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晚唐浮生 衣冠不南渡 逆天明末三十年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大唐第一世家 赤色黎明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章 战柏乡,前哨战(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阎宝说完,王景仁还没表态,边上那驴脸的韩勍却不阴不阳地说:“不利辽贼马军,岂非亦不利于我马军?”

阎宝将军闻言立刻收声,眨眨眼也不争辩,只把两眼看着我王哥。

王景仁其实很认可阎宝的判断。

打仗,那不就是扬长避短么?

而我军之短那不就短在你马军身上么,难道说错了?

再说,人阎将军话很客气,很留脸面了。王彦章号称铁枪王,两千多骑,捉百多个斥候都捉不到,有啥好说。

你马队行不行,心里没点球数么?

但王景仁将军心里恼归恼,脸上还不能露,实在惹不起韩勍。只好把个疑惑的模样道:“韩帅以为?”就想看看你韩勍能吐出什么花来。

韩勍是真光棍,根本不接球,两手一摊,道:“俺一陷阵将,只知奋勇冲杀,这些一概不懂,王帅拿主意吧。”

王景仁暗恼。你他妈一概不懂,那就把嘴闭上呀。

道:“进至柏乡如何?”

遇上这么几个混蛋,王景仁他也不敢让诸位贤良过于放肆地发挥,直接把心中想法说出。

来前他就看好这地方了。柏乡北有济水,辽兵过来麻烦,东有漳水,辽兵过来还是麻烦。身后靠着邢州,并且可以走水路运粮到附近,无匮粮之忧。

几万兵往这儿一堆,辽兵要么别来,来就是刀对刀、枪对枪阵战。

诚如阎宝所说,此地利于己方步兵阵战,不利于辽贼骑军纵横。

王景仁这话仍是面向韩勍说的。你韩将军既是行营副手,更是皇帝心腹、眼线,管你接不接,爷爷就偏偏要把球传给你。

王景仁死皮赖脸地传,韩勍更是不要面皮地闪。刚才还应他两句,这把直接做个把嘴巴一合,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了。

王大帅闹个大花脸,只好又看李思安。“李帅以为如何?”

这厮是天子钦点的前锋,在前面整军中,跟天子一唱一和,配合默契,王景仁对他多少有点期待。

哼,说什么潞州指挥不力?天子前脚把这李思安拿下不几天,后脚人家就跑来相州做刺史,分割了天雄军万多精兵。真要处罚,榜样多的是,比如王师范?氏叔琮?王重师?

哎呀,几个都是老王家的,不吉利呀不吉利。

王景仁理所当然再次地失望了。

别管他说什么,李思安只把双眼眯起,在地上找金子,不说话。

天打雷劈呀你两个!

王景仁无法,只好回头来看阎宝。

好嘛,这孙子也有样学样,开始低头找金子了。恨得王大帅牙根直痒痒,有点后悔,刚才应该先让阎宝打个样,然后再问另外两个混蛋。

转念又想,不对,这几个狗东西就是诚心给他难看,先问阎宝估计结果也差不多。又想,不,阎宝跟这俩货不同,方才老阎是不是说该往前走走?

同是降将出身,你看他阎宝被顶在邢、洺挡刀,应该跟那两个混蛋不同。

转念又想,不不不不,这几个都是一丘之貉。

心里真是乱得一批。

渐觉火起的王景仁就种冲动,想直接拍板去柏乡。

这方略其实就是天子与他探讨的几套方案之一。

天子首肯过的,爷爷直接下令,这几条老狗还敢抗令不成?

正要开口,突觉心灵一点清澈,灵台万分光明,这些混蛋是给故意爷爷挖坑呢吧?就是要等他老王出头?万一事有不谐,好拿爷爷顶包。

毕竟兵凶战危的,再说准备万全,天子再说踌躇满志,也不能说十拿十稳吧。

再想想梁军的战绩,跟辽王打了这么些年,好像大便宜从来没占过呐。

想到这里,又想到夏州城下血战的那幕,王景仁顿然豁达不少。

既然你们都不急,爷爷也不急,爱谁谁去。

这巨鹿有一个大陆泽挡了半面的麻烦,大军挨着漳水又好吃饭,咱就耗着呗,等天子不耐烦了再说。于是王将军也做出一副为难状,道:“此战,圣人寄予厚望,奈何辽贼凶顽,某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嗯,诸位顾虑甚是,还当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

散帐!”

于是梁军就在大陆泽南边,挨着漳水立营不动了。

这就如同争山头的几只猛虎,彼此藏匿身形,同时努力捕捉对方的错漏,以期一击必杀。

可是,梁军、辽军乃至于赵军彼此间并不陌生,甚至可说是彼此熟悉。相同之处是梁军、辽军都擅长偷袭,都能打硬仗,至于不同之处,则是梁朝步军更加犀利,辽军骑兵更具优势。

说梁军步军更精,并非辽王的步军就不行。与其他方镇相比,辽军的步卒亦称犀利,只是两强相较,梁军的精锐步兵更多。

当然,梁军的这种优势也不必过分放大。

受限于指挥手段与战场局促,梁军不可能在一个小战场上将全部精锐步兵都摆出来,技术上很难指挥,实际意义也不大。

梁军真摆出十万大军,谁也不会傻呵呵来送人头。要打,必然是势均力敌才动手。而百多年来,双方各有十几万精锐摆开硬刚,也就安史之乱时的香积寺那一把。后果么很显然,两只老虎都残了,让周边的豺狼狐豹捡了便宜。

辽王的骑兵优势很明显,技术更优,马更多也更好。但柏乡附近前后左右都是县城、堡寨,骑兵的那点机动优势也就作用有限。攻城毫无优势,硬刚步军大阵更与找死无异。

而且,附近草场有限,全靠粮食喂。马爷们放开了嘴,那真是吞金兽啊,对卢龙、成德的后勤绝对是痛苦的考验。

至于赵军么,嗯,就不必分析了,他不配。

正因为互相都很熟悉,取巧的余地就极小。

战场态势在迅速向数年前对垒的那次演变,彼此大军云集,凭实力对垒,然后看谁先熬不住,看谁的错误犯得早、犯得多、犯得好。

上次的破局人是丁会,那么这次又会是谁呢?

晃哥坐镇洛阳,手里捏着大刀左瞧右看,目前尚未发现端倪。

十二月初十。

听说梁军主力数万入驻巨鹿,郑守义决定亲自去查探情况。

看官可要明白,如今为将想做到知彼是相当不易。

没有高技术手段,一切都靠现场侦察。最有效的是抓活口,但是,普通士卒所知有限,高级将领又很难捉到活口。同时,受限于通讯手段,细作也很难及时传递情报给前线将领。

所以,作为主将,面临的就是重重战场迷雾。尤其是像眼前这个局面,两边虽然都对对方有所了解,但是具体到战场之上,这种了解就很朦胧。大家都很谨慎,都很注意遮断,想了解敌情就更加困难。

有多困难?郑大帅都被派来做了大号斥候头子,你说难不难。

问题是郑守义可选的手段并不多,说来说去就是多抓活口,现场侦察。就是想方设法要搜集信息,甄别信息,并且将各种破碎的信息拼接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结论,或者建议,供主帅参考。

也就是供辽王参考。

而此时此刻,郑大帅除了知道对面梁军的主帅叫做王景仁,其他一概不知。

有多少兵,怎么构成,都是两眼一抹黑。

工作认真的郑大帅领亲军千骑离开柏仁,东渡漳水,准备沿着大陆泽东岸,向南走兜一圈看看。仍是一人多配脚力,保证能够跑路。

只可惜老黑想要摸清梁军情况,梁军却不能乖乖配合。

梁军的哨探也放得够远,发现辽贼渡河,立刻回报大营。待郑二过河过来,便有大股梁骑怼上来了。

足有二千余骑,仍是王铁枪所部龙骧军。

看王景仁的热闹,甚至给他拆台是一回事,跟辽军厮杀是另一回事。尤其王铁枪心高气傲,一直不忿气被辽骑压着难过。如今梁骑雄壮,王将军总想在战场上找找场,不使辽贼专美于前。

目测对面敌骑人少,王铁枪是提马就冲,要把郑爷这颗软柿子捏爆。

才过河就看梁军要上来拼命,二爷好汉不吃眼前亏,撒腿就跑。

这一通逃呦,又被梁军狗撵鸭子般往追着乱窜,向北奔逃了几十上百里地,郑大帅才算摆脱了追兵。

渡河侦察是搞不成了,只好兜个大圈,于次日天明回到柏仁。

歇了一日,郑爷又来。结果发现这次更绝,梁骑直接结队在河对岸巡逻,竟是过河都不好过了。气得老郑领着手下隔着漳河放声辱骂梁军不敢过来,对面梁军也不示弱,同样隔着河斥骂辽贼胆怂。

此后多日,这就成了标准工作模式。

每日清晨,辽骑、梁骑各自出迎沿河巡视,看见对方就隔河互骂,累了或者天黑就各自回转,跟上下班一样准时打卡。

如今王景仁彻底调整了心态,根本不急。

他专门分析了上次梁军与辽军在沧、冀对峙的案例,决心向天子学习。反正这边兵多将勇钱粮充沛,慢慢打着呗。

辽贼马不是多么,一匹马顶几个人的口粮,看你有多少粮食。

王将军想好了,哪怕最后打个寂寞,就这么耗,都能把对面耗穷,打崩。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总之,上兵伐谋,王景仁将军就准备把伐谋用到极致。

他每日让韩勍遣骑军巡查,只要敌军不过河,王景仁就全当无事。到晚间,他就给天子写报告,某年月日,前线平安。

每日一报,绝不偷懒。

并且王景仁这个报告,只是如实陈述前线情况,也不说谁的坏话,也不告谁的刁状。甚至报告发出前,他还专门让几个大爷都一一过目。连持久作战的计划每次都要跟圣人述说一回,以免圣天子误会。

什么叫格局?

这就叫格局。

王景仁将军决心身体力行,证明天子用他是对的。

有的人呢就是属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王哥不急,就有人着急了。

十二月十三日。

这才没几天,韩勍就扭扭捏捏过来询问大军行止。

王大帅两手一摊,表示十分苦恼。爷爷初来乍到,人生地疏,数万大军重任在肩头,哪敢孟浪,只能深沟坚垒,以拖待变。

反过头,王景仁还好心给韩勍提方案,要他一方面遮断道路,莫让贼兵摸清我军虚实,同时要多派侦骑,往北面搞清贼军动态。

知己知彼,才好百战不殆嘛。

要说这个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王大帅不撩阴脚、不告刁状,洛阳的圣天子也没有书信过来催战,但韩将军就偏觉着每个毛孔都别扭。

这就是做贼心虚。

自己干了啥好事自己清楚啊,他韩勍就是给王景仁拆台呀。

本来说好的杨师厚做主帅,那兄弟们都很服气,但你王景仁算个蛋?爷爷跟了三哥水里火里多少年,凭什么听你指使?

天子启用降将新人是何用意,老弟兄们又不瞎,前面还有个刘鄩呢,什么玩意儿。所以,他跟李思安两个就是有意无意地给王景仁上眼药。

没想到的是王景仁根本不接招,连给圣人的军报里都没说一句怪话。

而老王越如此,韩勍就越难过。

来前圣人可是给他韩勍谈过话地,要他全力配合王景仁打好这仗,也再三强调了此战的意义重大。

自家这个大哥什么脾性老韩心里非常有数。比如,天子是极其反感在自家地头打仗,踩坏自家秧苗,伤了自家百姓,天子都心疼。哪怕打不赢,也得把血流到外头,丢人也得丢到别家地头去。

所以,无论如何,战线都应该尽快推进到敌人的土地上才行。

本来就是想看王景仁的笑话,没料到这老小子如此光棍。这就弄得韩勍心里没底,真这么在巨鹿耗下去,王大帅死活不论,最后他老韩肯定是没好日子过。

朱三哥那是什么人?韩哥撅起勾子就知道他要屙什么屎。

于是,害怕被三哥秋后算账的韩勍将军突然就态度积极起来,从早到晚缠着王景仁催他进兵。

王大帅心里爽啊,偏偏稳如老狗。

管你韩勍怎么着急,王大帅就是一概不听。每次都微笑以对,却绝不下令出兵。一来二去这就到了十二月二十日,眼看再不动韩勍要疯,小出了一口闷气的王景仁才勉为其难下令拔营,全军向柏乡方向运动。

梁军从象城附近飞渡漳水,郑爷初步估摸了梁军兵力后,率领毅勇军断然转进,放弃柏仁退至柏乡。

……

兵不血刃收复柏仁,王景仁王大帅开开心心给天子报捷。

开平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我天兵渡漳水北进,贼望风而遁,遂复柏仁,云云。

……

十二月廿一日。

王景仁得寸进尺,气焰汹汹地杀奔柏乡而来。

这次韩勍等老流氓没人给他添堵,都很配合。

柏仁与柏乡之间一片坦途,连个小河沟都没有。面对嚣张的敌军,郑守义一咬牙一跺脚,再次果断转进。全军放弃柏乡,退往济水之北,在烧毁浮桥后,于北岸立营,与梁军隔河相望。

保持接触,才好刺探敌情嘛。

十二月廿二日。

即已侦知梁军主力动向,辽王自领亲军从平棘南下,来与郑守义汇合。同时通知各部集结。

三日内,陆续抵达的有豹骑军、保定军、义从军、铁林军,二万成德军,加上先到的辽王亲军和毅勇军,联军齐集主力五万五千余。

而一河之隔的对面,屯聚的梁军主力亦有四万余。

两只老虎,势均力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我,签到万年,被美女徒弟曝光了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龙魂侠影 斗破之无上之境 灯花笑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男欢女爱 餮仙传人在都市 大宋泼皮 纽约超级警猫 极品全能高手 玄门不正宗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小阁老 元后传 暮虎识香 退圈后她惊艳全球 带着系统来大唐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南宋第一卧底 雷武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唐土万里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 花屋湘军传奇 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 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 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 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 大秦:寒门小娇妻 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乱世帝匪 大唐仵作笔记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