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首页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藏国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朕即帝国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全文阅读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txt下载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1章 杨宛(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茅元仪,这位曾经的翩翩少年,如今却身处流亡的困境。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历经磨难,饱尝人间冷暖。然而,无论生活如何困苦,他始终铭记着与杨宛的约定,那份深深的思念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他前行的道路,让他无论身处何地,都心怀希望。

夜幕降临,月光洒满了茅元仪的简陋小屋。他静静地坐在窗前,凝视着远方的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杨宛的思念。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敲门声。

“茅兄,你在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茅元仪回过神来,起身打开门,只见一位好友站在门外,面带忧色。

“怎么了,这么晚了还来找我?”茅元仪问道。

好友叹了口气,道:“我听说你最近过得不太好,特地来看看你。你这般模样,真让我心痛。”

茅元仪笑了笑,道:“多谢你的关心。我虽身处困境,但心中仍有希望。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能够找到出路。”

好友点点头,道:“我知你心中所思,但世事难料,你也要为自己打算一番。若是有何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茅元仪感激地看了好友一眼,道:“多谢你。我会记住你的好意。”

送走了好友,茅元仪重新坐回窗前。他闭上眼睛,仿佛又看到了杨宛那清澈如水的眼眸和清脆悦耳的笑声。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昨日重现,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而在遥远的苏州,杨宛也一直在西子湖畔等待着茅元仪的归来。她站在湖边,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心中充满了期待。这时,一位熟人走了过来,关切地问道:“宛儿,你还在等茅元仪吗?他已经走了很久了,或许已经……”

杨宛打断了她的话,坚定地说道:“我相信他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之间有过约定,他一定会遵守的。”

熟人叹了口气,道:“你这样等下去,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你应该为自己打算一番,找个好人家嫁了。”

杨宛摇了摇头,道:“我心中有他,无法再容纳其他人。我会一直等下去,直到他回来为止。”

熟人无奈地摇了摇头,离开了湖边。杨宛独自站在湖边,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坚定和期待。

终于有一天,战乱平息,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之中。茅元仪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勇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奇功,成为了众人景仰的英雄。他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佳话。

当他听闻杨宛依然在西子湖畔等待他归来的消息时,心中顿时激动不已。对他而言,杨宛不仅仅是他心爱之人,更是他心灵的寄托。他迫不及待地向朝廷请命,希望能够尽快返回故乡,与杨宛重逢。经过漫长的旅途奔波,茅元仪终于抵达了苏州城。他脚步匆匆,径直走向了心心念念的西子湖畔。

站在熟悉的西子湖畔,茅元仪望着眼前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杨柳依依的岸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未曾改变,但他却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他静静地凝视着湖水,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

他想象着与杨宛重逢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他沿着湖畔的小径缓缓前行,目光急切地搜索着那个熟悉的身影。每一步都带着深深的思念,每一步都充满了期待。当他走到一处亭台时,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青衫女子。她静静地站在亭中,眺望着远方的湖面,那背影显得如此孤独而又坚定。

茅元仪的心猛地一紧,他知道,那一定就是他日夜思念的杨宛。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澎湃的情绪,然后轻声唤道:“宛儿……”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温柔和深情。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安静下来。杨宛身躯微微一颤,转过身来,目光与茅元仪交汇的瞬间,泪水夺眶而出。

杨宛似乎察觉到了他的临近,她慢慢地转过身躯,当她的视线与茅元仪相对时,两人的眼眸里皆闪过一抹惊诧与兴奋。他们就如此静谧地伫立于亭内,相互凝望着对方的双眸,宛如要把彼此的魂魄都深深地烙印于心间。

“元仪,果真是你吗?”杨宛的嗓音略微颤抖,她似乎难以置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茅元仪跨步向前,牢牢握紧杨宛的双手,眼眸中充满了温情与挂念。“正是我,宛儿。我归来了。”他的话音低沉且笃定,宛若要将所有的想念都倾诉而出。

两人相拥而泣,所有的等候和牵挂都转化成了深沉的拥抱。他们彼此述说着离别后的诸般经历,分享着各自的喜怒哀乐。那些年的执着与守候,在此刻都显得无比珍贵。

茅元仪将杨宛紧紧地拥在怀中,仿佛要将她融入自己的骨肉之中,再也不愿放开。他的双手在她的背上轻轻拍打,如同抚慰着这些年她所承受的所有孤独和等待。他的脸颊轻轻贴在她的发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熟悉而清甜的香气让他心醉神迷,恍若隔世。

“宛儿,这些年你辛苦了。”茅元仪的声音带着些许沙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挤出来的一样,充满了愧疚和深情,“你一直在这里等我,我却迟迟未能归来,让你受尽了磨难。”

杨宛感受着茅元仪那有力的怀抱,听着他充满歉意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轻轻地摇了摇头,抬起手抚摸着茅元仪的脸颊,微笑着说道:“元仪,你不要这么说。我知道你有你的苦衷,我也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只要你能回来,所有的等待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难得的相聚时光。亭外的西湖波光粼粼,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远处传来悠扬的歌声,伴随着湖水的波涛声,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元仪,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吗?”杨宛轻声问道,她想知道茅元仪对未来的规划,也想知道他们是否能够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

茅元仪松开怀抱,牵着杨宛的手,两人并肩坐在亭中。他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打算重新振作起来,做些实事。这些年我经历了许多,也学到了很多。我要用我所学,为国家和人民尽一份力。”

杨宛听着茅元仪的话,心中满是敬佩和骄傲。她知道,茅元仪一直都是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人。她轻轻地握紧了茅元仪的手,说道:“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够做到的。无论你去哪里,做什么,我都会一直支持你、陪伴你。”

茅元仪转过头,深情地看着杨宛,眼中满是爱意:“宛儿,谢谢你。有你在我身边,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们会一起努力,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两人相视而笑,仿佛所有的困难和磨难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们知道,只要彼此相爱、相互扶持,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夜晚降临,月光洒满了西子湖畔。茅元仪和杨宛并肩漫步在湖边的小道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幸福。他们谈论着过往的点点滴滴,回忆着那些美好的时光。每一个话题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也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走在一起。

“元仪,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相遇的情景吗?”杨宛突然问道。

茅元仪笑了笑,点了点头:“当然记得。那时候你穿着一袭白衣,像仙子一样出现在我面前。我一眼就爱上了你。”

杨宛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娇嗔道:“你就知道取笑我。”

茅元仪哈哈大笑,紧紧握住杨宛的手:“我怎么会取笑你呢?你是我的珍宝,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会一直珍惜你、爱护你,直到永远。”

两人的身影在月光下渐渐远去,只留下那甜蜜而坚定的誓言在风中回荡。

夜幕渐渐地笼罩了整个大地,宛如一块巨大的黑布慢慢地铺展开来。在这宁静的夜晚里,两个身影缓缓地出现在湖畔的小径上。月光如水般洒落在他们的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件银纱,使他们的身影显得神秘而浪漫。

他们手牵着手,步伐轻盈,仿佛漫步在云端。茅元仪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炽热地凝视着杨宛。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深情,仿佛在向她诉说着千言万语。

杨宛微微一愣,脸上泛起一丝羞涩的红晕,但随即露出了一个幸福而灿烂的微笑。她轻轻地低下头,柔声说道:\"我愿意。\"声音虽然不大,却如同天籁一般动听。

茅元仪听到这句话,心中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喜悦。他紧紧地拥抱着杨宛,感受着她的温暖和爱意。两人相拥而笑,那一刻,时间似乎停止了流动,所有的幸福和美好都凝聚在了这个温馨的拥抱之中。

他们知道,从此刻起,他们的生命将紧密相连,无论未来会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他们都会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在这个美丽的湖畔,他们许下了永恒的誓言,承诺彼此不离不弃,相伴一生。

夜空中的繁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也在为他们祝福。微风轻拂着湖边的垂柳,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大自然为他们演奏的美妙乐章。在这静谧的氛围中,他们的爱情变得更加坚定和深厚。

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一起走过风风雨雨,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故事,就像这湖畔的美景一样,永远留在彼此的心中,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明朝万历四十年,那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神秘色彩的年代。就在这一年的春天,茅元仪带着胜利的喜悦和荣耀回到了故乡。他的归来,不仅仅是战争的凯旋,更是一段被世人传颂的佳话的开始。

那个春日的清晨,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茅府门前。金色的阳光与古朴的门楣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府中的仆人们早已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喜事做着精心的准备。

杨宛,以妾室的身份,踏入了茅元仪的生活。她的出现就像春日里温暖的阳光,给茅府带来了一丝温馨的气息。她身着一件素雅的青衫,步伐轻盈地走进了茅府的大门。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之光。

杨宛的美丽与温柔让人如沐春风。她的一颦一笑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仿佛春天里绽放的花朵,清新脱俗。她的到来使得茅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让茅元仪的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柔情。

“宛儿,你终于回来了。”茅元仪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他的眼眸中满是柔情与珍视。

杨宛轻轻抬起头,望着茅元仪那深情的眼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微笑着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元仪,我终于可以和你在一起了。”

两人手牵手,一同走进了茅府。府中的下人纷纷上前行礼,祝福他们的结合。茅元仪拉着杨宛的手,穿过熟悉的庭院,来到了他们的新房。

新房中布置得温馨而雅致,窗外是一片绿意盎然的花园。杨宛站在窗前,眺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茅元仪从身后轻轻环住杨宛的腰,将头埋在她的颈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感受着杨宛身上那熟悉的清香,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幸福感。

“宛儿,我会用我的一生来守护你,让你幸福。”茅元仪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杨宛的承诺和珍视。

杨宛转过身,看着茅元仪那深情的眼眸,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她轻轻地抚摸着茅元仪的脸庞,柔声说道:“元仪,我相信你。我们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两人相拥而笑,彼此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幸福。他们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和坎坷,他们都会携手共度,相濡以沫。

接下来的日子里,茅元仪和杨宛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他们一同游览了苏州的名胜古迹,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佳肴,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茅元仪也常常带着杨宛一同出游,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让彼此的心灵得到了深深的滋养。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茅府也变得越来越繁荣兴旺。茅元仪的才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他的官职也得到了提升。而杨宛也用自己的智慧和温柔,为茅府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采。

他们时常一起回忆起过去的岁月,那些艰辛和等待仿佛都变得微不足道。他们知道,正是那些经历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更加坚定地走在一起。

一天,阳光和煦,微风不燥,正是人间好时节。杨宛穿着一袭淡绿色的长裙,那裙摆随风轻轻摆动,如同那春日里初绽的嫩叶,带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她的步履轻盈,如同仙子下凡,走进了茅元仪的书房。

茅元仪正在书房中挥毫泼墨,那笔尖在纸上跳跃,如同精灵在舞蹈。他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目光便落在了杨宛的身上。那白皙如玉的脸庞,那闪烁着聪慧与温柔的眼眸,都让他心中一动。

“宛儿,你来了。”茅元仪放下手中的笔,微笑着迎上前去。

杨宛羞涩地低下头,轻轻福了一礼,“元仪哥哥,我……我来看看你。”她的声音如同清泉流淌,带着几分娇羞与期待。

茅元仪看着她那羞涩的模样,心中更是欢喜。他牵起杨宛的手,温柔地说道:“宛儿,你可愿与我共品这壶清茶,一同赏这满园春色?”

杨宛抬起头,迎上茅元仪那深情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轻轻点了点头,柔声道:“元仪哥哥,我愿与你共度此生,品茗论诗,赏花赏月。”

两人相携着走出了书房,来到了园中。那满园的春色映入眼帘,花红柳绿,鸟语花香。茅元仪指着那盛开的花朵,为杨宛介绍着各种花卉的名称与特点。而杨宛则认真地倾听着,时而露出惊喜的笑容。

他们在园中漫步着,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他们时而低声细语,时而欢笑嬉戏,那画面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午后,两人又回到了书房。茅元仪教杨宛识字读书,而杨宛则聚精会神地听着。她的聪慧让茅元仪很是欣赏,而她的认真与专注更是让他心动不已。

当杨宛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她会眨着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茅元仪,等待着他的解答。而茅元仪则会耐心地为她讲解,直到她完全明白为止。

就这样,两人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下午。当夜幕降临时,他们坐在月光下,品着香茗,谈论着诗词歌赋。

茅元仪为杨宛朗诵着自己刚刚创作的一首描述春天的诗,那诗中融入了杨宛的形象和气质,仿佛为她量身定制一般。杨宛听后,心中感动不已,她望着茅元仪那深情的眼眸,眼中满是爱意。

“元仪哥哥,你的诗写得真好。”杨宛柔声说道,“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诗中的影子。”

茅元仪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杨宛的手,深情地凝视着她:“宛儿,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诗篇,我愿意用一生来呵护你。”

杨宛听后,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她轻轻地依偎在茅元仪的怀中,感受着他的温暖与爱意。两人就这样相依相偎着,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月色如水,星光点点,仿佛每一颗星辰都在诉说着一个遥远而动人的故事。在这静谧的夜色中,茅元仪与杨宛的爱情就如同那璀璨夺目的星辰,虽然平凡,却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茅元仪与杨宛相识于一个春意盎然的午后,那时候的他们,一个是才华横溢的书生,一个是温婉可人的女子。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相似的性格让他们迅速成为了知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友谊逐渐升华为深沉的爱情。

茅元仪热爱诗词歌赋,他的诗篇中总是充满了对杨宛的赞美与思念。而杨宛则是他最好的听众,她总能准确地理解他的心意,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予回应。他们在书房中相对而坐,共同品读着那些优美的诗句,分享着彼此的心得和感受。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捉弄人。崇祯九年,清兵如狼似虎地攻掠昌平,整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与危机之中。茅元仪,这位心怀家国的热血男儿,眼见国家危难,毅然决定请兵勤王,誓要保卫疆土,护佑百姓。

在茅元仪即将出征的前夜,他与杨宛坐在西子湖畔的亭中,面对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两人的心情却异常沉重。茅元仪紧握着杨宛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但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担忧。

“宛儿,我必须去。”茅元仪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说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看着国土沦丧。”

杨宛默默地听着,眼眶已经泛红。她知道茅元仪的决定是正确的,但心中的担忧和不舍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紧紧地依偎在茅元仪的怀中,泪水在脸颊上滑落。

“元仪哥哥,你一定要小心。”杨宛哽咽着说道,“我和孩子都在这里等你回来。”

茅元仪抚摸着杨宛的头发,心中充满了愧疚和不舍。他知道,这一去凶多吉少,但他也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他轻轻地吻了吻杨宛的额头,低声说道:“宛儿,你一定要坚强。无论我能否回来,你都要好好地活下去。”

第二年秋,茅元仪因朝政纷争再次被迫离家入闽,前往戍所。杨宛得知消息后,心如刀绞。她独自一人站在西子湖畔,望着茅元仪离去的方向,泪水模糊了双眼。她知道,这一别可能是永别,但她还是默默地为他祈祷,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

茅元仪离开后的日子里,杨宛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她不仅要独自抚养孩子,还要面对外界的种种压力和困难。但她始终坚强地支撑着,因为她相信茅元仪一定会回来。

每当夜幕降临,杨宛便会坐在窗前,凝视着远方的星空,心中默默地诉说着对茅元仪的思念和期盼。她想起了他们曾经一起漫步在西湖之畔的情景,想起了茅元仪那坚毅而温柔的眼神。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昨日重现,让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而在遥远的戍所,茅元仪也在日夜思念着杨宛。他时常望着天空,想象着杨宛此刻在做什么,是否也在思念着他。他知道,他的责任是保卫国家,但他更希望能够早日结束这场战争,回到杨宛的身边。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茅元仪也深知其中的危险。他时常在梦中见到杨宛和孩子,那些温馨而美好的画面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回家的信念。他默默地祈祷着,希望自己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幸存下来,回到他心爱的人身边。

就这样,两人身处异地,心却紧紧相连。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对方,并各自为了实现重聚的愿望不懈奋斗。尽管等待的时光如同被拉长的橡皮筋,充满了无尽的忍耐与折磨,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内心的希望与信念,不曾有丝毫动摇。因为他们深信,只要心中有爱,便足以攻克任何艰难险阻。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某天,一阵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狂风暴雨,无情地向杨宛袭来。她呆坐在屋内的椅子上,原本紧握茶杯的手突然失去力气,杯子顺势滑落在地,瞬间碎成无数片。杨宛浑身颤抖着,缓缓拆开那封从远方寄来的信件。信中的字迹已变得模糊不清,但那残酷得让人心碎的事实,却如同刀刻斧凿般深深烙印在她心头——茅元仪在湖州因病离世了。

杨宛如同雕塑一般,静静地凝视着手中的信件,整个人似乎已经脱离尘世,陷入了一种空灵的状态之中。她的目光空洞无神,仿佛失去了生命的光彩,变得无比呆滞与木然。泪水悄然滑落,悄无声息地滴落在信纸之上,将那本已模糊不清的字迹渲染得更加难以分辨。她的内心被痛苦和绝望所填满,无法接受眼前这残酷的事实。

“不,这不可能!”杨宛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颤抖与难以置信之情,“元仪哥哥,你曾经亲口答应过我一定会平安归来,可为何现在却离我而去?”她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脚步踉跄不稳,如同一叶孤舟在狂风巨浪中摇摆不定。杨宛匆匆忙忙地冲出房间,直奔庭院而来。

寒风刺骨,犹如凌厉的剑刃划过她娇嫩的肌肤,吹散了她飘逸的长发,也吹走了她心底仅存的一丝温暖。她仰起头,仰望着辽阔无垠的天空,那片曾经与茅元仪一同欣赏过的月色此刻竟显得如此冷漠与无情。月光洒下,映照出她孤独的身影,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一个人,独自承受着无尽的悲伤与痛苦。

“元仪哥哥,你在哪里?”杨宛声嘶力竭地喊着,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夜空中回荡,带着绝望和哀伤,如泣如诉。“你回来啊,我不要你离开我!”然而,回应她的只有那冰冷刺骨的寒风,无情地吹过她的身体,还有那死一般沉寂的夜空。茅元仪,那个曾经与她花前月下、吟诗作对的恋人,真的已经离去了,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也离开了她。

杨宛无力地跌坐在地上,她紧紧抱住自己的双膝,将头深深地埋进膝盖之间,让泪水尽情地流淌。她的心像是被撕裂成了无数碎片,每一片都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和痛苦。整个世界似乎都在这一刻失去了色彩,变得灰暗无光。

“宛儿,你怎么了?”就在这时,一位热心肠的邻居大妈注意到了杨宛的异样,急忙走上前来,关切地问道。杨宛缓缓抬起头,泪眼朦胧地望着大妈,嘴唇颤抖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的喉咙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捏住,无法发出任何声音。

大妈看着杨宛手上拿着的信件以及散落在地上的碎纸片,心里已经大致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她轻柔地拍了拍杨宛的肩头,轻声安慰道:“宛儿啊,我晓得你现在心里头肯定难受得紧。但是呢,日子还是得过下去的呀,你要振作起来才行。”杨宛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下头,表示自己听到了,但内心的伤痛却并未因此减轻半分。她清楚大妈所言极是,生活无论如何都需要继续前行,然而她却始终无法挣脱内心无尽的哀伤与思念之情。

在接下来的漫长时光中,杨宛每天都沉浸在泪眼朦胧与郁郁寡欢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她时常默默地伫立在茅元仪昔日居住的房间门口,宛如一座雕塑般一动不动,脑海中不断闪回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而温暖的回忆,如今却如同锐利的箭矢,深深刺痛着她脆弱的心灵。

每到夜幕降临,杨宛总是独自一人坐在窗前,眼神迷茫地凝视着远方的星空。她耳畔回荡起茅元仪曾向她倾诉的缠绵悱恻的情话,以及许下的海誓山盟。然而,这些美好的回忆如今已化作无尽的哀愁,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感到无法言说的痛苦。

她明白,从这一刻起,她再也无法听到茅元仪那温柔的声音,也无从再见他那灿烂的笑容。在这个严寒的冬日,杨宛的内心仿佛被冰封,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她默默地忍受着失去挚爱的痛苦和无尽的思念,期盼着终有一日能摆脱阴影,重新寻觅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嫡嫁千金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剑帝 大奉打更人 猎艳江湖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男欢女爱 魔艳武林后宫传 邻家雪姨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穿成奸臣嫡女,她本色出演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武侠:我在大明皇宫炼阴化阳 动漫之后宫之旅 娱乐圈病弱美人和男主婚后爆红了 和竹马睡了以后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谍云重重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谍影:命令与征服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大明风流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大明之南洋再起 寒门宰相 
最近更新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沈家大小事 中医大师扁鹊 汉末浮沉书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带着美女闯三国 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九五至尊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公主的坏心思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西唐居士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txt下载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最新章节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