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直在湖里折腾到天黑才上岸。
露营车上还有不少物资,沈薇给两人做了一份热腾腾的挂面。
鼎羽吸溜着挂面说道:
“我怀疑入口就在深水区那边的散落的岩石下面。”
“八百年前蒙古帝王的送葬队用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葬。”
说着用筷子沾着面汤在桌面上画了条曲折的线,在旁边又补了几笔:
“我想错了!”
“早先发现的坝体应该是让河流改道的拦河坝,不是储水坝。”
“按照罗莉计算出来的古河道走向来看,当初应该是这个位置筑坝,让河流改道,冲进洼地形成的塔格列伊湖。”
“再次送葬的时候,只需要掘开拦河坝让河水改道,那么浅的湖水用不了几天就会排干。”
“现在之所以还保留下四五米的水位,主要是那边出水口淤堵。”
“把那边炸开,这点水一晚上就能排个七七八八。”
沈薇端着杯热水问道:“入口如果这么简单,怎么会八百年都没人发现?”
“湖水又不像贝加尔湖那么深,时间长了总会有猎人、牧民、赶山人来到附近,愣是一点都没发现?”
鼎羽回答道:
“早年蒙古人逐水草而居,这夹在两条山脉之间的山沟沟,石头多野兽多,就是没多少草。”
“搁现在离最近的村落直线距离也有五六十公里,还得爬雪山过草地。”
“中间又有几条时不时改道的河流。”
“就算曾经有人类生活的聚居地,也被蒙元时期十几次送葬队伍偷偷屠杀干净。”
“如果是我,还会刻意散播一些猛兽、冤魂、恶鬼、长生天旨意之类的传言,久而久之就会变成禁区。”
“另外在蒙古肯特山那边故布疑阵,留下更多似是而非的传闻。”
“被后人发现这里的几率就变得少很多。”
“孛尔帖修建这里的时,在外围一定还有许多其他的布置,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消失。”
李队连面汤都就着咸菜喝了个干干净净,放下碗擦了擦嘴说道:
“走,别耽误。”
“先把淤堵的那地方弄开,明天一早就能开工。”
来到提前看好的位置,李队开始准备工作,鼎羽被指挥的团团转,东挖一个坑,西打一个洞,忙的满头大汗。
几声还没有个响屁动静大的声音过后,坚硬的泥土下拱起一条土龙。
潺潺的湖水从豁口慢慢的向下游古河道流去。
鼎羽擦了把汗,看着细小的水流,怀疑的问道:“这点水流成么?”
李队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用匕首剃着指甲里的污泥,得意的说道:
“你就请好吧!”
“不能光你们有长进,我总原地踏步。”
鼎羽瞥了一眼自信满满的李队,冷不丁开口道:
“意识空间有新变化?解锁新技能了?”
李队掐着小指头:“嘿嘿,跟大姑奶奶学习了一下,有那么一丢丢进步。”
离得远看不见水流的变化,但是水流的声音却越来越大。
“咱这么搞,会不会被人发现?”
“被发现的几率不大。”
“这片区域属于贝加尔湖南岸公认比较危险的‘区域’。”
“只有少数喜欢徒步冒险穿越的家伙会从这里路过。”
“季节不对,天气不对,短时间不会出问题。”
“我们在这里扎营半个多月,一个活人都没见过。”
“只要今晚小心点就行。”
这一夜很快就过去,只有罗莉睡了个昏天黑地,其余三人轮流守夜。
天刚亮,李队就拉着鼎羽到湖边查看情况。
本来很浅的湖水一夜之间水位下降了二分之一,面积小了三分之二,炸开的放水口彻底被冲刷成了一条小河,湖边浅滩上留下了大片大片的碎冰。
让鼎羽意外的是,在湖心一侧居然出现了一个泉眼,看水量还不小,源源不断的补充进即将干涸的湖中。
睡足的罗莉起来重新放飞了无人机,反馈的探测数据显示,湖底至少有三处泉眼。
鼎羽叼着一块肉干,趴在桌上研究了很久的探测数据。
“除非把那三个泉眼堵死或者引流,不然剩下这半边湖水永远不可能放干。”
沈薇指着卫星地图问道:“入口会不会在放干水的这半边?”
“大量的湖水会对下面的通道造成侵蚀,蒙古人也不会傻到在水下开条通道吧?!”
“这次你猜错了。”鼎羽摇摇头。
“孛尔帖那一身赛博飞升的假肢,替成吉思汗‘续命’神乎其神的手段,死后意识能够保留千把年不消散……”
“元朝的科技水平和手段一定远超后来几个朝代。”
“蒙古人征战欧洲虽然会屠城,但是却把所有的工匠都保留下来。”
“按当年的疆域,说成吉思汗麾下集齐了全世界的工匠都不过分。”
“所以蒙古人绝对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那种只知道战斗,凶残的‘游牧民族’。”
“成吉思汗时期连文字都没有,后来才借鉴创立的回鹘体蒙文,能留下来的史料几乎没有。”
“朱元璋修《元史》的时候连个参考都没有,有关蒙元早期历史只能大量引用各种传说、秘闻、墓志铭、神道碑上的内容。”
“这中间一定有许多没有流传下来,我们不知道的辛秘。”
“说不定‘永恒之地’的入口打开必须要用到大量的水呢?”鼎羽神秘的一笑。
“李队辛苦点,咱俩再下去探探。”
刚停下没多久的天空,又开始下毛毛雪。
全副武装的两人潜入只剩下不到三米的湖里。
一夜放水让湖底变得浑浊了许多,漂浮的枯枝、藻类很影响视线。
游在后面的李队气阀冒出一连串泡泡:
“喂,前面那个。”
“咱下来找什么,你倒是给个准话啊!”
鼎羽轻巧的一个翻身,跟李队面对面,全脸面罩里的灯光照让他兴奋地表情看起来有些狰狞。
“当然是找入口!”
“既然是秘葬队,那就不太可能是好几万人,史料里记载的‘万马奔腾’也许只是障眼法。”
“所有史学家都被带到坑里去了。”
“什么换防时候杀一批,再换防又杀一批,最后就没人知道陵墓的位置。”
“这说法太扯淡,一万人站着不动让你砍头你都得累死。”
“况且人越多,泄密的可能越大。”
“真正的送葬队,我估计也就千把人,甚至可能只有几百人。”
“八百年前的蒙古人,说不定只用很少的人就完成了十几个帝王的‘密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