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但不鸡,万岁爷还时不时逮着五爷一顿猛夸呢!
无他,五爷承欢太后膝下,让太后安享天伦,这在以孝治天下的天家,五爷可是妥妥儿的标杆啊!
所以,谁能因此小觑五爷?
别的皇子再怎么拼命再如何挣表现,到底是个什么前程,究竟能得个贝勒还是侥幸被封郡王,那都是说不好的,在给皇子爵位这事儿上,万岁爷显然不是个大方的。
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一直以来上头都有太子,为了保证太子的地位稳固,万岁爷在对其他皇子的爵位问题上,难免会吝啬。
就比如第一次大封皇子,就只封了大爷、三爷两个郡王,愣是把四爷给卡掉了,就算有官员为四爷说话,那也不好使。
可是五爷的前程却是一众皇子里头最稳定也最平坦的了,就算不办差不立功,难道……
孝顺太后、侍奉太后她老人家,难道不算功劳?
那可是别的皇子都挣不到的功劳!
而且人家五爷打还是个肉团子起就开始立功了!
所以第一次大封皇子,五皇子顺顺利利被册封为贝勒,第二次大封皇子,五爷又毫无悬念地成了郡王。
说是毫无悬念吧,其实也还是稍有些悬念的。
毕竟在第二次大封皇子之前,万岁爷不知怎的,对宜妃娘娘的态度就冷淡了下来,更别说是九爷了,这些年,万岁爷都没有正眼看过九爷。
亲额娘失宠,亲弟弟被万岁爷厌弃,五爷会不会受此影响?还是有人好奇的。
事实证明,只要有太后在,任谁任何事都影响不了五爷的前程。
五爷非但被册封为了郡王,万岁爷还赐号恒,“恒”是什么意思?
是肯定五爷对太后对皇上对生母十年如一日的仁孝,也是万岁爷对五爷前途的表态。
不仅仅是太后喜欢五爷,更是万岁爷也喜欢得紧,只要有万岁爷在,五爷的前途就恒久不变。
所以谁能小觑五爷,压根儿就没有,非但没有,还多的是羡慕五爷的。
自然,如今的五爷也没有要对谁献殷勤的必要,如今形势再复杂,不管日后哪位皇子登基继位,但凡是有点儿脑子的,都不可能会苛待五爷这样的富贵闲王。
没必要嘛。
可是本该最自在的五爷,这时候,却当众表现出对四爷过分的恭敬,添茶倒酒的,谁能不多看两眼?
尤其是八爷,眼瞧着五爷对四爷的殷勤,以及对他的视而不见,八爷再好的修养,这时候脸色也是难看得紧,平日滴酒不沾的人,这时候却忍不住端起酒杯,一言不发地一饮而尽。
老九今天没来。
八爷是到了三爷这里才知道九爷今天因病抱恙而不能出面的。
因病抱恙?
到底得了什么病?
不是说宜妃娘娘身子不适,五爷跟九爷还日日去翊坤宫给宜妃娘娘请安侍疾的吗?
怎么又变成老九病了?
是因为给宜妃娘娘侍疾给累病了?还是因为不想见他所以才故意寻的借口?
是五哥吗?
是五哥拦着不让老九见他吗?
自然是,就老九对他那般死心塌地,怎么可能对他弃之不顾,肯定是因为五哥,或许还有宜妃,这娘俩儿逼着老九跟他一刀两断呢。
不仅如此,瞧着五哥如今对四哥的态度,那殷勤的就差摇尾巴了!
怎么着?
五哥这是算准了他是彻底翻不了身,所以不但要拦着不许老九同他再有瓜葛,还要带着老九去讨四哥的好吗?
这就想改弦易帜了?
也不先瞅瞅老九屁股上的屎擦没擦干净!
八爷垂着眼冷冷盯着面前的酒杯,然后将一饮而尽。
同样脸色难看的,还有七爷。
虽然一早叮嘱了七福晋务必要趁这机会做好夫人外交,七爷也很珍惜能遇到四爷的机会,一门心思想着能跟四爷破冰,只是……
到现在,四爷除了刚到的时候对他点了点头之外,便再没有搭理过他,好似眼风都没给一个。
七爷也不敢太主动,一则是四爷身边的人不断,大爷三爷五爷都在同四爷说话,他这个一向不被重视的七弟,自然不敢贸然插进去,二则是,他也怕弄巧成拙,更被四爷厌烦。
所以……
福晋那边进行的顺利吗?
应该的吧。
侧福晋既是行善积德,想来很有善心,必然能够理解包容他的难处吧。
虽是这样想着,但是七爷的注意力还是一直放在四爷身上,手里还一直捏着酒杯,随时都准备着去给四爷敬酒,只是四爷跟五爷聊得火热,他捏着酒杯的手都有些僵硬了,还是没有找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