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国舅

泉释一切

首页 >> 明末好国舅 >> 明末好国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史上第一纨绔 绍宋 晚唐浮生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太子,不做也罢! 
明末好国舅 泉释一切 - 明末好国舅全文阅读 - 明末好国舅txt下载 - 明末好国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4章 长寿真可怕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孩童,竟然是自己的大爷,看着煞有其事的张国纪,张璟心里已经大骂张国纪老糊涂了。

张应京那家伙按辈分都能是他大爷,这不是开国际玩笑的吗?

而且,就算他们都姓张,可两家祖宗也许几千年前是一个人。

然而现在,两家后人有很近的血缘关系,却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说他们张家在河南祖上没人去过江西那地方,就是龙虎山张天师一系,自后汉以来,后人便是有世系记载,根本就不可能和他们河南的张家人什么关系。

这一点,张璟记得前世看过的一本叫做《汉末皇戚》的网络历史小说,里面就把天师道和张天师的发展过程,介绍过,所以记得很详细。

对了,那本扑街书作者,好像是个穷得没饭吃,更新又不给力的扑街写手——泉释一切。

“伯父,你是在开玩笑吗?咱们家和张天师,虽然都姓张,可也不是亲戚啊,张应京怎么可能是我大爷呢?”张璟问道。

“谁告诉你张天师一脉是咱们张家亲戚?”张国纪反问道。

“既然张天师一脉不是咱们张家亲戚,那又何来张应京是我大爷一说?”

“其实这里面有点拐弯亲,你知道张应京的祖父张国祥吗?”

“不知。”张璟摇了摇头道:“这和张应京是我大爷,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张国祥娶得是故驸马都尉谢诏之女。”

“那又如何?”

“谢诏的妻子是睿宗献皇帝的幼女,永淳公主。”

“睿宗?永淳公主?”张璟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疑惑的问了一句,这是哪位皇帝。

而后突然想到了什么,脱口喊道:“兴献帝!”

张国纪闻言,点了点头,表示默认。

张璟见了他这样子,脸色立即当机。

没想到张应京还是凤子龙孙之后,按照老朱家的辈分来算,他这个外戚张家的小国舅,还真得叫张应京这小屁孩,一声“大爷”!

妈卖批,不带这么玩得……

张璟心里大骂起来,他以后肯定还要和张应京见面的,若是这家伙一直拿“大爷”这个梗说事,那他怎么办?

论权势,张天师一系身为道教名门,可是连大明王朝都要尊重的,而且现在的张天师后人,也和他张璟一样,都是皇亲国戚。

虽然说人家血缘有些远,但张应京这家伙,不仅是张璟的“长辈”,也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长辈”,想用权势让那小屁孩闭嘴,不再提这个梗,恐怕他自己首先就被反打脸了。

至于张应京是朱由校和张璟的长辈的原因,关键就在于那位死后被追封的“兴献帝”。

所谓兴献帝,乃是武宗毅皇帝朱厚照之叔,兴王朱佑杬,其薨后,被朱厚照追封为“兴献王”。

本来,若是如此,也就没什么了,关键就在于朱佑杬有个小儿子,名叫朱厚熜,他就是后来的世宗肃皇帝。

朱厚照年纪轻轻驾崩后,因其无子,大明朝廷只能以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将朱厚熜立为大明的皇帝,年号“嘉靖”。

而朱佑杬被追封为“兴献帝”,也是因为朱厚熜登基后,以尽孝为名,搞出的“大礼仪”之争。

当然,姑且不论那位年纪轻轻,政治手段就极其厉害的朱厚熜,搞大礼仪之争到底是为了尽孝,还是为了快速选择自己人,让原本朱厚照留下的老臣站队?

反正,“大礼仪”之争后,朱厚熜的父亲朱佑杬,就正式被朱厚熜追封为“兴献帝”了,并且给了谥号、庙号等许多哀荣,成为了大明少有的没有执政过一天,却能享受帝王死后应得的不少哀荣的皇帝。

而张应京辈分高,就在于朱佑杬的小女儿,朱厚熜的的妹妹永淳公主实在太小了,等嘉靖把朝堂整顿好了,才到了嫁人的年纪,许配给了着名的秃顶驸马谢诏。

当然,碍于大明老朱家选女婿,只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家庭中选取的标准,其余不究,因此无论谢诏秃顶多厉害,但皇家婚姻不可儿戏,既然选了你,朝廷就得认。

只能说,谢诏的运气极好,即使秃顶,可也能娶公主,和公主生儿育女,虽然会因为皇室对公主的规矩遭罪,但也是荣华富贵不断。

如此,等到张应京的祖父张国祥娶了永淳公主之女后,张应京的辈分自然极高。

毕竟,朱家的皇帝,明显活得没有张家人长寿了,隆庆帝、万历帝、泰昌帝,都被张国祥、张显庸父子俩打趴下了,甚至张显庸还正当壮年。

现在和万历帝同辈分的张显庸,说来还算是天启帝的爷爷辈了,这也难怪适才在皇极殿里,张天师父子两个能提前那么早被唱名,晋见皇帝朱由校了,实在是人家的辈分太高了。

而作为张显庸之子,张应京自然是天启帝朱由校的叔叔辈,现在张嫣嫁给了朱由校,理论上张璟和朱由校平辈,这样顺理成章的,张应京这小屁孩突然成了张璟的“大爷”!

妈卖批,长寿真他娘的可怕……

不过,老子要是也能这般长寿也好了,嗯……以后想办法搞点天师道的养生法门才好。

等等,记得天师道可是非常能钻研房中术的,而且每代天师的子嗣都不少。

嗯……以后不仅要拿到养生法门,这种每天搞女人,还能长寿的房中术也得想办法搞到。

可惜,对方也是皇亲国戚,而且又是威望极大的张天师,想要用抢的都得慎重考虑了,看来以后只能用软的来慢慢偷窃这些天师道教主的机密了!

张璟心里如是想着。

很快,随着车轮声阵阵压在青石板的路面,马车终于到了张国纪府邸。

张国纪、张璟二人下了马车,便按照计划,各自行动去了。

张璟被一堆仆人围着,站在张府外等待朝廷的接亲车队,而张国纪,则去府内大堂等着,按制,他不能在门口迎亲。

毕竟张国纪是国丈,就算是皇后回家,也得守着孝顺的规矩,亲自去给父亲请安,而不是父亲等她。

而在宫里,此时的皇极殿里,唱名已经结束,在场的王公大臣们,都向皇帝朱由校恭贺过了,婚礼正式进入下面的迎娶流程。

“兹选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监生张国纪女张嫣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纳采问名礼!”

“臣等领旨!恭贺陛下大婚,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传制官在丹陛上一声大喊,由朱由校和礼部官员选出的迎娶皇后的正副使,立即行礼领命。

他们向朱由校叩拜四次,然后拿上制案,节案,从大殿中门出,宫里太监、宫女捧着彩礼紧随其后。

只见那负责迎娶的正副使,举着制案和节案一路走到奉天门。

他们把制案和节案放到迎娶皇后的彩舆,即“龙亭”里,然后褪去自己朝服,骑着系着红绫红花的高头大马,率领仪仗、鼓乐、迎亲官员、太监、宫女、侍卫,会同皇后的凤辇仪仗,捧着、抬着大批的礼品,浩浩荡荡的从大明门出发,一路直奔赴皇后娘家,其父张国纪的府邸。

这一行人马,花花绿绿的绵延数里,锣鼓喧乐声不断,远远就能听见。

人马行走之中,引得无数百姓侧目,不得不感叹一声,天家之事,果然是气派非凡。

至于另外两位贵妃的迎娶车队,也在之后离开,不过很显然,她们的车队显得有些寒颤了。

她们的车队不仅规模小,甚至连根本没有迎娶的正副使带路,只有礼部安排的小官,简单管理着的队伍。

想想也是,虽然能入宫,成为贵妃,对于大明的普通女子来说就是很高的殊荣了,但与皇后相比,终究是侍妾和正妻的关系。

尊卑之分,自然就极其明显的体现在迎娶车队的规模和朝廷的重视程度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丹武双绝 穿越之重返高中时代 蛊真人 说好一心求死,你怎么飞升了?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我的公公叫康熙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最近更新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八百铁骑,镇万界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奇葩皇帝合集 山河鉴:隋鼎 敕封一品公侯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奇闻录 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 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 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 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 
明末好国舅 泉释一切 - 明末好国舅txt下载 - 明末好国舅最新章节 - 明末好国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