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安化军

首页 >> 风雨大宋 >> 风雨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谍云重重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我的公公叫康熙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大宋泼皮 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特工之回到清朝 
风雨大宋 安化军 - 风雨大宋全文阅读 - 风雨大宋txt下载 - 风雨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4章 千头万绪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实际就是固定军费,让枢密院和三衙有自己独立的财政能力,同时减少中书的麻烦。现在的军费很复杂,分属几个衙门。平时的俸禄,归属三衙。每月定了数额,将领士卒自己到粮料院去领,其间无数争端。粮食是小米还是大米,还是麦子白面,月月不同。发的钱还有折支,有多少折支换成其他货物,这些货物价格,无数争端。节日赏赐,多来自于皇帝从内库发出来。名目是赏赐,其实已经是固定了。

成为军费,按年月拨转,由枢密院和三衙负责,就少了许多麻烦。

听了杜中宵的话,几个大臣议论纷纷。有的赞成,现在全国统一发行纸币,有了这样做的基础。有的反对,认为直接把钱拨到枢密院和三衙,中书少了制约军队的手段,军队的独立性更强了。

杜中宵道:“以后军中事务,特别是禁军事务,都归属于枢密院和三衙管理,其余衙门,包括地方官员,都不能过多插手。禁军是国之重器,主要对外作战,自然诸多不同。”

王尧臣道:“若是国内有乱,又该如何?”

杜中宵道:“一般来说,国内有乱,应该由厢军解决。乱子过大,厢军解决不了,才由中书行文枢密院,派出禁军平乱。一旦出动禁军,就是敌我之战,不一样了。”

文彦博摇了摇头:“这样如何使得?便如前几年的恩州王则之乱,不动用禁军,岂能平定?迁延时日必然生变,更加难以处置。”

杜中宵道:“相公,似王则之乱,多少年才有一次的事情。若是发生,中书行文枢密院即可。若是军制改完之后,当时参战的许多军队,本来就该是厢军序列。以后的禁军,专用于对外战事,跟厢军会有很大区别。差的可不是士卒,而是方方面面。”

文彦博道:“终究都是军队,又能差到哪里?便如前几年,陕西一路,多用弓箭手,还不一样?”

杜中宵摇头:“可是不一样了。禁军之中,会多炮兵,多骑兵,都是贵重兵种。而厢军则是以步兵为主,主要在国内防盗贼。没有炮兵骑兵,战力可是相差非常之大。”

说到这里,诸位大臣一下想起来,现在的军队跟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了。特别是炮兵,在军队中的作用突出,有和没有,大不一样。此次进攻党项顺利,便就与党项的炮兵不利有关。厢军没有炮兵,在禁军面前就不堪一击,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赵祯道:“太尉之意,现在天下一统,禁军以后专用于对外,对内则由厢兵负责。其间或有不方便的地方,以后慢慢再议,现在先这样定下来吧。太尉,除了枢密院和三衙,禁军如何编制?多少人数?”

杜中宵道:“依臣这些年带兵的经验,军中编制以指挥为基础,一指挥四五百人,编制就实在太小了。一到战时,再行编组,往往不能应付大规模战事。禁军编制,必须以战争为基本原则,以符合战的规律才是。根据经验,一路兵马三到五万人为宜,此人数便就是军中最大编制。”

文彦博道:“三五万人,一人为帅,太尉不记唐朝藩镇之祸?”

杜中宵道:“相公说的是,如此编制,首要的就是不要变成藩镇。所谓军权,无非三样,一是指挥之权,一是人事之权,一是财权。是以军中将领,分指挥官和庶务官,指挥官单独编列。原则上,指挥官序列归于枢密院,庶务官则归于三衙。不过,这还要分级别,最基本的编制,还是要依赖军中管理。”

这话出口,文彦博想了一会,道:“如此做,还是要看指挥官能不能压住庶务官。若是指挥官在军中一手遮天,还是能保其不会自成一体,不听朝廷军令。”

杜中宵道:“新的军制,就是要求指挥官在军中不能一手遮天。凡是军中庶务,三衙有专门的衙门管理,军中的庶务官,也都隶属其下。没有人事权和财权,指挥官只能禀命而行,无非如此。”

其实事情当然不会如此简单,权力如何,要看是谁为将。唐朝的藩镇也不是一开始就是那样,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制度上预防,但意外来临的时候,这些预防措施完全失效,谁有办法?杜中宵只能这么说,要改变禁军不能打大仗的毛病,就必须加大军队编制。小编制,一到打大仗的时候就失灵,很难发挥出全部战力。将从中御,临战授阵图,都是与小编制相适应的,并不适合实际需要。

文彦博想了想,还是摇头:“此事不小,还是看太尉新的军制如何,才能够下定论。”

杜中宵道:“相公说的是,具体如何,还要看三衙和枢密院的编制权限。两者能发挥职责,才能限制地方将领。不过,为防藩镇,还有一条,就是军中用流官。刚才说到最小的编制,就是这个意思。到了这个最小编制之上的官员,必须都是流官才行。有任期,一般不许连任,到期换到其他军中。”

韩琦道:“便如地方官一样么?任期一到,便就别调他处。”

杜中宵点头:“不错,便如地方官一样。按照以前在河曲路带兵的情况看,依河曲路军制,这个基本编制设定为营比较合适。一营一千余人,指挥使三年或五年一任,期满调往其他军中。指挥使以下的将领,可以在本军中调任,指挥使以上,必须调往其他军中。”

文彦博点了点头:“如此,倒是要的。将领为流官,就难拉拢兵士,化兵为私有。只是,这样频繁地调来调去,又怕会出兵不识将的毛病。上下同欲者胜,兵不识将,很难做到这一点。”

杜中宵道:“所以军中必须增加将领,管理各种庶务。指挥官不必花心思在庶务上,只要用心于指挥,花心思与士卒同欲,容易许多。”

文彦博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其实现在军中,指挥使以上的官员,也是调来调去。能在一个地方带兵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实际少之又少。只是没有制度化,更多靠的是人为调动。杜中宵的改革,是把各职位的任期制度化,将领彻底流官化,完全改变军中封建的传统。

张昇道:“军中将校士卒,多是携家带口住在一起。低级将领为流官,则家人难住在一起,许多不方便。而若是允许低级将领携带家眷,则就显得混乱。”

杜中宵道:“不错,确实是这样。所以军中的低级将领,都有任期。官职越是低微,任期越短。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军中升上去,便就早早除役,一家团聚。”

赵祯道:“如此说来,军改之后,不但是军中士卒不再一士当兵,就连低级将领也不是了么?”

杜中宵点头:“回陛下,正是如此。军队要保持活力,就要能进能出。如果入了军营,便就要一辈子当兵,对于很多人来说,当兵就成了混日子了。再者让他们早寻出路,不必在军中沉沦下僚,对于将领们也是好事。现在许多将领,在军中为奉职、殿直,数十年不得迁,实在无益。”

宋朝的禁军以前是终身制,士卒都要当一辈子兵,更何况将领。由于僧多粥少,许多将领往往在低级职位上沉沦数十年,就连规定的五年一迁都做不到。便如杨文广,在立军功前,做了二十多年班直。如果不是兄弟都是恩荫入仕,不需要他养活,日子很难过下去。

文彦博道:“既然是将领,便就是官员,纵然除役了总不能朝廷不管。”

杜中宵道:“相公说的不错,朝廷应该有官职,给这些人。新的军制下,将领都需要认字,会基本的管理,也可以胜任其余职务。现在朝廷除了以前的官员,还有工厂,还有营田务,都可以安排除役的将领到里面任职。低级官员,也不费多少钱粮。”

军队的退出机制,怎么安排,是个大题目。一时之间,所有的人都不说话,都在思考。

军中待遇不好,俸禄不一定到手,许多人不愿意在军中待下去。前几年,年年都有士卒逃亡,一年数千人甚至过万。若是朝廷不管,要不了多少年,禁军就只剩下虚头编制了。但问题是,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逃亡,不在军队,他们在其他地方也可以过上好生活。而越是老弱病残之类,越是留在军中。更不要说那些世代从军的人家,他们的关系盘根错节,这种时候更是把持权力。

士卒逃亡朝廷发愁,让军队的人正常退出,朝廷同样发愁。士卒还好说,无法让地方从赋税徭役上给予优惠即可,并不是大负担。将领不同,他们不当兵了,朝廷也要养起来。数量一多,不堪重负。

议论了一会,一时之间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很难统一起来。赵祯道:“此事涉及千头万绪,一时之间难以说清楚。杜太尉回去,与枢密院官员仔细讨论,编出章程,让群臣集议之后,才可施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赤心巡天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男欢女爱 鉴宝金瞳 雪中悍刀行 大奉打更人 万古帝婿 林辰苏夕然小说 万道剑尊 斗破之无上之境 重生官场:开局救了女市长 天唐锦绣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九转霸体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 大梦主 后宫春春色 霸蜀 退圈后她惊艳全球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谍云重重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锦衣谍影 亮剑之最强兵工系统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寒门宰相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最近更新天生韩信 大晋俏公子 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 我四叔是朱元璋 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 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 方剂杂论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 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 穿越明末成饿殍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风雨大宋 安化军 - 风雨大宋txt下载 - 风雨大宋最新章节 - 风雨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