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南山堂

首页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谍云重重 仙人只想躺着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神武太医俏女帝 一品布衣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南山堂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全文阅读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txt下载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64章 读书有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西北的夏天,没有华庭县那种酷热,只要你别站在太阳底下,其实并不是很难受。

这种南北差异,单单看温度是比较难感觉出来的。

在南方,三十度以前就算是很热了,室内室外都是湿热湿热的,浑身难受无比。

但是在榆林,三十五度的夏天也不是多么的难受。

各家作坊都在热火朝天的施工、建设之中。

煤炭作坊和火油作坊更是一次性的招工了几千名人员,再加上水泥作坊、瓷器作坊、羊毛作坊、奶粉作坊等等,一时之间,在榆林,你只要手脚还能动,就不愁找不到工去做。

“伯爷,这西城的集市最近是越来越热闹了,崔县令已经安排人手扩建了一次,但是每天从早到晚都还是人满为患。可以说整个北部草原的牧民,都在找机会来榆林,西域来的商队,很多已经不去长安了,直接在榆林买东西。”王玄策满头大汗的从外面回来,喝了一口香茶之后对着张华说道。

“并且,这段时间开始有不少士人来到榆林,虽然大部分都是一些不得志的书生,那也是”

大唐的人口其实不算多,三千万都不到,但是因为社会对人力的需求基本都围绕着土地在转,从事其他产业的人其实不多。

华庭县刚和榆林城是个例外,他们是大唐少数用工很紧缺的城市。

长安城的人工成本原来是大唐最高的,一个壮劳力一天能挣二十五文钱,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但是,在榆林城,火油作坊最新招募的人手,一天的工钱已经开到了三十文钱,仍然没有完全招募到足够的人手,只能说勉强够用。

也就是,在榆林,一个壮劳力,一个月几乎可以挣到一贯钱,一年将近十二贯钱。

这个数字,放在几年前,需要榆林人用四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挣到。

并且,一个月挣一贯钱和一个月挣五百文钱,可不是简单的翻一倍的关系。

五百文钱的时候,衣食住行用下来,可能每个月存下来的也就是一百文钱。

但是一贯钱的时候,一百文就变为六百文了,相当于收入翻一翻,存款跟着翻了好几翻。

这对商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一方面,大家看到在作坊里做工可以挣到更多的钱,会吸引更多的人去作坊。

另外一方面,大家在作坊里挣了更多的钱,就有实力拿出更多的钱去消费,这又间接的比刺激了商业的发展。

甚至,朝廷中的高官们担心的重商会对圣人之学的传播造成影响,在看到了榆林城的实际情况之后,也会乖乖的闭嘴。

因为人口只有十几万人的榆林城,居然有八千人的在册学童。

这个数字放在后世,那是不合格的,六年义务教育里的学生都不止这个数。

但是,放在大唐,张华敢说,除了华庭县之外,没有哪个地方的学童比例比榆林高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唐朝廷又没有额外的给榆林划拨经费,怎么支撑的起八千学童?

道理其实很简单,榆林的学童,大部分都是在商人办理的蒙学里面上学。

一年三贯钱的学费,再加上榆林县衙给于的补助,兴资办学在榆林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张华听王玄策汇报了一下榆林城最近的情况,也是一阵感慨。

一个学童一年的花费大概也就两贯钱,交了三贯的学费,县衙还补贴一贯,相当于每个学生他一年能够挣两贯钱。

而对于榆林城的百姓来说,一年三贯钱虽然不少,但是在连妇女都能找到待遇不错的活的榆林,一年收入二十来贯,拿出三贯钱出来,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甚至有两个小孩上学的,六贯钱也还能够出的起。

本来按照以前的观点,即使有钱,这些百姓也不会送孩子去学堂。

因为只是认识几个字的话,并不会对他们原来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

反倒是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再加上先生的束修和笔墨纸砚的花销,一般家庭都无法接受。

但是,这几年,榆林城的风气变了。

同样在作坊里上工,认识字的和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待遇是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

就拿羊毛作坊来说,一个识文断字,懂得不断改善技术,或者说是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待遇会比普通劳工高一倍不止。

一样干活,甚至干的更少,拿的却是很多。

老百姓是最现实的,这种情况下,大家用脚趾头去想也知道该怎么样。

这么一来,榆林县的孩童入学率,自然是不需要官府做任何动员,就蹭蹭蹭的往上涨。

这又间接的带动了对教书先生的需求。

以前,在榆林城做几个学堂的先生,也就是勉强能够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日子过得一点都谈不上好。

对于读书人来说,自然不会是什么好去处。

但是,现在的榆林,一个先生一年各种收入加起来可以超过二十贯钱,这在大唐绝对算是高收入行业了。

能够学以致用,还能发家致富,自然而然的,来榆林城当先生,就成为附近州县穷困学子们的一条不错的出路。

所以连王玄策都感受到了最近来榆林的读书人变多了。

这种趋势,估计未来会变得更加的明显,特别是等到榆林城的考生在科举之中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

张华消化了一下王玄策话里的信息,“对于这些来榆林的读书人,可以让崔县令颁布一些激励的政策,让他们来了之后死心塌地的留下来,以榆林为家,这样榆林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才能踏上更高的台阶。”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才。

这个后世的小学生都能知道的道理,现在意识得到的人并不是很多。

提高大唐读书人的数量,提高普通人的识字率,让更多有才华的人有机会发现自己的才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大唐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张华要想自己舒舒服服的在大唐过完一辈子,也让自己的后代过得舒服,就有必要推动读书识字的普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琴帝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风雨大宋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最近更新边军:从女囚营开始 汉疆喋血风云录 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冰临谷 大楚武信君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南山堂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txt下载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最新章节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