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晚唐浮生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公公叫康熙 藏国 民国之谍影风云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72章 宰相上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随着朝会结束,朝廷严惩杨集的消息不胫而走,并且以晋阳宫为中心,迅速向太原郡四周扩散而去,当人们知道杨集被严惩的原因一一披露,瞬间就引起军民一片哗然。

朝廷的解释是一切当以律法为准,任何人都不得超脱律法;虽然幽州的贪官污吏确实该杀该死,但不经朝廷审讯、定罪,杨集就随随便便杀了,那他此举就是犯法、就该接受律法的惩罚。如果朝廷在杨集这里开了网开一面的先例,那么律法以后又如何约束官员?百姓的安全又如何保障?

但是法理虽然没有错,可身在太原的军民根本就接受不了。

如果杨集是燕荣、元弘嗣那种酷吏,朝廷无论怎么惩处他,大家都能接受。但杨集不是啊。

他之所以在幽州大开杀戒,完全就是贪官污吏贪墨不法、卖国求荣、吃里爬外;这种数典忘祖的玩意若是不杀,难道还让他们继续为祸乡里、里通外国不成?而杨集这样为国为民的好官,朝廷都要严惩,日后又有谁敢为百姓出头?然而无论军民怎么反对、怎么吵嚷,也吵不醒那一小撮在晋阳宫装睡的人。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一小撮中的一小撮比他们更加郁闷、更加恼火——这是因为多数世家门阀出身的大臣在对待杨集的时候,早就默契的达成一致,只要有机会打压杨集,他们绝对不放过、绝对会自然而然的抱成一团。遗憾的是杨集虽然嚣张无比,可他根本就没有任何政治污点,而且到了他这种高度之后,也不像其他人自污,所以无论大家怎么挖掘,也挖不到杨集的黑点。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可以弄死杨集的机会,谁曾想到他们尚未正式行动,御史台那些硬逼败事有余的混蛋就先一步弹劾杨集了,虽然杨集的确丢了检校兵部尚书侍郎、检校左翊卫上将军两职;其武散官从从二品镇军大将军降为正三品的冠军大将军升、文散官从从二品右光禄大夫降为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但却远远补不齐杨集犯下的过错。

要是换成他们来操作,杨集就算不死,他的尚书令、凉州牧、右翊卫上将军也要丢失。然而现在,杨集已经被“重罚”一番,表示此事已经翻篇了,日后谁敢再提起,那性质就变成置疑皇帝、挑衅皇权,认为皇帝处事不公、赏罚不明。

就在太原军民议论纷纷之时,二十多名彪悍的侍卫护卫着李子权的马车在太原王氏府门前停下。

太原王氏虽然也是五姓七宗之一,但是太原王氏在大隋王朝相当弱势:一是因为北周的显要人物王轨出于对北周前途的考虑,曾多次提醒周武帝说宇文赟品德低劣,不堪继承皇位执掌朝政;他不但建议周武帝重新立嗣,而且多次要诛杀宇文赟的岳父杨坚,他在政治上杀不成之后,把时为顺阳公主驸马的杨瓒拉为好友,此外又让顺阳公主与独孤加罗不断制造矛盾,以此不断离间杨氏兄弟的关系。

到了时机成熟之时,王轨又以杨坚必然给杨家带来灾祸为由,怂恿比较怯懦的杨瓒杀掉杨坚。然而王轨想法虽好,可他却犯了所托非人的错,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最信任的贺若弼竟然是宇文赟的人,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被宇文赟和杨坚获悉。当杨坚接受禅让称帝后,虽然没有责怪自己的弟弟,而且对他们夫妇很宽容,但却异常不爽王家。

二是王家的王頍是杨谅谋主之一,王家在王頍的怂恿之下,出大力支持杨谅造反,由此又惹来了杨广的厌恶。

时至今日,他们在民间、士林间的口碑虽然不错,可是官面上的势力寥寥无几,这也导致王氏既无法形成门阀利益集团,也没有足以让官员效力的号召力、影响力,别人要是想加入某个门阀势力,首选关陇贵族,其次是鼎盛的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而不是没落了的王氏。

尽管如此,李家和王家依然是关系紧密,王氏家主王秉听说李子权来访,亲自迎了出来,老远便大笑阒拱手道:“贵客啊!李相国令鄙宅蓬荜生辉。”

王秉年年近七旬,头发已然花白,半开的眼眸闪烁着历经沧桑的光芒,一看就知非等闲之辈。而他身边跟着一名年约四十的男子,此人皮肤白皙、目光清澈,留有短须,他身着儒袍,头戴发冠,显得颇为文质儒雅,这是王秉的儿子王裕、李渊的妹婿,同时也是王家的继承人选。

李子权上前几大步,向王秉深施一礼:“事先没有约好,心中忐忑,还望世兄原谅。”

古代贵族上门拜访的时候有很多禁忌,一般都会派人事先送份拜贴,如果主人收下,那就可以在约定时间前来,这样大家也方便。李子权是临时来访,所以才说“事先没有约好,心中忐忑”

不过他来都来了,王家出于礼节也要隆重接待,而隆重接待的一种是规格高:比如开启大门、族人全部出来迎接,然后请入正堂等等,但是这只是礼仪上的隆重接待,有些形式主义、官方色彩。

第二种接待方式则是重视来访的目的,既不用开大门、也不要全体族人出迎,而是一对一的将来客请入书房叙话。书房通常是男人修心养性、放置机密文件的地方,轻易不让人进入,如果将客人请入书房。那就体现出双方的的亲密关系、主人对客人的重视程度。

王秉无疑是后者,他知道李子权作为日里万机的宰相,肯定不是找他聊天叙旧那么简单。

三人进入书房坐下,一名侍女给他们上了茶,随即退了下去,书房只剩下他们三人。

“多年不见,世兄还是如此健朗,可喜可贺!”李子权看了脸面红光的王秉眼,笑着说道。

王秉与李子权祖辈相交,是五姓七宗家主之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才华横溢,是远胜王孝通的大儒,在士林之中拥有极高的名望。而且周隋过度时期,他还当了几个月的隋朝门下省的纳言(时称侍中)、襄州总管;去职之后,还有上柱国的勋官、太原郡公的爵位。闻言呵呵一笑道:“年纪终究是大了,做什么事都有些力不从心了……长弘,见过你李叔父。”

一句“叔父”、而不是“世叔”,王秉就在无形之间,把双方关系拉近了一些。

“小侄长弘拜见叔父!”王裕起身行礼,礼节一丝不苟,干净利落。

李子权自也认识王裕,只是他跟着长辈前来书房入座的举动,以及王秉郑重其事的介绍,令李子权想到了一事。他微微欠了欠身,以示还礼;转而又向王秉说道:“兄长,长弘英气迫人、气度不凡,显非池中之物,王氏后继有人啊!”说着,他又试探着问道:“听兄长的意思,莫非打算传位给贤侄?”

“确是如此!”王秉点了点头,叹息道:“几年前,长老会便同意长弘为下一任家主,只是毕竟缺乏历练,贸然将家主传给他,实非好事,故而他这几年一直在处理家庭事务。如今,也勉强能够胜任家主了。”

“至于我嘛!毕竟是老了,精力大不如以往,若是继续窃居家主之位,于家族传承绝非好事,同时也不利于长弘的成长,于是决定退下,将家主之位交给他。未来有我从旁指点,也少犯些错。”

李子权闻言默然,其实太原王氏的处境、很多事情,他都心知肚明;王家主要是因为先后要弄死大隋王朝的两任皇帝,这才出现了官面势力荡然无存的结果;在这其中,身为家主王秉至少要负八成责任,因为他两次都赌输了,而且输得一次比一次惨。

杨广登基为帝后,虽然没有将王家如何,但是清算杨谅之时,却把王家的官场力量连根拔起了。

心念电转之间,他微笑着说道:“家族传承向来是我士族头等大事,小弟对贵族传承之礼仰慕已久,届时,还望兄长给小弟发一份帖子。”

王氏父子闻言大喜,王秉哈哈大笑道:“一定、一定!”

大世家大门阀向来都是家主年迈之时,将家主传给“太子”,目的就是王秉所说的“老家主从旁指点,新家主也少犯些错、少走弯路”,等到老家主作古以后,新家主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每当新旧交替之时,世家门阀都会邀请亲朋好友观礼,一是请大家见证,二是对外展示自家的实力和人脉关系;像王家这种庞然大物,他们需要宴请的宾客、自己来贺的门生故旧肯定会有很多。但是让人头疼的是王家已经没有什么镇得住场面大人物了,如果他们连个重要的达官贵人都请不到,那么他们的所举办交接仪式虽不至于沦为笑柄,却也让人觉得王家没落已成定局,不再视王家为顶级家族、不再选择加入王氏派。

而李子权作为大隋宰相,若他能够亲自前来观礼,王家的场面和影响力就稳住了,但是与此同时,也表示王家欠了李子权天大的人情。

李子权微笑着说道:“小弟十分期待!”

王秉哈哈一笑道:“我们两家同气连枝,不是外人,我们说话也就不用拐弯抹角了……我猜贤弟此来,可是与幽州、与卫王有关?”

李子权说道:“兄长慧眼!正是与幽州发生事有关,不过事情与不仅仅只是幽州那么简单。”

其实无论是李子权也好,还是裴矩、苏威等人也罢,他们并不是那种一心只谋家族利益的人,如果不涉及到个人和家族利益,他们都会积极为大隋王朝尽心尽力。可是大隋利益和家族利益如果发生冲突,他们心中的天平便会自然而然地偏向自己的家族、自己家族所在的大派。

无论是赵郡李,还是太原王,都有近千年历史,他们经历无数朝代。在他们眼中,任何一个王朝、任何一个政权都只是家族史的一个站,所以他们向来抱着朝廷利益短暂、家族利益才是永恒的观念。不过这一次,李子权却不仅仅只是为家族利益而来。

他喝一口茶润了下喉咙,接着向王秉说道:“兄长不在朝堂之上,有些事,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而据我所知,冀州河间郡太守拓跋诚也被卫王拿下了,他和河间郡官员正被押往太原而来。”

王秉有个姐姐嫁入元家,并在北周时期获得齐郡君的诰命,不过元家这一支始终保持着拓跋姓,而李子权所说的拓跋诚便是王秉的外甥、王裕的表兄。这个消息令王氏父子大吃一惊,王秉连忙问道:“贤弟,难道拓跋诚也卷入幽州义仓粮桉了么?”

“应该是!”李子权说道:“卫王让人送来的口供和罪证上说,与冀州接壤的河间清菀县大小官员一起贪墨五万石义仓粮、鄚县官员贪墨三万七千石义仓粮、文安县官员贪墨六万余石,其他县虽然没有什么消息,可是这三个县贪墨之粮足有十五六万石,而拓跋诚作为他们上司、元家子弟,如果说他没有分一杯羹,估计是没有人会相信。”

河间郡旧名瀛州,统县十三,早在开皇三年,朝廷就要求河间通过高颎提出的“大索貌阅”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清查黑户,使河间编户增到十七万三千八百八十三户,时至今日,已经增加到二十多万户,乃是大隋王朝罕有的上上郡之一。【《隋书·志》】

河间整体呈现出南北窄东西宽的格局,同时也是大隋王朝的产粮大郡;其北部与幽州的上谷、涿郡尽皆接壤,东部又靠海,既然元氏盗空幽州七郡义仓之粮,又怎么可能不考虑河间这个产粮大郡呢?又怎么可能不考虑拓跋诚这个元家人?

至于郡守拓跋诚,终究是元家一员,如果元家给他下达命令,并且适当给予一些好处,他为了利、为了获得元家的重视,一定顺着元家意思来做事。

“如果证据确凿,那就麻烦了。”王裕见到父亲沉吟不语,便忧心忡忡的说道。

“证据当然有,可是有证据是一回事、定不定罪则又是另一回事。”李子权目光掠过王裕,径自向王秉说道:“兄长,圣人信任卫王的程度,便是太子、齐王、蜀王加起来,也不如。哪怕卫王把天给捅下来,圣人也不会罚,然而卫王这一次明明是对的,可圣人却顺应御史台的弹劾,对卫王来了一个严惩!”

“如今很多人都认为圣人准备效彷先帝,竖立铁面无私、赏罚分明的帝王形象;而卫王位高权重,此时又犯下大错,故而拿卫王来杀鸡儆猴无疑是快速建立威信的最好办法、最佳途径。”

“难道不是么?”王秉脱离朝堂太久,对朝堂内幕了解不多,他也认为杨广惩罚杨集是杀鸡儆猴。杨广现在逮住杨集这种人物来严惩,天下人都能看到他杀伐决断的魄力、铁面无私之形象。

连杨集都如此,日后谁敢不敬、谁敢不服?

“的确是,但绝对不是重点!”李子权沉声说道:“我认为圣人还有两层用意:一是保护卫王,他现在罚了卫王,此事就过去了。二是为清理官场做准备,毕竟圣人连卫王都法办了,他一下子占了‘公正’,当他依法惩处贪官污吏之时,无论惩处力度有多大,别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我说的第一点,想必已经有很多官员看出来了。但是第二点,绝大多数都意识不到。”

看了王秉一眼,李子权图穷匕见一般的说道:“如果圣人公事公办,拓跋诚必死无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我的谍战岁月 道界天下 女总裁的王牌高手 志怪世界的旁门道士 万古帝婿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我的功法自动升级 大宋泼皮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超级女婿 青萍 修罗武神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无敌副村长 战锤巫师 长夜余火 虚空塔 龙血战神 天道天骄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南宋第一卧底 雷武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唐土万里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 乱世帝匪 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大唐仵作笔记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 侯门第一纨绔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权香枭婿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陛下就是躺赢狗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