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月后,早朝上。
“报……皇上,边境八百里加急。”听到这句话,皇上反射性害怕。
“直接拿给小沈大人。”他都不敢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沈宴接过折子,上面写着粮草紧缺,需要尽快派人送粮草过去。
七月距离两方说的停战已经过去了四个月时间,两边相安无事直到十天前,一场战乱又让原本平静的边境开始烽烟四起,
沈宴看着折子说,“皇上,祁王爷来信说亚瑟国又开始进犯,需要粮草前去支援,”
祁潇远带着众将领和边境百姓种的土豆只能维持几个月的量,如果战火继续那就需要更多的粮草。
加之京城离边境较远,粮草运输时间长,如果现在运到边境,刚好能接应上,要是晚了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食物不够,士兵认为朝廷不重视他们,便会失去军心不稳。
这些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那么多的银子来支撑。
前期收集的百万银两用于雪灾后建设和江南一带水灾,已经所剩无几,不知是不是有官员贪污,但是也无从查证。
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一样一样的灾难从先皇去世后接连发生,让年轻的帝王觉得是不是自己的原因,上天不让他做这个皇帝。
看着龙椅上皇上那么的为难和痛苦,沈宴也不知道怎么劝慰,毕竟钱这个东西不是说来就能来的。
皇上想到这个空空壳一样的皇宫,该掏的钱全部都拿了,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说了一句等几天再说便逃也似的离开。
朝中大臣面面相觑,心里已经在想,要不要收拾好家中的行囊,叫家里的女眷带着孩子去避一避。
怕皇上知道后杀头,或者百姓知道后说他家是孬种,所以退朝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没有笑容,神色凝重。
这种消息不一会儿就传遍了整个京城,自然也传到了沈默的口中。
她在房中反复踱步,着急不安,担忧祁潇远的安危。
思索一番叫李莲去清点自己的财产,实在不行,她便自己带着去边境支援,还能出出主意。
“小姐,所有的银票都在这里了。”李莲带着一个小丫鬟,整理了好半天才将银票全部按顺序整理好。
“有多少?”沈默自己都不知道她的银票有多少,反正每个月都会有管事送来,她就叫人放在里面。
“有100多万两。”李莲老实说。
其实这个数字还没有加祁王府的私库,这些都是沈默这十多年间存的。
“将盒子带上,我们去沈府。”沈默换了一身衣裳带着孩子就出发。
一进沈府她没有去找沈母,直接去了沈老爹的书房,同时还叫小厮去喊大爷。
沈宴在外面就听见沈老爹在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爹,听说皇上拿不出钱,国库空虚,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在边境吧,如果没钱我认了,可是我有钱的。”
沈宴推门进去看着沈默满脸泪水,手里抱着一个盒子。
里面隐隐约约能够看出是银票,他就知道沈老爹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他知道如今的局面,就算逼死皇上他也不可能拿得出那么多银子。
没有多说一句话他转身便离开,就在两人不明所以的时候,他回来了,手里也拿着一个盒子。
沈宴进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里是我这几年的私库,你看看有多少。”
沈默刚刚还以为沈宴是生她的气走了,没想到他去拿自己的银子了。
自己感动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沈母早早就听到小厮说,大小姐回来了,但是很久都没有见她去主院,所以自己找到书房来了。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她不理解的看着桌子上的银票。
顿了一会儿她才想起来是怎么回事,上前抱住女儿,“怎么就命运多舛呢?”
沈默笑着安慰,“娘,只要人在,这些钱都是能挣回来的,我不想其安回来他爹没有了。”
更不想那个男人离开她们母子。
“我对这些不太懂,我那里也有点银票,我去给你拿来。”沈母抹泪点头。
“不用,娘,这里的够了,您自己留在,小弟还没成亲呢。”沈默怎么好要父母的钱。
“先拿去救急要紧,要是国家没了,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沈钰站在门口说。
不仅沈家出了银子,阮软也回去了一天,在勇俊侯府拿不少。
跟沈家和祁王府交好的大臣自然也不坐视不理,几天功夫便又收集了十几万两。
这次沈宴打算亲自买粮草押送过去,别人他不放心。
阮软神色灰暗,手不自觉摸着自己的肚子。
沈默一看便知嫂子估计是怀孕了,她摇头拒绝:“哥,我便装自己送去,你们替我照顾好十一就好。”
只是这个提议一出,全部人都反对。
“姐,还有我呢,我去。”沈钰坚定道,他没有成亲,以后也不会,虽然有牵挂,但是……。
沈母想都不想就不同意,“不行,你还没有成家,还没有子嗣,我不同意。”
哪一个去她都不同意。
杨树这时候走进来,笑得从容:“外婆,沈姨,我去吧。”
“我无牵无挂,去正好合适。”杨树越是这样说,大家越是心疼。
“傻孩子,我们不值得你牵挂吗?”沈母养他那么大,早就当他如亲生的。
杨树看一眼旁边一脸阴沉没有说话的某人,所以他更不能对不起沈家。
“我已经决定了,我去,这么多粮草,要是被人贪墨了,祁叔就危险了。”
“爹,娘,姐姐,哥,我和他一起去,放心吧,我们只是将这些粮草押运过去就回来,不会逗留,我们也不是打仗的料。”
沈母还想说什么,被沈老爹一锤定音,“好了,就按他说的来,你们两人相互有个照应。”
“我会去请皇上给你们多派点官兵,送去就回来。”说完进屋换朝服,刻不容缓。
皇上听见这话,哪里有不答应的,感激涕零道:“沈大人,这就当是朕欠的,以后定会一一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