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三日,眨眼即过。
放榜日,陆青云拉着顾云朵两人躲在南阳郡王府后花园里面逗雪球宝宝玩。
经过那次的空间半夜游,现在的雪球宝宝在陆青云面前已经可以正大光明的出现了。
今日是会试放榜日,贡院外人山人海,那些富家老爷,高门大户,很多人守着看榜,甚至等着榜下捉婿的大有人在。
京城南阳郡王府内,此刻却是在上演着一场你追我逃,你插翅难逃的好戏。
只见那一个白乎乎的小团子嘴上叼着一条油滋滋的烤鱼在花园中飞奔,后面是那个病娇美男陆青云像一阵疾风一般飘过。
不远处花丛中的烤架旁边,顾云朵一边转动着手上的烤肉,一边捂着肚子,笑的直打颤。
这样的场景,这几天几乎天天上演。
两人一狼在嬉笑打闹间,冲淡了对于放榜的焦急心情。
贡院外,刘砚书和刘云昌父子俩早早的来到放榜处,好不容易挤到前排,就算是初秋早上的天气,也弄出来一身臭汗。
只是,当他看见自己的名字高高在上,排在甲榜第二名时,心中涌起一点点淡淡的失望,但是很快就被欣喜若狂的情绪所代替。
刘云昌:“哈哈哈,中了,中了,我儿子中了甲榜第二名,哈哈哈!”
刘砚书也是激动的满脸通红:“中了,真的中了,爹,我中了甲榜第二名!”
“恭喜恭喜,刘进士高中甲榜第二!”
“同喜同喜,刘进士,以后就是同僚了,咱们相互关照。”
“这位兄台,你也中了,哈哈哈,同喜同喜,我也中了,只不过没有兄台名次高而已。”
…………
就在此时,几个身材魁梧的护卫出现,只见那几人衣衫齐整,气势彪悍。
“谁是甲榜第二,人呢?我们四公主有请!”
“让开,都给我让开,刘砚书进士是哪一个?”
一群热络聊天的人被突然出现的几人打断,听说这几个气势汹汹的彪形大汉是找刘砚书的,一瞬间,他身边出现一大片空白地带。
四公主召见啊!多半是榜下捉婿,这样的好事,羡慕的人有,嫉妒的人更多。
第一次见识如此场面,刘砚书紧张的咽了咽口水,抱拳问到:“这位壮士,小生就是刘砚书,不知四公主找小生是有何事?”
牛镖是四公主府的护卫统领,他今日一大早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任务,就是让他把书生刘砚书带去四公主府。
他一个护卫自然是听命行事,哪里知道有什么事情,只见他双眼一瞪,呵斥道:
“你这书生好没道理,四公主乃是天家贵女,召见你一个新晋进士,那是你天大的福气,哪里需要什么理由,你别不识好歹。”
被护卫一顿数落,刘砚书父子俩脚软了,乖乖的跟着牛镖挤出人群,坐上了公主府的豪华大马车。
四公主是当今皇帝的四妹,爹不疼娘不爱的那种,四驸马是皇亲华阳郡王司徒谨礼王妃的远房表亲卢远志。
四驸马卢远志是当年的探花郎,生的俊俏,满腹经纶,却在殿试点 为探花当场被赐婚四公主。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刚刚登顶就被平白断了他的青云路,成亲以后不思进取,每日里吃喝玩乐不提。
这一次四公主召见刘砚书,则是因为华阳郡王的小女,已经双十年华的小郡主司徒妙,婚事艰难。
前几日逛街时,在那一家卖稀奇古怪玩意儿的顾氏商会,偶然得知书生刘砚书生的俊美,而且才情学识俱佳。
她偷偷去刘砚书落脚的客栈看了一眼,果然生的俊俏,心中很是满意。
放榜前求了华阳郡王妃想提前定下,以避免殿试时被皇上看上当场赐婚给公主,要知道宫中可是还有好几位公主单着呢!
母女俩商议,如果刘砚书这次会试进了甲榜前十,那就去求四公主牵线搭桥,所以才有了今日刘砚书被榜下捉婿一事。
再说这刘家父子俩,一路上心中忐忑,对于榜下捉婿之事刘砚书倒是早有听闻,心中有了猜测。
四公主亲自派人前来邀请,那女方身份地位自然是低不了,只要不是尚公主,那不论何等身份,于自己来说,那都是利大于弊。
但是自己却是早已成婚!刘砚书不由得皱起眉头,纠结起衙门里那一纸婚书。
隐瞒不报?估计瞒不了!
实情相告?于前程不利!
放弃高门贵女,凭实力一步一步往上爬?
傻子才会贵人不要,捷径不走,守着顾云朵那个恶婆娘过日子呢!
前往公主府的路上,刘砚书脑子里面快速的权衡利弊,罗列着即将出现的种种情况。
父子俩下了马车,听话的垂头,眼睛不敢到处乱瞟。
跟着一个太监穿过前厅,然后换了一个宫女进入后堂,走了大半个时辰,这才停在一道朱漆门外。
门内隐隐约约传出来女子的谈笑声,进入待客厅以后,一股甜腻的香味扑面而来。
父子俩低着头老老实实的跪拜:“小生刘砚书(草民刘云昌)拜见四公主。”
一道慵懒的女声响起:“你们都起来吧!谁是刘砚书,抬起头来。”
父子俩跪谢后站起身,刘砚书垂着眸子抬起头。
“果然生的一副好皮囊,今年几岁了?家中几口人?可否成亲?有无子嗣?”
刘砚书偷偷瞟了一眼,高坐堂上的是二个贵气逼人的妇人,锦衣华服,满头珠翠。
旁边还有一个双十年华,眉目含情,身材丰盈的女子。
刘砚书:“回禀四公主,小生今年十八岁,家中父母健在,幼妹尚为许配人家。”
“小生没有子嗣,但是已经成亲一年。”
“什么?你成亲了?”刘砚书这话一出,那个年轻女子发出质问,就连两个贵妇人都露出不满之色。
刘砚书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回禀几位贵人,小生在一年以前就已经被迫成亲,这其中实在是有迫不得已的隐情。”
女子冷冷追问:“什么隐情?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刘砚书:“几位贵人,关于我这一门婚事,这事情要从十几年之前说起。”
“小人自幼家贫,住在山村中,我三岁那一年,有一日母亲上捡柴火,不幸遭遇毒蛇。”
“村中妇人袁氏凑巧遇见,扶了我母亲下山。后来我母亲无碍,家中备上厚礼前去感谢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