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谍云重重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晚唐浮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仙人只想躺着 贞观憨婿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神武太医俏女帝 朕即帝国 特工之回到清朝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章 余波(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郑守义听说,眨眼来看薛阿檀,心说这是几时的事?默默盘算,薛阿檀早同大李子有勾连,又是豹军指挥使,大李子受伤,让他暂代倒是说得过去。

薛阿檀则是神色奇怪地看看李洵,好半晌才冲郑二点点头道:“二郎。梁军虽败,仍有数万主力在对岸,宜当乘胜追击。

可敢与我合兵渡河,再杀一阵?”

郑爷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又惦记着大李子的伤势,着实不想再打。可是薛阿檀说得也对,南边还有数万梁军,得抓紧给他撵走。

他们亦是疲军,梁军若抽冷子再杀回来,当真难过。

须知这边还有许多降卒,一旦鼓噪起来,可如何是好?

又看看薛阿檀,揣测这货恐怕也是有话想跟自己说吧。

郑守义计议已定,便道:“也罢,先搭桥吧。”

见他答允,李洵似乎长出一口大气,面容都自然许多。

薛阿檀便着人下水去塔桥。

河面已有梁军的浮桥做底子,虽被砍坏,但是三座破桥的材料拼一拼成一座,就凑合能用。此时对面并无梁军围堵,一座桥过兵慢是慢点,但也凑合够用。

待万余骑过河,已折腾到了午后。

借着搭桥过河的空档,军士们就在岸边吃点食水补充体力,也抓紧喂喂马匹。

郑守义掏出干粮袋,抓了几把碎肉干炒粉,混着酒水灌下,草草祭了五脏庙。

待过河,柏乡县就在眼前,梁军则是人去楼空。寻了城中百姓一问,却是昨夜梁军退过河就走了。

许是恐怕引来辽军追击,梁军走得很低调,居然没有烧城。

郑守义城里城外看过,军资钱粮堆成山,大头兵们连钱都顾不上搬,可见走得有多仓促。

既然梁军匆忙退走,郑大帅也就把这事儿丢开一边。

现在塞满他脑子的只剩李大的伤情。

为什么会害怕呢?

为什么会想到,万一李洵杀了李老三上位要闹出噩耗呢?

这绝不是郑守义相信什么简单的报应循环,而是因为从军二十年,老武夫对如今的藩镇认识地太过深刻。

辽王活着,大小军头都是好兄弟,劲儿往一处使毫无障碍。

可是辽王噶了,那可就难说喽。

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鬼知道会闹出多少事来。

不说别个,他老黑都有点蠢蠢欲动。

此时此刻,郑守义就不自觉地在心中盘点镇中诸将。

大李子若不在,镇中能跟他老黑掰掰腕子的也就秦光弼、张德、李承嗣数人。

秦光弼资历也深也有能耐不假,可是射日军早就换了几茬人,指挥使都换了多久?这几年老秦战功不多,只在幽州做个都教练使,手下区区三千兵。

郑守义琢磨着若是自己出头,以秦哥的脾性和实力,嗯,应该不会来争。

张德嘛,资历跟老秦一样深,在山北经营数载,手下有些人,实力嘛有一点。但这厮水平不行,关键时候总差口气。跟着大李子,张德还能办点事,让他自己干,八成没那魄力。

再说,这厮历史有污点,好意思跟爷爷争么?谁服他?

倒是李承嗣这小子敢想敢干,手下怀远军实力不俗,还有个老牛做帮凶。不过这厮资历嘛,郑大帅总觉着比自己浅了点。这老小子给大李子做亲兵日子久,但是独自领军就晚了许多,论起战功也不如爷爷。

尤其眼前柏乡一战,李承嗣可没啥功劳。

虽然在定州看家也很重要,但毕竟差了一层意思。

天下大势很明朗了,北边就是朱三跟卢龙争。如今正打到关键处,可千万乱不得,河东晋王家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呀。

郑二爷啃着手指默默筹算。

毅勇军、常捷军、振武军,这就有一万三四千。牛犇么,虽在李承嗣的手下,但这厮毕竟给自己做小弟很多年,拉拢拉拢,当能听话。对,这不是捉了不少降兵么,可以让这厮先挑拣补充。这点主,他老郑还是做得了。

这就又有好几千帮手。

至于河东那边的降将嘛,在这事上没资格说话。

再说,符存审当年与他有交情,周德威也是老战友。而且周德威这不刚刚打残了么,又是半路出家肯定不敢跟爷爷斗。郑守义又寻思,以他老黑跟这二位的交情,应当都能争取过来。

这么一摆弄,为了大局着想,郑二爷感觉自己肩上责任很重大呀。

弟兄们打生打死,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基业,大好形势可不能葬送喽。

万一大李子不行了,爷们儿得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呐。

想到“力挽狂澜”四个字,郑守义不自觉就把腰杆猛挺一挺。

没想到,我老郑也有今天呀。

越想越兴奋的郑守义目光落在不远处的薛阿檀身上。

别看这厮是豹军指挥使,其实豹骑军的情况他很清楚。

那都是什么人?都是大李子精挑细选的精锐,是辽军的战力天花板。薛阿檀一个半路和尚,这队伍他带不稳。

就因为他带不稳,大李子才让他带呢。

做了这么多年的大帅,这点道道咱屠子爷懂啊。

可是正因如此,他薛阿檀跟自家才有的聊么。

“老薛,老薛。”郑爷横下一条心,准备跟薛哥好好聊聊。

郑大帅感觉有点恍惚,当年从军时,他与大哥的梦想也就是弄个自家地盘传于子孙。至于什么是自家地盘,小到一县,哪怕是个油水足的要津、关隘,哥俩都觉知足。惦记个一州刺史,也就是哥俩想象力的上限了。

哪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做到一镇节帅?如今更有机会再进一步。

爷爷也能做辽王么?

郑老板感觉有点飘,也有点虚,是否还有点沐猴而冠了?

卢龙、河东、义武三镇之主啊!

哎呀,地盘这么大,东边还有个不省心的义昌刘守光,南边是亡我之心不死的朱老三,这坐得稳么?

还咋没咋地,打开了思路的郑二爷都开始为上位以后怎么治镇揪心了。

薛阿檀耳闻郑二呼唤,转头来看,只见这老黑似乎沉着个脸,却眼角跳动似有春意。薛将军心尖一颤,这老狗要干嘛?口中问道:“郑郎怎么?”

从幻想回归现实,郑守义总算还有点理智,没有开口胡柴。收摄心神,郑大帅装出一副非常忧虑的模样,道:“昨夜我看头儿不大对劲呐,伤哪里了?”这模样,好像真的在担心大李子的伤势。

薛阿檀只道这黑厮关心辽王,压低了声音答道:“我也不知。”停了片刻又道,“昨夜大王令我收拢降兵,待我回转,却只见大公子在,道是大王先回元氏休息去了,又说大王行前留话,军前听我指挥。

俺什么情况你明白,就没着急,这不等你回来商量么。”

这话还真不是薛阿檀胡扯。虽然他是豹骑军指挥使,但昨夜他与辽王并不都在一处。等他追杀溃兵回来,已经不见了辽王的踪影。

虽然薛阿檀没有看到辽王吐血,也能感觉情况不对。

闻得此言,郑守义判断自己猜测不错,老薛确实有意跟自己拉手。

这就对喽。

别看薛阿檀整日话不多,可是他能从河东那烂泥潭里混出头,能蠢到哪去?当初李克用让他在幽州看场子,这厮却早就跟大李子手拉手,做了营州在幽州的卧底。瞒了多少人?刘仁恭那蠢货还让他留守呢。

就这么个货,李洵那小崽子这几年是有进步不假,可是你让老薛心甘情愿听他的号令?呵呵。

郑守义自觉怎么想怎么有理。

这无所谓品格高低,这是人之常情。

弟兄们提着脑袋拼命打下这片基业,服的是带头大哥辽王。你李洵一个小崽子算个屁。就因为是谁的儿子便想接手做老大?凭啥。

小屠子若功劳不到,毅勇军他接得住么?

自己儿子都不行,别人凭什么能行。

放眼三镇,若大李子没了,那真是舍我其谁啊!

此地人多嘴杂,郑守义自觉领会了薛阿檀的心意,也不多言。就说:“梁贼毕竟人多,再追一条河便先回去吧。”说着还给薛阿檀回了个一切有我的眼神。

薛阿檀却明显是一愣,也不知道有没有领会郑爷的心意。但是对老郑的建议,薛将军并不反对。

于是,两军继续南下走到柏仁。

得知梁军已退回邢州,还很自觉地烧了浮桥。

梁军走得是相当坚决,从柏乡到柏仁,一路都是梁军丢弃的军资。从粮草到甲仗,梁军为了快跑,真是啥都不要了。郑大帅与薛阿檀边走边捡,不禁咋舌,柏乡城里就扔了不少,路上还有这多,梁朝真的很富裕啊。

梁军即已全部离境,郑守义也就无心挑事。

他留下郭屠子带人慢慢收拢一地的物资,自己则领亲卫尽快返回元氏。

郑大帅心心念念还有大事,不顾疲惫,一路风驰电掣往回赶。途中还在盘算,大李子是没事儿好?还是有事儿好?

总之十分纠结。

正月初五。

郑守义终于赶回元氏,进城路上却碰见辽军都是喜气洋洋,一点愁容也无。

黑爷这就纳闷儿,难道那夜爷爷看错了?

不应该啊。那口血都快喷到脸上了。可是看杀才们这副尊容,确实不像大李子有事呐。

想到这里,郑爷的那点雄心万丈立刻全熄,暗暗提醒自己,千万别浪。

入了行辕,通过重重卫兵,郑守义总算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带头大哥。

只见辽王倚在坐榻上看书,脸色是有些苍白,但总体屁事没有的感觉。

怀揣着忐忑的心情,二爷噗通伏地就拜,顺势将手背在眼角一擦,泪水哗啦就流淌下来,语带哭腔道:“哥啊,可吓死俺了。”

这情真意切的,真叫闻者动容。

辽王放下手中书卷,微微抻了抻膀子,指了近前一个位置让郑二坐了。缓声道:“怕什么,怕爷爷死了么。放心,没了谁天也塌不下来。”言语之中,辽王的目光就在郑守义身上晃悠,非常温柔友善。

辽王说得随意,但动过歪心的郑二就不能淡定了。尤其每次辽王的目光落在身上,明明十分温暖的样子,可是郑老板却感觉冰寒刺骨,总觉着自己的这点小心思被辽王看个通透,有种跪地磕头请罪的冲动。

悄悄咬了一把舌尖,提醒自己清醒,同时狠命稳住心神,屠子爷拿出毕生绝学,忽闪起一双大眼睛装傻道:“头儿,这话咋说?”

辽王却不答他,和煦的笑容挂满面容,映在老黑眼里,却是那样刺目。

辽王笑道:“说说,这一趟收获几何?”

郑二忙道:“哦。王景仁、李思安这路退过河就跑了,几万人走了个干净,畜牲也没捉到。

韩勍这边估计只跑了数千,可惜也没追上。

这路甲仗军资收获不少,铁甲皮甲怕不有数万套。

柏乡、柏仁城中钱粮甚多,还在点算。

呃,梁军退回邢州了。

呃,我军兵寡,便没敢追。

嗯,就这些。”

在辽王面前,老黑总是有种裸奔的感觉。辽王眼神扫一扫,老黑就感觉心肝脾肺肾全被看透了一般。若非这些年他老黑也练出来一些道行,恐怕当下就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辽王好像真是关心此战的虏获,闻言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盘算什么。

末了,辽王才道:“薛阿檀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

辽王似乎随口一问,却让郑爷心头一跳。难道跟老薛的事败露了?不对呀,回想自己跟老薛也没说什么呢。便道:“梁军跑得急,军资丢了一地,薛郎还在打扫,让俺先行一步回来。”

辽王微微颔首,望着房顶想了片刻,上下牙齿敲着“当当响”,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此次梁贼挑事,若就此罢手,则不足以彰显我军声威。

明日,我军移驻平棘。

我已令周德威南下龙岗。

你部汇合李承嗣,去魏州。

哼,天雄军跟着梁贼作孽,岂能轻松放过。

路程你熟,怎么做,不用我教你吧。”

郑哥儿乖猫一样头点如捣蒜,道:“晓得晓得!”辽王愿意讲这个,郑二儿是千肯万肯。

辽王仍是微笑着看了这个老部下片刻,才道:“累坏了吧,去,洗洗风尘,好好歇宿,我不留你吃饭了。”

打发郑二滚蛋,辽王艰难地挪动身子趴在榻上。

一直侍候在侧的儿子李洵立刻过来,帮他掀开衣物,露出右背上的一处伤口。创口本身不大,已经止血结痂,只是周边大块淤青让人瞧得触目惊心。

其实外伤并不要紧,比较难受是胸内似被震伤。这两日还会时不时地咳血,虽已不多,但毕竟不好,而且每次咳嗽都会隐隐作痛。

李洵用素麻布沾了清创酒,将创口略作擦洗,而后换了疮药。

就这么趴在榻上,辽王的目光落在儿子身上,久久不能离开。

这次受伤是完全出乎意料。

说来从军二十余年,他李崇文还真没受过几次伤,没想到,一受伤竟是如此严重,仿佛要把过去几十年的账都还上。

最要命的,伤的不是时候啊。

按他身体状况,辽王自觉再干十年毫无问题。听说朱三最近身体一直不大爽利,他李大郎还惦记着把那厮熬死好捡便宜呢。

此战取胜,虽然总体还是梁军实力更强,但是粗粗计算,打掉了朱三的两万侍卫亲军,够他喝一壶的。

休看只有二万人,这可都是朱三的根本,就好像豹骑军打没了自己得疯,折了这些人,朱三还能睡得着觉么?

要知道,朱三和侍卫亲军,或者自己的豹骑军,其根本作用不在于对外作战,而在于震慑镇内。就好比一个陀螺,这兵是基石,是陀螺下面的那个豆儿。有了这个豆儿,其他的队伍才能飞舞旋转起来,镇中上下才能平衡。

一旦这基石坏了,震慑属下的力量就大大减弱,弄个不好就得曲终人散了。朱老三再说兵多将广,但侍卫亲军也就这么几万人,这可是比进军还紧要的基石。一把折了二万,如果老三的消息没错,这就是侍卫亲军三去其一啦。

若没这个意外受伤,他李大郎此时完全可以借势狠搞一把,咳!

当时怎么就吃了这个闷亏?

现在麻烦反而到自己脑袋上了。

哪天若自己归西,大郎能接得住么?

丢。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道界天下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龙魂侠影 斗破之无上之境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天唐锦绣 灯花笑 大宋泼皮 极品全能高手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小阁老 元后传 虚空塔 暮虎识香 退圈后她惊艳全球 带着系统来大唐 当满级大佬翻车以后 天降鬼才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南宋第一卧底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大明官 抗日悍将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游戏民国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我在亮剑搞援助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 花屋湘军传奇 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太子城传奇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白话三国志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大梁辽王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乱世:整活小砖家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