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

纷纷扬扬的周西光

首页 >> 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 >> 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神武太医俏女帝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 纷纷扬扬的周西光 - 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全文阅读 - 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txt下载 - 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6章 大夏的铁路标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我们奉女王陛下、议会、大不列颠及其一切国民所下达的命令,以接受大夏帝国于12月13日在江宁所达成的停战条约.....”

同时,广播里还在不断重申着这份条约所签订的完整内容,用两种语言在交替播放着。

广播传到江宁城的大街小巷里去,传到大好河山去!

“大夏万岁!”不知道什么时候,江宁城中忽然响起了这么一道声音,然后就是千道万道,直到此时此刻,这里已经被万岁的呼喊声包围。

“大夏万岁!”

有的人泪眶眶的,想起了那段属于民族的苦难,多少年了啊,洋人,这个似乎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词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终于迎来了终结,哪有什么洋人,只不过是一群漂流过海来抢劫的海盗而已。

“大家伙都看啊,洋人灰溜溜的走了,看啊,金发碧眼的狗东西走了,真是活该啊。”

“天朝水师战船可是无坚不摧呀,比洋人的坚船利炮要厉害一百倍,不开炮,就往那一撞,洋人的小船就稀里哗啦的沉了”

也有的人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通过那震耳欲聋的呐喊带给每一个人。

“这才是天朝该有的样子,老夫感到欣慰啊,老祖宗留下来的骨气可算没有丢,什么西洋人西洋学的,这些都是奇淫技巧罢了,老夫望眼欲穿就只看到了两个字,蛮夷!”

这一大盛事,人群无不奔走相告,商铺关门,农民上街,

“是极,极大的好事啊”

“走,回家去,把家里那只鸡给宰了,好好摆上一桌,孩儿,你去把你爷的银钱偷一些出来,到老福叔那拿一壶好酒,让咱爹俩乐呵乐呵。”

五十八年冤屈,一朝被洗刷,国民振奋。

“胜利属于大夏!”

这一天,彩旗飘扬,人声鼎沸,在大夏代表首先从会场内出来的那一刻,围满了的群众就开始高呼胜利,所有的地方都被围满了,全都挤满了人。

从未有过如此景象,能像今天一样轰动整座江宁城,数不清的民众从家中、从巷子中、从方圆百里千里的地方走来,把此地挤得水泄不通。

【我的上帝啊,短短几个月,大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瞧瞧他们的衣着比雾都居民的还要好,我敢打赌他们的生活质量比曼彻斯特的工人们还要高,在这个落后的农业国,能达成这一成就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

我听说大夏会给其治下的所有民众们每个人无偿给予价值大约为20金镑的生活物资(包括土地),但事实上它们(指生活物资和土地)的价值远远超出了20金镑,以20金镑为例,这相当于大不列颠一个熟练工人半个月的工资,但最为震惊的是他们是每个人都有,这样,平均到每个家庭基本都有100金镑的生活物资。

(据统计,当时1金镑可以买34斤牛肉,或购买大概40斤的面包、10斤的肉类、16斤的蔬菜、3斤啤酒。)

虽然这只是为了临时救助这群受苦受难的百姓,至少大夏官方是这样说的,但我还是不可避免地为其中的巨大金额而震惊,我听说这片广阔的土地中一共有四亿人口,这是上帝都难以完成的事情,怪不得这个远东帝国要疯狂对外掠夺,其庞大人口的消耗是其对外发动战争的根本动力。

我似乎找到了对付她的正确方法,那就是不断进行拖延,要把这个伟大帝国拖垮.....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了大夏帝国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注入到这个古老的民族和帝国之中,在他们身上,我看到太多了,我不得不承认他们已经是一个非常之了不起的民族,

大夏人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的麻木,没有了当初的愚昧,在和他们对视中,他们对我这个外国人丝毫没有以前惧怕的样子,相反,我看到的还有那种不屑,像是一个顶级的世界大国看待三流国家那样

我想,大不列颠如果再想发起一场类似于黑土战争的进攻行为,即便大夏正规军不出手,我们也无法像六十年前那样取得碾压性的胜利,这个民族所掀起的风暴是大不列颠帝国无法抵抗的,他们牢牢把远东掌握在内,让世界隔离在远东外,他们常说的真正的天朝、上国也不过如此了吧

他们的狂热,对这个伟大帝国的爱戴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欧罗巴人所认为人类情感极限的一切范畴,毫不夸张的说,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从物质上,这都是我们在远东的彻底失败,也是这个殖民帝国的彻底失败,由他们所组成的锁链,会撕裂全世界的。】

这种变化并非一日之力,而是经过长久、数个月以来的不断积累,这种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但百姓眼中的光,是不会骗人的。

这种官方在短时间内向民间发放无偿物资的行为并没有使工商业受到很大影响,因为这批量的物资中有很多是当前的大夏本土所无法批量生产的,只能依赖于进口。

对于那些受到该领域冲击的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者在本土化改造后,则给予一定的补偿支持...对于外国企业所留下来的一切特权则取缔,并对过往的种种违反商业秩序的行为进行追责,也可以理解为打压。

“洋人洋灯洋货,不如国人国灯国货。”

在这样一片氛围下,自然也要倡导使用国货,而伴随着商业进行的则是道路的建设,在南方,以江宁城为重心,大夏从北港调来了一批吃苦耐劳还不用给钱的欧罗巴工人,日夜不停的在江宁城周围施工作业。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原本极为好吃懒做的欧罗巴人的工作效率居然比他们在母国的效率还要高得多,在这里就不得不称赞他们一句认真且严谨,一路可传三代。

曾有人为此怀疑过是否有夸大的嫌疑,可当他亲自看到一位被挂在路灯上的倒霉蛋、和沉迷于100连抽中无法自拔的欧罗巴人时,就突然恍然大悟。

为了加快进程,随后大夏又引进了一批本子,没有人知道其中有多少,只知道其中的计量单位是以船为计。

到了12月12日的时候,对于江宁的道路改造已经完成得七七八八。

值得一提的是新来的本子工作效率明显要比欧罗巴人要高得多,同样的时间,甚至比欧罗巴人还要晚上一点,它们所修筑的道路里程到12日为止还要远远超出欧罗巴人一大截。

同样也是这段时间,一段由江宁去往帝都的帝江铁路开工了,1300公里的铁路总长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又一项伟大工程,途经余州、泉城、津门、廊方等地区,对于工程危险部分计划使用十万只本子和欧罗巴劳工,沿线带动各地经济。

一部分所需钢轨的订单交由北方工业集团、斯柯达兵工厂,一部分则从漂亮国、普鲁士利用出口白嫖过来,否则就凭现在的钢铁产量根本支撑不起大范围的建设。

帝江铁路由陆军工程部负责施工计划,本子国和欧罗巴诸国负责提供人力,施工经费由不列颠和本子国赔款共同承担。

不错,帝江铁路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段国际化铁路,参与到其中建设的起码就包括了十一个国家,也可以称为十一国铁路,这个名称不是耻辱,而是自豪!

长达1300公里的铁路初步轨距定为2.5米,这与大不列颠以及国际上广泛使用的1.435米差异巨大。

对于大夏现阶段发展工业和大量人口国情的要求,采用更宽的轨距势在必得,在同等的列车速度下轨距更宽能更加快速的提高国民经济效率,无论是货运还是客运方面,带来的效益要翻上几倍都不止。

虽然更宽轨距所带来的后果是巨额造价和技术难题,但好在建造这条铁路的人力成本降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低点,省下来的那部分成本完全可以投入到轨距里面去。

国际的1.45米不是没有想过,但帝国工业部强烈要求铁路必须要为工业服务,即要考虑日后工业大型机械设施的运输等,比如谈之甚早的火箭。

现在,他们对于这段铁路并不急于求成,而是要逐步探索大夏自己的铁路设计建设经验。

不过目前不需要宽轨不代表日后不需要,重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工业标准的变化势必会让这种需求成为现实,就是需要更大的轨道!

去掉一个最小去掉一个最大,那用2.5米就够了,更大的则由其他运输方式去运输吧,那是非常小众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她是剑修 凡人策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国民法医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大明官 阿根廷帝国崛起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百战 荣耀大秦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大楚武信君 衣冠谋冢 道藏辑要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 纷纷扬扬的周西光 - 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txt下载 - 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最新章节 - 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