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铸鼎

修改两次

首页 >> 1255再铸鼎 >> 1255再铸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仙人只想躺着 逆天明末三十年 烽烟尽处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赤色黎明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日月风华 
1255再铸鼎 修改两次 - 1255再铸鼎全文阅读 - 1255再铸鼎txt下载 - 1255再铸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章 东海觅天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1256年,十月初一。

“今天我们来讲两仪数。这个两仪数的两仪,就是太极生两仪的两仪。‘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即是宇宙之初,从无到有那一瞬的状态,也就是万物之始,最初的圆。

宇宙衍化,由简至繁,太极可望而不可及,两仪即是构成宇宙之物质之中最基础的存在。”

崂山山脉北部,阔马区南,白沙河北的一处高山顶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建起了一间圆顶小屋。

从这里向四周望去,几乎可以对整个胶州一览无遗。向北可以俯瞰忙碌的东海地区,向西可以看到广阔的平原和胶州湾,向东向南直望大海,向下可以看到山腰云雾缭绕的模样,真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就是风有点大。

山顶一条小路弯弯扭扭延伸到南面的山坡上,这里山势稍缓,又有几间道观风格的房屋,围出一个小广场。其中一间屋子里是个教室的模样,堂下坐了二十几个道士和书生,王闻之站在黑板旁边,讲着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

黑板上画了三个符号,分别是一个正圆、阿拉伯数字“1”和“0”。

王闻之指着那个正圆,说:“若只有一个太极,那是无法表示任何信息的,我们只能看到圆圆圆圆圆……等等,但是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它既是‘有’,又是‘无’,也就是宇宙之初混沌的状态。”

然后他又指向了那两个数字:“然而太极分化为两仪之后,便有了变化,能表示复杂的信息,可以衍生出万物。这根竖,意味着‘一’,是最基础之‘有’;这个椭圆,意味着‘零’,表示虚无。这两个合起来,便是两仪。注意,零和最初的圆是不同的,它是个椭圆,它只能表示‘无’,不能表示圆的‘既无且有’的状态。”

王闻之讲到这里,一边在黑板上写着一边说:“两仪是如何衍化出万物的?举个例子:0,这是零;1,这是一;10,这是二;11,这是三;,这是二十一;,这是二百五十五……

若是更多的两仪数排列下去,不但能表示恒河沙数,还能表示文字、表示图画,甚至表示出一整个世界。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的就是这个了。

当然,两仪数虽然能表示万物,但看起来未免过于深奥,不够直观,为此又有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说……”

王闻之又写下几个数字,开始讲解起四进制和八进制的知识。堂下的学生们听得既昏头涨脑又如痴如醉,这才是大道啊,来听这一堂课真值啊!

这时候,外面的小广场上有了动静,杜松林和李成带着几个道士,还拉着什么东西,从山下过来了。王闻之瞥见,就暂停授课让学生们自习,自己迎了出去。

“来来来,嗯,这个位置就不错,种在这儿吧。”王闻之招呼了他们一下,指了指位置,就又回教室了。

杜松林和李成指挥着几个道士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抬了一棵柰(nai4)树,也就是苹果树过来,种了进去。又用几块条石把树围起来,形成一个圆形树坛。

如果隔远点看的话,就会发现地上有条长长的南北向的白线,这颗树正巧种在这根线上。这根线是东经120.6度子午线,哦不对,现在已经是本时空的本初子午线了。

这处建筑群是东海商社主办、觅天观赞助的天文台,也就是后来着名的“东海觅天台”。

自从当初东海商社跟觅天观发生了接触,王闻之就定期去觅天观讲几堂课。他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灵感,把一些简单的化学、数学和天文学知识用当代话术包装了一下,然后教授出去,很是镇住了觅天观那帮土鳖道士。后来名声越来越大,连附近另外几家外丹派道观也有人慕名来旁听,最后甚至几个附近的书生也听说了王先生的大名跑了过来,闹出了一番不小的动静。

后来海洋部开始真正迈向海洋,对于定位技术的需求就凸显出来。虽然东海商社有很多后世的知识和导航资料,但毕竟隔了数百年,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标定,所以就有了观测天文的需求。王闻之穿越前就是天文专业,自然是这个项目当仁不让的负责人,他决定在崂山建立一处天文台,组织人手收集数据。

为了方便观测,天文台自然要选在高高的崂山上,至于具体在哪一处,还得实地考察一番才行。于是王闻之去找了觅天观的孙志真道长,寻求他们这些地头蛇的协助。

孙志真对此很感兴趣,觉得是扩张觅天观影响力的好机会,于是就提出帮忙修建这什么天文台。王闻之报告给管委会之后,管委会也同意了,现在人力这么紧张,能忽悠到一群道士帮忙自然好,反正就让他们挂个名嘛。

于是王闻之就带着一帮道士在崂山山脉里到处钻山穿林,每天中午拿出坐标纸和手表记录日影信息,看得道士们一楞楞的,还以为是东海人观风水的秘术。最终他选中了白沙河源头区以北的一处山头,这里位置较高、视野很好,而且紧邻阔马区,交通比较方便,还有一点是正好处在东经120.60度线上,方便与后世数据进行换算。

选好位置之后,建设部过来根据王闻之的要求出了图纸,又调拨了一批砖头和水泥,之后就不管了。王闻之就去找觅天观的道士过来帮忙,崂山上能建那么多道观,道士们自然也是有门路的。孙志真带着一群道士还有工匠、佃户,先在天文台的南山坡上找地方建了几间屋子,作为天文台的生活基地,又勉强开了一条小路通向山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运了一些建材上去,建成了一个巴掌大的小屋,勉强起到避风的作用。按崂山道士原先的施工水平,这过程估计得持续数年,但由于有了东海商社提供的砖头和水泥,几个月就初具规模了。砖头倒没什么稀奇的,水泥对他们来说可就真是神物了,令几个常年为道士们服务的工匠啧啧称奇。

还没等整座建筑群完全建成,王闻之就开始了工作。他晚上带着海洋组的几人去山顶天文台观测星象,他们有东海102上原先给游客观光用的高倍望远镜,设备上可以说是领先这个时代数百年了。白天就在南山坡的生活基地给附近的道士和书生上些课,广受欢迎。

后来,这引起了文化部的注意,又派了以杜松林为首的几个人过来。一是为了审核传播出去的知识;二是以此为试点,编写将来可能有的高等教育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了。

杜松林和李成今天过来,是按王闻之的要求在生活基地里栽一棵苹果树。苹果早已广泛种植,不过此时本地人都把苹果叫柰子,他们随便从崂山里找了一棵野生柰树,搬了过来。

忙活半天终于栽完,杜松林就把王闻之喊出来看他们的劳动成果。

“怎么样,老王,这树还不错吧?唔,今年有些晚了,等明年秋天来这里一坐,就可以等着柰子砸头了。然后着书立说,把万有引力和力学三定律传播出去,啧啧,数百年后,这棵就是佛祖菩提一样的圣树啊。”

“哈,我不行,得找个姓牛的来啊,就不用改单位了。”王闻之调笑了一句,不过很快又严肃起来,叹了口气,接着说:“任重道远啊。所谓牛顿被苹果砸头而领悟万有引力定律,只不过是演绎的说法。这种说法,其实是把科学庸俗成了武功秘籍一样的东西,以为靠机缘就能领悟了,实际上哪有这么简单呢。

牛顿能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定律,是建立在众多数据和试验的基础上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功,是因为之前就有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配上力学定律和解析几何学,就能完美解释这三定律;而开普勒能提出三定律,是因为欧洲各处天文台积累了详实的星图,他才能从中用数学方法分析出行星轨迹。通过这些数据,牛顿证明了天上地下都遵循同样的规律,可以说是重塑了世人的宇宙观,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啊。

我们现在就算公开了力学定律,又有多少人能看懂,有多少人能验证呢?力学部分还好说,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天上的部分可就麻烦了,哪来的数据验证?不经验证就信,那是迷信啊。我们这个世界,离这一步还差得远呢!我们缺的不是一个牛顿,而是一群能理解牛顿的人啊……”

王闻之有些激动,杜松林拍了拍他的肩,指指山顶上的天文台,又指向背后的教室。二十几个十几二十多岁的道士和书生坐在粗糙的木板桌后面,拿着粗制铅笔,在土纸上哗哗地写画着。这些知识就算学了也没地方可用,但他们仍然为发现了新的道理而兴奋。

“能理解牛顿的人,不是就在这里吗?”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纪先生,有空领个证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流浪吧!蓝星人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爸,这好像是北宋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边军:从女囚营开始 汉疆喋血风云录 大宋伏魔司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大唐躺平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唐代秘史 英烈传奇 北宋第一狠人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云起惊鸿客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1255再铸鼎 修改两次 - 1255再铸鼎txt下载 - 1255再铸鼎最新章节 - 1255再铸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