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

湖海平生

首页 >> 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 >> 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修仙归来在都市 偏执权臣的娇软白月光 慕爷,团宠夫人又掉马了 七零军婚:随军后她风靡家属院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 美食:随机摆摊,顾客追我十条街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神医嫡女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 湖海平生 - 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全文阅读 - 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txt下载 - 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82章 一死一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杜甫虽然出生在洛阳巩县,但其实他的祖籍是京兆(长安)杜陵,即关中名门京兆杜氏。

韦、杜两家都是与隋唐时期关陇集团紧密结合的世家大族,代有人出。

杜甫远祖是汉武帝时期十大酷吏之一的杜周,杜周的儿子名叫杜延年,是帮助汉宣帝实现中兴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到了西晋时期,杜家又出现了一位杰出的人物,即文武兼备的杜预,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这一脉。

后来,杜甫的先祖辗转各地,迁居到了襄阳。此时的杜家虽然逐渐衰落,但杜甫的先祖还都是朝廷的下层官员,比如杜甫的高祖杜鱼石在隋朝担任过河内司功、获嘉县令。杜甫的曾祖父名叫杜依艺,在唐朝担任过监察御史,后出任巩县令,于是就定居于此地。到了祖父杜审言这一代,杜家在诗坛崭露头角。

杜审言字必简,他少年成名,“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值得一提的是苏味道就是苏轼的先祖。不过杜审言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所以被当时人所嫉恨。

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杜审言居然放言,“吾文章当得屈(指屈原)、宋(指宋玉)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杜审言虽然狂傲,但他确实有狂傲的资本。女皇武则天也很欣赏杜审言的文才,“叹重其文,授着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杜审言依附于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在二张垮台后,杜审言一度被流放到了峰州。后遇赦北还,于708年病死。

杜审言诗写得好,但人品上存在瑕疵,甚至不如自己的次子杜并。

杜审言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杜闲、杜并、杜专、杜登,另外还有五个女儿。杜甫的父亲是杜闲,所以这个杜并是杜甫的叔父,不过由于杜甫出生的时间比较晚,他没有见过自己的这位英雄好汉的二叔,以及祖父杜审言。

事情发生在圣历二年(699年),杜审言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因桀骜不驯,与同僚的关系很差,结果遭到了司户郭若讷、司马周季童的陷害,杜审言被下狱,准备处死。

十六岁的杜并趁着周府举行宴会的机会潜入其中,刺杀了周季童,杜并也当场被杀。这件事轰动朝野,人们纷纷称赞杜并,杜审言最终也得到了赦免。

杜甫父亲杜闲呐沃拔奉天县令;母亲则来自五姓七望之首清河的崔氏家族,但在杜甫年幼时就已去世。此外,他的外祖母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孙女。

李十二败走京城,觉得不太光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攀龙忽堕天”,而且他已和刘氏和离,家中子女也已长成,又有仆从丹砂和碧游夫妇照顾,这几年李十二又常常寄了银钱回去,倒也不担心家里。

报国无望,李十二想到元丹丘和公孙佳人的神异,又生出了“求仙”的愿望。

于是李十二没直接回家,又开始了新的一番游荡。

李十二先去了洛阳,他在那里还有一些朋友。

李十二如今名满天下,听说他要来洛阳,士人之间掀起一阵轰动,朋友们打算为李十二举办一次热热闹闹的接风晚宴。

而此时杜甫正住在洛阳仁风里的二姑母家中。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杜甫此时三十二岁,在洛阳小有名气,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鸿儒长者也屈尊来访问他。

九年前,杜甫参加科考未中,便和李十二一样到各地去干谒求职,但毫无收获,又无暇顾及其他营生,因此杜甫一直过得挺窘迫。

前几年杜甫结婚了,与妻子很是恩爱。这对新夫妇起初住在洛阳东边三十公里处的偃师,但杜甫二姑母生病(杜甫年幼丧母,是二姑母从小抚养,爱他胜于己出),杜甫搬来洛阳照顾,开始重新和洛阳城的士人们来往。

后来姑母过世,姑父仍坚持让杜甫两口子和他住在一起。

杜甫虽然到现在都没得到一官半职,但家学渊源在,也并不气馁。他听说自己仰慕的大诗人李白来了洛阳,又激动又紧张。

在杜甫想来,李白气度威严,不仅诗才横溢,“谪仙”名传,而且敢于蔑视长安那些奸佞狡诈的大臣权相,不禁有些胆怯,杜甫有点弱弱的想:见面时,李白会把自己当成诗人同道来打招呼吗?

李白连朝廷上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都不放在眼里,对自己这样一个无名后辈,会不会更不屑一顾呢?若表现得过于热诚,李白会不会觉得自己在溜须拍马呢?

杜甫最后还是决定去参加聚会,毕竟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者都表达对自己诗文的赞许和喜爱,而且自己怎么也是名门子弟,杜甫觉得也许自己不必在“谪仙”李白面前表现得太过谦卑。

迎接大诗人的晚宴在洛阳最好最贵,的一家酒楼举行,前门挂着几只大红灯笼,来了四五十位客人。

杜甫惊讶地发现李白一身道士装扮,身穿黑色麻布道袍、头束同样布料的白色道巾——朴实无华却也卓尔不凡。

宴会上大家七嘴八舌,杜甫和李十二只交谈了几句。李十二对杜甫态度和蔼有礼,说很欣赏杜甫的《望岳》。

杜甫十分高兴,那的确是他引以为豪的杰作。

第二天,杜甫去李十二的客栈再次登门拜访。李十二酒后清醒了一点儿,甚至还背诵了杜甫的两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令杜甫受宠若惊。

两人开始侃侃而谈,慢慢说到了自己多年来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杜甫经历了与李十二早年相似的道路,也对李林甫等人表示厌恶。

杜甫虽从没见过他们,但知道这些人是如何阻碍和封锁那些不愿投靠他们的文人学子的。

有一年甚至因为他们自己的人没通过考试,就让参加考试的士子们全部落榜,欺骗皇帝说那届考生“野无遗贤”,其实只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留住职位。

两人谈得越来越投机,杜甫觉得与李十二的距离拉近了。他们也讨论了诗文。杜甫盛赞李十二诗中汪洋恣肆、绵绵不绝的想象力和活力。李十二表示也很欣赏杜甫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得知杜甫祖父就是着名诗人杜审言之后,李十二更加高看这位小兄弟了。

杜甫和李十二甚为投缘,都希望可以一起度过一些更安静的时光。

但两人现在均有其他计划。李十二要去河北寻仙,而杜甫秋天要去开封,给外婆上坟立碑,并起草碑文。

李十二很喜欢开封的梁园,于是两人约好几个月后在开封再次相聚。

李十二和杜甫秋天如约到了开封,有一天他们在商丘漫游时与高适不期而遇。

高适此时还不作诗,但他为人勇敢、持重、冷静,剑法和武功也很强。

高适喜欢谈论时事,这一点让三位胸怀天下的人有了共同的话题。他们登上单父台,朝北而望,此时天子为拓展疆域,常年在边关动武,不仅百姓骨肉离散,死伤无数,像边将安禄山之流乘机邀功请赏,囤积钱粮,扩充兵力,伺机作乱,“万里风云”不可管测。

李十二、杜甫和高适他们虽在痛饮游乐,时局及国家安危却让他们难以释怀。

高适很敬重李十二,李十二也很能理解高适的理想和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两人都出身卑微——李十二的父亲是商人,高适的父亲是农民。童年时代,高适甚至在乡间乞讨过。两人都没能参加科考,都得磕磕绊绊四处寻找机会,尽管现在李十二一样已失去了求官的兴趣,而高适也有志难伸。

李十二、杜甫与高适三人骑马前往梁园。

梁园由汉梁孝王所建,位于睢阳郡大梁城东,昔日繁华,宫阙连绵,有雁池、兔园、平台,乃达贵宴饮游乐之所,汉代名士司马相如、枚乘诸人常于此吟诗作赋。

梁园历经朝代更迭,至唐时,已是残垣断壁,荒草萋萋,只有汴河依旧,无语东流。

在梁园游荡一番,李十二在一所寺庙墙壁上题诗《梁园吟》后,三人便一起去了东北方的孟渚大泽狩猎。

李十二每射中一只大雁,都会雀跃庆祝一番。相比之下,高适更为老练,对自己射下猎物表现得非常淡定。李十二没想到杜甫的箭术也相当不俗,能一边骑马一边瞄射。

后来李十二射中了一只大雁,他追着那只受伤的鸟儿跑了好几公里,最后闯进附近的一个城镇。

杜甫和高适怕李十二迷路,一路跟随,两人最后找到李十二时,发现他已经在一家酒肆喝醉了。

李十二表面上看起来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但杜甫还是细心体察到了李十二内心的痛苦和煎熬。

大泽狩猎后几天,高适有事先离开了。

此时,许仙云游无踪,连李十二暂时也没有其消息,因此李十二准备去王屋山寻访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问道求仙。

对求仙这件事,出身儒宦名门的杜甫其实是不信的,但他希望多陪陪有些失意的李十二,因此杜甫决定陪李十二前去。

当李十二和杜甫爬上陡峭的王屋山,到达山上的阳台观时,却见到了意外之景。

“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

司马承祯已经仙去一阵子了,观中只有五位上清派弟子。

李十二抱着渺茫的希望,向观中道人问询老友元丹丘的行踪,可惜没有人知道。

第二天,李十二和杜甫遗憾地下山去了。

然而王屋山之行,李十二还是有了很重要的收获。

李十二在阳台观看到一幅巨幅的山水壁画,笔意酣畅,元气淋漓,应该是司马承祯留下的。李十二感到心潮澎湃,提笔写下了四行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上阳台帖》)。

李十二没有找到仙人,却在“山高水长,物象千万”中与自己的心灵达成某种和解。

天性乐观的李十二重振心情,他决定先回兖州看儿女,并与杜甫相约明年秋聚于兖州。

如果说,上一次洛阳相遇,杜甫的心态还是凡人仰望谪仙,光芒万丈,却又惊鸿一瞥,有那么一点不真实。

那么此番第二次同游,杜甫和李十二的距离就更近了一步。

看着李十二的背影消失在夕阳远山的光影里,那么洒脱,那么自由,杜甫的心中,有三分不舍、三分担忧,剩下的便是羡慕。

第二年秋天,李十二与杜甫依约聚于兖州,把臂同游。

再见杜甫,李十二看着瘦下去不少的青年,作《戏赠杜甫》打趣道:“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哈哈一笑,叹道:“李兄风采胜昔,弟不如也。”

在兖州时,李十二和杜甫白日同游,夜晚常常抵足眠谈,到了亲密无间、相交莫逆的地步。

杜甫因为去年科考再次不中有些惆怅,李十二就领他去北城郊外寻访一位叫范十的隐士,他是李十二的故交;兖州一带自古崇尚黄老之术,李十二和杜甫还一起随董奉先炼丹,可是空手而归。

如此两个月后,杜甫和李十二再次分别。

临别的时候,杜甫写下《赠李十二》道:“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里边,既包含着杜甫对李十二才华和豪情的赞美,但也隐约有一些规箴之意。

无论多么向往,杜甫也不可能如李十二那样痛饮狂歌。他能做的,是以知己好友的身份奉上一点温言细语的规劝。

李十二则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道:“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十二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格外低落,冥冥之中,他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他和杜甫最后一次见面了。

飞蓬无根,江湖路远,两颗闪耀的星辰,从此,各自运行,再未相见。

“然而,你知道吗?”

天宝九年(750年),随州一别七年后,在石门山重新见到老友元丹丘的李十二,深情款款看着自己身边二十五岁的美丽妻子宗氏,一脸得意笑容向许仙炫耀道:“我在梁园寺庙墙壁上题的那首《梁园吟》,却让我娶到了一个好内人。”

许仙早已听闻过这段“千金买壁,老夫少妻”的佳话,也知道这宗氏是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许仙并不去管李十二的得瑟,反而有点担心李十二的未来。

因此许仙毫不避讳李十二,看着宗氏,认真嘱咐道:“李兄天真赤诚,一心报国。以贫道所观闻,未来天下必有大乱起,还望嫂子届时多留心提点一下李兄,莫要卷入是非漩涡,误了清白,葬了性命。”

宗氏略一沉思,已明其意,对着自己丈夫最好的朋友,很认真郑重地点了点头。

“安禄山真的敢反?”李十二忍不住直接问道。

许仙笑了笑,意味深长道:“安禄山就算不想反,也总有人会逼他反的。如今他节度平卢、范阳,闻天子更有意加之兼河东节度使。到时候安禄山节度三镇,如此强势,不反也得反。”

李十二默然,欲言又止,宗氏则敛眉低首。

过了好一会,李十二叹了口气,顾盼许仙左右,转移话题,笑问道:“元兄,怎不见公孙姑娘,和你的侍女梨涡呢?”

许仙端起茶杯,目望远山白云,轻抿了一口茶,不说话。

李十二没有多想,便要追问,看出点什么的宗氏却微不可察地向他摇了摇头。

许仙沉默良久,方才放下茶杯,开口,声音幽幽道:“一个死了,杀人的那个被我赶走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四合院:从娄晓娥于莉到周小白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重生:红色仕途 四合院:从1958开始 鉴宝神瞳 四合院:一人纵横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四合院从1953开始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 都市极品医神 四合院小市民 在四合院拿东西 宋檀记事 穿越四合院,开局入赘娶寡妇 
最近更新夫人要和离?疯批权臣亲她红温 小司机的美女总裁老婆 鉴芳年 刚穿八零,资本家小姐要买我老公 京夜婚动 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 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 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 非分之想 春深囚宦 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 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 急!死后成了宿敌金丝雀怎么办 嫁给温先生第五年 娇软知青下乡后,禁欲大佬沦陷了 嘘,京兆府来了位女杀神 引朱鸾 狂龙战枭 京夜娇宠 弹幕剧透,婉拒男模抱紧老公大腿 
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 湖海平生 - 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txt下载 - 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最新章节 - 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