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纂闻言微微颔首,这倒也是,对方离的这么远,跑去一趟若是无功而返,岂不是白跑一趟,不如让对方直接来长安城,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比去越州找辩才和尚难多了,问道:
“可是,我派人去越州,请辩才和尚入京,人家不答应,我又能奈他何?”
程俊一边扒拉着饭菜,一边说道:
“你派人去请,当然不行,你的面子才值几个钱,这件事,得让陛下派人请辩才和尚来长安。”
“陛下是天子,由他派人去请,若是辩才和尚不来,就是抗旨不遵,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不来。”
杨纂眸光一亮,起身说道:“那我现在就去请旨。”
程俊看着他火急火燎模样,说道:“你不先吃点东西再去?”
杨纂摆手说道:“不吃了,这件事不解决,我也吃不下饭。”
“我先去了!”
“去吧去吧。”
程俊努了努下巴,目送他远去,继续吃着饭菜,忽然感觉不对,老杨结账了没有?
别是没有结账就走了吧,那岂不是我自己花钱请自己吃了一顿饭?
转念一想,程俊又觉得老杨不是那种人,便心安理得慢悠悠吃着饭菜,等他回来。
不到半刻钟,杨纂忽然神色凝重的去而复返。
程俊见他走了进来,神色一怔,“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半刻钟时间,他估计连平康坊的坊门都没出去。
杨纂坐回到他的身边,神色凝重说道:“我走到半路上,忽然想起来,如果我去了皇宫,见到了陛下,陛下不答应怎么办?”
程俊疑惑道:“这件事对陛下有利,陛下怎么会不答应?”
杨纂愁眉苦脸道:“我这不是害怕吗,你想想,我上赝品的事,本就惹得陛下不高兴,现在又要请陛下帮忙,陛下能答应?万一他不答应,我该怎么办?”
程俊扯了扯嘴角,说道:“你这样想不对,你应该想,宁愿做错,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杨纂摇头说道:“我觉得应该是,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能做错。”
程俊没好气道:“杨明府,我怎么感觉你缺了点上进心啊?你不想升官了?”
杨纂苦笑着道:“我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说着,他注视着程俊,说道:
“程三郎,要不,你吃完了饭,跟我一起,去皇宫面圣?”
“有你在身边,我能安心一些。”
程俊沉吟道:“好吧,等我吃完了以后。”
杨纂闻言顿时松了口气,心中的紧张宛若全被卸下一般,满面笑容说道:
“你慢慢吃,我等你!”
程俊依旧细嚼慢咽着,吃完了饭,和他一起到柜台处结了账,便各自骑上马匹,朝着皇宫方向而去。
而此时,甘露殿内。
李世民正站在龙书案旁边,低头看着《兰亭序》赝品,眉头紧皱着道:
“杨纂这家伙,眼睛长在脸上是用来出气的?这么新的东西,他竟然也看不出来?”
长孙皇后坐在他身边,闻言笑着道:“杨纂的眼光,不及二哥您万分。”
“他看不出来真假新旧,妾身以为,也是正常。”
李世民看了她一眼,“你还帮他说起话来了?”
长孙皇后捂嘴轻笑道:“妾身的意思是,杨纂不及二哥您的眼光,二哥一眼就能看出真假,他哪能跟二哥比。”
李世民微微颔首,说道:“这倒也是。”
“得亏朕当时没有来得及看这东西,不然,朕非得被他气个不轻。”
李世民哼道:“也就是现在知道他不是故意,不然,拿这种东西当做贺礼,朕不得不怀疑他的用心。”
说着,他转头看向长孙皇后,说道:“户部尚书戴胄,跟朕说,程俊去了一趟尚书省,从玄龄那里要到一份公文,要户部彻查坑骗杨纂之人的家小。”
长孙皇后听出其言外之意,说道:“此人不仅骗了杨纂,也骗了二哥,其心可诛,让户部查此人家小,也无可厚非。”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朕也是这么觉得。”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走到了门口,抱拳说道:
“陛下,长安侯程俊,和长安令杨纂求见。”
李世民闻言一怔,并没有回应侍卫,而是转头望向长孙皇后,说道:
“也不知怎么回事,朕每次一提到程俊,这小子就能冒出来。”
长孙皇后莞尔道:“说明程俊这小子,经不起二哥您念叨。”
李世民对着侍卫摆了摆手,说道:“让他们进来。”
“遵旨!”
那名侍卫应了一声,转身而去。
很快,程俊和杨纂一前一后走入殿内,对着坐在龙榻御座上的李世民,和坐在凤座上的长孙皇后行礼道:
“臣程俊,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
“臣杨纂,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对着他们笑吟吟点了点头。
李世民挥了挥手道:
“两位爱卿平身。”
说完,他打量着二人,说道:
“朕刚刚还在跟皇后念叨你们两个,你们就来了。”
二人直起身子,程俊瞧见龙书案上摆放着一幅字,问道:“陛下欣赏字呢?”
李世民淡淡道:“是啊,朕在看杨爱卿献的贺礼,打开一半,朕就看出是个赝品。”
说着,他望向杨纂,问道:
“杨爱卿,你平时是不是不怎么收藏字画?”
杨纂羞赧道:“陛下慧眼,臣确实不怎么收藏。”
李世民嗯了一声,“那就是不喜欢了。”
“不喜欢的东西,你就敢买来,买到赝品,你也是活该。”
杨纂低着头道:“陛下教训的是,臣日后一定不会再犯。”
李世民双手抱肩,看着他问道:
“杨爱卿,你这个时候入宫见朕,是搞到真迹了?”
杨纂摇了摇头,“还没有......”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挑,“没有搞到真迹,你来见朕做什么?”
杨纂解释道:“臣已经查到《兰亭序》真迹,目前在越州永新寺僧人辩才手中。”
“这个辩才,是梁司空袁昂玄孙,原为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弟子,智永大师在圆寂之前,将所藏《兰亭序》真迹,传予辩才保管。”
李世民哦了一声,“那你还等什么,直接去越州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