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每次看见她,他的心境就变得轻松,如同奔流的山间小溪,在阳光下激起小小的闪着光的浪花。
严格来说,她不是第一个跑进他内心深处的姑娘。
但上一个姑娘是师姐元宝……那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他是个很现实的人,忙于养家糊口,不做白日梦,所以早就主动斩断不切实际的奢望。
与红儿定亲了,他就一心一意,把红儿放在心上,不胡思乱想。
毕竟,他从小就卑微,过着普通人的日子,每日能吃三顿饭就算满足,从来不敢学那些妻妾成群的好色财主。
方哥儿深呼吸一下,收回目光,抿嘴微笑,继续整理装药材的抽屉,动作熟练又麻利。
— —
红儿跑回阿金嫂当掌柜的铺子,在屋檐下的一个角落摆设自己的凉皮小摊。
摆好之后,她坐着小板凳,用充满希望的眼眸看向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用笑声吆喝:“尝一尝北方特色凉皮!好吃不贵!美味凉皮,特色小吃,清爽开胃!”
“男女老少都爱吃的凉皮!”
阿金嫂把烤鸭摊也摆在屋檐下,因为这样比铺子里面更显眼。
她转头看红儿,咧嘴笑,调侃道:“做买卖要吆喝,累吧?不如早点嫁给小方大夫,去那处大宅院里做少奶奶。”
红儿虽然脸红,但脸皮并不薄,当即俏皮地接话:“我生怕自己配不上小方大夫,哪敢装什么少奶奶?”
阿金嫂故意逗她,笑道:“哎哟!哪里配不上?依我看,你们就是天生一对,地上一双!”
“如果我长成你这小模样,让我去配神仙吕洞宾,我都敢!”
恰好这时,有个顾客来了,顺口接话:“你还要配吕洞宾啊?老板娘好大的狗胆!”
阿金嫂自知失言,连忙使劲抿住嘴巴,但标志性的门牙仍然因为笑容而暴露。
这顾客是个四十来岁的男子,小个子,瘦瘦的,但胃口很大,很能吃。
他在红儿那里买一大碗凉皮,又来阿金嫂这边买一份烤鸭,端去铺子里面,坐桌旁,吃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吸溜的声音。
阿金嫂帮忙沏茶,客客气气,如同对待财神爷。
然后,她又回到屋檐下,守着烤鸭摊,默默吞咽口水。
其实,她何尝不想吃这香喷喷的烤鸭?何尝不嘴馋?
但是,为了赚钱,她拼命忍住冲动。
美味的烤鸭出自她之手,然而,任何一个光临的客人都吃得比她多。
这就是她的无可奈何。看得到,闻得到,也摸得到,但就是吃不着。
不是被动地吃不着,而是主动的,舍不得吃。
过了一会儿,顾客吃饱了,搁下筷子,喝一大口茶水,发出满足的喟叹,然后站起身,迈出门槛,走到门外,笑道:“你们是不是在凉皮和烤鸭里放了迷魂汤?”
“为啥我天天爱吃,但就是吃不腻呢?”
这话落音时,他抬起右手,抹一下嘴角的油腻,一双小眼睛鬼鬼祟祟地盯着红儿看。
红儿装作没听见,眼睛大大方方地看向大街,不理他。
阿金嫂不敢得罪财神爷,笑容满面,右手拿扇子扇风、驱赶苍蝇,说:“您可真会开玩笑。”
这顾客自以为刚才说的话很有趣,想调戏小姑娘红儿,没想到这“小鱼儿”不上钩。
他又调侃几句,然后稍有遗憾,不得不走了。
等他走远之后,阿金嫂如同卸下虚伪的面具,往旁边“呸”一声,语气不屑,说:“有几个小钱,就不正经,男的都这样。”
红儿抬高下巴,坦坦荡荡地心想:小方大夫肯定不会这样。
阿金嫂忽然问:“红儿,你看刚才那个人算不算好人?”
红儿淡淡地笑道:“只要吃东西给钱就行,管他好人坏人?表面上看几眼,哪里看得出他的心肝是红的,还是黑的?”
“反正我看不出来。”
阿金嫂警惕地往左右看几眼,然后压低嗓门,神神秘秘地说:“他是人牙子,肯定不是善类。以后再看见他,你要小心些,千万别上他的当。他嘴皮子厉害,油嘴滑舌。”
“嗯!”红儿郑重其事地点头答应,笑容灰飞烟灭,门牙紧紧咬住下嘴唇,眼神变得复杂,亮晶晶的眼神瞬间变得黯淡无光。
难以启齿的回忆涌上心头……
因为她当初之所以变成小丫鬟,就是被人贩子拐卖,卖给人牙子,人牙子又转手把她卖出去当丫鬟。
因为被拐卖时还太小,她甚至不记得爹娘是谁,家住在哪里……
不幸中有个万幸,她遇到赵甘来,遇到对她好的善人,没有被恶人摧残。
红儿短暂地发一会儿呆。
今天天气好,生意也好做。
赶在太阳升上中天之前,她把凉皮卖光了,然后去铺子后院的井边打水洗碗筷。
收拾干净之后,她向阿金嫂告辞,提着篮子回家去。
身体有些不舒服,因为来癸水的关系。
她加快脚步,眉头不舒展,鼻子上冒汗珠,心心念念想快点到家。
然而,有个鬼鬼祟祟的中年男子早就盯上她,甚至一路尾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