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道天书

鸿书

首页 >> 成道天书 >> 成道天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嫡嫁千金 逆天剑帝 我的修炼时间和人不一样 狱卒:简化融合万法,我为长生仙 开局金风细雨楼主,一刀惊天下 武映三千道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我的御兽真不是邪神 灰烬领主 
成道天书 鸿书 - 成道天书全文阅读 - 成道天书txt下载 - 成道天书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249章 云楚狂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列仙传》有云:“陆通者,云楚狂接舆也。好养生,食橐庐木实及芜菁子。游诸名山,在蜀峨嵋山上,世世见之,历数百年去。

接舆乐道,养性潜辉。风讽尼父,谕以凤衰。纳气以和,存心以微。高步灵岳,长啸峨嵋”

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姓,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晋]皇甫谧《高士传》)

话说孔夫子周游列国,主要原因是为了推广他的思想和理念?。

而春秋时期,那是一个诸侯割据、战乱频繁的时代。

诸侯各国之间为了争夺权力,常常兵戎相见,民不聊生。

在如此复杂乱世的背景下,孔子提出了“仁”、“义”、“礼”等核心思想,期望通过这些道德标准来规范人之思想,治理诸侯国家,使社会和谐共生。

孔圣人坚信,只有道德才能治国,才能实现诸侯各国的长治久安。

因此,孔子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明主,施展自己的才华,把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

孔子周游列国的具体行程和经历也非常丰富。他在各个国家之间穿梭,见识了不同的风土人情。

在鲁国时,他被当地的贵族冷落;在齐国时,他碰到一个不懂礼仪的国君,结果被当成了“话痨”。在楚国时,他甚至被人误认为是乞丐。尽管屡屡遭遇挫折,孔子始终不屈不挠,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孔子周游列国之旅,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最终,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鲁国,年迈的他,虽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却在其弟子中,传播了自己的思想。

?孔夫子共有三千弟子?。根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被称为“七十二贤。后来皆是成了儒家学派的大儒。

孔子的理念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是在后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周游列国,以传先王之道、周公之礼为己任,一时声名远扬于各个诸侯国。

鲁哀公六年,孔子已经六十三岁了!却仍然不遗余力地在各诸侯国之间传播他的圣贤之道。

然而,当孔子与学生们行至与楚国相邻的陈、蔡之间时,却被当地人误会围困,既不放行让他们走,又断绝了粮食供给,情况十分危急。

按《孔子世家》中的记载,当时的楚昭王听说孔夫子绝粮被困,便派遣使者前去礼聘他来楚国,并许诺“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

然而,楚国的令尹子西却对楚昭王说:“孔夫子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辅佐他的七十二个弟子,个个都是治国安邦的人才。如果大王在楚国封给他那么大一片地方去管理,将来他羽翼丰满了,怕对楚国不利啊!”

楚昭王一听,觉得是有道理,便打消了封赐土地给孔子的念头。

孔子到楚国之后,发现楚昭王气量太小,也不是一个能行先王之道的圣贤人物,于是他与弟子们在楚境滞留不过数月,也就离开了这个地方。

然,在后人看来,孔子与学生们在楚国最值得写上一笔的事情,是遭遇了天下第一号大狂人接舆。

诗仙李白在一首诗中这样写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说的就是陆通与孔子相见的这个典故。

李白李诗仙在其诗中,以楚狂接舆自喻,想来他平生最佩服的人之一,便是这位天下第一大的狂人了!

而陆接舆其人,本名陆通,本为楚国人,也有说他是故蔡之遗民,亡国后沦落在楚国故地,以耕种土地为生。

到楚昭王当政的时候,陆通见楚国的政令无常,往往是朝令夕改,无事生非,知道这不是一个政治清明、有所作为的时代,于是佯装狂傲不羁,成天当街醉酒,不愿踏上仕途。当时的楚国人便送给他一个“楚狂”的绰号。

后来楚怀王时期的三闾大夫屈原,对这个成天装疯卖傻、没有一点正经的狂人深有感触之解。

屈大夫在其《楚辞·涉江》一诗中写道:“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意思就是说“这个世道也太衰败了!像接舆这样有才能的人物,也剃了个光头无所事事。像桑扈这样有德行的人物,也只好光着身子到处跑。所以啊,现在忠诚贤德的人都没有用处,反而是奸人当道,腐败横行。”

而陆通的字“接舆”,也是一个值得让人琢摸一番的话题。要知道“舆”本是车乘的意思。接舆,按说应是个动词,是指迎接或者接触、驾驶车乘者。

咱们按这个文字道理来猜测,这个楚狂人陆通,除了平时在田间耕种劳作之外,也是个经常跑去城里,给人赶车或者替人接车之人,就跟现在的农民工一般,趁农闲时分,进城里给别人打工,干代驾,跑的的,跑出租车,这是一个活计道理。

正因为陆通赶车、接车有他独到的地方,于是世人便送了“接舆”这个字号给他,可谓术业有专攻了!

而陆通与孔子的相见,是个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却说那一天,陆通受楚之官员雇佣,去到驿站中,迎接一队车乘进城,没曾想到,那风尘仆仆驶过来的车队,正是名满天下的孔夫子一行。

楚狂一见,哟嚯!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孔丘吗!?自然的,其顽劣的本性顿时尽显无遗。自有心要为难一下这位名满天下的老夫子一番。

只见他摇晃着他那个油光锃亮的大光头,大大咧咧毫无礼数地,便从孔夫子的车前招摇而过。且一边走,还一边歌唱。而其所唱歌词,自也是非常精彩的。被后人称之为《凤歌》(或《凤兮之歌》)。

但闻接舆高唱“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却曲却曲,无伤吾足。”

他这其中之意是在说“凤凰啊!凤凰!世间的道德如此衰败,你来了又有什么办法呢?!未来的盛世,没有什么好期待的,过去先圣的治世,也不可能去追回来了啊!

只有降生在天下有道的时候,圣人的业绩才能够在世间成就;如果降生于天下无道的时候,比如生在现在,即使你是一个圣人,唯一能够做到的,不过是避开刑戮,在这残酷的世间保全自己的性命而已。

人世间的幸福跟羽毛一样轻微,没有人知道怎样才能承受;人世间的灾祸重得跟大地一样,也没有人知道怎样才能避免。算了吧,算了吧!何必以有德行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呢?!危险啊,危险!何必非要走自己凭空画出来的路呢?!

迷茫啊,迷茫!不要再妨碍我走自己的路了;满地的荆棘、曲折的道路,只要不伤害我的脚就行了!”

在此应知,按照古代的说法,只有天下大治,世风淳厚,人世间道德隆盛的时候,稀有的凤凰,才会飞临世间。

楚狂接舆给孔夫子唱了这首《凤歌》,意思就是把孔夫子比喻成一只不合时宜的凤凰,偏偏在天下无道、道德沦丧的时候出现于世。

因此也是在暗暗地奉劝于他,天下无德,凤不现世,你是个圣人,就应该归隐才对,不要再四处去游说了!宣扬自己那套圣贤之道,于现今世道无用,无有益处。

那时,身高“九尺六寸”(约合1.9米以上)体型魁梧,额头突出,被称为“长人”的孔夫子,耳聪目明,自在车上听到了楚狂所唱之《凤歌》。

此时一闻歌声,圣人便是知道,这首歌是专门唱给自己听的,且唱歌之人定是一位颇有来头的隐士高人来。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打开车门,便下了车来,孔夫子想要留住这位唱歌的高人,好好与他谈上一谈,聊上一聊。

可谁知道,这位楚之狂人,竟顶着他那个大光头,一晃而过。也不去理孔夫子与他的招呼,只管自顾自一边高唱,一边脚不停步地扬长而去了!

后来,孔夫子在楚国也没待多久,便是借故离开了!

但陆通对他所唱的一首“凤歌”,却很快地在楚国传扬了开来,以至楚昭王高居庙堂之内,也是知道了他这个,看起来疯疯颠颠的楚狂人。竟是个连名满天下的孔夫子,都不放在眼里的人物。由此可见,他定是个非等闲之辈。

却说陆通,他离开孔夫子车队后,径直回到了自家中,照样跟平日里一样,头顶着烈日,脚踩着大地,每天不是荷锄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耕种,就是接舆代驾扛工度日,闲来便到城街上沽酒换醉,一醉方休。

这天一大早,陆通的妻子要去集市里,买些日常所用的东西回来,留下陆通一人在家。

陆通也准备下田,劳作时,家门口却见上了两驾华丽的驷乘大马车,也不打个招呼,就停在了自己家门前。

这时他出门,车上也下来两位衣冠楚楚的使者模样人物。他们见了陆通出门来,便上前行了个大大的礼,又恭恭敬敬地奉上百金聘礼,说是奉楚昭王之命,请陆通去做个治理江南一带的地方官长。

陆通一听,哟嚯!这是要请自己去做大官呀!立即便装疯卖傻起来。他只是呆呆望着两个使者,一脸傻笑,一句话也不跟他们说。

两位使者等了半天,见陆通呆子一样,只会傻笑,连话都不会好说一句,想来他劝唱孔夫子的传说,并非实有其事,应是民间胡传谣来。于是他们悻悻然然抱着聘礼上了车,自回王宫大殿,复楚昭王的王命去了!

陆通打发走了两位王使,自扛着农具下地干活了!到了将晚时分,陆通的妻子从集市上采购回来。

她尚未进门,就见着,门前那又深又宽又花又乱的车马人脚印迹,心中顿生气愤,满脸的不高兴,进屋就质问陆通道:“接舆,你年轻的时候,志气高洁,还算得上是个有道义的人,怎么人老了,反而要违背自己的气节不成!?你老老实实地告诉我,门外为什么会有那么深、那么杂乱的车马人行痕迹来?!”

正在编织箩筐的陆通,听闻妻子问过来,知道她定是起误会了!便把楚昭王派了使者前来,聘请他去做官的事情,跟妻子一五一十地讲了!

他妻子一听,哟嚯!竟有这事。思想再三,她皱起眉头,又问陆通道:“既然如此,那么你是如何答应他们的呢!?”

陆通闻言,知妻子已然认起真来。便是开玩笑地问她道:“妻呀!人人都愿去做官,人人都愿意去争取富贵,你又何必那么厌恶我去做个大官呢!?”

妻子听闻他这话。咦!还真想做官去了!于是正色教训陆通道:“接舆,妾曾听说,真正有道之人,平生最快乐的事情,唯有践行真道义,绝不会因为贫困,而改变自己的操守,也不会因为富贵,而改变自己一惯的德行正为。你今天受了别人的封赏,难道就要因此变节弃了道德吗?!”

陆通一听她这话,心里那个高兴呀!他早知妻子与自己志同道合,只是想逗她玩一下而已!不想受了如此一番真性劝解。

于是,收起他的顽劣性子,便是正色告诉妻子予实情,说了自己并没有答应楚王的事。

妻子听闻,这才松了一口气,接着却又有些担心地跟他说道:“接舆,虽然你没答应,但你的名声已经被别人知道了!咱们再在这里住下去,将来恐怕是麻烦少不了!不如我们就此搬个家吧!找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好好生活去!”

夫妻俩在被窝里一番商量,次日一早,说搬就搬,陆通背起家里的铁锅瓦盆,拿上耕作农具,妻子则是背上草席衣物,提了粮油菜种,揣了盐麻香料,舍了屋舍家禽一干。二人趁早,便离开了楚国。至此,楚国再没有人知道,他们夫妻二人的下落。

后来,有本《太平御览》中记载,陆通夫妇离开楚国之后,一路隐姓埋名,向西而行,最后是隐居在了蜀地峨眉山中。

要知道,战国时期的峨眉山脉,并不像现在一般,被人们奉为仙山圣地,到处是香烟鼎盛的景象。

当时的峨眉山,不但是个默默无闻之地,而山深无路,林莽荒荆,只偶有獠蛮之人居于山中,少与外人来往。且山上森林茂密,更是野兽出没,虎蛇称雄,绝非寻常人所能居住之地。

陆通携了妻子,在峨眉山上结庐而居,以芜蒿野果为食,其生存之艰难,生活之平淡艰苦可想而知!难怪他会被后人称为“峨眉山上第一人”。

陆通隐居峨眉山后,自是修行悟道不坠,他得道成仙,也是水到渠成事。至于后来的数百年里,都时时有人能见到他的身影。想来那时他已然是陆地神仙境了!

在《峨眉山志》中,也有一段对陆通的记载“大峨石前,楚狂旧庐”。宋朝时,宋太祖,称峨眉山是“楚狂接舆隐逸之乡”。宋太史公黄鲁直、苏明久在凤嘴石处,还建有“陆隐君祠”。到了明朝弘治年间,督学王敕,嫌凤嘴石不雅,将其之改名为“歌凤台”,以此专门纪念陆通遇见孔子的故事。

到了满清时期,民间人更是把陆通尊为峨眉山神,又称其为山王、山祖。峨眉城南还建有峨神庙一座,碑上镌刻有“峨山之神”等等文字。历代文人墨客,咏峨眉山的诗文之中,往往都要将这座名山,与他楚狂接舆拉连到一起来。

有个大诗人,姓陈名子昂,其在《感遇》组诗中,有写道:“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念彼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再说楚狂铁粉,诗仙又酒仙的李白,他早年就学道于峨眉山上,即使后来云游天下,对峨眉山的眷恋之情亦不曾稍减了半分,

李诗仙在其《江西送友人之罗浮》一诗中,深切地表达了其这份深执情感“尔去之罗浮,我还憩峨眉。如寻楚狂子,琼树有芳枝。”

再有许多历代与楚狂接舆有关的诗歌,当真是举不胜举。而诸多诗词当中,当属王维,王诗佛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为最。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灰烬领主 巨龙:我的两个龙妹一蠢一屑 我在崩坏世界苟到末日降临 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嫡嫁千金 长生:一曲唢呐,送葬诸天仙帝 万界征服系统:我是大魔王 护短族长,族中量产气运之子 赘婿神皇 丹武双绝 系统:没有资源?我直接无限复制 开局成杀神,陛下为何造反? 行走在诸天万界 天武神帝云飞扬林雨初 御兽仙尊 全民求生之超凡领主 艾泽拉斯战纪 一人一剑一坟冢!一诗一酒一人间 污蔑我玷污皇嫂?我直接假戏真做 国王 
最近更新时间的轮回 无限沸腾 精灵童话诗集 气域传说之战神再起 别动这个剧本 后室之UT大酒店 逆鳌传IV狼烟再起 我的徒弟全无敌 开局挖弟弟至尊骨,我直接捏爆 不跪即是神 系统给我整成了个树 败犬圣女,把头发盘起来! 征服九大女帝后,我成就无上仙帝! 昆仑道门 八域灵界 重生九界,不修炼却无敌了 师叔,你的法宝画风不对! 灵无限 鼎炼乾坤 飞向归墟 
成道天书 鸿书 - 成道天书txt下载 - 成道天书最新章节 - 成道天书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