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到这般田地才能认清,谁才是真的兄弟。
“多谢大哥记挂,弟弟一定擅自保重,不让大哥担心,”八爷竭力忍住眼泪,可眼中仍旧有水光闪烁,一边说着,八爷一边双手端起面前的酒杯,恭恭敬敬递到大爷的面前,“大哥请。”
大爷接过酒杯,打量着八爷明显泛着水光、再真诚不过的眼睛,顿了顿,大爷收回视线,一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八爷也陪喝了一杯。
待大爷将酒杯放下,八爷又拎着酒壶为大爷斟酒,然后再度恭恭敬敬递到大爷面前,一字一字认真道:“大哥多年以来对弟弟的照拂,弟弟心里有数,实在感激不尽。”
大爷道:“你是我弟弟,照顾你是应该的。”
是的,只要是真心实意认他是大哥的,他就会真心实意拿地方当弟弟看。
而在这些弟弟里面,他最疼的最亲的,无疑是老八。
到底是在额娘膝下长起来的,也是他一路看着长大的,就像老八之前说的,老八的骑射是他手把手教的,这情分自然不是别的皇子能比的,所以,从始至终,老八一直都是他最信任的人。
自然,老八也对得起他的信任,大福晋过世的时候,老八夫妇主动提出为大福晋守孝一年,他不在京师的时候,老八为他尽孝额娘跟前,八福晋为他照顾儿女,作为弟弟,老八无疑是最懂事儿贴心的。
所以,他对老八能不好吗?
他得意的时候,不会忘了提拔老八,当年老八才十五岁就能随驾出征葛尔丹,为后来大封皇子获封奠定基础,这里头是少不了他这个做大哥的在御前为老八举荐争取的。
做大哥的当然要照顾弟弟,这没什么好说的。
后来,因为勾结天子近臣隆科多“私窥密折”,他这个做大哥被万岁爷厌弃彻底垮台,老八就此从他身后走到台前,接手了他多年辛苦挣下来的势力。
起先,他心里有落差,很难接受,但是在想通事情再无回旋余地、老八接任才是最好也是唯一选择之后,他就开始一门心思地辅佐老八,努力适应身份的转变。
作为兄长,大爷自认对得起八爷了。
所以此时此刻,他能坦然地面对八爷这双带着水光的眼,也能坦然地说出这番话来。
大爷的这份坦然,让八爷更是鼻头发酸,他怕自己失态,当下忙不迭低下头,继续为大爷倒酒,只是才拿起酒壶,就听到大爷低沉的声音又传来。
“老八,你觉得大哥对你如何?”
八爷忙不迭放下酒壶,抬起头,一脸感激地看着大爷:“大哥待弟弟再好不过,弟弟若是没了大哥,只怕早没了容身之地。”
两边位置空着,也不是没有好处,所以八爷这时候也能跟大爷说说心底话,只要压着声,就不怕被人听去。
“这话不对,”大爷摇摇头,“以你的能力筹谋,即便没有大哥襄助,你也照样会从咱们兄弟里头脱颖而出,会受万岁爷重用,说实话,大哥对你的襄助其实很有限。”
大爷说的不错,八爷的能力是任谁都不能埋没的。
头一次上战场,谁能指望只有十五岁的少年八爷能有什么突出表现?不过就是逮着机会镀镀金罢了,但是八爷就是能把万岁爷交代的差事干得漂漂亮亮,万岁爷对他刮目相看,转年征讨噶尔丹的时候,万岁爷仍旧钦点八爷随驾。
这一次,八爷更为万岁爷重用,将最要紧的粮草后勤都交给八爷打理,八爷也是完成地干净漂亮。
两度随驾征讨噶尔丹的经历不仅为八爷挣来了贝勒爵位,也得到了裕亲王的青眼,后来裕亲王就直接找万岁爷要了八爷去帮衬打理广善库。
后来也是裕亲王临死还要搭上整个裕亲王府的身家性命为八爷在御前摇旗呐喊,举荐太子之位,自此,八爷的声势更胜从前,成了能跟三爷、四爷争锋,甚至还略胜一筹的存在。
这些可不是大爷能够帮得到的。
大爷说的是实话,但是这实话落在八爷的耳中,却让八爷心惊胆战,再开口的时候,八爷声音都带着颤了:“大……大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即便没有大哥襄助?
难不成,大哥也要同他割席断义吗?
八爷惊惶不安地看着大爷,那眼神活像是个知道要被抛弃的小兽,看得大爷心下一声叹息,这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八爷,那时候,他也总是这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跟在自己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