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赵福生将武清郡鬼祸前因后果大概说明,说完之后,万安县镇魔司议事大厅内死一般的沉寂。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震惊、骇怕,以及若隐似无的庆幸之色。
陶立方、胡容三人面面相觑,为自己三人当日的选择感到后怕不已。
如果当日三人选择与赵福生同行,想博取长生之机,兴许武清郡中,厉鬼复苏的人员中也有三人一席。
“老张死于轮回鬼域。”
赵福生声音低了些。
她的情感内敛,没有因张传世之死而大声哭嚎,可提起张传世时,她的眼皮下垂,隐藏住了内心的哀伤。
这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反倒更真挚。
郑河突然百感交集。
他想起了自己与赵福生的第一次相遇,二人不打不相识,当时他认为赵福生强势、霸道,张传世只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哪知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老头儿,竟会有这样曲折离奇的身世,及最终会以这样的方式死于鬼祸里。
赵福生很快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她深吸了一口气,又道:
“武清郡鬼案中,孟婆也厉鬼复苏,不过她如今已经被我敕封鬼神,为我镇守鬼域。”
“这一趟帝京之行,涉及的鬼案共计有:红鞋案、轮回鬼案、上阳郡二郎真神、武清郡鬼案等数桩大案,我万安县令使共因鬼祸而牺牲两名,事后我会请庞知县令人为老张、孟婆二人立神像金身,受民众香火祭拜,为他们请立长生祠,让百姓记得他们的功德。”
谢景升沉默着点了点头。
这一刻失去了封都的他对赵福生的心境能感同身受。
半晌后,他强打精神问:
“福生,那帝京现在你打算如何是好?”
“我暂代封都之职,打算以鬼神治取代一部分人治。”赵福生道:
“我离京之前,为帝京共计建土地庙十五处,供奉王、蒋两位鬼神者,会成为其信徒,受其‘标记’。”
鬼神的标记意味着庇护。
有了香火供奉,能缓替厉鬼杀戮。
且鬼神气息在的地方,能形成鬼域,镇压其他厉鬼复苏之趋势。
长此以往,镇魔司的存在及影响力会进一步被削弱。
当民众减少了镇压在身上的一座大山之后,生活会比以前轻松一些,这世间的怨气兴许也会减弱,厉鬼复苏之势也会趋于减少。
谢景升闻言点了点头:
“封都大人早前也有过这样的心愿,只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赵福生笑道:
“尽人事,听天命。”
她也是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这条路能不能行,且行不行得通,现在谁都无法得到答案,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若是力竭,将来自会有其他人接替她的任务继续前行。
谢景升听出她话里的言外之意,心中不由一紧:
“你驭鬼之后——”
他话没说完,随即意识到自己这话不妥之处,接着就见陶立方、郑河等人面色微变,及时收住了后头的话。
可众人却都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赵福生笑道:
“大家也不用紧张,与鬼打交道,没有什么完全安稳的事,但至少目前我意识清明,没有厉鬼复苏的趋势。”
她的话令大家紧张的心弦一松。
不过赵福生随即话锋一转:
“只是我担忧纸人张坏事。”
提及纸人张,所有人脸色一沉。
“此人也算非凡人物,出身离奇,却自小家贫,心性早已扭曲。”
当年臧氏旧祠事变,令他家破人亡,使他沦为活鬼,行事极端且不择手段,制造多起大案,直接、间接因他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实在罪大恶极!”
赵福生冷声道:
“此人恨极了这世道,有灭世倾向。”
同时纸人张与赵福生之间理念不合,二人想法背道而驰,最终难免会有一战。
“那怎么办?”
郑河担忧的问。
他早前坐镇宝知县,如井底之蛙,自恃自己实力非凡,足以坐镇一方。
竟不知自己邻县的万安县中,竟隐藏着这么一个可怕的人物。
赵福生提及的这些大案里,每一桩案子都有纸人张插手的影子。
上阳郡、武清郡两大郡城中,此人直接现身,导致多名大将死亡。
如果这样一个危险至极的人物要对万安县不利,众人要如何抗过这波危机?
“这就是我今日召集你们,要跟你们所说的话。”
赵福生冷声道:
“我预估这一天恐怕不远了。”
她的话令众人心头一沉。
“当日武清郡中,我本来将纸人张困入轮回,但此人狡诈非凡,事后鬼域回收,我并没有感受到他的气息。”
谢景升皱眉问:
“他去了哪里?”
此人神出鬼没,又是孤身一人,若是躲于暗处,要搜寻他无异于大海捞针。
赵福生道:
“我怀疑他逃上了夜游神的鬼车。”
谢景升闻言失声道:
“你的意思是,明年三月,他会出现在万安县里?”
赵福生点了下头:
“阿驭的乾坤笔曾有预言,说明年的三月末,万安县会出乱子。”
此时距离明年三月还有数月时间,她怕众人闻言惊惧,并没有将事情合盘托出,仅只说了个大概。
“夜游神的鬼册在——”
提及这鬼册,赵福生不由一阵心烦。
她当时以乾坤笔预定时间时失败,遭乾坤笔篡改时间。
当时她怒火中烧,以为乾坤笔是厉鬼本性法则作祟,但事后出了武清郡,她就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仍在于自己。
鬼域之中无岁月。
她被困入武清郡后,便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
因大部分离开帝京时才刚二月,从百里祠到武清郡,与常家两位老爷对话时,她心性谨慎,曾提问过时间详情,当时她推断应该正值二月初五龙抬头时。
哪知这一举动误导了她。
武清郡的时间紊乱——这兴许是源于余灵珠的力量原因。
总而言之,她误估了时间,以为当时武清郡鬼域影响时间最多进展月余,因此在鬼车定位时,写下了‘大汉朝247年3月’的字样,最终时间设置失败,被乾坤笔找到了机会。
事后出了武清郡,赵福生才知道被困在武清郡鬼域中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她自然就明白了乾坤笔之所以能成功更改时间的原因。
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逆转,鬼车虽说可以穿梭时空,但只能让现在的人短暂在过去停留,无法将时光真正重逆。
所以她当时会失败。
如果早知如此——
赵福生事后几次想到这里,都觉得遗憾无比。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只手,让法则阴差阳错的执行。
乾坤笔预言:明年三月春末,万安县会死一位重要的人物。
她当时以为这是乾坤笔的诅咒,却不知自己也是促进了这诅咒的因素之一。
赵福生强压下心中的杂念,故作平静:
“鬼册的时间定位在明年的三月初五,到时它会带大小范、义真他们归来,我怀疑纸人张隐藏在这鬼车上,所以这三个月的时间会有短暂的太平。”
但三个月后,随着纸人张的到来,万安县极有可能会陷入乱局。
‘哗。’
众人倒吸凉气。
赵福生随即曲指敲击桌面,大厅重新又安静了下来。
郑河坐立不安。
他本来处于厉鬼复苏边沿,去年应该是他死期,但后面是赵福生替他续命。
从门神鬼印打下的刹那,至今他的状态一直很稳,驭使的吐钱鬼至今被门神鬼印压制——这给了郑河一种错觉,若是自己一直生活在万安县中,兴许他能活到自己以前预估的寿终正寝的年纪。
可如今一切都在往好处发展时,赵福生却说万安县即将灾祸降临。
“郑河。”
就在这时,赵福生突然点了郑河的名。
郑河自己正胡思乱想,听闻赵福生的话一下冷汗涔涔,他立即起身,不安的道:
“大人,我没有——”
赵福生看了他一眼,仿佛将他内心纠结看透了,但她并没有在意,而是道:
“你将手里的事迅速放下,将其移交给庞县令,后续我另外安排人手跟进。”
她这话一说完,又道:
“我给你三天时间,弄完之后,你带古建生离开万安县,回去替我镇守宝知县。”
“大人——”
郑河一听这话,心中当即卸下千斤重石。
可在轻松之余,他又难免愧疚,接着道:
“大人,我、我愿留下来与万安县共进退。”
古建生急了,直抓脑袋,却不敢吱声。
“这里还用不着你共进退,做好你份内的事,保证宝知县安全,这就是你要做的事。”赵福生道。
她目光坚定,显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一时意气。
郑河松了口气,又羞愧道:
“是,大人,我定会守好宝知县的。”
赵福生点头:
“消息不要外传,不要让万安县大乱。”
说完,她挥手示意郑河出去。
郑河如蒙大赦,带着古建生离开了。
留下陶立方几人开始忐忑了。
“陶立方、胡容、姜英,你们三人本来是属于昌平郡治下的人,大同没有回到昌平郡时,你们不必留守万安县,跟郑河一样,你们今日回去立即收拾行囊,最好在明后两天之内启程返县。”
几人也跟着应承。
一旦将这些人剔除出万安县的范围,赵福生很快让他们先离开这个会议厅。
等人走后,谢景升这才道:
“假设你的猜测属实,大战在即,才更需要人手,这个时候你将人遣走,到时孤立无援。”
赵福生摇头:
“郑河几人本来驭使的厉鬼品阶低,在这样的鬼祸中,留下来作用不大,只是徒增伤亡而已。”
反倒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们几人如果能护住自己所属县内稳定,对赵福生来说反倒作用更大。
“更何况到了明年三月初五,纸人张一来,同样我的鬼车也来了,万安县的诸人也会跟着回来,我也不算孤立无援。”
她说完后,顿了片刻,看向谢景升:
“谢先生,倒是我需要你的帮忙,暂时不能请你回帝京。”
谢景升坦然笑了:
“留就留,我这把岁数,活到现在也算幸运,死了也不亏。”末了问道:
“你想要我怎么做?”
赵福生道:
“县内少了这些驭鬼者,寻常鬼案需要你跟满周替我搭把力,在大战开始之前,万安县不能出乱子。”
在此期间,赵福生也要做一些准备,以应付纸人张的到来。
之后二人又说了一番话,又做了一些应对的布局商议,最终才出了议事厅。
镇魔司内,众人各行其事。
庞清正在领着一干人清点此次赵福生带回的金银之物,将其记数、称重,归入府库,庞知县则除了拟户籍章程之外,难免也要上心银钱之事,再计划如何用这些钱发展民生。
而徐雅臣等人还在,商议着晚上要设宴为赵福生的归来接风洗尘。
一切风平浪静,在这里的众人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全然不知三个月后即将会掀起狂风骤雨。
……
之后的时间里,庞知县行动迅速。
他第一时间令人召集长条镇孔佑德携张老头儿入万安县。
不久后,长条镇上传来一项风言风语:此前七年,长条镇有项合计387两银的税收并不合理,疑似早前是隔壁四方镇坡镇该缴纳的税金之一。
但因为事隔七年,事情过去久远,怕有理说不清,镇长孔佑德有意想要彻查税收卷宗。
可此事关系税收,事干重大,孔佑德害怕贸然提起激怒四方镇,引发争议,继而祸及自身,因此犹豫不定。
消息一传出,镇内百姓立时无法平静。
就在这时,封门村中有人传出小道消息:只要百姓联合请愿,上书万安县,令县中派人来彻查,说不定能将这一笔税收平摊到四方镇去。
这消息越传越广,不到半月时间,封门村已经有人主动请命,说要收集万名册,请万安县的县令重查这一笔税收。
不久后,封门村一名姓张老头儿主动招揽此事,开始登记名册,用以向万安县请命。
……
此时的封门村里,昔日的鬼祸旧址郭家旁侧的一间农家院坝中,张老头儿搬了张凳子坐在门口,令家中两个儿子手持木锤敲击铜锣。
院坝正中摆了桌椅,一名年约五旬的男人坐在桌前,正抄录着名字。
院中排了三队长龙,排队的队伍已经站到了外头的田地里。
张老头儿喊:
“林老八,本名林八狗,生于——”
他一面说话,那坐在桌案前的男人便开始登记。
林老八见张老头儿说得详细,心中既是不安,又有些犹豫:
“张叔,只是请命,说这些干什么呢?”
他道:
“这倒像登记户籍,到时说得详细了,朝廷不会又录税收吧?”
张老头儿眼睛一瞪:
“咱们县里如今治理的是赵大人,赵大人的面你也见过了,当初郭矮子家出事时,人家大人不远千里来办案,也没吃喝你家的,还免了不少人的税,你胡说什么呢?”
他骂完,又道:
“如今四方镇可能贪污了咱们镇三百多两银子,持续了七年时间,这几百两银子平摊到镇上每个村中,每个村每年每人都要交不少钱,你一年勤耕种地,能攒得下多少?若是这笔钱分回四方镇,大家伙到年头说不定还能有点结余,能给家人闻到点荤腥。”
说完,他喝斥:
“那这请民册你倒是记不记?你要不记,给你把名字划去。可我先说好,这事儿要是成了,你们的税收变不变我不管,但我们是实打实的能少付税金。”
他这样一说,林老八立即惶恐:
“记、记,当然要记,我家孩子的名字也一并记上,管用不?”
张老头嘴角微勾,傲然道:
“当然管用,人多好办事儿。”
一场众人的质疑还没有掀起便被张老头儿镇压,后续封门村的全民请命进展顺利。
三天之后,全村共计921人被统计在册。
这一叠户籍以请命的方式,上报万安县庞知县的手里。