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沉默的老刀

首页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仙人只想躺着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我在大唐有块田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 第一权臣 朕即帝国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沉默的老刀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全文阅读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txt下载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5章 认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三人同时转过头来。“正是我。”

许宁回答:“请问您是……”

“王院士!”没等许宁说完,郭林科已经站了起来,惊讶地叫出了对方的身份。

“我完全没料到……您怎么突然出现在这里?”

尽管许宁和徐舒两人还是一头雾水,但听到郭林科对面前这位来宾的尊称后,出于礼貌,他们还是迅速站了起来。

“王院士这次来咱们14所,是为了考察几种新型雷达的预研进展。为了保持低调,只通知了项目相关人员。”

副所长罗群解释道,他最近因为慰问和分发福利而频繁出现,所以给许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们别站着,坐吧。我来是想跟小许同志聊聊。”

王学意的话音刚落,罗群便麻利地搬来了两把椅子,大家重新围坐在桌边。

此时,许宁才恍然大悟,意识到眼前这位就是闻名遐迩的电科集团工程院院士——王学意。

作为空警200、空警500和zdk03预警机的总研发师与总顾问;

王学意不仅担任着电子科学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而且早年还在14所工作过,即便现在主要关联的是38所。

对于许宁来说,王学意的名字就像雷鸣般响亮,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不到六十岁的知名学者,一时之间未能立即认出。

“原来您就是王学意院士?”

虽然心中已有答案,许宁还是礼貌地确认了一下。

“你认识我?”

王学意显得有些惊讶,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名声并未广泛传播至电科系统之外。

“原本我是认不出来的,但郭工刚才的称呼给了我提示。我曾听闻过关于383雷达研制的故事,所以知道您的名字。”

许宁的回答既恭敬又不失自信,几句话间便拉近了二人的距离。提到383型三坐标雷达,那是王学意在偏远山区的一项重要成就,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于任何一位科学家而言,听到年轻一代提及自己的作品,都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尤其是出自像许宁这样有潜力的工程师之口。

“前几天在南郑182厂开会时,梁绍霖总师跟我提到了你的名字和一些事迹。”王学意解释道,接着他继续说。

“刚才你们提到技术交换的事,是吗?”

许宁问道,心里迅速回顾着华夏预警机发展的历史。

王学意显然对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当许宁提到“花钱买技术和市场换技术都不可靠”时。

现在是1997年3月,正值华夏和以色列合作的圆环工程启动不久——这个项目旨在将以色列的“费尔康”雷达系统安装在俄易斯制造的伊尔-76运输机上,以创建华夏的预警机。

项目正处于初步研发完成后、雷达研发阶段的关键时期。

根据后来解密的信息,王学意对于这次国际合作持保留态度,主张同时推进国内自主研发,不完全依赖外国技术。

事实证明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2000年,以色列因外部压力终止了合同,虽然全额退款,但造成的延误无法挽回。

面对坐在对面的王学意,许宁感受到对方隐含的忧虑。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需要谨慎应对。

“没错,技术互换就像是手中握有一张王牌,让对方不敢轻易违约。”许宁坦诚回应。

“小许同志这么说,是否意味着对欧洲的合作也持怀疑态度呢?”

王学意的声音平和,但许宁能听出其中的深意。

“合作关系建立在互利基础上,谈不上绝对的信任或怀疑。但我们确实有过教训,必须有所准备,以防万一。”

许宁解释道,他回忆起过去引进国外技术的经历,如组装md-82客机等,这些尝试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

“我们已经从过去的失败中学到了教训,即使国内航空工业基础薄弱,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却是不可或缺的。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是好事,但绝不能放弃自主研发的能力。”

王学意听完,微微点头,显然对许宁的观点表示赞同。

尽管六十多岁的他表情沉稳,但此刻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认同与放松。

两人明白,关于这一敏感话题的讨论到此为止。

90年代初,圆环工程的规划和资金就已经敲定,即便是总研发师王学意本人,也无力在这个节骨眼上叫停项目。

这让王学意颇为头疼——国内的相关研发虽在进行,但这不是圆环工程的核心部分,没有专项资金支持。

然而,在听取了许宁关于大飞机发展策略的见解后,王学意灵感乍现。

他记得梁工程师曾提到过,去年底许宁负责改进了运8J和运8F400两款飞机的防冰除冰系统。

这个话题看似与当前讨论无关,但在许宁看来,王学意的意图一目了然。

既然要两条腿走路,就意味着必须同时推进一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型号。

直接为圆环工程配套研究会显得重复劳动,即便有相关部门的支持,也难以争取到更多预算。

但若以降低伊尔76平台预警机成本过高、无法大量国产化为理由,提出基于现有技术开发一款经济实惠的中型预警机,这无疑是一个更易被接受的理由。

对于当时追求高性价比的军队来说,这样的提议极具吸引力。

“确实,老运8平台的防冰研发存在缺陷,低温高湿环境下容易结冰,开襟翼时可能导致气流干扰,造成飞行事故。”

许宁用双手比划着解释,虽然几位电子工程师对航空原理不甚了解,但他们明白,改进后的运8安全性大大提高。

王学意接着问道:“你能否评估一下,如果在运8平台上加装雷达模块,它还能保持多少航向稳定性的余量?”

王学意实际上是在问,运8能承受多大的外形改动而不影响飞行性能。

但这个问题在航空界并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于是,许宁直截了当地问:

“您是想在运8基础上改造成预警机吗?”

王学意肯定地点了点头:“我们国家能自己生产的大型飞机只有运8、轰6和水轰5。

轰6的内部空间有限,不适合布置设备和人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特摄入侵:铠甲奥特假面我全都要 医妃刚穿越就扒了王爷,强宠偏爱 快穿:绝色尤物绑定了生子系统 我阎王亲闺女,算命准亿点怎么了 莲花楼:少年江湖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战神的异世医妃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撩欲,炮灰女配在恋综被影帝诱宠 协议结婚,大佬靠读心把我拿捏了 绝世帝女一睁眼,三界神魔皆跪服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艳海风波 福艳之都市后宫 儿子带手机穿越明末,老爹供物资 仙帝归来学魔法 蛊真人 灯花笑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军工科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寒门宰相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最近更新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大唐小医师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 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立渊传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红颜劫:乱世情殇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沉默的老刀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txt下载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最新章节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