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听到陛下的这番话,他们的心猛地抽搐一下,随后纷纷端起酒樽站起来示意道。
“多谢陛下这些年的照拂!”
“陛下请!”
一杯酒下肚后,太极殿内的气氛也增添了几分哀伤。
特别是房玄龄、李靖、尉迟恭和程咬金等贞观朝老臣,他们的感触最深,神色看起来无比动容。
历朝历代的君主都习惯搞杀功臣的一套,而陛下却从未主动做过这样的事。
跟着这样仁厚的君主,也是他们这帮臣子的荣幸。
李世民看了一众贞观老臣一眼,随后把目光放到杜荷、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和王方翼等人身上。
“玄龄,药师,敬德和唐俭等人都老了。”
“以后的大唐,将是杜荷、苏定方和薛仁贵等年轻人的舞台。”
“新老交替,挺好!”
一众年轻官吏听到这番话,他们的脸上露出一抹激动的神色。
而那帮贞观老臣的脸色,则微微一变。
陛下这番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提醒他们这帮贞观老臣,该给年轻人让位。
这帮贞观老臣都是人精,他们心里都清楚,等太子殿下登基以后,他们这帮人可能会被逐渐冷落。
沉默片刻。
尉迟恭笑呵呵说道:“陛下,臣在武德三年便追随您,迄今已经整整30个年头,臣也想跟您一起赋闲在家。”
“打拼了这么多年,臣也该好好地在家享福。”
他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便已经请辞致仕,奈何朝廷这些年一直开疆拓土,多次派他去领兵作战。
现在他的那帮子嗣已经成长起来,他也不需要活动在朝野上。
李靖拍了拍房玄龄的手臂说道:“臣和玄龄都身染重病,本就没有几年活头,能享几天轻福也好。”
“有杜荷、李绩、马周和薛仁贵这帮年轻人在,也不需要我们这帮老头子指手画脚。”
他原本身子患有暗疾,可在孙思邈的医治下,竟然减缓了不少,
现在能多活几年也好,希望能看到大唐一统天下的一幕。
随着越来越多的贞观老臣表明自己的态度,李世民和李承乾两人的脸上,全都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不错!
权利交替的很平和。
尤其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的李世民,他最清楚新老臣子明争暗斗,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不少武德老臣和他麾下的大臣,都在那场官场交锋中吃下大亏。
李世民看了杜荷一眼,在心里感慨道。
“杜荷那混小子说的没错,郡王不能在临死前禅位!”
“现在贞观老臣已经妥协,等李承乾登基以后,朝堂会维持稳定!”
历朝历代的皇权交替,往往都会造成大大小小的震荡。
不管后宫干政,还是外戚胡作非为,亦或者有强臣执掌重权,都给各个朝代带来巨大的破坏。
就连他逼迫父皇退位,社稷同样动荡不安。
感慨一番后。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待太子登基以后,一众皇子也会重新回封地就藩。”
“朕一个人在玉华宫着实无聊,你们有空可多来玉华宫陪朕钓鱼、下棋、修道和着书。”
还不等李靖、尉迟恭和唐俭等人说话。
李承乾出声道:“父皇,儿臣还需要诸位国公的辅佐,可不能完全赋闲在家。”
“众国公都是我们大唐的定海神针,有他们在一旁看着,大唐的社稷才会更加稳固。”
听着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二人一唱一和,一众贞观老臣的脸上也充满了笑容。
太子有良心。
挺好!
太子说出的这番话,是在给他们这帮人承诺,会任命他们为高品阶的闲散官。
平时赋闲在家,遇到紧急的国家大事,再参与讨论和提建议。
在风轻云淡的语气中商议好大事,接下的宴席便显得尤为轻松热闹。
特别是那几个藩国的舞姬一出来,看着她们那若隐若现的娇躯,让李世民开心地直拍胡椅的扶手。
“过瘾!”
“大饱眼福啊!”
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也组建了不少宫廷舞姬,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全部由异族舞姬的表演。
特别是她们身份的穿板,看的他雄风大振。
那帮文武大臣也是看的目瞪口呆,不少人的嘴角还流下一条长长的口水。
等舞姬的表演结束后。
李世民朝杜荷询问道:“杜荷,这些舞姬身上穿的衣裳,是不是你小子想出来的?”
文武百官纷纷转头看向杜荷,脸上充满了期待。
呃...
杜荷的表情微微一愣。
都一把年纪了,还想追求刺激?
杜荷站起来拱手应道:“回陛下,这些衣裳都是琼缕云裳坊设计的仙女衣裳,售价不详,您可派人去问问。”
琼缕云裳坊?
这不是城阳公主开设的织衣坊么?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们的脸上露出期待之色。
经过这个小插曲后,众人又继续喝酒畅聊。
一个时辰后,这场盛大的宴席才结束。
随着一众皇子和大臣离开太极殿,李世民又朝一众侍从挥了挥手。
宽敞的太极殿内,仅剩李世民一人。
他一脸留恋地看着坐了二十三年的龙椅,又仔细地看了一眼大殿内的陈设。
良久。
李世民不甘地呢喃道:“贞观朝持续二十三载,可真正飞速发展的也就最后五年,奈何朕的身子不允许。”
他的身子若能扛得住,继续在位10年,恐怕天下齐州将会被大唐打下来。
可惜!
杜荷生的太晚了啊!
静谧的太极殿内,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哎~”
...
翌日。
天色刚蒙蒙亮,穿着一身崭新官袍的杜荷,直接骑马往明德门赶去。
今天清晨,李承乾将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南郊的祭天场所,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
等杜荷来到明德门外时,发现文武百官已经在场等候。
这帮人看到杜荷过来,纷纷围过来行礼道。
“拜见韩国公。”
杜荷也朝他们拱了拱手,回了一个礼。
盏茶功夫后。
李承乾乘坐龙辇过来,百官一番参拜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南郊搭建的祭天场地走去。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在礼部侍郎阎立本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举行各种仪式。
第一步燔柴,点燃一堆巨大的柴火,向上天传递新帝登基的消息。
第二步献爵,李承乾向天帝敬献酒爵。
第三步读祝文,由阎立本亲自宣读祭文。
祭天结束后。
阎立本脸色严肃说道:“请太子殿下率百官北向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