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首页 >> 晚唐浮生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小阁老 大明国师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长生界 武神主宰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乾憨婿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 晚唐浮生全文阅读 - 晚唐浮生txt下载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十二章 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整个九月,除北方草原尚有些许战事之外,大夏境内大体安定,甚至连渤海境内的动乱都渐渐平息了,可谓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

十月初一,朔望大朝会之后,中书降旨:原南衙枢密院枢密副使、食封四千三百户、鲁国公李唐宾出任枢密使;

食封二千八百户、黎阳县公、柔州行营都指挥使梁汉颙出任南衙枢密副使。

至此,南衙两位枢密使分别是朱叔宗、李唐宾,四位枢密副使分别是胡真、梁汉颙、王卞—还缺一个,留给钱镠了,但他还未有明确回应。

又以金刀军军使杨亮为飞龙军军使。以飞龙军副使薛离为金刀军军使。

从马直军将邵知行为飞龙军副使,以龙骧军右厢兵马使野利克成为飞龙军都虞候。以原万胜黄头军都虞候李从璋为龙骧军右厢兵马使。

落雁军经点验,尚有两万二千余人,即刻抽调步骑精锐五千,补入佑***,令其满编。在京禁军各部,人员大互换。互换完成后,严加操练,尽快熟悉—同时也是为了稀释补入的降兵。

落雁军尚余一万七千多人,另抽调四千余,补入周德威所领之岢岚军—该部原有八千人,因为战争、疫病等因素,只剩五千余,今整补为万人。

落雁军最后剩下的一万三千人,暂屯定州,由各新兵院抽调经验丰富的教练使帮助训练。

十月初二,南方传来消息,赵匡凝亲冒矢石,攻克朗州,杀雷彦雄,雷彦恭单棹遁去,仅以身免。

出兵救援朗州的湖南兵闻城陷,南撤。横野军趁势追击俘斩三千余人,缴获粮豆十余万斛。

横野军原有两万人,屯驻岳州年余,因疫病下降到一万八千。军中士气低落,屡次要求北还。枢密院令其坚持到过年,年后铁林军会南下接替他们,军士们虽然抱怨,但一时也没敢怎么样。

赵匡凝帐下的万把荆南兵被单独整编,赐军号「广捷」,全军约九千七百人,暂屯朗、澧二州,防备马殷。

最后,牂州刺史邵勉仁上疏,请拨三千幽州民户至牂州诸县,建村寨垦荒。

他担任牂州刺史两年有余。说实话,自从将此州升为正州后,动乱不断,两年时间大部分在平乱。好在规模都不是很大,陆陆续续被镇压了,但他对牂牁蛮也没什么好印象,故请朝廷给他一部分幽州民户。

燕地百姓,战斗力是可以的,如果抱团聚居,对付小规模的蛮獠动乱不成问题。唯一的隐患,就是他们有可能跟着蛮獠一起反,但也只是可能而已,值得尝试一下。

邵树德同意了儿子的请求。

他没有其他王朝初建时的条件,即经历了残酷的战乱,各地十室九空,只剩下千把万人,人均资源丰富。

唐末的各路义军、军阀实在太不给力了,黄巢都打进首都了,但在北方,他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得十分厉害。秦宗权闹腾得那么狠,但连东进汴州都做不到,被狠狠打回来了。说白了,他俩只能在朝廷控制力较强的范围内活动,不受朝廷控制的藩镇如狼似虎,谨守边界,极大限制了他们的流动—不是不想当流寇,是没那个能力。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人口太多。在封建时代,这是要影响王朝寿命的。

没有办法,只能向外多做扩张了。

牂州曾经当过正州,后来罢废为羁縻州,可见在天宝年间这里是经过一番反复的。唐玄宗或许因为南诏的压力,不想内部动乱过甚,引得他们勾结外敌,同时需要集中精力对付吐蕃,于是默认他们自治—当时战场上对吐蕃连连大胜,形势确实非常好,唐玄宗可能起了痛打落水狗的心思,要一劳永逸废掉吐蕃,故不想给南诏机会。

但邵树德拔剑四顾

,发现周围没一个成器的对手。

吐蕃崩掉七八十年了。

三十多年前,宋威、高骈等人屡次大破南诏,收复安南及剑南失地,逼得南诏连十五岁以上男子都征发。

一连串的失败令南诏国内不满,郑买嗣趁机篡位,杀南诏王族八百余人,建立大长和国。

但篡位并杀前朝王族这种事情,终究大失人心,南诏国内动乱不断。几年前,为了邀买人心,郑买嗣建普明寺祭奠南诏王族。到了今年,又铸铁佛万尊,为南诏王族祈福—这种鳄鱼的眼泪究竟有多少作用,实在难说。吐蕃、南诏不足为惧,契丹也被搞死了,草原帝国回鹘更是比大唐崩得还要早。

邵树德发现,他的外部局势竟然比明初还要好。毕竟朱元璋时期还有个北元,还在草原上重创了徐达的北伐大军。此战影响之深远,直接改变了明朝的国策,可见损失是非常大的。

他现在唯一一个堪称北元的对手,大概就是高昌回鹘了。他们是回鹘帝国的残余势力,因为篡位的事情,还分裂成了两部分,一在葱岭东,一在葱岭西,互相厮杀。

真没什么威胁了。

于是邵树德同意了儿子的请求,重点清理牂州的蛮獠,慢慢编户齐民,同时迁移河北百姓定居,移风易俗。

当然他也没忘了播州。罗太汪当上了刺史,仍然统领自己的蛮寨,但杨端手下的部落却不可能交给他了。哪怕再有反复,也有坚决镇压,编户齐民。

以朝廷的国力,一次搞定两个州,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

十月初五,邵树德又来到了蓟县城郊的某处工场,乘坐马车绕了一圈。

是的,可转向的敞篷四轮马车已经完工了。

老实说,感觉非常好。

与两轮马车相比,四轮马车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有效载荷就非常大,能拉起更重、更多的货物,且速度更快。

其次,对挽马也非常友好。两轮马车的车辕架在马匹身上,负担十分大,马很容易疲劳,寿命也更短。

第三,停车或换马时,马不在了,你得拿个东西垫在车辕下,马车无法自然停在那里。总之,一旦坐了四轮马车,对两轮马车就不太看得上。

少府、内务府联合推进的四轮马车项目一共做出来了两辆车,型制并不一样。

从构造上来说,第一辆还是邵树德之前提的要求,由少府制作。上齿轮,人为调节两边轮子的转速,确保可以转弯。

他试过,确实能正常转弯,而且速度还不慢,感觉非常好。

当然,他也只是兜了一圈,并不知道这种手工打制的齿轮及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是多久。说不定,用不了几天就磨损了呢?

第二辆就完全是另一种设计思路了。它由内务府独立完成。

内务府没少府那么丰富的工匠资源,水平也不行,因此另辟蹊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即两个前轮装在一个车架上,两个后轮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车架装在前车架上方,中间靠轴连接起来。

说白了,这就像是两个两轮马车堆叠在一起,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思路—欧洲早些年的四轮马车,就是这个造型。

邵树德想了想后,还是钦定了第二种车。成本,始终还是成本。

靠能工巧匠特制的东西,他一概不喜。毕竟这种级别的工匠是有数的,请他们制作东西的成本十分高昂,他们的精力也很有限,产量会很低。

不能大批量、低成本制作的东西,就无法推广,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像第二种四轮马车,说实话黑车子室韦的工匠研究一番后,都会制作,等于是

在瞬间有了海量的能够制作四轮马车的工匠,成本就可以压到很低,低到能够让普通人接受的程度,低到可以推广普及的程度。

不能普及的东西,最终必然会消失,沦为博物馆展览品,沦为后人的谈资,但却不能对生产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轮马车,朕中意内务府制作的这款。」邵树德弯下腰,仔仔细细查看着构造,说道:「或许,可以招募工匠单独成立一个工坊?」

内务府少监赵植立刻应道:「陛下,可是要造车售卖?」

因为圣人的种种要求,现在内务府是真的对赚钱万分敏感,每出一个新事物,第一件事就是琢磨其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不卖看着玩么?」邵树德笑道:「内务府专营此车十年。十年内,只有内务府能造,谁偷着造,朕把他送到黔中去。十年后,全面放开,谁都可以造。」

「臣遵旨。」赵植应道。

他看得出来,这种车的用途还是比较窄的,只能在有一等国道的地方用,那么就大大限制了需求。

这十年间,大概率主要是为枢密院和兵部造了,军需后勤方面的市场非常好。另外就是天家、官府他们的需求也不小。

十年后,一等国道的里程会更加惊人,甚至非一等国道的驿道道路状况也会大大改善,市场就更大了,届时即便没有了垄断权,但他们有先发优势,还是可以继续赚钱。等到实在没钱赚的时候,那就该退出这个行当了。

「看来你也猜到了······」邵树德站起身,笑道:「此物和一等国道息息相关。走,乘上车,你我君臣一起去一等国道上转转。

一等国道原本只在河南才有,但北平府到昌平县之间刚好也修了一小段,正好试车。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不是戏神 剑来 男欢女爱 回到过去当富翁 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艳海风波 蛊真人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 天唐锦绣 拯救诸天单身汉 青萍 大宋泼皮 极品全能高手 姜六娘发家日常 牧神记 邻家雪姨 小阁老 林辰苏夕然小说 魔眼小神医 重生后,我娇养了反派镇北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寒门崛起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调教大明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荣耀大秦 知否之袁家庶子 我在亮剑搞援助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 奋斗在嘉靖年间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 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 大唐:请陛下称太子!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大梁逍遥王爷 明风再起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三国之杨家天下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 晚唐浮生txt下载 - 晚唐浮生最新章节 - 晚唐浮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