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浩和黎乐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决定如实相告,他们将清源城米糕摊前偶遇金婆婆,以及婆婆错认小五为“长官”并情绪失控紧抓不放,最后他们把金婆婆带回百草庐问话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叙述了一遍。
白浩语气沉重的说道:“当她最终确认,小五并非她苦苦寻找的那位‘长官’后,整个人就像被抽走了魂儿一样,神情恍惚的离开了。和子瑶……我们的另一位同伴,略通医术,她当时想为金婆婆把把脉,却骇然发现金婆婆的手腕处,竟探不到一丝脉搏!甚至连鼻息也感应不到!”
黎乐补充道:“是的,此事太过诡异,我们心中惊疑不定,不敢强行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离开,后来我们也曾尝试寻找,但她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再无踪迹。”
梅玲听完,身体微微一晃跌坐在石凳上,泪水无声滑落,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与震惊中:“没有脉搏呼吸却还能行走说话?这……这怎么可能?金婆婆她……她究竟是人是鬼?”她喃喃自语,显然这超出了她的理解范畴。
但最让她心痛的是金婆婆话语中透露出的那个残酷信息:“全村人都死了”。这轻飘飘的几个字,却如同最终判决,彻底击碎了她内心深处关于爷爷可能还幸存的一丝渺茫希望。
待梅玲情绪稍稳,黎乐趁机轻声问道:“大夫人,恕我们冒昧,这位金婆婆,究竟是……?”
梅玲拭去眼角的泪水,努力平复心绪,陷入了遥远的回忆:“金婆婆……她就住在我家附近,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她心地善良,刺绣的手艺很好,是红叶村有名的绣娘,经常会绣些精美的手帕,荷包,拿到镇上去换些钱,或是接一些镇上大户人家的绣活来贴补家用,她很喜欢村里的小孩,对我也格外疼爱……
后来,村里人在后山那些外族人居住的院子里偶然发现了一个山洞,还在洞里发现了一道巨大的金门,消息传开后,几乎所有人都跑去围观,金婆婆也跟着她的儿子,儿媳一家人去看过那道门,村长还组织村里所有的人去拆那道金门,打算让全村人平分这笔财富……”
梅玲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那时我年纪还小,也很好奇,想跟着大伙一起去看,但爷爷坚决不让我进那个山洞。有一天,爷爷有事要出门,便将我托付给金婆婆照看。我去她家时,看到她正对着一块白布,聚精会神的刺绣。我好奇的凑过去看,发现她绣的不是往常的花鸟鱼虫,而是一幅非常奇怪的图案:一道巨大的金色门扉,门上布满了密密麻麻,我从未见过的复杂花纹和符号。”
“我当时好奇的问:‘婆婆,您绣的是什么呀?好像一扇大门。’”梅玲继续回忆着说道:“金婆婆闻言停下针线,叹了口气,脸上满是忧虑的对我说:‘玲儿,我绣的就是山洞里那道让大家着了魔的金门,还有门上的这些花纹。’”
“我就更加奇怪了,追着问她:‘为什么要绣这个门呢?’金婆婆当时的神情我至今还记得,她眉头紧锁,眼中充满了不安,压低声音对我说:‘自从我看了那道门,不知怎的,心里头总觉得很不安生,好像要出什么不好的大事。可是村里现在没人听我这个老婆子劝,都魔怔了似的要去挖那道门,我拦不住他们,就想着,不如把这门的样子原原本本的绣下来,说不定……说不定以后能有点用处。’”
梅玲说到这里,眼中充满了懊悔与后怕:“当时我只觉得那图案古怪,并不理解金婆婆话里的深意,直到后来……后来我爹娘死了,其他村民也变得古怪……我才明白,金婆婆那份不安的预感,或许……或许真的应验了……”
“那副刺绣在现在在哪里呢?”白浩急忙问道。
梅玲却无力地摇了摇头:“我十岁那年,爷爷突然将我托付给一个路过的善心游商,带我离开了红叶村,还要我发誓永不再回去,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金婆婆,也不知道她把那幅刺绣放在了哪里。
梅玲的目光重新聚焦在白浩和黎乐身上,带着一丝恳求:“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求求你们,如果以后有任何关于金婆婆或者红叶村的消息,请一定告诉我!”
白浩和黎乐郑重地点了点头,黎乐见梅玲情绪稍稳,便顺势问道:“大夫人,还有一事请教,我们在清源城遇见了当年带您离村的游商朱福银,他提及过有一位告诫你们勿去后山的‘长官’,关于这位‘长官’,您还能回忆起更多细节吗?比如,她或她身边的人,可有什么异于常人的举动?”
“长官?”梅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仔细回想了一下说道:“村里人平时都听从村长的安排。至于后山院子里住着的那些外族人……领头的是个很特别的女人,她的同伴们都称呼她为‘长官’。他们那一行人深居简出,很少与村里人来往,关于她的事情,我知道的实在不多,但她应该是个好人,他们离开村子时,她给每户人家都留了一笔银钱,劝我们搬走,告诫我们不要再去后山。若是……若是当初大家肯听她的劝……我爹娘就不会死,红叶村也不会……”梅玲的声音哽咽起来,未尽之语中是无尽的悲恸与悔恨。
突然,正在低头落泪的梅玲猛地抬起头:“虽然她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她的长相!”她的语气变得十分确定,目光在黎乐和白浩脸上扫过:“大概一年前,黎公子你与那位姓和的女大夫一起来范府寻找受伤的白公子时,身边跟着的那个姑娘……我记得是叫小五吧?她的模样,与我记忆中的那位‘长官’,几乎是一模一样!绝不会错!”
黎乐听到梅玲的描述,心中一震,与白浩交换了一个惊疑的眼神。他追问道:“大夫人,你确定那位‘长官’的容貌与小五一模一样?”。
梅玲用力点头,泪痕未干的脸上浮现出笃定之色:“绝不会错!那女子的眉眼、鼻梁,甚至说话时微微上扬的嘴角,都和小五姑娘如出一辙。只是……‘长官’的神情更冷峻,目光像能穿透人心似的,令人不敢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