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契丹士卒走上来看了看两人,回头朝首领摇了摇头,意思是应该活不成了。
契丹首领点了点头,用契丹语问了问:“就只来了这两个人?”
其他契丹人都有些失落和沮丧,点了点头。
这时又有探马来报,不远处原本有一支武周的军队来袭,看起来像是之前在小凌河战役中惨败的晋王军队余部,不过,看到这里的火光四起,他们已经停足不前,调头撤军了。
契丹首领一声长叹,带兵离去。
……
另一路人马的横昆四兄弟,也碰到了和裴定方这一路相似的境遇。
张相公屯哪里有武周的军队,不但没有,反而还见到契丹人的旗号和营寨。
四兄弟一合计,不如按照严邶静所说的,去另外两处地点也看看,反正相距又不远,于是四人再度一番疾驰,经过了孟窑屯和龙须子山两处。
结果和先前一样,这两个地方也都只有契丹人的营寨。
这下四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按理说以严邶静对于营州地区战局的把控度来说,她绝对不可能连续说了三个地方,都是反的!
理由只有一个,这三个地方本来就是契丹人的地盘,而且地位很重要。
横昆仔细想了想,这才发现三个地方的营寨内都是士卒不多,但粮草丰厚。
这三个地方是契丹人储存粮草的地方!
契丹人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打仗的成本较低,也不需要像武周军队那样打到哪里都要用庞大的后勤部队做粮草支援。
如今用三个相距不远的营寨来储存粮草,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粮草其实是缴获武周军队的!
小凌河战役缴获的晋王军队粮草。
按十五人的军队算了算,这些粮草的量还差不多,契丹人没有一时兴起将这些粮草一把火全烧了,实在是万幸。
横昆很快就意识到,严邶静是算准了晋王在小凌河战役当中还幸存,同时还纠集了一些余部,想要将丢失的粮草给抢回来,弥补一下自己的罪过。
这么说,很快晋王的军队就会杀到。
横昆等人打定了主意,便准备找个地方待着,随时接应。
待四人绕到张相公屯的左侧高地时,才发现这里竟然暗藏着数以万计的契丹铁骑。
这下横昆四兄弟着实吃了一惊。
好在四人行动时马蹄轻便,没有惊动契丹人。
此处的契丹人明显是埋伏于此,难道他们早已料定了武周军队要来抢回粮草?
横昆迅速分析了一下附近的行军路线,发现这里契丹人埋伏的位置正瞄着主要的关卡要道,不管武周军队想进攻张相公屯、孟窑屯和龙须子山三处粮草聚集地的哪一处,这里都是必经之地!
当然,武周军队必须是从西或者是从西北而来,现在该怎么办?
横昆盘桓了一下眼下局势,决定四兄弟分头行动。
束老二由此向西,束老三由此向西北,各自沿路去找晋王的军队,一旦碰上,就立即亮明自己的身份,告诫他们前方有契丹铁骑埋伏在高地,千万不能轻举妄动。
横昆和束老四则一人往东北,一人往东南,分两个方向继续搜寻附近方圆数十里内的其他地区,看看是否还有躲藏在暗处的契丹军队。
商定后,四兄弟兵分四路,各自行事。
……
再说到严邶静和窦奇峰,从正午的风河口开始,一直行军到天黑时分,想着此时此刻,战无忌应该已经到了靠山谷,而咱们的人马约莫估算着,离靠山谷还有几十里地远。
窦奇峰听说前面只不过还有几十里就到了,便提议原地扎营修寨,让大家好好休息,明日一鼓作气急行军到靠山谷。
严邶静想想,同意了这个提议。
士卒们支好了中军大帐,严邶静有些莫名的心绪不宁,睡不着觉,便拉着窦奇峰点起油灯,一起看营州地图。
窦奇峰问:“老婆大人,现在,咱们已经眼见得快要见到晋王到底是不是还活着,你总能跟我说说,为什么派他们几个去这几个地方找咱们的军队了吧?”
严邶静笑了笑,也不再卖关子了,伸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小凌河!
——老公,你看看这个地方,小凌河,契丹人伏击晋王军队的地方!
窦奇峰凑近看了看,歪着脑袋想了想,突然露出若有所悟的表情。
——嘻嘻,老公很聪明啊,也想到了!小凌河这里,确实是一个伏击的好地方,而且,从晋王的军队行军路线考究起来,沿路上也确实没有哪里比小凌河更加适合设兵埋伏。
——不过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此处地形有一面临水!
——伏兵再怎么设伏,也只能从三面出击,这就意味着,只要败军之中,有人肯忍辱偷生,从河面涉水而过,就能逃离战场!
——再想想此时的天气季节,小凌河水道就算不是干涸,也没有多少深水,所以,只要伏兵出现,战事一起,武周军队兵败,就一定会有大批大批的士卒冒死涉水而逃。
——契丹人久经战事,经验丰富,他们一定明白在小凌河伏击不可能一举全歼武周军队的有生力量,但他们没有更好的伏击地点选择。
——毕竟他们人数上占劣势,两万对十五万,首战必须是最佳地点的伏击。
——要么,打个出其不意的首战胜利,要么,就只能贻误战机了。
——所以,契丹人选择了在小凌河出击,战略目标简洁高效,只求一胜,不求全歼。
——小凌河这一战,虽然是被契丹人以少胜多,主打一个出其不意,折了武周王师的锐气,但我相信,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士卒,都还能幸存下来。
窦奇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老婆,要按你这么说,晋王不但还活着,手里还有七八万左右的人马呢!”
——不错!晋王还活着,而且,他还想办法将这些残兵败部聚集了起来,重新集合,蛰伏在某处。
——如果晋王已经死了,这些从战场上逃出生天的士卒便群龙无首,又无处可去,他们当然只有三三两两的结伴返回洛阳,毕竟那里还有他们的家人。
——可我们这一路行来,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一个逃回来的败军士卒,所以我就越来越坚信,晋王还活着!
窦奇峰:“在营州境内?晋王还带着七八万的人马?这不太可能吧,怎么可能藏得住行踪呢?”
——这里!(严邶静将手指移到了地图上的靠山谷!)
窦奇峰凑近地图看了看,又看了看四周,点点头:“的确,离小凌河战场附近方圆几十里,也只有这处山谷里,能藏得下几万人马的驻扎!可是……晋王想干嘛呢?”
——王爷想要一个胜仗,来挽回武氏王族的颜面!
——小凌河一战中,虽然有至少一半的士卒活着逃离战场,但是随军的辎重和粮草一定全都抛下了,因为这些东西可过不了河!
——契丹人缴获了这么一大批的辎重和粮草,一定不舍得一把火全部烧掉,这可是整整十五万人军队的粮草啊,足够整个营州的契丹人吃上好几年的!
——接下来,就是要找出契丹人把这些战利品存放在哪里了。
——荒木营,是阿卜万荣原来所处部落的发源地,那里对契丹人来说意义重大,守护也非常严密,所以,那些缴获来的辎重,一开始,一定会全部运送到那里!
窦奇峰好奇的问了声:“一开始?难道说,后来又运走了?”
——晋王的几万人马不见了踪影,又完全没有回师洛阳的消息,你以为,契丹人会完全不在乎吗?
——契丹人自然会满营州的派出探马,打探晋王的残余旧部躲在哪里,想要做什么。
窦奇峰恍然大悟:“这么说,契丹人早就知道晋王其实就藏在靠山谷里!”
——当然,只不过靠山谷的地形易守难攻,契丹人不会去硬攻,但是契丹人猜出了晋王的不甘心,于是便将荒木营的辎重储存地变成了陷阱和诱饵!
窦奇峰:“荒木营现在是一座空营?”
——那倒不至于,我要是契丹人,至少会在里面放些干草、帐篷、不值钱的树枝当成箭矢,假装缴获来的辎重都在营里面!再将易燃的松油放在各处角落……
窦奇峰只听得后背生凉,冷汗涔涔:“所以你让裴定方和聪儿去荒木营……”
——我吃不准契丹人会如何设伏,所以才让他两人先去打探,他们去了见不到武周的军队,却看到了契丹人的营寨,一定会详细探查,一看便会看出究竟。
——如果契丹人将荒木营变成一个纵火的陷阱,以聪儿的身手,自然可以顺手毁去。如果契丹人在去到荒木营的必经之路上设伏,裴定方也一定会想到沿来路的反方向,先行通知武周军队。
窦奇峰:“你何不直接告诉他们,那里其实是契丹人的营寨?”
——我若是说了那里其实是契丹人的老巢,他们便会认为是寻常的刺探敌情,可我如果告诉他们,是去那里寻找武周军队的踪迹,他们就会想到,若真的有武周军队到了这里,会遭遇些什么!
——再说,你以为以裴定方的智商,会想不到我何必派他们两前去做这刺探军情的活儿?
窦奇峰呵呵一笑:“我还以为,你只是随便找了个由头,让他俩公费蜜月旅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