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四爷跟八爷前往隔间说话。
甫一坐下,不待茶水上来,八爷便开口同四爷道谢:“因着弟弟之前身子不适抱恙在家,四哥代弟弟打理内务府,四哥一向辛苦,因为弟弟的缘故更是百上加斤,弟弟每每想来,很是不安,更是感激四哥。”
说话的功夫,奴才奉茶上来。
“八弟刚才还说咱们兄弟之间不必客套,可是八弟一张嘴就是客套,”四爷拢着茶,淡笑着看着八爷,“往小了说,愚兄帮衬你这个病着的弟弟,兄弟手足齐心互助,这本是天经地义,易地而处,八弟难道不会帮衬愚兄?八弟又有什么好不安的?”
八爷正要开口,却被四爷拢茶的声音打断,然后就听着四爷继续往下道:“往大了说,愚兄是奉皇阿玛旨意代管内务府,自是怎么尽心尽力都不为过的,八弟就更不必不安了。”
八爷闻言,脸上一僵。
四哥这话是什么意思?
是在提醒他内务府是万岁爷的,不要把内务府当成他自己一个人的买卖?
他从前倒是不知四哥说话竟然这般阴阳怪气。
只是……
四爷都已经这么说了,八爷下面的话倒是难以启齿了。
八爷为什么一直着急见四爷?
因为他重新接手内务府之后,他才发现,四爷代管内务府的时候,已经把修建一众阿哥府邸还有公主府的银子通通都给批了!
是的,都给批了!
整整六十万两银子啊!
一笔笔,用在什么地方,多少钱,那叫一个账目明晰,八爷带着人点灯熬油地一条条一笔笔地对账,对了几天下来,愣是一处错处都没有寻到!
八爷会钦佩四爷做事细心?
不,八爷气得差点儿又吐血了!
内务府的银子都是干什么的?
最重要的,那肯定是负责皇室日常开支了,这其中就包括宫廷用度、皇帝赏赐、太监宫女薪俸及日常用品。
其次就是皇家工程的修建与维护,这就很好理解了,就比如去年三爷跟四爷奉命负责修缮的几个那几个畅春园周边的园子,以及这次一众阿哥们的府邸修建。
第三就是宫廷的祭祀与典礼,这些礼仪活动的经费也是需要内务府出的。
再有就是,宫廷人员(太监宫女等)的选拔、考核及奖惩,这一笔支出也需要从内务府里面拨。
内务府一年的支出,基本上维持在二百八十万两左右,其中占最大头的,就是皇家工程的修建与维护,差不多要占支出的三成以上,也就是八十万两左右。
只是这八十万两究竟能有多少扎扎实实用在工程上的,这里头的水且深着呢。
从前毓庆宫每年的开销比万岁爷都多,那超出太子应得份例的花销是哪儿来的?
除了太子应有的份例、江南的孝敬,最大头的可就是太子从内务府里面借来的,这一借动辄就是数万两银子,可是却也从来没见太子还过。
内务府是万岁爷的私库,只要万岁爷不计较,太子借再多也没什么可说的。
但问题是,太子实际上每年从内务府拿的银子跟记录在册的借款数目是对不上的,动辄是翻倍,甚至翻了几倍的,这一点,或许旁人不知,但是最近在审凌普的八爷却是再心知肚明的。
所以那每年悄无声息流入太子荷包的几万甚至十几万两银子是哪儿来的?
总不可能是凌普凭空变出来的吧?
其实都不用凌普交代,八爷也能猜到。
凌普这个曾经的内务府总管大臣,几乎每天都要经他手批上万两的银子,这银子用在什么地方,一笔笔账本上记得再清楚明白不过,但是私底下必然还有一本账呢。
手里三不五时漏点儿好处,才有人愿意跟着你办事不是?
难不成世间个个都是大公无私、清明刚直视金银如粪土的吗?
而且……
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嘛。
要不然就凭着凌普自己能有本事从内务府往家里搬回金山银山?
八爷自然不是凌普之流钻钱眼儿里头去的德行,但是这道理他自然是明白的,所以在有些事儿上,他是赞同凌普的做法的。
当然他并不认为自己如此有什么不对,还是那句话,从你这里得不到好处,谁还稀得为你卖命?
所以从前打理广善库的时候,八爷也没少这么做。
广善库每年都会拨出一定数额的款项交给八旗都统衙门及其他部院衙门主管, 贷借给八旗、驻防旗丁和官吏人等, 定期定额收缴本息,以此解决旗丁债务和生计问题, 并对官吏人等进行特殊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