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首页 >> 大明世祖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晚明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长生界 烽烟尽处 民国之谍影风云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带着农场混异界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 大明世祖全文阅读 - 大明世祖txt下载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四章 迟早要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俄罗斯人的到来,在奉京城并未掀起波澜,但却给予了满清极大的安全感。

无他,俄罗斯的商队带来了三万斤火药,也就是五百来桶火药。

对于满清来说,制约他们战斗力的是火药和铠甲,火药的充裕足以让他们以大凌小,占据优势。

巴尔古津等殖民据点被占后,俄罗斯人其实也想反击过,但地理因素的存在,再加上财政的制约,让他们不得不选择屈服。

俄罗斯人需要貂皮来转售,缓解财政;满清需要铁器、火药满足战争。

两者关系迅速升温。

而在大明拿下西域后,俄罗斯人反而成了主动的一方,他们迫切地想要制衡明军脚步,而满清则是其中重要一环。

可以想象到,随着大明越来越强势,两者的关系将会不断发展,甚至结为同盟也不下话下。

夜深人静,范文程则与洪承畴见面。

彦演,你觉得我们能拿下漠北诸部吗?

范文程倒了杯茶水。

能。洪承畴抬起头,果断道:漠北诸部本就是囊中之物。

可是,明军不会善罢甘休。

范文程脸上爬起来愁绪:你我都知道,漠北地方贫瘠,铁矿近无,维持着奉京城艰难异常。

如今一旦拿下漠北,明人必然不会放过,到时候朝廷定然是难定居筑城了。

最后像那些蒙古人,四处游牧,茹毛饮血,想要茶而不得,受商人欺凌——

范文程叹道:别看我手中的瓷器粗糙,但就算是我家,也难寻一整套茶具了,孙辈甚至只能用陶器来饮茶。

洪承畴沉默了。

漠北的贫瘠,并不是说说而已。

往日民窑烧制的瓷器,就算是下人也随手一扔了事,如今在草原上却价值千金。

易碎的瓷器,商贾们不愿意运送,也经常被打碎,更别说还隔着漠北,自然就价格奇高。

没有铁矿,农具,武器就无法锻造;没有茶,油腻的肉食,奶制品能齁死人,让人生病。

粮食备受珍惜,无法酿酒;布匹稀缺,贵族们只能以毛毡披身,蓬头垢面。

奉京城如今虽然维持的不错,但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再继续下去,满清朝廷彻底地游牧化并不远矣。

一如当年的元廷,退还草原数十年,中央集权很快就退化,甚至连成吉思汗的千户制都无法维持,彻底封建领主化。

而如今,满清的这种趋势非常明显。

几年前,那些八旗贵族为了所谓的弥补元气,主张瓜分了布里亚特蒙古,草场、牧民全部被瓜分,朝廷虽然占据大头,但八旗却吃下不小。

范文程述说着,他脸上泛起忧虑:几年下来,这群贵族们拥有了自己的部民,虽然现如今还很听话,但今后呢?

就如你所想,将整个扎萨克部、土谢图汗部吞并,那么如此辽阔的草原,朝廷必然无法直辖——

洪承畴恍然,陡然一惊:你是说,这会又是一场分封?

没错。范文程眯着眼:贵族们必然要求瓜分部众,而皇帝和朝廷难违众意,也鞭长莫及……

洪承畴接着话往下说:为了酬谢功劳,彻底的鲸吞漠北诸部,与其让原有的贵族占据,还不如让八旗们统治——

说到这里,他彻底明白了:如果这般做,这是重走蒙古帝国的老路。

没错。范文程言简意赅道:当代还无事,三五载,十来年,下一代后,八旗贵族们必然离心离德,朝廷不战自溃——

那,不出兵?洪

承畴试探道。

不出兵,那车臣汗部岂不是白吞并了?训练多年了八旗贵族们,岂不是怨恨四起?

范文程轻笑道: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咯。

好家伙,洪承畴算是彻底明了。

把整个漠北吞并了,除非能迅速的整合实力,再次南下中原,不然的话这个大清,迟早要完。

亦或者说,等顺治啥时候归西,这朝廷就会玩完。

甚至等不到那个时候,在吞并漠北诸部后,八旗贵族和蒙古贵族将会实力暴涨,一旦联合起来,颠覆朝廷只是等闲。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兴致索然起来,浑身似乎都没有什么力道了。

他一把年纪了,如今能够支持他继续做事的,莫过于一条路走到黑罢了。

但如今,就算他想破脑袋,也觉得不可能继续入主中原。

亦或者说,即使是在崇祯朝,但凡朝廷用心些,满清根本就无法入关,只能成为藓疥之疾,顶多一个北元第二罢了。

这时候入关,太难了……

范先生,我算是明白了诸葛亮的难处。洪承畴唉声叹气了几句,一屁股坐在火炕上,他扭过头道:

天意难为,大势难挡,机关算尽也是无用功罢了——

言罢,洪承畴告辞而去。

待他刚出门,就闻听消息:

祖大寿病逝了……

洪承畴脚步骤停,他回首看着范文程脚步匆匆而出,互相看了一眼,并肩向着皇宫而去。

祖大寿虽然一直被软禁在家中,但其子、孙,侄子,都是汉八旗之中的干将,总兵、参将不少。

其作为汉军的代表人物,可就生起不少的波澜。

范文程甚至有一种秋风萧瑟之感。

祖大寿的死去,意味着明将的凋零,满清想要像之前那样补充人才的情况,今后不会再有了。

而此时,在辽东省,已然是大雪初化了,万物复苏的季节。

沈阳府,长安县。

靶场中,忽然嗖的一声,一支硬木箭向箭靶射出,这支箭大约飞出十来丈,就掉落在杂草丛中,离箭靶还有三、四丈距离。

弓臂在手,曹玺还能感觉到弓弦嗡嗡的颤响,却听身后嗤的一笑,回首而望,只见好友李士枕的笑脸。

后者也毫无忌讳地大笑之:完璧,你怎么箭术还无精进?

此事非一时一日之功可成,你莫要笑我。

曹玺愤愤道:要不咱们比一场,我让你三箭。

罢了,我这细胳膊细腿的,绝难抵得过你。

李士桢摇摇头,故作潇洒道:做官,就得是提笔杆子。

曹玺气急,追了上去。

俩人昔日作为汉八旗,被豪格出卖留在沈阳被俘,成为了俘虏。

随后则编入军中,成了待归。

本以为这辈子只能如此,谁知道否极泰来,最后竟然因为学问之故,成了官身,从小吏做到了如今县六房书办。

大明治下,县一级以知县为主,正七品,随后以教谕(学)、通判(监察,诉讼)、县丞(副手)分管,从七品。

而长安县共有七房,吏、户、礼、兵、刑、工、承发七房,各房以书办为首,为正九品,合十来个人不等的典吏。

典吏是有编制,但没有入流,一般也是由他们之中提拔人手为书办。

别看七房多,在京畿,大部分的县除了六房以外,还有粮房、盐房、库房、招房、柬房以及承发、户总、科税、河道等十房。

加在一起,甚至

达到了十六房。

正九品的书办,对于二人来说,可谓是极其重要的,从戴罪之人,变为官身啊!

奔赴县衙后,知县长话短说,直言道:一年一度的省试将来,尔等多做准备吧……

言罢,就直接离去。

曹玺与李士桢叹了口气,只能罢了。

自从官吏分流后,虽然胥吏之患不绝于耳,在朝野之间大为盛行,但实际上,这玩意随着主客形势而易之。

州县官之所以倚重书吏,其实说白了就是想通过他们定期收取各种法外的孝敬,从而对胥吏为患就睁只眼闭只眼。

但实际上,只要知县如同海瑞一般清廉如水,胥吏就如同泥巴,随其拿捏,根本就翻不起风浪来。

士桢,这活越来越难咯。

曹玺叹了口气,知县老爷懒政,累得是他们这群人,背锅的也是他们。

吏员总是没前途的。

李士桢忽然抬起头:完壁,你想参加省试吗?

难道你想?曹玺一惊。

没错,我想,不过我想考的是科举。李士桢认真道:如今吏也是民户,也能参加科举。

哪怕是秀才,前途比咱们如今强太多。

说着,他激动起来:辽东文风不盛,相较于关内三五里一私塾,在辽东百里都不一定有教书先生。

秀才,举人,哪怕是举人,也能直授知县,这可是知县啊!

我明白。曹玺点头:吉林那里只要是举人就直授知县,辽东谁不知道?

吉林将军虽然驻扎在吉林城,但这些年却一直没有白待,勤恳地开荒,种地,移民,建造新城。

言罢,待心情平缓后,俩人才出了县城。

此时的长安县外,土地泥泞,杂草丛生,零零散散地见到一些土地被翻,露出草根。

长安县有土地一万三千顷,这是在户房记录的,大都是朝廷分配在辽东的勋田。

李士桢随口就来:当初朝廷在关内,是一亩置换三亩,所以那些士兵们不得不出关,但受限于人手不足,种下粮食的土地只有五千顷。

一旁的曹玺则苦笑道:去年秋末征发徭役来修河渠,好家伙,所有的壮丁加一起,才三千来人。

修了三十里就作罢了。

辽东这些年来,虽然不断地出台措施鼓励移民,但实际上人力匮乏的境况从未改变。

保守估计,如今辽东全省人口,还未至两百万。

平均每府不过二十来万,到各县就更少了。

希望今个这位锦国公府,能好伺候些……

俩人对视一眼,骑着马就向东而去。

很快,长安县以东二十来里的一处平原上,就见到几个身着劲服,浑身散发着杀气的男人,临河而望。

在他们身后,几匹神俊的马儿在低头吃草。

这里可都是上好的水浇地——

曹玺为之咋舌,摇头笑道。

嘿,关键还是这个位置。李士桢低头道:这里去往沈阳极近,不过五十来里,贴近官道,临近河水。

锦国公府的人是真会选位置。

似乎是见到二人的皂袍,几人纷纷靠拢。

你们是长安县的?

在下是长安县户房书办(我是礼房书吏)——

怎么来了两个?为首一人摆摆手:无所谓了,这里我很满意,救选这里吧!

说着,就打来了一张户部的文书。

李士桢打眼一

瞧,只见其上书:

奉陛下之命,今锦国公,李讳定国,立下卓越之功,故加赐其地五十顷,位辽东省,沈阳府,长安县境内,不得有误——

很明显,后面的长安县等字,是辽东巡抚衙门填写,加盖了章。

按照惯例,这五十顷是在关内的数,但关内已经不再赐地了,所以挪到关外,那就是翻三倍。

那就是一百五十顷,即一万五千亩地,这是一笔庞大数字。

而这伙锦国公府的人,则凭借着长安县内四个字,寻觅到了这样的无主之地。

地形平坦,临近官道,靠近河流,涝旱无忧,眼光确实不错。

自然如此。李士桢别无二意,他也根本没有想与锦国公府作对的意思。

言罢,他在地契上填上自己的名字,再补上知县的名字。

随后,他从马背上拎起知县硕大的官印,直接就盖上。

很好。来人很满意其果决,直接扔出一袋钱来:一点小意思,请笑纳。

李士桢一摸索,约莫十来块银圆,还算不错,没白跑一趟。

留着他们在原地欣赏风景,李士桢带着曹玺离去。

路上,曹玺惊叹:这科举,得忙活多少年,才能有这一百五十顷地?

战功,才是最让人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俩人将地契、官印送归,直接就下了衙。

宅中饮酒未半,就有几个闯了进来:

李书办,这蒲河畔的田,我们张家可是巴望了许久,怎么今日就舍了去?

膀大腰圆的管家厉声道:是瞧不起我们伯爵府吗?

李士桢一愣,破口笑道:灶台上的锅灰黑了你的心,你只是知道土地被人看上了,那你可知是谁家?

谁家?那也要讲究个先来后到不是。

锦国公府,你去找吧!

一时间,满远沉寂。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不是戏神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剑来 寒门嫡女有空间 回到过去当富翁 大唐第一世家 九转霸体 天唐锦绣 万相之王 末世神魔录 大宋泼皮 大梦主 凡人策 修罗武神 餮仙传人在都市 邻家雪姨 不死战神 黄金召唤师 重生后,我娇养了反派镇北王 当满级大佬翻车以后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抗战之烽火燃血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雷武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唐土万里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寒门宰相 异域之星球领主 
最近更新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 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 隋烽 一品狂士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十国风华 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 堪破三千世相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大宋河山 宋歌声声慢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 大明世祖txt下载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 大明世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