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

黑的蚂蚁

首页 >>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 >>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逆天明末三十年 带着系统闯南洋 贞观憨婿 这太子,不做也罢!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 黑的蚂蚁 -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全文阅读 -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txt下载 -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2章 兴建大唐学堂!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是时!

天色大亮!

长安。

东宫。

一场突如其来的册封旨意,让原本平静的早晨掀起了波澜。

当太监手持黄绸,步履稳重地走到东宫正殿的中央,全场的气氛顿时变得肃穆起来。

他清了清嗓子,然后尖声尖气地高声宣读起来:

“兹有白雁,贤淑仁德,温婉可人,深得太子殿下赞赏。”

“特册封为太子嫔,以彰其德。”

“钦此!”

沐婉晴只觉一阵晴天霹雳。

她怀孕在身,满心期待着能因此继续晋升,却不料这突如其来的册封打破了她的期望。

“这……这怎么可能?”

沐婉晴失声呢喃,脸色苍白,摇摇欲坠。

幸得身边侍女及时搀扶,才让她勉强站稳。

沐婉晴心中充满了委屈与不甘,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白雁也是惊愕不已。

她初来乍到,怎会想到自己竟会被册封为太子嫔?

这让她感到十分不妥,担忧这样的册封会让东宫其他女子心生不满。

“太子殿下,这……这实在不妥。”

白雁慌忙推辞。

“我才来东宫不久,怎能担此重任?”

李承乾却负手而立,笑眯眯地看着她。

“本宫愿意,谁敢来多言?”

“你无需担忧,这是本宫对你的赏识。”

说罢,他拉起白雁的手。

“走吧,随我去见见曌儿。”

“你以后要常去她那请安,今日顺便一起用个早点。”

白雁心中虽仍感难以置信,却也只能无奈接受。

她随着李承乾前往武曌的寝宫,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这场突如其来的册封将给她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

夜幕低垂,星辰点点。

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洒下柔和的银辉。

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锦衣卫韩承疾步而来,神色凝重。

甲胄相碰发出细微的铿锵之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殿下!”

韩承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枚精致的竹筒,筒内隐隐有信鸽的咕咕轻鸣。

“飞鸽传书,平南侯已被我等擒获,此刻正由精锐押解,前往长安。”

李承乾眉梢微挑,透露出一股不易察觉的锐气。

他缓缓伸手接过竹筒,取出其中的纸条,展开细看。

字迹虽匆匆,却清晰可辨,每一个字都像是胜利的符号,在夜色中跳跃。

“好!”李承乾轻赞一声,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韩承,你等此番行动,真是神速如风,不负本宫期望。”

韩承低头,声音中透着一丝谦逊:“殿下过誉了,此乃锦衣卫分内之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即眉头微蹙:“信中提及,百晓生的踪迹仍未寻得,此人狡兔三窟,不可小觑。”

“传令下去,继续追查,务必将其缉拿归案!”

“遵命!”

韩承应声而起,转身欲走。

“慢着。”李承乾忽然叫住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告诉弟兄们,此番辛劳,本宫定有重赏。”

“但百晓生一日不落网,便一日不得松懈。”

“长安的安危,系于尔等之手,望诸位再接再厉!”

韩承闻言,精神为之一振,抱拳道:“殿下放心,锦衣卫誓死效忠,定不辱使命!”

说罢,他转身大步离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而李承乾则站在原地,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这漆黑的夜。

……

翌日。

朝霞映红了半边天。

朝堂之上,百官如松般肃立,静候着太子的到来。

李承乾身披龙袍,金色的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威严与尊贵。

他步履沉稳,缓缓而来。

“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群臣齐声高呼,声震屋瓦,尽显对太子的崇敬与臣服。

李承乾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众臣平身,他的声音温和而又不失威严。

“免礼。”

长孙无忌闻言踏前一步,神色间带着几分喜悦。

“殿下,列国出兵伐倭马亚之战,已有佳音传来。”

他展开手中的战报,声音中透露出激动:“前日战报抵达长安,列国水师已成功封锁了倭马亚沿海地区十几座城池!”

“大军更是势如破竹,相继登陆,一路所向披靡,如今正猛攻敌方要地,相信不日便能拿下倭马亚皇城大马士革!”

李承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身子微微前倾,急切地问道:“哦?战事竟如此顺利?”

“那我们的损失如何?”

长孙无忌笑道:“殿下放心,战事虽然激烈,但损失尚在可控之中。”

“倭马亚虽然国力强盛,兵员众多,却也无法同时抵挡十三国联军的猛攻。”

“更何况,他们还得到了我大唐的鼎力相助,无论是物资、粮草还是军械,都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如今,十三国君主纷纷派人传回捷报,可谓是战果累累啊!”

李承乾闻言大喜,他站起身来,拍手称赞:“好!赵国公,你此次调度有方,功不可没!”

“待战事结束,本宫定当重重有赏!”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恭贺之声,气氛热烈而欢快。

长孙无忌恭敬地向李承乾行了礼,感谢太子的夸赞。

接着,房玄龄踏步而出,神色间难掩兴奋,禀报道:“殿下果然神机妙算,倭马亚倾尽全力也仅有三十万兵马,而十三国联军之力已超过四十万之众,更勿论我大唐派出的辅兵与运送辎重的队伍。”

“依微臣之见,倭马亚皇帝此刻或许已在筹谋求和之策。”

李承乾微微一笑,却摆手说道:“求和?”

“本宫从未考虑过此等事宜。”

“同时,我大唐亦需迁徙大批倭马亚百姓至境内。”

“本宫近来正构思人口迁徙与通婚之策,欲将战败国定为二等之民。”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闻言,心中一动。

这殖民之策,李承乾早已与他们探讨过。

所谓殖民,本质上便是一种奴役。

将蛮夷定为二等民,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亦无人会因此非议。

毕竟,自周王秦汉以来,中原便是天下正统,四方蛮夷仿佛天生就是为了衬托正统而存在。

奴役他们,不仅能让大唐更加强盛,还能让大唐百姓生活得更加轻松。

当然,正常殖民不需要战争。

却要展现自己的武力。

也就是说,无论灭国与否,大唐对外殖民之策,都是不会变动了的。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相视一笑,均觉得此策甚妙。

于是,二人齐声附和道:“殿下英明,此策甚好。”

“既能彰显我大唐之威仪,又能让百姓受益。”

“臣等附议!”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赞同之声。

李承乾亦自感满意,心中暗自期待未来的大唐盛世。

房玄龄接着之前的话题,继续向李承乾禀报道:“殿下,还有一事需向您禀明。”

“我朝对外出海的策略,已在海外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舰队在大洋之上驰骋,这几个月来不断传回佳音,诸多海外土着、部族、小国等,皆表达了愿意派人随我舰队返航,并朝拜我大唐皇帝的意愿。”

“此事虽显我大唐威仪,但如何安顿这些远道而来的宾客,却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李承乾闻言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既如此,便按照正常的礼节来招待他们吧。”

“长安城中住宿之地众多,届时可根据各国地位高低,进行妥善安顿,务必让他们感受到我大唐的热情与好客。”

说到此处,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接着说道:“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向这些小国君主、酋长们,展现我天朝的繁荣与气象。”

“本宫以为,可借此机会举办几次盛大的宴会,邀请全城百姓同乐,也让这些外国友人亲眼目睹我大唐的强盛与辉煌。”

房玄龄闻言,心中一动,随即领命道:“殿下英明,此策甚妙。”

“臣定当竭尽全力,办好此次盛宴,让各国宾客尽情领略我大唐的风土人情与繁荣昌盛。”

朝堂之上,众臣闻言亦纷纷附和,对李承乾的提议表示赞同与支持。

随着各部官员奏禀政务,朝堂上的气氛逐渐变得有些沉闷。

李承乾耐心地一一处理完毕,然后打了个哈欠,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来。

他双手背负在身后,步下玉阶,脸上露出深思的神色。

“本宫欲兴办学业,以启蒙万民,教导他们知识技能,更助我大唐百姓培养一技之长,让他们能有个谋生之计,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众卿以为如何?”

群臣闻言,纷纷附和。

他们深知,学业之事关乎国家未来,乃是利国利民之举。

此前虽曾讨论过,但一直未能付诸实施。

如今太子殿下再次提及,显然是下定决心要推动此事。

“殿下关爱天下百姓,实乃万民之福。”

“除了文人士族、学子之外,那些庶民百姓,他们世代相传都是苦民、工匠等,这些人同样需要一个上升的通道。”

“正如殿下以前创办商院、科学院一般,只不过那两大机构起点较高,普通庶民难以企及。”

“因此,学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工部尚书独孤怀恩感慨地说道。

李承乾点头表示赞同:“办学确实需要钱财支持,这部分开销就由朝廷来承担,戴胄!”

他目光转向户部尚书戴胄。

戴胄闻言出列,躬身领命:“臣在!殿下有何吩咐?”

“你便负责拨款事宜,务必确保学堂建设所需资金充足。”

李承乾严肃地吩咐道。

“臣遵旨!定不负殿下所望!”

戴胄郑重地应承下来。朝堂之上再次响起一片附和声。

长孙无忌踏前一步,带着些许疑惑询问道:“殿下,这学堂是否与我们现有的塾室、士学相似?”

李承乾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解释道:“并非如此,本宫所构想的学堂,并非专注于士族学问或圣人之道。”

“它的目的在于教授百姓庶民谋生之技巧,如医学、工匠技艺、冶炼等实用技能。”

“当然,学习这些技能的基础是识字和算数,因此学堂内也会传授这些基础学问。”

“而且,学堂不分年龄,只要愿意学习,都可以入学。”

长孙无忌等人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们立刻认识到了这一举措的深远意义。

这不仅能为大唐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还能促进帝国的整体进步。

李承乾继续阐述他的构想:“命各县、郡、州都能调拨出一部分赋税用于兴建地方学堂,让教育的机会遍布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而在长安城中,我们将兴建一所大学,汇聚天下的有才能之士,共同研讨学问,促进知识的交流与传播!”

……

兴办学堂的布告一出。

专司人员便迅速将其张贴在了皇城外的布告栏中。

这个布告栏一直是朝廷新政策的发布地,因此吸引了无数城中百姓的目光。

百姓们纷纷围观,争相阅读布告上的内容。

当他们了解到太子殿下要兴办学堂,旨在为天下百姓提供更好的谋生技能时,人群中爆发出了热烈的议论声。

“殿下真是圣明啊!竟然为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考虑了这么多。”一位老汉激动地感叹道。

“是啊,办理学堂不仅不需要多少束修和学费,贫穷的地方甚至只需要缴纳一些农作物就能免费学习。”

“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没错没错,我家孩子一直想学些手艺,但家里穷,请不起师傅。”

“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学堂,孩子终于可以学到一技之长了。”

人群中,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但都在表达着对太子殿下的感激和称赞。

他们为能够拥有这样一位关心百姓的太子而感到骄傲!

布告上还提到,对于已经有技术的工匠、行医、铁匠、木匠等人,朝廷还会拨发盘缠,让他们直接前往长安大学进修。

这一政策更是让许多人看到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哎呀,我正好是个木匠,没想到朝廷还有这样的好政策。”

“我一定要去这个大学里好好学学,提升自己的手艺。”

“我也要去,我是个行医的,希望能在长安大学学到更多的医术,为百姓们提供更好的治疗。”

随着议论声的持续,百姓们对太子殿下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大唐第一世家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斗破之无上之境 星际破烂女王 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 夜的命名术 末世神魔录 男欢女爱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不死战神 极品全能高手 小阁老 元后传 全职法师 傲世丹神 重生商纣,开局怒怼圣人女娲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全职之职业欧皇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寒门崛起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调教大明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荣耀大秦 知否之袁家庶子 我在亮剑搞援助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女帝爱上胖流氓 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 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 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 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 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我在元末当霸王 乱世帝匪 大唐仵作笔记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 黑的蚂蚁 -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txt下载 -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最新章节 -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