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学考古

莫鞑

首页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深空彼岸 后宫春春色 团宠真千金竟是玄门大佬 逆天邪神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美食:随机摆摊,顾客追我十条街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我在北大学考古 莫鞑 - 我在北大学考古全文阅读 - 我在北大学考古txt下载 - 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14章 上新了,故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两种观点都将博物馆教育定位于社会教育,肯定了其重要性,只是对待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有所不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博物馆教育与家庭教育、文化教育、旅游文化教育、各种成人教育等一同构成了社会教育。博物馆教育同其他各种教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社会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与学校教育(正规教育)为互补关系。

努力更新中,争取恢复正常。

有关博物馆教育的功能研究。第一,关于博物馆承担具体学科教育职能的研究。如《博物馆在中医药教育中的作用》6《谈医史博物馆与中医教育》7《体育博物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8《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教育审美作用》9等文章,分别阐述了博物馆教育应在中医教育、体育教育、美育等各个具体学科教育承担起教育职能。第二,关于博物馆与“第二课堂”的论述,主要阐述了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为素质教育提供支撑。如《试论博物馆与学校间互补与合作之关系》10《博物馆是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最好课堂》?。另外,还有文章强调博物馆成为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场所,如《适应新形势:发挥地方博物馆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1一文就强调了博物馆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是强调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这类文章在90年代居多,主要强调博物馆教育要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从研究内容看,以上所阐述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博物馆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更多的是对民国时博物馆教育研究的延续,是一种恢复性质的。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动向,可以看作是博物馆研究的初步发展。第一,对不同类型博物馆教育研究细化,出现了针对某一类别的博物馆论述其教育。如《浅议科学技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第二,对国外博物馆教育的介绍和研究逐渐增加,尤其日本和亚太地区为多。如《日本的科技博物馆与科普教育》6《日本博物馆现状及其社会教育》7《博物馆在马来西亚社会教育中的作用》8。另外,还出现了某一地区,某一个馆的教育工作总结和研究,如《上海博物馆的教育工作》9;探讨博物馆教育地位的研究,如《论博物馆教育与陈列的地位——与林荃同志商榷》10。

200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第21届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councilofmuseums,I,简称国际博协)代表大会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并首次将“教育”作为博物馆的第一功能予以阐述。国内的博物馆教育研究也由此打开了新纪元,迎来了蓬勃发展。

关于博物馆教育研究的着作显着增加,种类丰富。笔者以“博物馆教育”为关键词,以2008年为起始年限,在读秀中文学术搜索上以精确匹配方式进行全文搜索,并对搜索结果逐一检视,发现博物馆教育各类研究专着48本,而此前的博物馆研究专着则是凤毛麟角。这些专着包括各层次博物馆机构(包括博协及其下属专委会)论文集,博物馆教育项目选集,欧美等西方国家有关博物馆教育的译本,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机制,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首部高校学者针对性的博物馆教育研究着作——《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1。这部专着回顾了中国博物馆教育的历史,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教育的现状、取得得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现代博物馆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并通过对史密森博物学院等优秀的欧美博物馆成功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如何围绕或配合展览、研究和藏品开展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务。可以说,这部着作是当前博物馆教育研究最为系统化的研究成果,也博物馆教育研究的蓬勃发展典型代表。

关于博物馆教育研究的论文急剧增加,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群体力量对比出现变化,并出现了综述性质的研究。笔者以中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网络版)》(cNKI)为数据源,以“博物馆教育”为检索词,发现从2008年开始,《中国学术文献总库(网络版)》(cNKI)关于博物馆教育的载文量出现了新一轮的上涨,2016年载文量就突破了400,是2008年的3倍。另一方面,关于博物馆教育研究的文章发表的期刊虽然比较杂乱,但已有部分期刊进入了核心期刊(cssci),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东南文化》等,表面博物馆研究的质量正在提升。

从研究内容来看,在继承上一阶段的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包括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博物馆教育功能、实现和优化博物馆教育职能措施分析、博物馆主客体、博物馆教育项目、数字博物馆、博物馆教育体系、国外博物馆教育等等。其中,实现和优化博物馆教育职能措施分析是该阶段最热的研究内容,《2006—2010年我国博物馆教育论文内容分析》指出,该研究内容占据2006-2010我国博物馆教育论文研究内容的32.73%。

从研究群体来看,研究群体主要是博物馆、高校和中小学老师,这与上一阶段相比并无大的变化,不同的是研究群体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以往各级博物馆是博物馆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高校和中小学老师参与较少,而现在高校研究力量正在崛起,已经成为博物馆教育研究的主力之一,并有超过各级博物馆的趋势。

从《中国学术文献总库(网络版)》(cNKI)收集的论文数量而言,复旦大学的相关论文总量已位居第一位,其次才是是浙江省自然博物馆。载文量排名前十的,有一半是高校,包括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美院、浙江大学,载文数量都在20篇以上。高校研究力量的兴起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学科背景多样化,博物馆教育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除了传统的文物与博物馆学外,教育学、医学、环境学、艺术学、体育、计量、公共管理等多种学科融合博物馆教育研究中,教育史亦在其列。

博物馆教育研究愈发成熟,出现了综述型研究论文,并且出现了文献计量等新的综述研究方法。以《中国学术文献总库(网络版)》(cNKI)为数据源,发现3篇综述型研究,分别是《近七十年来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述评》1《近三十年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主题演化分析》2和《2006—2010年我国博物馆教育论文内容分析》3。其中,《近七十年来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述评》以传统的综述方式,从博物馆教育功能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相关研究三个方面回顾了自晚清民国以来的博物馆教育研究史,认为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博物馆教育研究从未间断,这显然忽视1949到1985年近40年的沉寂。后两篇综述则采用了文献计量等新方法,就博物馆教育研究主题和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改革开放后博物馆教育研究内容热点和未来趋势。尤其是《近三十年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主题演化分析》一文,采用了库恩(thomasSamuelKuhn)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指出博物馆教育处于“前科学”向“常规科学”过度阶段,为博物馆教育研究在该领域总体研究发展中进行了定位。

然而,真正涉及民国时期博物馆社会教育研究的,只有深圳博物馆李飞、李军二位先生2014年发表于《东南文化》上的两篇研究文章。李飞先生的《社会、学校与家庭:民国人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引介和实践》一文从博物馆与社会教育、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博物馆与家庭教育三个方面梳理了民国时期的博物馆教育;李军先生的《晚清民国时期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认识》一文介绍了从晚清到民国社会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认识过程;但是二者都是站在博物馆学的角度去研究该问题,对教育本身关注不多。

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是伴随着中国博物馆的产生而产生,从其出现至今,大致经历了发轫、沉寂、复苏、发展四个阶段,如今逐渐走向成熟,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升。然而,从研究的主题和内容来看,主要的研究内容还是如何发挥博物馆的社会的教育功能,具体的包括从博物馆从教人员、接受受教育对象、教育理念、中外博物馆社会教育对比等等,对博物馆教育的历史关注不多,关于民国时期博物馆社会教育研究的则更是寥寥。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民国时期的博物馆社会教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基础资料。2015年由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民国文献类编》面世,该书收集了民国时期大量的教育和博物馆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民国时期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所以,笔者试图回到教育的视野,从历史的角度去梳理和分析民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发展概况,既有助于中国近代教育史发展,又可期于历史中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发展借鉴一二。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中国社会对文化传承和发展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越来越高,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受此影响中国的博物馆正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座座拔地而起,博物馆的迅速发展势必会反过来推动博物馆学的发展步伐,民国时期的博物馆社会教育作为其中一点必然会逐渐吸引更多的关注,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研究。

虽然研究者们已经从不同侧面对于博物馆教育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不难发现,此前研究多是从纯理论层面对博物馆教育进行分析探讨,或者是基于某一个或一类博物馆具体实践活动而进行的研究。从教育史学科视角出发,对博物馆教育,特别是民国博物馆教育做系统研究的成果尚未见。本论文在研究视角上立足于教育史学科,对民国时期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希望可以填补这一方面博物馆教育研究的空白,也期冀为此后今后博物馆教育的日臻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研究对象上,本论文关注整个民国时期博物馆及教育活动展开的普遍状况,而非针对某一个或几个博物馆进行的个案研究,这有助于研究结论不陷于以偏概全,从而较客观、真实、完整地呈现民国时期博物馆教育的发展全貌。

在研究方法上,笔者既详尽完整地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对民国时期中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历程加以梳理,因而有别于博物馆教育的研究现状,也凸显了教育史学科的研究特色,为博物馆教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本论文涉及民国时期的博物馆数量较多,类型较为齐全,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研究结果的以偏概全,却也因时间及笔者自身研究能力的有限,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尚不充分。后续研究将补此短板,对相关内容作合理充实和完善。

既有研究表明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来源与西方国家,中国博物馆也由西方传入。鸦片战争打开了晚清中国的国门,中外交流日益频繁,晚清知识分子、官员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社会,涉猎西学,游历海外;西方文化、生活方式也不断向晚清中国渗透,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理念在二者共同作用下逐渐在中国传播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巨星崛起 重生:红色仕途 四合院之感受年代气息 重生80靠赶山狩猎实现财富自由 四合院:从1958开始 鉴宝神瞳 四合院:一人纵横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开局九色神龟,纵横两界修长生 四合院从1953开始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铁腕官途 四合院小市民 暗海反杀 宋檀记事 穿越四合院,开局入赘娶寡妇 
最近更新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 与病弱兄长共梦 我在板鸭很开心 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 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 野欲诱吻 于他怀中轻颤 净水迎帆 我女朋友是学医的 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 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 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 被换命格后,玄门大佬杀疯了 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 雾色迷津 市井娇厨 京夜娇宠 绑定预知梦,我靠演戏救偏执对头 每天努力躺平,大佬人设却焊死了 
我在北大学考古 莫鞑 - 我在北大学考古txt下载 - 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章节 - 我在北大学考古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