上是乱成一团麻。等太监送走兵部尚书后,丞相重新再组织这一次的兵力部署大讨论。
这个讨论若不及时弄出来,那就别想吃饭、睡觉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个是军事家的特长,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胜任的。但是现在也不需要什么运筹帷幄,千里决胜。就在门脚下,只要能守住,那各地勤王大军便能迅速赶过来。
尽管敌人有雷神之怒的妖法,但是双拳难敌四手。二百万人敌不住六万人,就四百万人。四百万人若是还敌不住,那就八百万人。耗也要耗死你。虽然雪国也没有八百万人的军队,但是若遇到灭国之灾了,那也是能搞一个全民皆兵的。雪国一千多万人口,真要搞成全民皆兵的话,八百万也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所以这个原因,尽管敌人已经差不多打到家门口了,他们这些人也不那么惶惶不可终日。没什么好怕的。而且,真正害怕的,除了皇帝,只怕再无其他人了。
但是这御敌之策还是需要拿出来的。所以大家不断提出新的策略和方法,当然还是免不了被无情的否定。最终,所有的人都精疲力竭的时候,皇上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全面防御。这一百三十万人也足够多,多到完全可以把偌大一个京城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起来。
在京城外十里处,总共九道大门,每一道大门均布署十万人。当然西城门还是重中之重。由呼必胜亲自镇守,掌兵五十万。若是其他城门被袭,则相邻的守军必需立即进行增援。其他城门守军再度增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防守效果,还可以及时的包围和夹击敌人。若是等几个城门的人都赶过来支援了,那敌人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是插翅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