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筱听见自己“母亲”安慰的声音,立即眨巴起了星星眼。
“真的吗?”
她望着母亲的目光满是相信,却还是忍不住确认一遍。
“真的!”
秋姨娘轻轻的点了点头,又用手温柔的点了点女儿的小鼻子。
“你姐姐向来最宠你,怎么会连这点东西都舍不得拿出来给你呢?”
反正秋姨娘想着的是,如果宋之初不肯将东西给自己女儿,那便吼一顿便是。
但是她又怎么会想到,现在的宋之初已经不是以前的宋之初了!
她现在已经成为户部尚书府的嫡次女,母亲是户部尚书夫人裴氏。
再加上自己之前对于秋姨娘的失望,她自然是不可能再在秋姨娘的身上浪费时间。
“可是今天不是姐姐的回门之日吗?怎的还未见姐姐?”
此话一出,秋姨娘的神色立即僵了僵,但是她很快就想到了让宋之筱最“满意”的回复。
“你姐姐是因为要给你准备回门的礼物,当然是要耽搁些时间的!或许在晚饭之前,你姐姐就回来了呢?”
其实在大凛王朝,女子回门的时间,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不过一般都是在嫁做人妇后的3~5天。
但是实际是哪一天,也是只能看女子的时间安排了。
“嗯!”对于自己母亲的话,宋之筱从来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相信!
更何况再加上平时宋之初对于她的“宠爱”,就导致了她对于此次宋之初回门会给她准备一份大礼物的期待,愈发的大了起来。
秋姨娘看见女儿不再流泪,也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总算是稳住了筱筱的情绪。
那么接下来……
“姐姐,替我取笔纸来!”
她得给自己那乖巧的女儿写封信才对,以免回门的时候打自己的脸!
秋兰自然是知道自己妹妹要干什么,她在心里暗骂了秋姨娘一句“蠢货”后,也就按照她的吩咐取了笔纸过来。
“姨娘,你这是要干什么?”即使在心中已经有了几份答案,但是宋之筱却还是忍不住询问了一番。
秋姨娘对于这个女儿从来是没有任何隐瞒,于是便十分平静的说了一句:“给你姐姐写信!”
宋之筱听到这话那叫一个高兴,她立即抱着自己母亲的胳膊撒娇:“我看姐姐出嫁的时候,她戴的那副镯子挺好看的!”
小女儿的话,顿时也让秋姨娘产生了恻隐之心。
“那就让你姐姐把那副镯子带回来便是!”秋姨娘神色平静的说了这样一句话,然后又补充,“我听说老夫人给她的嫁妆里,有一副和田玉坠。恰好我的那副玉耳坠也该换换了!”
宋之筱听到母亲的话,顿时就知道了她的言外之意。
宋之筱的脸上逐渐产生了贪婪的神色:不急!等姐姐回来!她的一切都会是自己的!
身为女子,宋之筱当然知道嫁妆对于每个女子去夫家的重要性。
若是嫁妆太过寒酸,那必定在夫家的地位极低!
反正宋之初左右也不过只是一个侧妃,那么多嫁妆抬过去也是可惜。
倒不如直接给她,也省去了中间那么先麻烦事!
对于宋之初这个姐姐,宋之筱可谓是想方设法要从她身上捞点好处下来。
而这一次,宋之筱竟然是想榨干她所有的价值。
毕竟女人一旦进了夫家门,三朝回门之后,就再也难回娘家了。
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彻底断了和娘家的关系!
以后若不是沦落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也是万万不能向娘家求救的!
所以每个女子出嫁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取一份最好的嫁妆。
嫡女是这样,庶女就更是这样!
毕竟庶女从身份地位上来讲是不如嫡女的,在娘家的待遇根本比不上嫡女。
在富贵人家,嫡女出嫁,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十里红妆。
但是庶女,能按照规定的聘礼抬往夫家都已经算得上不错的了,若是长辈怜悯,可能还能添一些。
但若是自己的母亲没有后台,在家中又不得长辈疼爱,那可能就没办法得到那么多嫁妆了。
然后就在这种意义上,产生了嫁妆几用的行为。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几个庶女把嫁妆拼凑在一起,轮流用。等到都用完的时候,又各自拿回各自的嫁妆。
虽然夫家最终会知道实情,但是在外人看来,却让娘家脸上有光。
当然,随着这种风俗的推广,也是有越来越多的庶女将这个当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甚至有些不得宠爱的嫡女也会如此。
而秋姨娘和宋之筱,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不过与别人的有借有还不同,她们是只借不还!
秋姨娘毕竟是奴隶出身,对于这些大家族的规矩,即使这么十几年了也没有摸清楚。
宋之筱自小与秋姨娘亲近,当然是将自己姨娘的做派给学了个十成七八的样子。
宋老夫人也很后悔当初没有将宋之筱像宋之初一样养在自己膝下,倒让这位户部尚书府正儿八经的小姐学到了不该学的东西。
“秋姨娘,老夫人请您去落斓苑一趟!”来人是高嬷嬷,她也是宋老夫人的陪嫁侍女。
不过是因为一个月前家里出了点事儿,请了一个月的假,所以老夫人便让同为陪嫁侍女的英嬷嬷给代替了高嬷嬷的位置。
听到高嬷嬷来传话,秋姨娘顿时有些慌了。
她不害怕英嬷嬷是因为她想着英嬷嬷虽然和高嬷嬷同为宋老夫人的陪嫁侍女,但是,显然高嬷嬷更得老夫人的喜爱。
因为每一次老夫人有话传,基本上都是让高嬷嬷走一趟,而英嬷嬷,则是专注于负责老妇人的饮食起居,对于这一些的人情世故不怎么懂。
正是因为这一点,秋姨娘就在英嬷嬷面前多次摆起自己姨娘的谱儿。
但是面对高嬷嬷,秋姨娘却是丝毫不敢这么干的。
因为高嬷嬷与英嬷嬷不同,英嬷嬷不懂这些,所以回去之后,若是老夫人不提这件事,她也便不会主动说。
但是高嬷嬷却是会将每一次传话对方的反应,一五一十地告诉老夫人。
老夫人身份尊贵,平常之下自然没人敢对她不敬。
但是这位老妇人却知道,她户部尚书府后院,总是有一个人会扰得她宋家鸡犬不宁。
所以她也只能让自己的身边丫鬟多看着些,以防特殊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