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战后的中汉印度洋海军提督周朝瑞却并未发兵对柔佛国发动猛攻,而是按照既定计划,分出阮美率领第一和第三分舰队,前往满剌加海峡对来犯的葡萄牙舰队进行堵截。
汉、葡双方的海军力量于是在佩尔努岛西北海面发生了大战。
激战三日后,原本就在胡椒贸易上与葡萄牙有着巨大矛盾的亚齐国,开始履行作为中汉属国的义务,派遣王储扎伊纳图丁率领亚齐国残存的海军力量,对中汉海军进行支援,共同打击葡萄牙海军。
不久,关心南洋局势的中汉国皇帝张鹿安,所委派的由孟大江统帅的“海军援剿特编舰队”赶到了淡马锡港东南面的宾坦岛海域埋伏下来。
而负责引诱葡萄牙舰队的中汉海军李霞所部,也开始佯装败退,将葡萄牙人给吸引到淡马锡港口,再逃之夭夭。
不知是计的葡萄牙海军上校桑切斯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淡马锡的土地,下令就地扎营休整。
只是葡军在当晚深夜宿营以后,便受到了埋伏已久的中汉军各部的勇猛突袭。
葡萄牙大军中的仆从军士兵首先崩溃,纷纷丢掉兵器,狂叫着往船上去挤,造成了大量的将士落入海中淹死。
更为严重的是,隔海看到对岸火光信号的中汉海军将领孟大江,率领中汉国最新军舰十余艘来到,加入到围攻葡萄牙舰队的战斗中。
葡萄牙远征军再也抵挡不住中、亚联合海军的进攻,停泊在淡马锡港口处的葡萄牙船只被击沉五艘、击伤九艘。
葡萄牙远征军统领桑切斯被迫放弃主力人马,率领数百名葡萄牙士兵,快速登船,在混乱中解缆突围而出,仓皇逃回果阿。
果阿总督安东尼奥听到桑切斯汇报战败的经过,心中不由的大怒。
他的管辖范围从德尼哈兹、果阿、淡马锡、帝汶岛直到香料群岛在内的广阔领土和海域,淡马锡是其中重要的节点,根本无法舍弃。
但是由于葡萄牙的兵力过于分散,并且他们在香料群岛和帝汶岛与尼德兰的势力势同水火,根本无暇他顾。
军情如火,为了尽快夺回淡马锡,葡萄牙果阿总督安东尼奥根本来不及请示万里之遥的葡萄牙本国,思来想去,他选择以胡椒贸易的利润分成为条件,请求英吉利海军给予支援。
在此之前,葡、英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
由于苏门答腊岛发现了大量的金矿、马来半岛的锡矿也比较丰富,再加上南洋各岛盛产香料、槟榔等经济作物,这些物产大都被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和葡萄牙所垄断,所以后来者英吉利迫切想要分一杯羹。
他们先是对拥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尼德兰发起挑战,在北美击败了尼德兰的海军主力,逼迫尼德兰将北美的殖民地割让给英吉利。
击败尼德兰不久的英吉利也是元气大伤,暂时对美洲的老牌殖民帝国佛郎机(注:此处指的是西班牙帝国,佛郎机实际是法国的音译,只是被阿拉伯人和奥斯曼商人传来传去,被当成了整个西欧的代称,被人为错误翻译)采取守势。
眼见着在美洲暂时无法取得进展,不甘寂寞的英吉利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亚洲,他们先是利用英吉利东印度公司支持各地邦国与尼德兰作战,后来干脆直接出兵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后院”苏门答腊岛,占据了苏门达腊岛上的米南加保王国作为殖民地(注:大致在今西苏门答腊省范围内)。
只是位置偏远的米南加保远远无法满足英吉利人的胃口,英吉利人曾经试图对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大本营巴达维亚发动进攻,却被尼德兰人给击退。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尼德兰将主力转移到亚洲后,连英吉利人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既然一时半会无法再从尼德兰的手中获得好处,英吉利人便把眼光放在了葡萄牙的殖民地上,他们于公元1668年从葡萄牙殖民者的手中获取了孟买城一带,英、葡双方一度在亚洲剑拔弩张,在南亚大陆沿海地带爆发过多次小规模的冲突,基本上竞争大于合作。
但是自从英吉利国王查理二世在1670年正式授权已经成立七十年之久的英吉利东印度公司具有获取领土、就地组建军队和铸造货币等权利后,使得英吉利东印度公司实现了高度自治,军事力量大增,而且还有权自行决定局部战争问题,葡萄牙根本无力再与之争锋。
所以面对着葡萄牙殖民总督安东尼奥的求援,英吉利东印度公司无需请示本国,只需要从“公司的利益”角度考虑问题。
面对着中汉国在南亚次大陆和马来半岛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英吉利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加上他们在美洲与葡萄牙有着共同的敌人“佛郎机”,在亚洲两国则是有着共同的敌人“尼德兰”和“中汉国”。
而受到“中汉国”威胁的满剌加海峡(即马六甲海峡)又是东西往来的重要商道,收益颇丰,所以英吉利才能愿意暂时与葡萄牙和好,特将公司旗下各个殖民地的负责人聚集到孟买城进行商议,商讨如何援助葡萄牙殖民地满剌加的问题,葡萄牙果阿总督安东尼奥也派员参加会议。
就在英吉利人和葡萄牙人进行会商之际,自北向南发动猛攻的中汉军陆军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汉副都护阮有进率领所部数万地方军,经过一番血腥的拼杀后,阮有进率兵击败了钦貌胜所部大军,并在海军炮火的帮助下,攻占了万伦城,城内的钦貌胜在巷战中阵亡。
万伦城是原暹罗南部最大的城镇,周边物产较为丰富,阮有进所部在万伦城获取了大量的粮食物资补给。
此时热带土着民族的“通病”开始出现,那就是懒惰和耽于享乐。
阮有进所部士兵是由原占城人、高棉人和京族人组成,除了京族人是阮有进的嫡系外,占城人和高棉人本身就与京族人有着巨大的矛盾,他们在随着阮有进攻下万伦城后,被繁华的万伦城迷住,开始疏于军纪,尽情的享受着这座大城的繁荣富贵。
以至于后面一度出现大量抢劫、强奸之类恶劣案件,带兵远征的安南副都护阮有进害怕引起兵变,不愿意强力根治。
毕竟纸里包不住火,很快便有人将情况报告给了中汉远征军的统领张胆。
得知消息的张胆,顾不得等待后面的大军赶到,从现有的大军中精挑细选了一万名将士,日夜兼程赶到了万伦城。
张胆虽然没有行政职务,但是按照军职来说,高于阮有进,阮有进也要听从张胆的命令。
张胆的处理方式很简单,那就是亲自接管万伦城,将还敢继续在城内外实施抢劫行为的数百名高棉族士兵和占族士兵全部斩首示众,再要求阮有进所部撤出万伦城,继续向南进军,违令者立斩。
由于中汉军此前在柬埔寨和占城取得的一连串的胜利影响太大,无论是占人还是高棉人,他们或许敢于忽略阮有进的命令,但是为了自个儿的脑袋和家人的安全,对于杀人如麻的中汉军主将张胆的命令,那必须不打折扣的执行到底。
有了张胆的强力撑腰,阮有进率军南下宋卡与“丧主之将”莽迪的大军交战,连续攻克七十余寨。
莽迪被打的大败,不得不带着少数心腹逃向更南面的吉兰丹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