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首页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藏国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皇叔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章 殷本纪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哎呀,说到这殷契啊,他老妈可是个有来头的人物——简狄,那是有娀氏的大美女,还是帝喾的次妃呢。有一天啊,这简狄和另外两个妹子一起去洗澡,突然看见一只黑乌鸦掉了个蛋下来。简狄这妹子也是心大,想都没想就捡起来给吞了,结果就这么怀上了殷契。看来啊,这乌鸦蛋还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连孩子都这么不一般!

这殷契长大后啊,跟着大禹一起治水,立下了赫赫战功。帝舜一看,这小伙子不错嘛,就任命他为司徒,还特地叮嘱他:“现在百姓关系不亲密,五常教育也没搞好,你得好好推广五常教育,而且啊,教育要宽松点,别把人逼得太紧。”于是呢,帝舜就把商这块地封给了殷契,还赐了个子姓。

这殷契啊,在唐、虞、大禹的时代可是个风云人物,他的功业在百姓中可是响当当的。有了他啊,百姓们都过上了安稳日子。看来啊,这殷契不仅是个治水能手,还是个治国的奇才呢!

这殷契家族可真是个传奇啊!契死后,他的儿子昭明继位,昭明死了又轮到相土,相土死了昌若上,昌若死了曹圉顶上,曹圉死了冥接手,冥死了振又来,振死了微接力,微死了报丁接力赛,报丁死了报乙上,报乙死了报丙冲,报丙死了主壬顶,主壬死了主癸来收尾,最后主癸死了,天乙闪亮登场,这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成汤啦!

这殷契家族啊,就像是在玩一场接力赛,一个接一个,不停地传递着家族的荣耀和使命。每个人都在为家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不过啊,我也得说,这家族的名字起得可真是有特色啊,一个比一个难记,像是在考验我们的记忆力一样。哈哈,看来要想在殷契家族混出名堂,不仅得有实力,还得有个好记性才行啊!

成汤这哥们儿啊,从契到他这儿,家族搬了八次家,真是够折腾的!最后呢,汤选择定居在亳这个地方,大概是觉得这里风水好,能旺家族吧。他这人啊,特尊重传统,继承了先王的居住习惯,还特地写了篇《帝诰》,大概意思就是告诉大伙儿:“咱家现在住这儿了,以后这就是大本营,大家都得给咱家守好了!”嘿,这成汤,真是个有远见的主儿!

汤哥这人啊,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出手就是征伐诸侯的大动作。那葛伯小子,居然敢不祭祀,这不是找抽么?于是汤哥就带着大军去讨伐他了。

汤哥出征前还发表了一番高论:“各位将士们,听我说两句。人看水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看老百姓就能知道国家治理得好不好。所以咱们这次出征,不仅要打败葛伯,还得让老百姓看到咱们国家的实力和决心!”

伊尹这哥们儿听了,连连点头:“高见啊!只要大家都能听进去你的话,国家的道路就能越走越宽。你是国君,管着这些老百姓,那些做善事的都得归你管。加油啊,汤哥!”

汤哥一听,更加来劲了:“好!你们要是敢不听命令,我就狠狠惩罚你们,绝不留情!现在,出发,去征讨葛伯!”

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征讨行动就开始了。这汤征啊,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场展示国家实力和决心的盛宴。看来,这汤哥不仅是个有远见的国君,还是个懂得用幽默鼓舞士气的高手啊!

这伊尹啊,有个挺牛的名字叫阿衡。他原本想偷偷接近汤哥,但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于是这哥们儿灵机一动,跑到有莘氏那儿当了个陪嫁的臣子,背个大锅,整天研究怎么给汤哥做好吃的。嘿,你别说,这招还真管用,汤哥一吃他做的菜,就觉得人生圆满了,连怎么治国都明白了。

还有种说法呢,说伊尹本来是个闲人,汤哥听说他厉害,就派人去请他。结果伊尹还挺拽,请了五次才肯来。来了就给汤哥讲了一大堆关于以前那些牛人君主的事儿。汤哥一听,哟,这哥们儿不一般啊,立马就把国家大事交给他来管。

后来伊尹又离开汤哥去了夏朝,结果一看夏朝那德行,立马又跑回了亳。他进城的时候走的北门,路上还碰到了女鸠和女房两位美女,于是就有了《女鸠女房》这么个故事。这伊尹啊,真是个传奇人物,不仅会做菜,还会治国,连美女都能碰到,真是人生赢家啊!

汤哥这天出门溜达,结果看到野外有人张了张大网,四面八方都罩住了,还念念有词:“哎呀,天下的东西啊,都从四面八方进我这网里来吧!”汤哥一听,乐了:“哈哈,你这网也太贪心了吧,想把啥都弄进去!”

于是,汤哥走过去,把网给撤去了三面,然后重新念咒:“哎,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不听话的,再进我这网吧!”诸侯们听说了这事儿,纷纷点赞:“汤哥这品德,真是没的说啊,连禽兽都感动得不行!”

就这样,汤哥一不小心就成了个爱护动物、讲究人道的楷模。看来,做个好人好事,不仅能赢得人心,还能顺便拯救一下小动物们呢!

那时候啊,夏桀那小子搞得政治黑暗,整天就知道瞎搞,而诸侯里的昆吾氏也趁机捣乱。汤哥一看这不行啊,得赶紧收拾收拾他们。于是,他就带着一群诸侯和伊尹小弟,自己还亲自操起斧头,去砍昆吾氏。砍完了昆吾氏,又接着去收拾夏桀。

汤哥站在大军前,振臂高呼:“各位将士,都过来,听我说两句。不是我汤哥想搞事,实在是夏桀那小子太不像话了,罪行累累。我也是听了大家的意见,才决定讨伐他的。我怕老天爷怪罪,所以不得不这么做。现在夏桀罪孽深重,老天爷都下令要灭他了。你们有人说:‘我们老大不关心我们,只顾着打仗,不顾我们死活。’那你们说怎么办?我要带领大家,一起灭了夏国。如果有人偷懒不听指挥,还说什么‘这日子没法过了,大家都得死!’那我告诉你们,夏桀就是这种德行,我非灭他不可!你们跟我一起,替天行道,我保证好好对待你们。别不信我,我说话算话。谁要是不听话,我就灭了他,绝不留情!”

说完这番话,汤哥就下令全军出击,还特意写了篇《汤誓》来鼓舞士气。搞完这一切,汤哥得意洋洋地说:“哎呀,我这次表现得太勇猛了,干脆就叫武王吧!”嘿,这汤哥,不仅打仗厉害,连给自己起外号都这么有水平!

哎呀,这夏桀可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在有娀的地盘上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只能灰溜溜地逃到鸣条去。他那帮夏朝的士兵也是,一点儿都不给力,输得一塌糊涂。汤哥一看机会来了,立马挥师进攻三嵕,把那儿的好宝贝都给抢了过来。义伯和仲伯这两个家伙也挺会来事儿的,赶紧做了个《典宝》来记录这些战利品。

汤哥打败了夏桀,心里那叫一个爽快啊,就想把夏朝的社神也迁过来。可惜啊,这事儿没办成,最后只能作罢,给夏社留了个位置。伊尹这哥们儿也是个会办事的,赶紧回来给汤哥报喜。

这么一来啊,诸侯们也都服气了,汤哥就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天子的宝座,把天下都给平定了。看来啊,这天下还是得有能人来治,像汤哥这样的英雄豪杰,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啊!

汤哥凯旋而归,到了泰卷陶这个地方,中垒这哥们儿赶紧给他写了个诰书,记录下这辉煌的时刻。搞定夏朝的事儿后,汤哥就回了亳都,还搞了个《汤诰》来告诫诸侯们:“嗨,各位诸侯大佬,三月的时候,我亲自到东郊来告诉大家,你们可得好好为老百姓干活,别偷懒啊!否则我就狠狠罚你们,到时候别怨我哈!”

他还说:“想当年,大禹和皋陶在外面辛苦奔波,为老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老百姓才过上了安稳日子。现在东边有长江,北边有济水,西边有黄河,南边有淮河,四条大河都治理好了,老百姓才有了安居之所。后稷教我们种地,各种庄稼都长得茂盛。三公也都为老百姓立了功,所以后来才有了我们商朝。那个蚩尤啊,跟他手下的大夫一起祸害百姓,结果帝尧就灭了他,这就叫有样学样。先王的话,咱们可得好好听着,努力干活,别偷懒!”

最后他还说:“那些不听话的,就别让他们在国内待着了,到时候可别怪我无情哦!”就这样,汤哥用这篇《汤诰》来命令诸侯们。伊尹这哥们儿也挺有才,写了篇《咸有一德》,咎单也不甘示弱,搞了个《明居》。看来咱们商朝的文化事业也是蒸蒸日上啊!

汤哥可真是个改革家啊!他一上台,就忙着改历法、换服装颜色,搞得挺热闹的。这回,他选择了白色作为主打色,还规定以后朝会都得在白天开。看来,汤哥是想让大家都过上“白天不懂夜的黑”的生活啊!哈哈,这改革力度可真不小,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适应呢?

哎呀,这汤哥真是命途多舛啊,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结果自己一死,继承人太丁还没来得及登基就跟着去了。这下可好了,皇位就传给了太丁的弟弟外丙,也就是咱们的帝外丙。外丙兄弟虽然当了皇帝,但运气也不咋地,才干了三年就驾鹤西去了。接下来,皇位又传给了外丙的弟弟中壬,也就是帝中壬。这中壬兄弟更惨,才干了四年就拜拜了。

这时候,伊尹这哥们儿站出来了,他觉得这么折腾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就把太丁的儿子太甲扶上了皇位。这太甲啊,可是成汤的嫡长孙,一上台就成了帝太甲。太甲元年的时候,伊尹还特地写了《伊训》、《肆命》和《徂后》这几篇文章,来教导太甲怎么当好皇帝。看来,这伊尹不仅是个政治家,还是个教育家啊!

话说回来,这商朝的皇位传承可真是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就是不太稳定啊。不知道这太甲兄弟能不能稳住局面,让商朝继续繁荣昌盛下去呢?咱们拭目以待吧!

帝太甲一上台就干了三年,结果嘛,表现得有点儿差劲。他既不聪明,又暴虐无道,完全不理会成汤定下的法度,把国家搞得一团糟。伊尹这老哥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就把太甲放逐到了桐宫,让他好好反省反省。

这桐宫一待就是三年,伊尹则暂时代理国政,管理国家大事。这期间,诸侯们也都来朝拜他,毕竟伊尹可是个大名人啊!

而帝太甲在桐宫这三年里,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痛改前非,变得善良起来。伊尹一看,嘿,这小子终于懂事了,于是就把他接回来,把政权交还给他。

太甲回来后,开始努力修行品德,诸侯们看到他的改变,也纷纷回到殷都,百姓们也因此过上了安宁的日子。伊尹一看这局面,心里高兴啊,于是写了三篇《太甲训》,来赞扬帝太甲,还称他为太宗呢!

后来太宗死了,他的儿子沃丁继位。沃丁在位的时候,伊尹也去世了。伊尹死后,人们把他葬在了亳都,咎单还特地写了篇《沃丁》来纪念他和伊尹的事迹。

沃丁死后,他的弟弟太庚继位,也就是帝太庚。太庚死后,他的儿子小甲继位。小甲死后,他的弟弟雍己继位,也就是帝雍己。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殷朝的国势已经开始衰落了,有些诸侯甚至都不来朝拜了。看来,这殷朝要想重新振兴,还得靠后来的君主们努力啊!

帝雍己驾崩后,他的弟弟太戊继位,成了新的帝王,也就是帝太戊。太戊一上台,就立伊陟为相,这可真是慧眼识珠啊!

话说有一天,亳都的朝堂上突然长出了一棵祥桑和一棵谷树,一夜之间就长得跟大拱门似的。帝太戊一看,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找伊陟商量。伊陟一听,就说了:“大王啊,我听说妖怪是斗不过道德的,您是不是政治上有什么疏漏啊?您得赶紧修修德啊!”太戊一听,觉得有道理,就照着伊陟的话去做,结果那祥桑和谷树就枯萎死掉了。

伊陟还特地把这事儿告诉了巫咸。这巫咸啊,可是个治理国家的能手,他写了篇《咸艾》,还写了篇《太戊》。帝太戊为了感谢伊陟,就在庙里赞扬他,说他不像是自己的臣子,更像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伊陟一听,赶紧谦虚地让了让,还写了篇《原命》来回应。

这么一来啊,殷朝又复兴了起来,诸侯们也都纷纷归附。大家一商量,觉得太戊这么英明神武,干脆就叫他中宗吧!

这中宗一走,他儿子帝中丁就急忙上台接手,看来这家大业大的,谁都想分一杯羹啊!中丁兄一上台,也没闲着,直接把都城搬到了隞,估计是想换个环境换换心情。然后啊,这河亶甲就在相地住了下来,过起了小日子。祖乙这哥们儿也不甘示弱,把都城又挪到了邢,这殷朝的都城啊,真是跟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

话说中丁兄也没逍遥多久,就一命呜呼了,然后他弟弟外壬就接手当了皇帝,这就是帝外壬。至于仲丁啊,这货的事迹史书上都没咋记载,估计是个打酱油的。外壬兄也没干多久就驾崩了,他弟弟河亶甲就接了班,成了帝河亶甲。可惜啊,这河亶甲时期,殷朝又开始走下坡路了,看来这家业传承也不是啥好事儿啊,一代不如一代!

这河亶甲兄弟也没撑住多久,就一命呜呼了。好在啊,他儿子帝祖乙及时接手,这殷朝啊,又在他的带领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复兴了起来。看来这家大业大,还是得靠有能力的人来支撑啊!

这祖乙兄一上台,就忙着招贤纳士,那巫贤就被他请来了,担任要职。这巫贤啊,据说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他在,殷朝的未来可期啊!

话说回来,这殷朝的皇帝们也是一茬接一茬,跟走马灯似的。不过啊,只要有能人在,这殷朝就不怕没落。咱们就拭目以待,看看这祖乙兄能带领殷朝走向怎样的辉煌吧!

哎,这祖乙兄弟也是命不长久,一闭眼就走了,留下个烂摊子给儿子祖辛。祖辛兄接手后,也没干多久,就跟着他老爹去了。这下可好,弟弟沃甲捡了个大便宜,顺利登上了皇位,成了帝沃甲。沃甲兄弟这皇位还没坐热乎呢,就一命呜呼了。这回啊,大家没选他的儿子,而是选了沃甲他哥的儿子祖丁来接班,这就是帝祖丁。

祖丁兄弟也是个短命的,没干多久也跟着去了。这回啊,大家又选了沃甲的儿子南庚来当皇帝,这就是帝南庚。可惜啊,这南庚兄弟也是个不争气的,没干多久殷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最后啊,大家实在没办法,只好选了祖丁的儿子阳甲来接班,这就是帝阳甲。

这阳甲兄接手的时候啊,殷朝已经是日落西山了。看来这家大业大的,也不是啥好事儿啊,一代不如一代,这殷朝的皇帝们啊,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哎哟,自从中丁这家伙开始啊,殷朝这边就乱了套。他老人家废除了嫡长子继承制,改立他的那些小徒弟们当皇帝。这些小徒弟们呢,一个个都不服气,你争我夺,都想当老大。结果啊,这九代下来,殷朝乱得跟一锅粥似的,诸侯们看到这个局面,都吓得不敢来朝拜了。

这殷朝啊,真是成了个大笑话。皇帝们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一会儿这个上台,一会儿那个下台,比唱大戏还热闹。这哪像个国家的样子啊,简直就是一群孩子在玩过家家!

说实话啊,我都替殷朝的百姓们捏把汗。这皇帝换来换去,政策也跟着变,百姓们怎么过日子啊?这殷朝啊,再这么乱下去,迟早得完蛋!

帝阳甲这哥们儿,也没干多久就驾鹤西去了,接着他弟弟盘庚继位,成了新的帝王,也就是帝盘庚。这盘庚兄上台的时候啊,殷朝的都城已经搬到了河北。可这家伙一上台,就搞了个大动作——渡河南下,又把都城搬回了成汤的老家。您瞧瞧,这殷朝的都城啊,就像个搬家公司,五迁其都,连个固定的地方都没有。

这搬家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老百姓们怨声载道,都不乐意搬。盘庚兄一看这局面,赶紧给诸侯大臣们开了个会,说:“想当年咱们的高后成汤跟你们的先祖一起打下了这天下,现在咱们得继续修法治国。要是你们都懒得动,那这国家还怎么发展啊!”

于是,盘庚兄就带着大家渡过黄河,回到了亳都,开始推行成汤的政策。这下子,老百姓们才算是安定了下来,殷朝也再次焕发出了生机。诸侯们一看这盘庚兄干得不错,也都纷纷来朝拜,毕竟大家都想跟着个有能力的君主混嘛!

这盘庚兄啊,虽然搬家的举动让大家有点儿头疼,但他治国理政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在他的治理下,殷朝算是再次走向了复兴。

哎,这帝盘庚兄弟也是命不长久,一闭眼就走了,留下个烂摊子给他弟弟小辛。小辛兄接手后,殷朝又开始走下坡路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百姓们思念着盘庚的好,纷纷怀念起他的功绩来,于是大家合力创作了《盘庚三篇》,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帝王。

可惜啊,小辛兄也没干多久就一命呜呼了,他弟弟小乙接手当了皇帝,这就是帝小乙。看来这殷朝的皇位啊,就像个烫手山芋,谁接谁倒霉。不知道这帝小乙能不能扭转乾坤,让殷朝再次复兴呢?咱们拭目以待吧!

帝小乙这哥们儿,也是潇洒走了一回,留下个烂摊子给儿子武丁。武丁兄一上台,就想着让殷朝再次复兴,可惜啊,手底下没人啊!于是乎,他硬是三年没吭声,政事全都交给冢宰去处理,自己就在一旁观察国风民情。

某天夜里,武丁兄做了个梦,梦见一个圣人,名叫说。第二天他兴冲冲地拿着梦中人的形象去找群臣百官,结果大家都摇头说不认识。武丁兄不甘心啊,就派了一群工匠去民间寻找。嘿,还真让他在傅险这个地方找到了。那时候的说兄,正在傅险筑墙呢,一身胥靡打扮。武丁兄一看,哟,这不正是我梦里的圣人吗?赶紧拉过来聊天,一聊之下,果然是个牛人!于是武丁兄就提拔他当了宰相,殷朝也因此得到了大治。

为了感谢说兄,武丁兄还特意把傅险这个地方赐给他当姓氏,从此大家就叫他傅说。这傅说兄呢,也没辜负武丁兄的期望,一番作为下来,殷朝那是蒸蒸日上啊!看来武丁兄这梦做得值啊!

帝武丁啊,这哥们儿也是挺有意思的。他祭祀成汤的时候,第二天就有一只飞雉跑到鼎耳朵上呸呸叫,武丁兄一看,哎呀妈呀,这啥情况啊,吓得脸都白了。祖己这哥们儿一看,就安慰他说:“大王您别怕,先好好处理政事吧。”

祖己接着就给武丁上课了:“老天爷看着咱们呢,它给咱们的年岁有长的也有短的,可不是它故意要弄死咱们,咱们自己作死它才没办法。老百姓要是道德败坏,不听教化,那老天爷就会降下惩罚来纠正咱们。所以啊,大王您得好好对待老百姓,别让他们失望啊。祭祀的时候也得诚心诚意,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武丁兄一听,觉得祖己说得有道理啊,于是就开始修政行德。嘿,这一来,天下老百姓都高兴了,殷朝也再次复兴了起来。看来啊,这武丁兄还是个挺会听劝的君主呢!

帝武丁这哥们儿,一生风光无限,可惜啊,最后还是没能逃过命运的捉弄,一闭眼就走了。他的儿子祖庚继位,成了新的帝王。祖己这哥们儿呢,特别赞赏武丁用吉祥的飞雉来警示自己修德的行为,于是就给武丁建了个庙,尊称为高宗,还特意写了篇《高宗肜日》及《训》来纪念他。

可惜啊,祖庚兄也没干多久就一命呜呼了,他的弟弟祖甲接手,这就是帝甲。可这帝甲兄啊,不是个好东西,整天就知道淫乱享乐,殷朝又开始走下坡路了。

帝甲兄一死,他的儿子廪辛继位,可惜这廪辛兄也是个短命的,没干多久也跟着去了。于是他的弟弟庚丁接手,这就是帝庚丁。庚丁兄干了一段时间后也去世了,他的儿子武乙继位。这武乙兄一上台,就把都城从亳地迁到了河北,看来是想换个环境换换运气啊。

这殷朝的皇帝们啊,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看来这家业传承也不是啥好事儿啊,得有个有能力的君主才能守住江山啊!

帝武乙这哥们儿啊,可真是个奇葩!他居然搞了个木偶人,还美其名曰“天神”。每天就拉着这木偶人陪他玩博戏,还特意找了人操控这木偶人。结果呢,每次天神都输得落花流水,武乙这哥们儿就乐此不疲地羞辱它。更绝的是,他还搞了个革囊,里面装满血,然后高举起来射它,还美其名曰“射天”。这哥们儿,真是把无道演绎得淋漓尽致啊!

有一次,武乙哥们儿去河渭之间打猎,结果遇上了大雷雨。你猜怎么着?他居然被雷给劈死了!这可真是报应不爽啊!他儿子太丁继位后,也没能干出个啥名堂来,没多久就跟着去了。然后太丁的儿子乙接手,这就是帝乙。帝乙这哥们儿一上台,殷朝就更是江河日下了。

帝乙这哥们儿啊,有俩儿子,大的叫微子启,小的叫辛。按说呢,这皇位应该传给长子启才对,可惜啊,启的母亲出身低微,所以启就没能继承皇位。而小辛的母亲是正宫娘娘,所以小辛就成了继承人。这帝乙一死,小辛就顺利上台了,这就是帝辛,大家都叫他纣王。看来啊,这出身有时候还真是个问题,不然启兄这皇位也轮不到他弟弟来坐啊!

这帝纣啊,脑筋转得飞快,耳朵眼睛也特灵光,力气大得能跟猛兽掰手腕。他聪明到能驳回别人的劝谏,也能把错误说得天花乱坠。他自负得要命,觉得天下人都不如他。这哥们儿还特好酒色,尤其迷恋那个妲己,妲己说啥他听啥。

为了讨妲己欢心,他让乐师师涓创作新曲子,跳那种妖艳的北里之舞,整天就听那些靡靡之音。他还加重赋税,搜刮民脂民膏,把鹿台堆满了钱,钜桥粮仓也装得满满的。他还收集了一大堆奇珍异兽,把宫室塞得满满的。那沙丘苑台被他扩建得更大,里面放满了野兽飞禽。

这哥们儿对鬼神也不恭敬,还在沙丘搞了个大聚会,把酒倒进池子里,把肉挂成树林,让男女裸体在里面追逐嬉戏,整夜喝酒狂欢。唉,这帝纣啊,真是个会玩的主儿,可惜玩得太过了,把国家都给玩没了。

百姓们怨气冲天,诸侯们也纷纷背叛,纣王一看这形势,赶紧加重刑罚,还搞出了个炮烙酷刑。他提拔了西伯昌、九侯、鄂侯这三个人当三公,想缓和一下关系。九侯有个漂亮女儿,就献给纣王了。可惜这姑娘不喜欢淫乱,纣王一怒之下就把她给杀了,还把九侯剁成了肉酱。鄂侯一看这情形,赶紧跳出来为九侯辩解,结果也被纣王一并剁成了肉干。

西伯昌听说了这事儿,偷偷叹了口气,结果被崇侯虎知道了,跑去告诉了纣王。纣王一听,立马把西伯昌关进了羑里大牢。西伯昌的臣子们一看主子被抓了,赶紧四处搜罗美女、奇物、好马献给纣王,纣王一高兴,就把西伯昌给放了。西伯昌出来后,为了表示诚意,把洛西之地献给了纣王,还请求废除炮烙酷刑。纣王一看这礼物挺丰厚,就答应了。还赐给西伯昌弓矢斧钺,让他可以征伐其他诸侯。

纣王又用费中当政,这费中啊,就是个马屁精,喜欢说好话、捞好处,殷朝的人都不待见他。纣王还重用了恶来,这恶来更是个挑拨离间的高手,诸侯们被他搞得越来越疏远纣王了。这纣王啊,真是自作孽不可活,看他这瞎折腾的劲头,殷朝离完蛋也不远了。

西伯这哥们儿啊,回到领地后就偷偷修炼德行做好事,结果诸侯们纷纷叛离纣王,投奔到西伯这儿来。西伯的势力越来越大,纣王就慢慢失去了权重。王子比干想劝劝他,可惜纣王不听啊。商容是个贤人,老百姓都挺喜欢他,可纣王却把他给废了。

后来啊,西伯去攻打饥国,一下子就把饥国给灭了。纣王的臣子祖伊听说了这事儿,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跑去告诉纣王:“天哪,我们殷朝的命数已经到头了,连占卜的龟壳都不给咱们好兆头了。这可不是先王不保佑咱们后人,是纣王你自己太淫虐,把天都给惹怒了,所以天要抛弃咱们啊。现在老百姓都想过安稳日子,都盼着天能降下威严来惩罚你,大命怎么还不来啊?”

纣王听了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说:“我生来不就有天命在身吗?”祖伊一看,心说这纣王真是没救了,就转身走了,边走边说:“纣王这人是没法劝了。”

后来啊,西伯去世了,周武王开始东征。到了盟津的时候,已经有八百个诸侯背叛殷朝来会合周武王了。大家都说:“可以攻打纣王了!”武王却说:“你们还不知道天命啊。”于是就又回去了。这武王啊,真是个懂得等待时机的人,看来这天下的确是要姓周了!

纣王这哥们儿啊,真是越玩越嗨,完全停不下来。微子劝了他好几次,他都不听,最后微子实在受不了,就带着大师和少师一起溜了。比干这哥们儿就比较刚烈了,他说:“作为臣子,有时候就得豁出去争一争。”于是他就硬着头皮去劝纣王。纣王一听,怒了:“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窟窿。”说完就把比干给剖了,看看他的心到底啥样。箕子一看这形势不对,吓得赶紧装疯卖傻,结果还是被纣王给囚禁了。殷朝的大师和少师一看,这殷朝是待不下去了,赶紧拿着祭祀乐器投奔周国去了。

周武王一看时机成熟,就带着诸侯们去讨伐纣王。纣王也不甘示弱,发兵在牧野迎战。结果甲子日那天,纣王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纣王一看大势已去,就跑回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跳进火里自焚了。周武王砍下纣王的头,挂在大白旗上示众,还杀了那个祸国殃民的妲己。然后释放了箕子,给比干修了墓,表彰了商容。为了让殷朝有个后继香火,周武王还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为诸侯,继续祭祀殷朝的祖先,并让他推行盘庚时期的政策。殷朝的百姓们一听这消息,都高兴得不得了。

于是啊,周武王就成了天子。后来他的后代们觉得“帝”这个称号太嚣张了,就改成了“王”。而那些殷朝的后代呢,就被封为诸侯,归周朝管辖。这下子,天下终于太平了,老百姓们也可以安心过日子了。

周武王这哥们儿,一生戎马倥偬,可惜啊,终究也逃不过生老病死。他去世后,武庚那小子,居然跟管叔、蔡叔一起搞起了叛乱。成王这小伙子一看,这还了得,赶紧命令周公去收拾他们。周公这哥们儿也是雷厉风行,三下五除二就把他们给灭了。

灭了叛乱之后,成王想了想,觉得还是得给殷朝留点儿香火,于是就把微子立为宋国的国君,让他继续祭祀殷朝的祖先。这样一来,殷朝虽然没了,但好歹还有个宋国在,也算是给殷朝的百姓们留了个念想。

哎,这历史啊,就像一部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有些意想不到的转折。不过好在,无论如何,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咱们这些看戏的,也就只能笑笑而已。

太史公这哥们儿啊,可真是个话痨。他说啊,我这颂扬契的事迹,从成汤那会儿开始,就一直在书啊诗啊里头扒拉资料。契这家伙是子姓,后来他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就用封国的名字当姓了,于是乎就有了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这么多姓氏。孔子这老头子也插嘴说,殷朝的车子做得挺漂亮,还特别喜欢用白色。哎呀,这历史啊,就像个大家庭,姓氏多得跟菜市场似的,不过这也正是咱们华夏文明的魅力所在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嫡嫁千金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剑帝 大奉打更人 猎艳江湖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男欢女爱 邻家雪姨 魔艳武林后宫传 龙魂侠影 穿成奸臣嫡女,她本色出演 校花的贴身高手 名门艳旅 花都太子 六零海岛,大力女混的风生水起 人在港综,你管这叫卧底?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谍云重重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谍影:命令与征服 修仙归来在校园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大明风流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大明之南洋再起 王朝的腐朽 
最近更新带着美女闯三国 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九五至尊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穿越原异界寻仙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大宋风云 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开局穿成奶娃子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