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的夫家沈家虽说在平安州也称得上是颇有几分底蕴的世家,但若真论起来,这底蕴倒也算不得多深厚。
毕竟昔年平安州也曾是战乱频发之地,后来是在贾代善与贾代化二人的父辈手中,才被正式平定下来。
居住在平安州的这些人们,真正过上安稳之日的时间,认真说起来自然也不会太长久。
且正是因为当年贾家初代两位国公爷在平安州立下的赫赫战功,才有了后来贾家赫赫扬扬数十年的荣华富贵。
也才会有了哪怕时至今日,贾琏仍旧能够凭借着自己乃是贾家后人,是荣国公的嫡系子孙的关系,在平安州站稳脚跟。
且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只要贾琏不自己作死,就连皇帝都不会跟贾琏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允许贾琏在平安州稳稳当当做一个武官。
沈家虽说昔年便是这平安州地界上的家族,但彼时说好听点叫家族,说难听点,不过是一群同宗同源的人聚族而居罢了。
是后来平安州百废待兴之时,沈家当时的一位颇有才干的族人,抓住了几乎,将沈家慢慢发展了起来,并大力投资,让沈家儿郎们读书上进,才一步步将沈家从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转变成耕读世家。
而后来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光景。
若论起来,只能说沈家确实每一代都有有才能的人,能够带着这个家族朝前更进一步。
但若沈家真正想达到“改换门庭”的地步,仅仅只是培养出来几个读书人,是不够的。
他们要么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数个进士,且这进士还不能仅仅只是考中了进士就够了的,还要对方在官场之中有所建树,能够闯出名声,拥有一定的权柄来,才能为家族贡献力量。
但对于沈家这样的家族来说,培养出一个进士或许不难,但想要培养出好几个进士,那就没那么简单了。
毕竟虽然沈家确实称得上一句“耕读人家”,但这世间诗书传家的人家多了去了,比沈家家族底蕴深厚的人家也大有人在,就连朝中那些高官,都不敢说自家子弟一定能够每一代都有人能考中进士,更遑论他们这种在真正的世家勋贵眼中的“寒门”。
而除此之外,沈家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换门厅,甚至反过来让家族能够给那些好不容易才有机会谋得一贯办事的族中子弟们提供助力,让他们能够在官场上走的更高更远。
还有一条更好的捷径可以走。但走这条捷径的前提,就是需要与真正的世家勋贵攀上关系,且还不能仅仅只是普通的上官与下级的关系,要更牢靠,也更密切才行。
在这个时候,贾探春这个已经落魄的昔日国公府出身的姑娘,就走进了沈家当代家主的视线里。
当然,他们瞧上的可不是贾探春身后那个早就已经被皇帝抄家了的荣国公府,也不是如今在平安州看似混的风生水起,实则也不过是个小官的贾琏夫妇。
这位沈家家主,看中的是贾家背后,如今已经成为一方大员的林如海,以及嫁给水溶,成为真正高高在上的皇亲国戚的林黛玉。
是而一开始的时候,沈家上下是真心想要求娶贾探春的。
甚至专门派人暗中打探了贾探春的喜好,又在沈家族中精心挑选一番,才选中了沈昌珉这个人选。
虽说沈昌珉的身体确实有一些不太好明说的隐疾,但沈昌珉生的好,又擅读书,从前不知道是多少人家眼中的乘龙快婿。
若非因着后来那一场变故,伤到了身体,沈家主原本对他寄予厚望,是等着沈昌珉早些下场考个功名回来,最好再能攀一门好亲事的。
也是因为沈家主一直都对这个侄儿寄予厚望,沈昌珉身边也一直都干净的很,从来就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或者事儿,而这一点,也在当时沈家登门求娶贾探春的时候,成为极为吸引贾探春的一个优点。
更不要说沈昌珉还有十分温和的脾气,不卑不亢的读书人形象,以及那一身书卷气,更是令贾探春十分满意。
只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后来的后来,这也成为了贾探春与沈昌珉二人夫妻关系崩盘的重要导火索。
当初贾探春嫁给沈昌珉之后,固然因为林岚玉和林黛玉都没有到场,让沈家主十分失望。
也让沈家一小撮知晓沈家求娶贾探春内情,却碍于种种原因,不敢明着对贾探春做什么的人,对贾探春伸出了试探的触角。
但真正让沈家家主动摇,改变了主意的,还是因为太子安排的人来接触沈家家主。
说到底,沈家主也不过是个地方小家族的族长,就算自觉自己眼光很高,高瞻远瞩,但眼界有限,再加上对许多事情能够看到的真相十分片面。
根本就不知道当时皇帝已经彻底厌弃了皇后和太子,虽然没有直接发布诏令废除皇后和太子两人的位子,但那对母子也自此再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了。
在沈家家主眼中,他不过是在可能能巴结上,但也有更大的可能巴结不上,对方压根儿没有将沈家放在眼里的北静王水溶,和其母身为中宫皇后,据说深受皇帝宠爱,地位稳固,未来有极大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太子之间,做出了选择。
但凡是个正常人,自然知晓该怎么选。
他又有什么错呢?
而且,他也没有真的做什么,更没有真的想要对北静王这样的大人物带去什么伤害。
他不过是让人给贾探春耳边放出一些风声,让她知晓那位康平郡主身边有一个很厉害的神医,可是连皇家都曾千里迢迢请进宫中,大长公主更是将其奉为座上宾的,想必能够治好沈昌珉的病罢了。
这消息,又哪条不是真的了?虽说不是他亲自调查来的,是那位太子派来的“大人”告诉他的,但他也是让人去打听过的。
谁知道贾探春这人这么不经刺激,不过是一点儿风言风语,她便疯魔了一般,横冲直撞的便撞了上去。
后面事情的发展,根本就不是他能够掌控的。
他不仅给足了这二人盘缠,还派了自己的亲信跟随二人一同前往北疆,他这难道不是诚意十足的表现?
可谁承想,自打这夫妻二人到了北疆之后,事情的发展,便开始宛若脱缰的野马一般,不受控制。
他倒是想要后悔来着,那也得贾探春能给他返回的机会不是?
最后贾探春将事情弄得一团糟糕,还不是他这个做长辈的,让人又给他们送去了不少银两,才让这夫妻二人能够在北疆稳稳当当的看完病回来?
若说还有什么好的,那也只能说,至少这一遭,不仅沈昌珉的病彻底治好了,就连贾探春的身体也被那位大夫给调养好了。
至于这对夫妻二人之间糟糕的夫妻关系?
嗨,那也不能怪他不是?
毕竟他这侄儿这么沉稳好脾气的一个人,若非贾探春天天将他身为男人的自尊心踩在脚底下,两人也不至于这般。
他还好言好语的劝过侄子,看在对方好歹也确实帮他看好了病的份儿上,两人既然回来了,就好好过日子,等再过几年,侄子重新下场考试,未尝不能一举中第呢。
只是沈家家主也没想到,他这过去这么多年以来,看上去都十分温和听话,没有多少脾气,甚至似乎也没有多少主见的侄子,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虽然要让沈家家主来说,这女人都怀孕了,给自己夫君纳两个通房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她贾探春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下嫁过来的女儿,不过一个早就没了的昔日国公府出来的姑娘,还不是嫡女,高贵哪门子?
奈何贾探春不同意,贾探春越是不同意,沈昌珉越是跟她杠上了,不仅直接纳了两人,还全都抬做了姨娘。
若说这件事,让沈家上下看足了热闹,也让怀着孕的贾探春气的见了红,后面为了好好保胎,不得不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跟沈昌珉计较,只要那两个新进门的姨娘不闹到他眼前,她也可以当人不存在,等她安稳生产之后再说。
那后面沈昌珉的一系列骚操作,便是连沈家家主想要为沈昌珉辩驳洗白,说沈昌珉不是故意的,他都有些不好意思。
这摆明了就是在故意羞辱贾探春,让贾探春难看。
沈家一大家子聚族而居在一起,谁家的热闹,第二天就能传的大半个家族都知道。
若是时间再久一些,大家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更不要说沈昌珉可一点儿也没有要瞒着的意思,只恨不得大家都知道了他刚收进房不久的姨娘,就怀了孩子才好。
事情闹到这么大,沈家家主也不是没有担心过,会不会因此触怒了贾探春身后的北静王妃。
毕竟虽说当初贾探春将事情做得难看,但水溶还是给贾探春留了面子的。
且贾探春也不是孤身一人远嫁平安州,这贾琏和王熙凤夫妻两个,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可偏偏,贾探春是个倔脾气,贾琏和王熙凤也不知道是被贾探春给气到了,还是因为旁的什么原因,现如今对贾探春也不似从前那般关心。
贾探春自己非要硬撑着,不愿意与沈昌珉低头,也不愿意向林黛玉她们求助。
沈家上下一看,好么,这贾探春大概是真的得罪了人家北静王妃,眼瞧着她如今失去了靠山,随便谁都能来踩一脚。
虽然说大家也知道贾探春毕竟是贾琏的堂妹,是林黛玉的表妹,不敢做得太过分,更不敢闹出人命。
但这段时间,贾探春在沈家的日子,过得可谓心酸,这里面的人情冷暖,甚至是人心的可怖,大概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贾探春知晓。
一开始的时候,贾探春确实是偏执又不服气,固执地不愿意低头,更不愿意承认自己做了错事。
甚至一心想要将责任丢到林岚玉和林黛玉过于偏心上面去。
只可惜,林岚玉不惯着贾探春,水溶也直接不让林黛玉插手与贾探春有关的事情。
没有了她们姐妹的关注,贾探春的生活一下子比从前糟糕了百倍,甚至就连贾琏和王熙凤对她的态度,都一下子差了好多。
王熙凤更是在她怀孕之后,唯一一次来探望她的时候,毫不遮掩的告诉她,自己这些年来之所以出钱出力,掏心掏肺的对她好,那是因为早在当初,贾家才刚刚落败,贾政甚至还在犹豫到底是将贾探春送到贾琏夫妻二人身边,还是留在京郊,早些找个附近合适的人家嫁了的时候,林岚玉就已经出过手了。
也是因为林黛玉的请求,她与林岚玉又有多年紧密的利益联系,林岚玉承诺此后她到了平安州,也会继续与她维持一定的商业往来,确保王熙凤能够得到比付出给贾探春的要多得多的利益。
王熙凤才会日日好吃好喝的照顾着贾探春,甚至还花钱给她请教养嬷嬷,给她置办嫁妆……
且两人都知道贾探春的性子要强,才会没有让王熙凤告诉贾探春,她们二人在背后做过这些。
如今王熙凤眼瞧着贾探春所作所为,实在令人失望,甚至差点儿将自己也给拖下水,她便也不继续瞒着了,直接将这背后的真相告诉了贾探春。
在这之后,王熙凤也果真不再多理会贾探春,只将她当做普通的,隔房且两房之间还有不少旧怨的堂妹来看待。
接连失去了几乎所有的依仗,贾探春才终于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从前觉得难过的日子,实则已经非常幸运幸福。
现在的日子跟从前比起来,愈发显得从前她身在福中不知福。
只可惜这个时候,贾探春再后悔,似乎也晚了。
她压根儿没有能力抽身,脱离沈家这个她从前觉得极好的天坑,也根本没有办法让沈昌珉回心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