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霸先派去攻打郢州的军队,几乎被王琳一锅端了以后,内心很有点受伤。
王琳则相反。
他与陈霸先硬碰硬过招,完胜,自信心不免爆棚。
558年正月,王琳集结甲士10万,屯兵湓城(九江),准备东下进攻建康。
当时,北江州刺史鲁悉达的地盘包括晋熙5郡,大致就是鄂东皖西的麻城、武穴、潜山一带,也就是扼住了长江中游的咽喉。
王琳军队乘船东下,必须经过鲁悉达的地盘。
一直以来,王琳对鲁悉达感到十分头疼。
鲁悉达是晋熙郡(安徽潜山)人。鲁家是当地豪族。
鲁悉达和弟弟鲁广达曾追随王僧辩讨伐侯景,立下战功。
鲁悉达被梁元帝萧绎封为散骑常侍、北江州刺史。
由于北江州刺史部地理位置很关键,陈霸先和王琳都想争取鲁氏兄弟。
王琳授予鲁悉达镇北将军衔,陈霸先授鲁悉达征西将军、江州刺史职位,鲁悉达都接了委任状,但都不赴任履职。
对二人送来的礼品,也都照单全收。
不过,二人后来都明白了,鲁悉达对二人一视同仁:只拿钱不干活。
陈霸先生气了,曾派安西将军沈泰攻打晋熙郡城,被鲁氏兄弟击败。
王琳曾派使者带着大量金银财宝前往招募入朝,鲁悉达也不答应。
陈霸先、王琳都不愿与鲁悉达兄弟死磕,让对方得利。
但王琳现在想攻打建康,非借道不可,于是派人找鲁悉达商量。
哪知鲁悉达坚决不同意借道,理由是怕陈霸先事后报复。
王琳于是给北齐清河王高岳送去厚礼,要他帮忙压制鲁悉达。
高岳非常贪财,收了好处便派军队攻打鲁悉达。
鲁悉达知道是王琳作怪,也不啰嗦,直接率本部人马乘船顺流而下,归附陈霸先。
陈霸先无比高兴,立即封鲁悉达为彭泽县侯,授散骑常侍、平南将军、北江州刺史。
这样一来,鲁悉达的地盘并到南陈国里了。
王琳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王琳正在苦恼时,一直和陈霸先不对付的新吴郡守余孝顷投奔王琳,给王琳提出一个新思路。
余孝顷建议:大将军若要攻打建康,最好先收复表面依附于建康的南川豪帅。
余孝顷所说的南川,是指赣江流域,自南康至豫章的大片区域。
所谓豪帅,就是各郡县内割据势力的头目。
如豫章的熊昙朗、新淦的黄法氍、临川的周迪、周敷等。
这些人中,衡州刺史周迪军队实力最强,且与三吴东阳的刘异、闽中晋安的陈宝应结成了同盟。
余孝顷给王琳提出的建议,陈霸先早就想到了。
陈霸先对这些人采取的办法是尽量不与其冲突,甚至时有让步。润物细无声。
王琳听了余孝顷的建议,觉得若搞定南部这些军阀,然后由南面陆路反包建康,陈霸先一定难于应付。
于是,王琳命麾下大将樊猛、李孝钦、刘广德,接受余孝顷节制。
558年5月,余孝顷部署2万军队屯兵于临川,向当地征粮。
这一招是试探周迪的态度。
面对巨大压力,周迪选择妥协,承认余孝顷在衡州境内有征粮权,但对具体抽成方案展开讨价还价。
同时,周迪希望余孝顷军队完成征粮计划后,撤离衡州。
余孝顷是小人一个。
他见周迪认怂,便以为拿捏住了对方,于是对征粮比例坚决不让步。
甚至得寸进尺,表示军队今后就驻扎在此。
周迪见此,心里便开始琢磨彻底反叛王琳。
不过,周迪为人颇有城府。
他一边与余孝顷谈判,一边派心腹去找陈霸先请求支援,一边通知心腹将领们做动手准备。
7月初7,陈霸先派司空侯瑱、领军将军徐度,率水军出石头城,向中游郢州航行,讨伐王琳。
南州各地豪帅,也按陈霸先安排互相联动起来。
高州刺史黄法氍、吴兴太守沈恪、宁州刺史周敷,合兵救援临川的周迪。
樊猛、余孝顷、李孝钦战败被俘。
樊猛有人作保,被释放,返回郢州城。
余孝顷、李孝钦被押送建康。
刘广德身体素质高,单枪匹马逃走,幸免于难。
7月13,趁着南川之战胜利威势,陈霸先派吏部尚书谢哲,前往郢州城,与王琳探讨媾和可能性。
8月初10,临川王陈蒨率水师5万兵临江州,向郢州施压。
与此同时,陈霸先派出许多细作,带着大量财物,到郢州城里活动,解救被王琳羁押的侯安都、周文育等人。
陈霸先的人买通监狱头目王子晋,几位被俘将领得以逃脱,辗转回到建康,向陈霸先请罪。
对这帮患难与共、一起创业的老兄弟们,陈武帝自然非常大度选择原谅,并且官复原职。
随后回到建康的吏部尚书谢哲,也带回了与王琳的和解协议。
于是,陈霸先下令陈蒨班师回都。
南陈与郢州政权的纠葛暂时搁置。
10月初,重新上岗的周文育领前军1万,侯安都督后军1万,受命前往豫章郡,与南川豪帅们会合,围剿仍然负隅顽抗的余孝顷之弟余孝劢,及其子余公飏。
陈霸先与王琳的对决,让后梁皇帝萧詧看到了南伐机会。
12月初,萧詧命大将王操率军攻占王琳辖区的武陵、长沙等地。
这时候,稍远些的西魏、北齐也嗅到了战机。
569年正月,北齐、西魏开始派军队向长江北岸集结。
559年2月,陈霸先开始对北齐进行反击。
他派侯瑱出兵合肥,焚毁北齐军舟舰,随便砍杀一通后立即撤回长江南岸。
四月,南陈镇北将军徐度率军屯驻南皖口(安庆),防范北齐由巢湖而来的军队。
6月,陈蒨率大军开始在南皖口筑城。
南陈对外拓展的同时,陈霸先也没忘记对内清理不和谐声音。
6月中,前皇帝萧方智被杀死。
由于南陈政权取代南梁政权时,并没进行过内部血洗,许多衙门官员都是就地转场的。
所以,南陈官场风气,与南梁官场风气,几乎一致。
为了笼络人心,陈霸先甚至仿效梁武帝萧衍,舍身庄严寺。
不过,陈霸先只是为了作作秀,向笃信佛教的臣子、士大夫、老贵族们释放一下善意。
他第二天就回到皇宫上班。
也没向寺庙缴交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