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我的谍战岁月 赤色黎明 神武太医俏女帝 军阀,签到发展,列强竟是我自己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四季锦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带着农场混异界 日月风华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章 战柏乡,战战战(五)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兵是将的胆。

将是兵的魂。

主将到来,梁军士气大振,加上人手渐众,终于可以一点点向外猛挤。

魏博武夫确实素质很高,过去那是被惯坏了。自打朱三哥入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魏博,也算是焕发了新春。

从田承嗣时代就传承下来的那批老油条被彻底洗刷干净,新募良家子体壮技精,再由梁军这帮老货一操练,约束以军法,真是非常能打。

只要钱粮给足,这些魏兵怕不比老汴兵还能凶点。

反观铁林军就有点后劲不足。

河东被沙陀人祸害几十年,民不聊生。你想,这所谓的河东精壮能壮到哪里去?跟魏博这群壮牛怎可同日而语?

再掐尖子,你也是矬子里头拔将军,底板就落了下风。哪怕从军后粮肉不缺,但是这个先天不足就很难受,天花板肯定要比相州兵低了一些。不论是身高、力量、体能,又或是杀人的技艺,处处都落点下风。

那为何在夏州打杨师厚就还行?

还不是因为杨师厚的兵他也不是魏博兵嘛。

本来依靠人多地利,铁林军好歹有些便宜。此时梁军兵力渐众,就有点顶不住了,主要还是体能弱点。

身高就差了半头,披着同样的铁甲,当然是小个儿的损耗更大。彼此的优劣,周德威心里明镜儿一般,此时也顾不上要脸了,见缝插针就让辅军轮换上去。

得将铁林军抓紧替下来歇歇,吃口干粮喝口水,才有力气继续干。

这局面张庆哥也看出一点端倪。

跟着李三郎在辅军混了多年,张屠子那是学了不少本领。

辅军是有一套教学流程的,有一批老兵文吏,将许多知识整理成册,按不同阶级、兵种,都有成熟的教学。

比如这个体能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

吃多少粮,能顶多大事儿,在辅军系统里这是经过研究统计的。

为何战兵出操、出征必须保证每日三斤粮的供给?而且还必须肉菜粮合理搭配,每兵该给多少盐,这都是有道理的。

他们做过比对,一组人二斤粮,一组人三斤粮但不配菜肉,一组人三斤粮,但是部分粮换成油、菜、肉。同样的训练内容同样的量,只吃两斤粮的最先垮掉,只吃粮的能顶得住,但是很难受,只有最后一组效果最好。

屠子老板出身的张庆哥本身就认点字,见识也广博些,这就跟配料养牲口差不多道理。扯远了,总之,张老板能做到这个都将,那绝对是学习小能手。否则,李司马怎么不提拔别人就提拔他。

于是,眼神狠毒的张都将也看出铁林军确实差点意思。

嘿嘿,还是得咱卢龙兵上!

是的,张庆哥早就把自己当作卢龙兵了。观看这些河东后辈,很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就是居高临下。

因为张哥也高,没有七尺,六尺三寸是有。

虎背熊腰,罩着两重铁甲,走起路来真真是地动山摇。

前面数百铁林军早打得辛苦,得令哗啦啦就闪开道路。

在这个队列训练上,周德威确实是下了功夫,一点不拖泥带水,就把张屠子他们给显出来了。

“杀!”

张屠子所部,一半用大枪,一半用长柄斧,冲上去大枪顶住突刺,斧头就劈里啪啦猛砸。

这阵梁军比方才的铁林军是强些,其实也是强弩之末。被辅军勇士这么一冲,很受不住,竟有些溃乱之象。

不远处李思安见了,那岂能乱了阵脚?

电光火石之间也不及调兵遣将,李思安也大旗一挥,亲自就杀过来。

此时的滩头,南北两边大体有个分野,但其实都是几百人的军阵顶牛,并不是严丝合缝的两条线。李思安眼见这阵要乱,却不敢从后面直接上去,而是从军阵的右侧缝隙绕上来,准备侧击辽军。

为什么说精锐重甲步兵恐怕比甲骑还难呢?

骑兵有马,有机动优势,可以弥补很多不足。但是重甲步兵就很悲催,必须成阵而战,不论是疏阵密阵,还是纯阵花阵,没了阵型也就跟送死无异。

而阵型一旦展开,比如几排横阵已经面南,东西两边的侧翼以及身后,就很脆弱,若被敌突袭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需要其他队伍配合,或者及时变阵应对。

李思安出身骑将,最懂得绕过乌龟壳下刀子。

站在阵中视野很差,有前面一阵梁军挡着,对面辽军十有八九注意不到自己的动向,只要绕到侧翼,辽贼必败。

为了指挥方便,张庆将军是在一百卫兵的保护下立于阵左。

要说这个视野已经不错,但这位屠子哥毕竟是头次上阵,出手就给梁军压得节节后退,不免有些得意,就真没注意到侧面来敌。

李思安借着前面军阵遮掩,等他从边上露头,距离张屠子已经不远。

忽见侧翼来了强敌,张屠子也是吓得一抖,方才那点得意瞬间烟消云散。

好在对方也是铁甲步人,也跑不快,还来得及应对。

前面几排正在要紧关头,敌军是将乱未乱,不能乱动。张屠子紧忙下令后排甲士过来遮护侧翼。但是要数百人变阵过来也需时间,眼见敌军逼近后军变阵尚未完成,血灌瞳仁的张将军发发狠,领着卫队拼了。

借着左右几杆大枪干扰,张屠子劈头一斧,就将当面一敌从左肩膀子豁开,整个人被斜切开了半膛。喷溅的鲜血直将身侧一梁兵糊了满脸,那兵受此干扰,一失手,就被辽兵大枪扎在腹间,痛苦倒下。

哎呀,这手感,比杀猪宰羊可痛快多了!

一击得手的张将军就想再接再厉,却不意身后有人拉他。

谁呀?卫兵嘛。

你一军主将打冲锋,万一有个闪失可不全乱套了。

总算还有个头脑清醒的,果断地将张将军拉回阵中保护起来。张庆这厮也不能死啊,辽军也有个类似跋队斩的规矩,主将阵亡,所部抓阄十杀一,其余罚做苦力、死士。

也有个好名字,唤作“什一斩”。

你问待遇减不减?都这样了,还要啥待遇。

好在就这么片刻耽误,后队辽军已经变阵完成,顶上来接替。

如此,与梁军枪枪入肉,竟也斗了个旗鼓相当。

周德威站在一处小土包上,倒将战场看得分明,也及时派了援兵过来,只比李思安慢了小半拍。

李思安将军也不是自己来拼命的。经他一击,张庆部受到干扰,原本将要崩溃的一阵梁兵得了喘息。于是李思安也见好就收,果断脱离接触。

就这么眨眨眼睛的功夫,估计自家就死了上百人,这位屠子哥也肉疼啊,哪敢冒险深入。看看李思安已退,张庆同样下令脱离接触,抓紧收拢伤亡。

爷爷自己就是管军医的,别人先不说,自家兄弟再不赶紧救治一下,那还说得过去么。立刻就分出一批人手,熟练地给伤兵包扎治疗。

按道理,辽军正兵每五人该配一个急救包,上阵时,伍长必须随身携带。部分队伍,比如辽王的亲兵,又比如斥候、游弋等高危岗位则是人手一包。

辅军队伍显然是做到位的,膀大腰圆的屠子们,偶不,杏林高手们熟练地摸出设备消毒、止血、包扎。

有那自己能动的也不麻烦别人,就向自家伍长讨要了设备自救。

这帮杀才在战场上就这么搞,看得周德威直嘬牙花子。

保证十几万辽兵每五人一份急救包,这是个良好愿望,但绝不是现实状态。至少铁林军仅仅配发了千多份,只到伙长一级。

更要命的其实是救治意识比较薄弱,还停留在等待辅军支援的层面。他们只记得身后有辅军弟兄支援,但是谁能想到今天辽王把辅军都派上来拼命了呢。

梁军眼看不能将辽军彻底压开,只要对面不拼命,他们也开始渐渐拉开距离,尝试着整体脱离接触。

端着丈多的大枪舞了半天,哪个不累?谁不想吃口东西喝口水。

其时北面滩头已经站稳,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后援过河。

眼看胜利在望,辽军不拼命,梁兵自然也不想无谓战死。

借这空当,周德威亦赶紧下令收拢伤兵后运。他心里明白,这滩头定守不住了,都是好儿郎,能活一个就别死一个。这会儿也不差辅军这点人,仍令铁林军在前站住立场,下令辅军放下屠刀,全力救助伤兵。

张庆哥也不想把这些技术人才白白拼刀子送走,立刻领命。熟练地安排人手,抓紧将轻伤易救的找出后送,必须紧急处理的就赶紧处理。

“哎!兄弟,我,我,我还可以抢救一下。”

看两个辅军在地上找人,转来转去死活不搭理自己,一个肠穿肚烂的汉子等不及了,手忙脚乱捧着肠子往肚子里装,同时高声叫唤。

一人看看这厮精神头是不错,但肠子肚子都哗哗啦啦抱手里了,发发善心道:“兄弟,你这很难活了,要不我送你个痛快吧。”说着抽刀上来就想帮忙。

气得这汉子怒骂:“入你老母,快给爷爷缝缝。”

感觉自己一片好心错付,那辅军摇摇头就要走开去忙。

要说天无绝人之路,张屠子四下张望,正见了这一幕。

就喜欢疑难杂症的张将军一看就知道有事,上来瞧瞧,一脚将刚刚那军踹个趔趄,骂道:“你看这厮命硬怎么不救。洒家来看。”蹲下瞧瞧只是肚子被划开,流血不多,内脏也没破,只是脏点,花花绿绿看着瘆人。

张屠子要来个标着“医用酒”的酒囊,扒开塞子给他洗洗,又将伤口冲了。粗粗验看已经干净,就把那团肉都给他囫囵装回肚里,取针线三两下缝好,再扑一把止血药。

手法这是相当娴熟,转眼搞好。

“得嘞兄弟,下面就看你命了。”见这厮全程一声不叫痛,连眉头都不皱一皱,张屠子十分钦佩,唤了两人抬担架给他带走,自又去忙碌。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郑守义郑大帅观战半日,总算引军出了高邑,向赵军大营过来接应。

才走一半,就见赵兵已从营中跑出。

能不跑么,东边的墙破,南边的墙塌,不走何待呀。

黑爷见状一抬手,不是催马快行而是令人放慢马速。

老于战阵的郑屠子深知这乱军可怕,千万不能被这帮蠢猪裹挟,准备观望观望再说,实在不行就打算自己撤了。

对成德,郑二爷可没啥好感觉。

在这里打,主要是为了少砸自家的院子,可不是来给王镕那娘娘腔挡刀。

不过这把郑大帅是小看了赵兵。怂归怂,成德兵就有个看家本领从来不忘,那就是跑路也要有组织有纪律。

就见赵兵乱哄哄跑出来,却没有四下胡撞,而是在营北迅速结阵,准备有序撤退。郑哥想起往事,忍不住骂道:“入你娘。有这本事上去拼命不好么。”

既然赵兵还没烂透,那还是得上去接应。

毕竟是友军吧。

看那边结阵已毕,郑大帅令下六千余骑再次加速过去。

还差里许,从营垒东边又转出数千骑来。郑大帅在马上观瞧,一看造型就知道是龙骧军的那帮混蛋,十有八九是来追击赵兵的。

你说硬突梁军步阵,郑守义没那个勇气,但是遇上梁骑,郑大帅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啊。从军以来,咱郑将军走南闯北,从来都是黑爷撵着别人满山跑,到头来,就在梁骑身上吃过闷亏。

一次是在景城,他被过万梁骑追得闷头乱窜。

一次就在这里,也是被梁骑撵着,一口气跑出了几十上百里。

好像就是眼前的这个龙骧军。

目测敌骑有限,郑爷凶心大起,心道可算是让爷爷逮着你了。在奔驰中换了坐骑,郑大帅稳稳把大枪端好,引兵就要好杀。

不把你杀出屎来,老子就不姓郑!

跑得最快的,就是王铁枪王彦章这二千余骑,绕过营垒正在追击赵贼。

别看梁军南征北战经验丰富,但是跟赵兵交手反倒经历不多。之前主要葛从周玩突击,打了一把镇州城,再就是刚刚破了这个寨子。至于野地浪战嘛,就经验十分不足。

按照梁军的经验,似这种弃城弃营而逃的,一般就剩下追亡逐北捡便宜了。所以韩勍安排精骑赶紧过来,准备倒卷珠帘,撵着败兵去收拾西路的辽军。

岂料绕过墙头一瞧,好嘛,成德兵居然列阵了,晃得王彦章一阵眼花。

有这本领,刚才怎么不出城一战呐!不约而同地,王将军在心中发出了与郑守义一样的感慨。

天下奇葩何其多,河北就是奇葩中的奇葩呀。

但是败军结阵,王彦章将军也没太当回事。

还是那话,真行,早就出营一战了。此时就算列个阵,八成也只是个样子货,吓唬人地。

计议已定的王将军就准备围着赵军转一圈,看看哪里好下嘴。

却看西边有数千骑驰来。

辽贼来得挺巧啊。

王彦章眼看辽骑汹汹,自家只二千多人,硬打肯定吃亏,就犹豫要不等等后面的弟兄来了再杀?

龙骧军万多铁骑,也不在乎这一会儿。

怎奈何辽骑嚣张,边跑边张开大网。

怎么?这是要将爷爷吞了?

领会了对方的意图,自觉被人轻视侮辱的王铁枪怒火中烧,盯住一股只有不到千骑的辽军,决定先将他做了再说。

身后大军转眼就到,既然有人找死,你王爷爷不介意送你一程。

粘住辽贼,击破辽贼,赵贼会否就吓死了?

哈哈哈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我,签到万年,被美女徒弟曝光了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斗破之无上之境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星际破烂女王 餮仙传人在都市 大宋泼皮 纽约超级警猫 玄门不正宗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小阁老 太荒吞天诀 元后传 虚空塔 暮虎识香 退圈后她惊艳全球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带着系统来大唐 天降鬼才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唐土万里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三国:从赤壁之战开始平步青云 知否之袁家庶子 我在亮剑搞援助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异域之星球领主 我以我血挽山河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 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 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 汉末听雨 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 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 大秦:寒门小娇妻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乱世帝匪 大唐仵作笔记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