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子蓝昭满月礼这一天,勇冠侯府门庭若市,好不热闹。
大都城的达官贵人纷纷到访,也是,皇上本来也没有几个女儿,如此逢迎的机会岂能错过了。
萧贵妃出宫的请求被皇帝驳回,早早的托人送来了礼物。
方墨仪打扮甚是素雅,只用一个宝蓝色翠珠丝绣花绣抹额束发,她面色红润,生完孩子后,更多了一分风韵。
姨娘们围着方墨仪坐下说话,夸赞小公子的声音一茬接着一茬。
老夫人和蓝卓招待宾客,秋姨娘也是个得力的,老夫人一个眼色就懂,都不用多说。
她心里对秋叶更加满意了。
方墨仪在等一个人,她的伴读兼好友,文太傅家最小的嫡女,文佳。
文佳陪着母亲孙氏到山庄养病已经有一年多了,如今孙氏的病已经大好了,前几日才回到大都城。
方墨仪应付着一茬一茬来屋里看她和小公子的女客,不觉间有些疲累了。
突然一声清脆悦耳,如风铃般欢快的叫喊声让她回过神了。
她下意识的喊道,“文佳!”
文佳满面春风的笑着,顾不得女子端庄的礼仪了,几乎是蹦跳着就到了方墨仪的床前。
母亲孙氏跟在后面,宠溺中带着些许嗔怪,“慢点走,像什么样子。”
“六公主,你想我了没啊?”文佳小嘴一抿,歪着头,眼睛像是会说话一样。
“当然,快和我说说你最近怎么样了。”方墨仪拉着她的手,急切道。
文佳上辈子寿命不长,刚成亲一年,生下儿子后感染风寒伤了身体,不久后竟然不治而亡。
“我呀,就陪着母亲在庄子上养病,你别说,我的心境都平稳了不少,日子虽然清净,但舒心的很,唯一不好的就是不能见你。”文佳笑嘻嘻的。
孙氏也附和着,“文佳对公主是真心实意的,这孩子就是个性子直的,对好友都是掏心掏肺的,对不喜欢的又不会遮掩,说的好听了是天真,说的不好听了就是蠢,我巴不得她在我身边一辈子呢,我看顾着她。”
方墨仪深有感触,她和文佳投缘,何尝不是因为性子相似,上辈子,她俩谁也没有落得个好结果。
如果不是她后面有皇家撑着,恐怕早就和文佳一样的下场了。
方墨仪眼眶一红,看着好端端的文佳站在身边,心里万般欢喜。
“母亲,女子怎么能不嫁人呢。”文佳说着,脸上莫名的红了一片。
看样子是有心上人了。
“母亲,你不是喜欢小婴孩嘛,你去看看小公子去,我和六公主还有好多话要说呢。”文佳娇羞的支开了母亲。
“是了,我去看看小公子,你们好生聊着。”孙氏看出文佳想要和公主说悄悄话,便起身朝里间走去。
文佳上辈子嫁了六品光禄寺少卿陈春生,也是低嫁。
孙氏的初衷是好的,娘家比夫家高好几个品级,怎么样夫家也要敬着她的。
可是陈春生家有个争风吃醋,心思毒辣的宠妾,没少挖空心思害文佳,孙氏知道后气急,本打算等女儿生产完便张罗着和离,可是文佳刚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去世了。
孙氏责怪自己给女儿选错了夫君,整日郁郁寡欢,不久后也去世了。
“看你这娇羞的样子,怎么,有心上人了?”方墨仪忍住笑意,打趣她。
“有……你不要告诉别人。”文佳小声道,眼里止不住的温柔。
“谁呀?”
“他今天也来了。”文佳神神秘秘的。
“嗯?”方墨仪岂能不知道她喜欢的是谁,文太傅的门生,今年的探花郎姜世玉。
按理说也符合孙氏要女儿低嫁的标准,只是后来又换成了陈春生,她问了几次,文佳也不可能说。
后来文家的庶女文清嫁了探花郎姜世玉。
方墨仪回忆着,姜世玉的确是个好夫婿,只有一妻,从未纳妾,更别说外室了。
“我猜姓姜?”方墨仪眉毛一挑。
“哎呀,没意思,你这么快就猜到了。”文佳用手帕捂着脸。
方墨仪看着失而复得的好友,心里百感交集,一定帮着文佳嫁给姜世玉。
“六公主,我在庄子上的时候,经常到那里的寺庙为母亲,家人,还有你祈福。来之前,我找工匠打了一个纯金的小佛像,莲花座是用羊脂玉石做成的,请寺里的师傅开光祈福了呢。”
“哦?那我要看看,好好的放在我的屋里供着。”方墨仪笑着,上辈子她的好东西太多了,对这些身外之物并不在意,也没有让人拿出来好好看看。
“公主,我去给您拿来吧。”晴儿抽身就往外走。
话音刚落,庆国公夫人周氏进屋来了。
柔儿俯身在方墨仪耳边轻声说了一句,“庆国公夫人的礼足足有十大箱,都快赶上迎娶的聘礼了。”
方墨仪惊讶了一番,实在有些太多了。
周氏没有一点心疼的意思,要不是怕别人说闲话,她倒是想抬二十箱礼来呢。
反正,是给她的孙子的。
“夫人,礼实在太重了。”方墨仪命人给周氏倒了茶水暖身。
“不用不用,看六公主脸色红润,月子做的应该不错的,人也越发水灵了。”周氏夸着,看着方墨仪哪哪都好。
文佳打趣,“我倒看出来了,庆国公夫人才是真疼你。”
周氏也跟着笑,慌忙的喝了一口茶,“我去看看小公子。”把茶杯一放,起身快步朝着里间去了。
小公子吃饱喝足了,便由奶妈哄着睡了。
这一群老夫人也不敢大声吵嚷,尤其是周氏,看着小公子那肥嘟嘟粉嫩嫩的小脸,更是喜欢的紧。
趁着奶妈不注意,偷偷的摸了好几回小公子的小脸蛋。
孙氏看着周氏那一脸的宠溺,有些心疼周氏。
她唯一的儿子傅城本是风光霁月的翩翩少年郎,风流倜傥,风华绝代,大都城哪家的女儿不想嫁给他。
可是如今双腿残了,又传出了他不能人道的消息,往后周氏也没办法享受含饴弄孙的日子。
孙氏往边上挪了挪,把好位子让给了周氏,“夫人,在这儿看,舒服一些。”
周氏笑着坐了过去,这粉雕玉琢的粉团子,怎么看都看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